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继光时代的倭寇有多少是中国人?

戚继光时代的倭寇有多少是中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43 更新时间:2023/12/30 7:26:00

明代嘉靖年间画家仇英所绘《倭寇图卷》

最近,央视一套播出了一部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据说口碑甚佳。可惜的是,电视剧回避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戚继光时代的倭寇,究竟是以日本人为主,还是以中国人为主?

明朝《嘉靖实录》: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国叛逆”占十分之七

这个问题,在明代史料当中,其实是清晰的。官修《明史·日本传》里说:“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嘉靖实录》里也说:“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这是嘉靖时代关于“倭寇”的官方说法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国人占十分之七,倭人占主导地位。

内部奏折中的说法,略有不同。南京湖广道御史屠中律,曾对皇帝说:倭患的起源,是沿海“奸民”想要跟番邦作生意,虽称倭寇,“其实多编户之齐民也”。①参与剿倭的将领王忬,也向皇帝报告:据他调查,“倭寇”头领约有百余人,其中“雄狡著名”者,都是本国之人,如“徽州王五峰(王直)、徐碧溪、徐明山,宁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坚”等。②另一剿倭名将胡宗宪,根据实际调查,编写了一本《筹海图编》,其中列出十四股势力最大的“倭寇”,其头目同样全部是中国人。③也就是说,在所谓的“倭寇”内部,中国人不但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也同时牢牢把握着领导权。

事实上,“倭寇”这种称呼,在嘉靖年间已经产生了不小的争议。身处抗倭第一线的基层将领万表,就对从地方到中央都在“混言倭寇”的做法非常不满,万表说:海贼大头目王直、徐碧溪的亲属子侄,都住在杭州等地,逍遥法外;王直等贼寇四处荼毒生灵,地方官却每每上报说是“倭寇”进犯,真是自欺欺人。④浙江慈溪知县薛应旂也说:称呼海贼为“倭寇”,是中了海贼之计。海贼中虽有倭人,但“主谋响导”者仍是“中国之贼”,这些人假冒倭寇,藏匿身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戚族人不受牵连。⑤

表中倭寇名录,出自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该书汇集数十种史料与地方志而成,对倭寇资料的整理颇为全面。由表中可知,“倭寇”中的主要头目,清一色都是中国人,次要头目中,日本人所占据的比例也不高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以中国人为主体的“倭寇”,与明代严厉的海禁政策有很大关系,其中,1529年停止中日贸易,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节点,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倭患”愈演愈烈。对此,嘉靖朝官员唐枢,有一句很精辟的总结:“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因为有这种背景,“倭寇”的行为就常常显出一种复杂性。譬如,大头目王直,在地方政府默许其对日通商时,曾一度积极参与抓捕真倭寇;而当地方政府改变态度后,王直又转做海贼,招募日本浪人打出了“倭寇”的旗帜。民心也同样游移不定。万表感慨:杭州的店家,明知对方是海贼,仍然“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地方百姓,对待贼寇,也“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时人记载,漳州一带的假“倭寇”回乡,“皆云做客回,邻居皆来相贺”。⑥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的说法最夸张:“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督抚将帅,所有人都是贼寇。

“历史真相”与“现实需要”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裂痕

简言之,戚继光时代,所抗击的“倭寇”:1、大部分是中国人;2、有倭人掺杂其中,但不掌握领导权;3、明代史料清晰记录了“倭患”真相,明朝官方仍长期沿用“倭寇”这个说法,与海禁政策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官方不愿承认动乱的源头是海禁;另一方面,把动乱归因为“倭寇”,又适足以强化海禁的合理性。

这种“历史真相”与“现实需要”之间的裂痕,在明代灭亡之后,曾一度消失。至近代,因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裂痕又再次出现。在30年代的日本学术界,大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按照“皇国史观”,将“倭寇”描述成日本人辉煌的海外发展史,而无视16世纪的日本政府也站在“倭寇”的对立面;另一种,则基于“中日亲善”的需要,有意识地强调中国人在“倭寇”中占有主导地位。⑦

反倒是中方的一些学者,在30-50年代,并未因现实中遭受到了日本的侵略,而曲解历史。如杜鸣治30年代的研究认为:因赋税繁重,海禁严厉,嘉靖年间,“奸民冒倭人旗帜,群起为寇”,“上自官吏,下至富商大贾,沿海居民皆与倭通。”范文澜在40年代的著作中也说:“中国奸人却占大多数”,“嘉靖时代的倭寇,明朝应负激成祸乱的主要责任。”50年代,又有史学家尚钺、吴晗等人,认为嘉靖年间的“倭寇”,其实是一场内乱,乃是“东南沿海工商业实力人物”和“明王朝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把这次战争看作是单纯的日人的侵略,而忽视了中国商人的主导地位是不合事实的。”⑧遗憾的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上述研究成果,很快就被遗忘了。

自80年代至今,“倭寇”问题仍在不时牵动着中国的对日民族情绪。2005年,曾有网民赴安徽歙县,砸毁了明代“倭寇”头目王直新修的墓碑,理由是:王直乃勾结倭寇的“汉奸”、“民族败类”。由中日两国政府主导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项目中,两国学者在“倭寇”问题上的表述,也存在微妙的差异。日方报告的说法是:“倭寇对中国社会来说并不是一种外部存在。……无论其首领,还是其成员,多数是中国人;地方有势力者(乡绅阶层)与倭寇勾结,插手走私贸易。……1567年海禁解除,消除了倭寇出现的根本原因。”⑨而中方报告,则回避了对“倭寇”内部成员、权力构成的描述,仅简单称之为由日本人和中国沿海商人、海盗联合组成的“海商武装集团”。⑩

在“倭寇”走私活动中繁盛起来的明代双屿港,大量葡萄牙人定居于此。得益于葡萄牙人,嘉靖年间的很多“倭寇”装备上了来自欧洲的枪炮,对官军造成了很大压力。有澳门学者研究认为,正是为了分化葡萄牙人和“倭寇”的关系,明朝才决定在澳门开埠,允许葡萄牙人居住。在切断“倭寇”的武器来源的同时,官方也有了获得葡萄牙先进武器的固定渠道。

注释

①屠中律奏折原文:“夫海贼称乱,起于负海奸民通番互市。夷人十一,流人十二,宁、绍十五,漳、泉、福人十九。虽既称倭夷,其实多编户之齐民也。”载《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二。②王忬,《倭夷容留叛逆纠结入寇疏》,载《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二。③这十四股“倭寇”头目的名字是:金子老、李光头、许栋、王直、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肖显、郑宗兴、何亚人、徐铨、方武、徐海、陈东、叶麻、洪泽珍,严山老、许西池、张琏、肖雪峰、谢老。并指出:“凡十四踪,皆昭灼人耳目,故详列之。其余或入寇而姓名不传,或有名贼酋而未尝专主兵柄,与夫事迹之未详者不敢滥录也。”见《筹海图编》卷八《寇踪分合始末图谱》。④万表《海寇议》之原文:“近此贼屠城掠邑,杀官戕吏,一至於此。而见今肆散劫掠,不於余姚则於观海,不於乐清则於瑞安,往来涂毒生灵,无有虚日。而犹混言倭寇,不实上闻,果何待耶!既曰倭奴,酋长为谁,是谁欺乎!”。万表写作《海寇议》的前后始末,可参见:山崎岳,《王直、万表、俞大猷明代嘉靖倭寇时期的官、盗关系》,收录于《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第一冊。⑤薛应旂之原文:“今海寇之深入吾境也、杀掠焚荡之惨,自昔所未有者也。彼固以倭为名,而我亦以倭名之,是堕其计也,不谓其非倭也。盖实我中国之贼,为之主谋向导,引致倭夷,以为之助也。惟以倭名,则彼得以藏匿掩覆,而室家族戚,可保无。”收录于《薛方山集》。⑥王文录,《策枢》卷4,《截寇原》。⑦吴大昕,《明嘉靖倭寇研究的回顾》,收录于《明代研究通讯》(二)。⑧沈登苗,《一段不该遗忘的现当代学术史中国大陆学者独立提出了倭寇“新论”》,《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3月。⑨村井章介,《15 世紀から 16 世紀の東アジア国際秩序と日中関係》,收录于《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古代史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P274。⑩王新生,《15、16世纪的东亚国际秩序与中日关系》,收录于《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古代史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P76-77。

标签: 倭寇中国人戚继光时代

更多文章

  • 史上最牛妓女:嫁给了三国第一枭雄 生开国皇帝 自己成太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但是,非常,夫人,后来,成为,皇帝,这个,出生

    中国历史五千年,据说自打三皇五帝那会娼妓这个行业就存在了,到了春秋时期,管仲更是将娼妓行业合法化。而有很多女子,虽然下海为娼,但是依然颇有能耐,诸如黄天荡上的巾帼英雄梁红玉,欲跳湖随大明陪葬的柳如是(倒是她那个所谓的东林党的丈夫钱谦益,说湖水太凉放弃了,她则被阻,后来一直支持南明残留势力的反清斗争)

  • 揭秘国民党“最土豪”时有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民党,揭秘

    国民党公布党产专案报告国民党的党产,多年来一直是台湾纠缠不清的政治议题。近日,国民党公布专案报告,向外界透露家底,尚有166亿元新台币。据该报告,1949年带往台湾的227万两黄金,及数十万件故宫国宝,也都曾被列入国民党党产。那么,作为一家“百年老店”

  • 时代悲歌,北洋海军的兴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学堂,海军,中国,舰队,北洋,李鸿章,一个,水师

    1海军学校中等生:北洋海军北洋海军,严格地说,应该是大清海军的北洋舰队。在当时看,是一个奇迹,让世界惊叹,更让日本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对付的奇迹。在甲午战后,有人说,这支装备精良,吨位巨大的舰队,只是一个泥足巨人。其实,就战争表现而言,它并非一无是处,及格线肯定达到了。只是日本海军表现更好,他们是英国海

  • 揭秘中国一面抗战一面对日赔款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中国,抗战

    该谣言流传甚广。笔者搜索到的最早的源头,是这篇2015年发表于今日头条的自媒体文章大约从2015年开始,网络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正在与中国军队激战之时,蒋介石居然很守‘诚信的忙着向日本归还满清庚子赔款。&hellip

  • 隋唐猛将李元霸怎么死了 民间有三种不同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自己,说法,历史,这一,隋唐,记载,关于,手中

    关于李元霸这一人物,我们最初对他的了解也是通过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关于李元霸的历史真实原形应该是李玄霸,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则是窦太后。在隋唐大业十年的时候,这位英雄少年就去世了。因此人们对他的死感到很是疑惑,当然民间对于李元霸怎么死的说法大概三种。被雷劈死这一说法的来源是根据《瓦岗英

  • 绝代佳人杨贵妃最后的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贵妃,日本,说法,杨贵妃,没有,认为,可能,长恨歌

    作为一代佳人,杨贵妃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一种观点认为,杨玉

  • 手握30万重兵的秦朝名将蒙恬为何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已经,长城,自己,没有,二世,匈奴,使者,时候

    作为大秦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蒙恬手握秦国最为精锐的三十万长城军。这支部队,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这支部队,跟谁蒙恬多年,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蒙恬的人马。只要蒙恬假托皇帝诏令,拥护太子扶苏,打回京城,赵高和胡亥必定死路一条。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知道是假传诏令,太子扶苏

  • 朝鲜战争中,刘伯承对中哪一场战斗破天荒打了满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个,美军,防线,突破,指挥,作战,南朝,志愿军

    突破临津江防线的重任,是由四野的精锐39军116师承担的。116师师长汪洋和政委石瑛在进攻前将地形摸个一清二楚,回去后经慎重考虑,决定走一着险棋,将突破点选在临津江对岸易守难攻、弯向敌方的地段,理由是地形对我不利,敌必防范疏忽。更大胆的是,116师还提前一天将7,500人和70门火炮潜伏在距敌阵地前

  • 揭秘卡斯特罗真的曾被暗杀过638次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卡斯特罗,揭秘

    卡斯特罗长期以来,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卡斯特罗的故事,这些故事真假参半,与事实有着很大的差距。本期短史记针对一些流传度比较广的说法,逐一辨析。▼流行说法1▼菲德尔·卡斯特罗是世界上遭遇暗杀次数最多的人。据统计,他被暗杀的次数达638次之多,居各国领袖之

  • 古代官员被抄家 官员女眷该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果,官员,还要,犯罪,一些,应该,小姐,一般

    “抄家”一词,大家应该很熟悉,在古装电视剧里应该有不少这样的镜头,作为朝廷官员,如果犯了重罪,除了本人性命不保外,往往还要连带遭受抄家的惩罚。抄家也称为“籍没”、“抄没”。抄家的对象为犯罪官员本人和他的家庭。如果罪刑过于严重,还要牵连到整个家族。抄家不仅仅只针对财产,还决定了犯罪官员家眷甚至族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