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雍正帝暴亡原因的七大说法

盘点雍正帝暴亡原因的七大说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4/1/20 7:33:04

之所以说雍正皇帝是暴亡,那是因为他的死太突然了。他死于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深夜,地点是圆明园的九州晏清。时年58岁。据史料记载,八月十八日他在圆明园与大臣议事,八月二十日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八月二十一日他感觉有些不舒服(“上不豫”),但依旧正常接见大臣,并不像是要死的人。到了八月二十二日,突然病重,急忙召见宝亲弘历(皇四子)、亲王弘昼(皇五子)、大学士鄂尔泰等人,宣布传位于弘历。当日深夜死亡。

这也太蹊跷了,且官方一直没有确切的能说服人的答案, “雍正暴亡”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且越说越玄,终成一桩历史悬案,至今没有得到确切答案。

原因一、刺杀说

此说流行于各种野史秘闻。其中又以“吕四娘刺杀雍正”最为流行。而单此说又有多个版本。但历史学家认为此说纯属子虚乌有,经不起推敲。所以此说只能当做是小说轶闻看待。

原因二、丹药中毒说

道教的长生不老术可谓源远流长,其中盛行的“长生不老药”就是丹药。丹药的主要成分是铅、汞等矿物、金属,这些都是有毒的,长期服用必然中毒。

死前几年,雍正皇帝亲近热衷丹药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有记载称此二人曾进献金丹大药,企图让雍正延年益寿。正史中虽然没有记载雍正命道士炼丹,但是有史学家从清宫档案里扒出了炼丹的蛛丝马迹。

据宫廷档案记载,从雍正九年到十三年,雍正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157次,平均每月两三次。累计动用黑煤192吨,木炭42吨,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物品,这些都是炼丹必备用品。就在雍正死前12天,还有一批200斤的黑铅运入圆明园。

史学家们相信,正是这些所谓能延年益寿、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把雍正早早送上西天。

另外,还有一个史实也颇能说明雍正死于丹药中毒。雍正死后三天,刚刚即位的乾隆便将雍正宠爱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赶出了圆明园。并且在圣旨说,不准在外提起雍正在宫中的一言一行,如有违反,决不宽贷。且特地说明,雍正喜欢“炉火修炼”,仅仅是“游戏消闲”,雍正皇帝根本没有听信道士们关于长生不老的鬼话,也从来没有服用丹药。这不是明摆着“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雍正暴亡原因,丹药中毒是目前证据最充分、最具有说服力的一种。

原因三、累死说

雍正之“勤政”,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他白天亲政、议政,晚上还要亲自批阅奏折。其所作批语,少则数十字,多的甚至超过一千字。这在古代真的是非常难的。我们用电脑打一千字不觉得累,但如果手写一千字呢?用毛笔蘸墨汁写一千字呢?没用过毛笔的人可以试一试。雍正批奏折,从不假手旁人,“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亦无一人赞襄于侧”。雍正的朱批,多达万件。很多人认为长期熬夜和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可能是导致雍正暴亡的主要原因。

原因四、春药致死说

朝鲜有一本书叫《承政院日记》,是朝鲜使者写给朝鲜国王的报告。书里提到“雍正晚年贪图美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此说虽无更多证据支撑,但是外国人所记,很多人便以此作为其服食春药的佐证,推测雍正暴亡可能与过度服用春药有关。

原因五、中风说

著名清史学家郑天挺在《清史简述》中曾提到雍正是中风而死,但没有详细论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表面上健康的人,极有可能因心脏病、脑溢血、中风等突发性疾病瞬间丧失生命。雍正暴亡,很可能是患有其中一种或几种病。

原因六、人参补死说

一些历史学家在梳理清宫档案的时候,发现清宫中有大量购进人参的记录,说明宫廷中有大量服用人参的习惯。有档案记载,雍正十年五月雍正皇帝移居圆明园,到该年底,皇家内廷共消耗人参800多斤,数量惊人。有人据此提出雍正暴亡可能与长期大量服用人参有关。虽然雍正本人喜好人参,清宫档案也记载宫里消耗大量人参,但无从考据雍正本人到底服用了多少人参。

原因七、综合说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雍正之死,并非单一原因造成,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他多年勤政,体力透支,且长期心神不宁、“夜不能寐”,又常年服食丹药导致重金属中毒,加之不爱运动,性生活不节制,或许还患有高血压等疾病,最终导致猝死。

标签: 雍正盘点

更多文章

  • 揭秘刘邦驾崩四日之后吕后为何都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后,刘邦,揭秘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为怀疑手下大臣与宠妾有染而暴跳如雷的英布,想杀此大臣泄愤,却被其先逃脱到了长安,怀疑自己造反信息已经泄露的英布,无奈只好正式宣布反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刘邦也只能御驾亲征,却在讨伐英布的时候不幸被流矢所伤,回途中便生起了重病。回到长安后,病得五颜六色的刘邦不想见人,

  • 揭秘小旋风柴进手中的免死金牌暗藏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秘密,免死金牌

    《水浒传》一书中梁山好汉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一百零八人来自五湖四海,正所谓“人无同面”,但要论起上山前身份最高贵的一个,读者肯定会首推和宋江齐名的小旋风柴进。《水浒传》中曾借店主人之口描述柴进的出身:【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

  • 玄武门事变的真正幕后推手竟然是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真正,事变,长孙无忌

    ​李渊称帝时,整个天下群雄纷争。北方边境有李轨、薛举、梁师都、刘武周等。黄河流域有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孟海公、徐圆朗等。江淮之间有杜伏威、李子通、陈稜。江南一带有沈法兴、林士弘、萧铣。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唯一的方法就是巩固关中根据地,然后各个击破。李渊和皇后窦氏生有四子,三子玄霸早夭,李建成是长子

  • 魏征的谏官形象是李世民的刻意塑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作为太子洗马的魏征向李建成提出建立战功的意见。他认为,李世民久居疆场,战功显赫,而且培植了一批私人势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危急太子的地位。刘黑闼一群乌合之众,如果您主动请缨,必定手到擒来,借此立功,而且还能广接山东豪杰。李建成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主动

  • 揭秘奇策善谋的司马懿离奇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司马懿

    魏嘉平三年(251年)六月,一代权谋大师、曾拒神鬼莫测诸葛亮于魏境之外的司马懿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司马懿一生为了欺骗政治对手,曾数次装病,成功化险为夷。但这一次,他是真的恶病缠身,在最后的日子里,他总是反复做一个噩梦,有两个恶鬼缠住他不放,本来病情严重,加上受此惊吓,病情更加严重,终于在两个月后,

  • 康党这三招能否令大清国迅速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清

    ​公元1898年(中国戊戌年)9月20日,这是个非常历史时刻。日本“宪法之父”伊藤博文卸任内阁总理大臣,受清国维新大臣邀请,以私人身份访问大清国,受到光绪皇帝的隆重接见。此时维新阵营对伊藤的来访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领军人物康有为,已经把日本视为大清维新的榜样和盟友。他豪情满怀地

  • 揭秘李世民通过哪些手段洗白杀兄夺位的恶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揭秘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明主,他在位期间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治世。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贤君,得位手段却不“正当”。大家都知道,在窦皇后生的四个儿子中,李世民排行老二,太子李建成也并非软弱无能之辈。在正常情况下,李世民不可能当皇帝。他的帝位,是通过政变获得的。

  • 说说李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凭什么信任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说说,李靖

    在整个武德年间,李靖既不属于秦王李世民集团,也不属于太子李建成集团。李世民虽然在危急关头为李靖说过话,但李靖却并没有进入李世民集团的核心。在秦王的文学馆中,没有李靖。玄武门之变,李靖也没有参与谋划,更没有参加行动。太子集团也没有主动拉拢过李靖。李靖是个真正忠于唐朝的人。整个武德年间,李靖都在为平定各

  • 揭秘故宫现藏家具背后鲜为人知的宫廷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故宫,故事,揭秘,宫廷

    紫檀缂丝宝座清金漆三足凭几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不久前,位于故宫南大库的故宫家具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曾经藏在深宫大库中的家具文物终于走到了人们面前。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6200多件,数量为世界之冠,其中又以清宫曾经使用家具为主。日前,记者采访了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宋永吉,他从展厅里的展品说起

  • 傅善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毁在太平天国东王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天国,中国,历史,状元

    古代中国自从隋朝开科取士,到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宣布停止科举选拔,产生了很多的万人敬仰的进士、状元。很有趣,这些迷人的硕果,几乎成为男人们追求的宝贝。对于女人们,肯定变成“旁观者”了,很可怜,她们跟这些绚丽的主题毫无关系,只能站在旁边默默地流口水了吧。(下图:东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