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到底是谁谋害了大都督周瑜?

揭秘到底是谁谋害了大都督周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1/13 4:33:22

有句名言,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这话没错,但在关键时刻,改写历史的往往是少数人,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

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直被塑造成一个气量狭隘之人,甚至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很有雅量英雄人物。他出身名门,其父为东汉末年洛阳令周异,其堂祖父,及堂叔皆位至列三公之一的“太尉”。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周瑜,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而且精通音律,据说宴席之时,有弹琴者出现跑调,当时已半醉中的周瑜马上听了出来,回过头来看弹琴者,固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

然而,周瑜志向不在词曲音律,而是志平天下,故二十一岁时就投靠孙策。两人并肩作战,关系密切,后同娶桥公之女,结为连襟,成为孙策主要的倚重力量。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当时江东局面不稳,人心浮动,周瑜从外地带兵返回吴郡,带头拥护孙权的领导地位,为树立孙权的权威,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权对周瑜也颇为敬重,能够登堂入室,拜会孙权母亲,表明拿周瑜当自己人看。

周瑜是个关键时刻能起决断作用的人,比如官渡之战后,曹操乘风头正盛之势,提出要求孙权纳质子,当时众人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唯有周瑜坚持反对,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使得孙权后来免于受制于人。同样,在赤壁之战前夕,与曹军是战是和,孙权举棋不定之时,周瑜一锤定音,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然而就这样一个本该继续大放异彩,前途无量之人,却在赤壁之战两年后,就病死在巴丘,时年三十六岁,令人惋惜之余,不仅难免疑问,周瑜的死因究竟为何?真的是死于疾病,还是另有隐情?

关于周瑜的死因,官方说法是“箭创崩裂”,也就是死于伤口感染。当然这种说法,理论上说得通,但仔细一推敲,不难发现种种疑团。

首先,周瑜受伤时建安十二年(208年),围攻曹仁时中箭受伤,至此已经两年有余,就算是旧伤未愈,突然死于行军途中,实在有点突兀。

因此,历来有人就推测,周瑜死于政治斗争,遭人暗算,当时,周瑜位高权重,官拜大都督,是孙吴集团的实权人物,谁敢向他伸出黑手?唯有一个人,就是孙权!

这看上去,有点自毁长城,但根据当时政治格局,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发生。

那么,孙权为何要对周瑜下黑手,这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内部来说,周瑜终究是跟随孙策出身的,随着孙权权力的稳固,急需要培养自己心腹班子,像周瑜这样前朝臣子,必须要退出核心圈子,如果是周瑜是属于老臣,或许孙权还能慢慢等几年,让他逐渐淡出,可惜的是,周瑜当时年富力强,正当盛年,孙权等不起。

或许有人说,孙权不见得嫉恨周瑜,不然为何还要在周瑜死后,要任命周瑜推荐的鲁肃担任大都督。其实这完全忽视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鲁肃和周瑜完全不是一类人。

鲁肃是个很懂得官场生存之道的人,能够做到左右逢源,但周瑜表现出来的多是咄咄逼人的强势,这恰是人主之大忌。

从外部来看,赤壁之战后,天下鼎立之势已形成,对于未来吴国之路怎么走,具体来说当时持两种路线之争,就是三分天下派和中分天下,周瑜是持后一种意见,具体来说,就是先消灭刘备,夺得益州,这样便可以占得半壁江山,进而逐鹿中原,与曹魏争夺天下。

不过,孙权是持三分天下意见,就是联合刘备,削弱曹魏,在三国政治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当时周瑜位高权重,孙权不得不迁就他,周瑜的西行伐蜀,最终因中途死去,半途而废。此后,讨伐益州便束之高阁,再无人提及。

相对于周瑜个人的生命,他的政治宏图才是真正生命线,因此可以说,正是孙权终结了周瑜的性命,至于周瑜本人的死因,相对而言,已显得无足轻重了。

标签: 揭秘周瑜

更多文章

  • 哪吒闹海或藏真相: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玉皇大帝,哪吒,真相,昊天上帝

    ​在之前《封神演义》解读中,我们大抵知道封神榜存在某种微妙关系,作为名单的拟定人,各仙界高层必须在人选形成一种势力平衡。譬如元始天尊,心里即便再不愿意,也需将自己部分门人,纳入到阵亡名单里(需战死之人,才能上封神榜)。而在这种大前提下,作为封神榜的发起人昊天上帝,就不得不做出表态。他也必须出让部分利

  • 揭秘明成祖朱棣创建内阁的真实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真实,内阁,朱棣,揭秘

    ​公元1402年,对大明王朝来说,是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因为政权合法性的纷争,出现了年号上的混乱。朱允炆之建文政权称这一年为“建文四年”,而造反的朱棣政治集团后来居上,否认建文政权合法性,称这一年为“洪武三十五”,次年改年号为永乐,借以表示永乐大帝朱棣才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究竟暗藏着什么神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秘,孙悟空,真相,白骨精

    ​《西游记》第二十一回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里最著名的故事之一。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第一个被打死的草根妖怪,而且打一次还不过瘾,足足被打了三次,最后因悟空行凶被唐僧逐出师门。剧情中,我们不免为悟空抱屈,也为唐僧肉眼不识妖精冤枉悟空而气愤,但是事实的真相,真的是我们想象的这样吗?里面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呢

  • 曹操真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都,从此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从此将全部朝政握在手心,无所顾忌了。根据史书记载,此时的曹操远不像后期那样飞扬跋扈,恰恰相反,他处处小心谨慎,对献帝恪守君臣之礼,不敢僭越半步。这是因为,当时距离董卓败亡,为时不远,天下人尤其是那些关东诸侯

  • 奸臣严嵩之子严世蕃:西游记中红孩儿的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孩儿,奸臣,历史,严嵩,西游记

    红孩儿身上的谜团,我们一个个将其揭开。本篇,来谈谈红孩儿手中的权力操持。不禁有人要发问了,一个小屁孩有啥权力?还真有。且看红孩儿的地盘,原著里唤做六百里钻头号山。这个势力辐射范围,其实颇为广大。做个参照,如火焰山号称方圆八百里,老君嫡系金、银角大王坐拥的平顶山,此山径过也有六百里远近。可见,六百、八

  • 揭秘飞将军李广一生未封侯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原因,李广,将军

    ​飞将军李广的大名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广射虎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但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件事,这事情不那么光彩,通过这件事情,反映出李广这人心胸太狭窄,没有容人之心。事情还得从马邑设伏讲起。大行令王恢和大商人聂壹共同策划了在马邑设伏匈奴大军的计划。这个计划非常周密,如果计划成功,可以一举击破匈奴主

  • 女儿国的秘密:西游记里的女儿国里究竟有没有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秘密,西游记,女儿国

    观音通过伪造心腹灵感大王的意外离岗,在通天河处布局,意图通过河沿岸陈家庄处的人口样本采集,鉴定子母河河水对于胎儿发育的影响。简言之,姐姐试图研制一劳永逸的“孕产药物”,以期扩大在人间的业务,收获满满粉丝。那么,这当真是姐姐的真实用意吗?应该是,但也不全是。要了解整宗事件的原委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俗的圣旨出自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圣旨,揭秘,历史,中国

    古代的圣旨,可以说就是最高命令,无论从措辞还是格式都是严肃和生硬的,可是有些皇帝的圣旨也非常通俗易懂,甚至是低俗。这类圣旨显得非常另类,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看完武当山宫观规划方案后,非常满意,并希望早点完工,特颁一道黄榜圣旨,内容实在,通俗易懂,堪称当代白话文的经典,字数不多,内

  • 平定七国之乱的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被冤下狱绝食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

    ​话说周亚夫这个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宝贝二儿子,军事指挥上比其老子更加出神入化,但政治智商和情商也比其老子更加低能,更加无知,而这在翻云覆雨的官场上绝对是一种致命的短板,所以到头来死都不知是啥回事。却说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汉景帝某一天心血来潮,在宫中召见了周亚夫,却没有什么大事可谈,只是

  • 房玄龄为何“临死上谏”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高丽,唐太宗,房玄龄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相当失败,不但没了灭掉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先玩完。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接受李渊的册封。保持三国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