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伪造的亚历山大大帝及其帝国

揭秘伪造的亚历山大大帝及其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4/1/29 6:08:49

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Great(公元前356--323),是西方史学中一个谜一样的神话传奇人物。他被西方史家捧为战无不胜的天才,征服欧亚大陆建立了一个世界帝国的传奇英雄。但是真实的亚历山大,却是一个在历史中莫须有的幻影人物,一个没有真身的神话传说;而他的真实身份可能来自波斯或者阿拉伯的民间传说,他的诸多传奇,仅仅是出于臆造的一系列伪史骗局。

一、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神话

在西方史学中关于亚历山大的神奇传说大体如下:

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马其顿国,泛欧亚帝国皇帝,其名字“亚历山大”出于希腊语,意为“人类的守护者”。

“亚历山大大帝”据说是巴尔干半岛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公元前356年出生于首都佩拉城,幼年时由著名的哲学圣人亚里士多德为其导师,从学到十六岁。十八岁亚历山大随父出征希腊,二十岁继承马其顿王位。亚历山大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是最年轻、最著名的世界征服者,建立了横跨欧亚两洲的亚历山大大帝国。亚历山大的远征使得古希腊小亚细亚和亚洲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由此开了把欧洲文明带到亚洲和中国的“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帝国乃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其疆域从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亚历山大一生征战,以少胜多,曾经用3万步兵击败波斯的百万大军,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因此被认为是历史上唯一的战无不胜的军事统帅。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向波斯帝国统治的小亚细亚地区发起进攻,开始长达十年的东征。他击败波斯统治者大流士三世,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为了寻找并抵达“世界的尽头和大外海”,亚历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占领了印度。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因胜利后的庆功宴饮食过度而死在巴比伦,没能来得及实现他入侵阿拉伯半岛的计划。在他死后,由于后继无人,他的将领们发生内战,于是亚历山大帝国迅速瓦解。

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在亚洲建起数十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大将西方文化一直向东传播,导致亚洲文明希腊化时代的到来。亚历山大的原型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最终亚历山大也成为了一个神话中的人物。

伪造的帝国:公元前34世纪(中国春秋时代后期)的亚历山大帝国

二、关于亚历山大的神话没有任可信的古代史料

关于亚历山大、马其顿王国以及亚历山大帝国,事实上找不到任何一部可信的原始史料。

关于亚历山大的历史资料,据说最初是来自曾随他远征的一些目击者的记录。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记述者,是据说曾作为亚历山大远征军随军史官的卡利斯西内斯(CALLISHENESofOlynthus)。这位人物据说还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亲戚,他曾经记录下有关亚历山大远征军的资料。(注意当时没有纸张,不知道此人随军是如何记录一切的。)但是这个人的记录,却并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

于是后来有作家利用另外一些目击者的叙述,掺杂着来历不明的有关亚历山大的各种传说,写出了有关他的许多历史著作。这后一群体(“二手资料”作者)的史料,则成为了研究亚历山大历史的基础。这些作者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卢修斯.阿里阿纳斯(LUCASFLAVIUSARRIANUS)(英文译名Arrian阿里安)。这位人物,出生在亚历山大死后四百多年,是希腊半岛人,是罗马帝国的一位行政官员。

据说他写了六部希腊语的亚历山大传说故事,即《亚历山大远征记》《Anabasis》(一般直译为《远征记》)。根据阿里阿纳斯的叙述,他的作品是根据曾经亲历亚历山大远征的证人所叙述的故事而写成;其中一位是亚历山大的朋友,随亚历山大远征而后成为将军的托腊密(Ptolemy,后来成为埃及国王托腊密一世)。

另一位可能是位建筑工程师,名亚里斯托布拉斯(Aristoboulos)。

阿里阿纳斯的这部著作提供了亚历山大征战路线上诸大战役的年月顺序。这些资料中也包括了许多阿里阿纳斯称为“奇闻趣事”神话故事。由于这些故事来源不明,而且相隔年代久远,因此阿里阿纳斯的著作难以被采信为历史。

另外一本有关亚历山大历史的著作也是出于“二手史料”,这是公元前一世纪戴奥多拉斯.西科勒斯(Diodorus Siculus,其中'Siculus'乃拉丁文,意为'西西里人)写的一本《历史图书馆》(HistoricalLibrary)。这是一本相当于现在的百科全书类的著作,记述从神话时代开始的世界编年史,据说此书在罗马时代颇受欢迎。这套书的第十七卷谈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

戴奥多拉斯生活的时代离亚历山大时代更远。同阿里阿纳斯一样,他也没有说明他所引用资料的来源及出处。西方史学界认为,戴奥多拉斯著作的史料主要源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克莱塔丘斯(Cleitarchus),据说后者曾经写过十二卷的《亚历山大史》。

公元二世纪的希腊人普鲁塔克(Plutarch)写了一部有名的《希腊罗马名人记》(Parallel Lives of GreeksandRomans)。书中有《亚历山大传》和《尤里乌斯·恺撒传》相连。但是这部书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小说。因此作者在序言里坦诚他写的是历史人物的“生活”,而不是“历史”(“lives”not“histories”)。

但是,在诸如此类完全不可靠的传说的基础上,西方主流史学竟然构筑起整个公元4世纪以后的亚洲“希腊化”历史故事:包括腓力二世亚历山大大帝的亚洲征服史,包括腓力时代发明并向希腊地区推广雅典式样的希腊语言及文字,而后亚历山大把这种语言文字推广到小亚细亚和南亚的全部伪史。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希腊罗马著作,包括普鲁塔克的《名人传》都是找不到可信历史根据的故事书,它们都出现在文艺复兴以后,来历不明,远离古代,不足为训。

【附注】现代马其顿人主要属于斯拉夫人,语言属于斯拉夫语系。因此现代马其顿语文与古马其顿语文据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后者属于“希腊语言”。那么什么是希腊语言呢?据西方语言学家说,现代希腊地区的语文与古希腊的语文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字,后者是荷马史诗的语文,不是现在希腊半岛的语文,而是地中海以东小亚细亚(即安纳托里亚)地区人们的语文。

二、亚历山大本来是来自于波斯阿拉伯人的传奇人物

亚历山大最早是流传于亚洲的波斯和阿拉伯人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的最早传说,可能出自于波斯的口头民间文学“列王记”。有人曾经收集到关于亚历山大大帝传说的各种不同民间版本接近百种之多,而欧洲的亚历山大传说,是在波斯阿拉伯的亚历山大传说故事之后出现的。

关于亚历山大的神奇传说,起初欧洲人并不相信。17世纪之后欧洲人开始系统编造“古希腊”伪史,19世纪德国学者提出所谓亚洲的“希腊化时代”概念之后,欧洲人才逐步把“亚历山大大帝”的各种神话传说改编成欧洲征服亚洲的“真实历史”。

一些西方研究者曾经指出,有关亚历山大的原始传说尽管版本众多,但其模板最初流传于亚洲的阿拉伯伊*斯*兰民族之中:

“在《古*蓝*经》传播的所有地方,亚历山大的传奇故事都在流传,并由此而产生了其他传说。波斯诗人夺占了这种神话。这些诗人中名声最大者是波斯人费尔都西(Firdousi),他于公元1000年左右,写过一部很长的史诗《列王记》,书中有征服者亚历山大一章。在非同寻的英雄事业之后的13个世纪后,亚历山大大帝并不是摧毁阿契美尼德人的破坏者,而是一个波斯的民族英雄、穆**林和波斯人。”([法]F·B·于格、E·于格《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中译本第58页,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三、通过阿拉伯流传到欧洲,亚历山大被伪造为欧洲人的世界征服者

有研究者发现,亚历山大这个异教徒的神话,很晚才从阿拉伯地区流传到基督教欧洲:

“亚历山大远征史是一部由最优秀作家们写成的历史,但也是一部在港口和沙漠骆驼队客栈讲述的故事集。……从11世纪起,有关亚历山大东征史的通俗语言译本日益增多,其中包括庇卡底(Picard)方言和法文-普罗旺斯(Franco-provencal)方言的译本。那些信徒撰写的著作也都彼此之间互相交错和互相借鉴,但它们全部都取得了一种巨大成功。这些编译本之一,也就是12世纪末的伯奈(Bernay)的亚历山大和彼埃尔·德·圣-克鲁(Pierrede Saint-Cloud)的编译本,实际上是用12音步的庇卡底方言诗写成的。

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人们无可争辩地发明了一种亚历山大文体;或者我们更应该说12音节的诗刚刚被正名。在这种中世纪的史诗中,亚历山大具有了勇士或勇敢骑士的一切特征,他们那些娓娓动听的冒险故事把他引向了一个最具神话特色的地区,即天际的最高界,或是深渊的最底处,带有古代史中和较晚或具有外国情调的一大批可以预料到的财宝、怪兽、巫士。传奇故事变成了所有幻觉的汇聚处,也是对所有神奇故事的汇编。

在这种文学内部,始终是12世纪的沙提雍的高狄埃(Gautier deChatillon)的《亚历山大传》占据着一种特殊的位置。它被奉为一部经典著作,一部不朽的书。人们毫不犹豫地赋予它一种诸如维吉尔(Virgil)的作品那样的史诗价值。”

中世纪后期最流行、影响最大的亚历山大传奇故事为《征服者的故事》,而《征服者的故事》是那不勒斯大祭司利奥(ArchpriestLeo)从一本被称为“伪卡里斯提尼手稿”翻译为拉丁文的(约950年左右)。

“在13、14世纪,从《征服者的故事》衍生出大量散文体的亚历山大传奇,在当时广受欢迎。散文体的意大利语亚历山大传奇多是在1472-1502年间出版的,3个流传下来的版本都是在威尼斯印刷的。

1433年,《征服者的故事》被翻译成捷克语,于1513年在比尔森(Pilsen)出版。此外,它还被译成波兰语,于1550年在克拉科夫出版,并在1611-1766年期间9次重印。……

有关亚历山大的各种书籍成了中世纪后期的历史学家、百科全书编纂者、诗人、牧师和神话收集者的素材来源。……”([美]唐纳德·F.拉赫《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中译本第2卷第2册第119页,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德语“亚历山大故事”的书名为《真实的谎言》:

“米兰希顿曾允诺要撰写一部亚历山大史,但一直没有动笔,他公开质疑把亚历山大传奇当作历史。

16世纪末,作为一次语言练习,加布里埃尔?罗伦哈根(Gabriel Rollenbagen)将亚历山大故事翻译成德语,

名为《真实的谎言》(WahrhaffteLüge),而这本书在17世纪竟非常流行!”

([美]唐纳德·F.拉赫《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中译本第2卷第2册第126页,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四、“亚历山大大帝”辉煌形象的逐步完形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明知“亚历山大故事”出于虚构,却喜爱有加:

“尽管人文主义者们否认亚历山大故事的真实性,但被神化了亚历山大的故事和传说依然受到普通读者和文人学士的喜爱。13世纪时,奎里奇乌斯·第·斯波莱托(Qualichiusdi Spoleto)首次将《征服者的故事》翻译成意大利诗句。

此后,在公众聚会的场合每每被传诵或吟唱,成了大众娱乐的一项内容。1430年,古比奥(Gubbio)的一位匿名作者写了一首诗---《亚历山大韵文传奇》(Alessandreidain rima),这首诗由12节组成,1512年首次发表。在16世纪多次重印。”

“博亚尔多的《热恋的奥兰多》(OrlandoInnamorato)可能有几处不经意地借鉴了亚历山大故事中的人物和主题,让他的观众有一种熟悉感。这完全有可能,因为从1472年到1502年,意大利至少出版了6部关于亚历山大的书,而这期间,博亚尔多正创作他的《热恋的奥兰多》。亚历出大传奇是1521年的一个诗体滑稽模仿剧的主题,是当时供罗马教皇利奥十世宫廷娱乐而创作的。

多美尼科·法鲁吉奥(Domenico Falugio)将亚历山大的故事写成《伟大的胜利》(TrionfoMagno),现存版本的封面上是一幅精彩的木版画,画面上亚历山大坐在大象拉的车子上,凯旋归来。几年之后的1529年,威尼斯出版了一本关于亚历山大的政治讽刺作品。显而易见,在意大利,除了那些对收藏保存下来的亚历山大故事感兴趣的人文主义者外,人们不再以严肃的目光看待亚历山大了。”([美]唐纳德·F·拉赫《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中译本第2卷第2册第124页,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历史上的亚历山大形象,从希腊历史学家,特别是意大利和法国的人文主义者的翻译和著作中,一步一步建构起来。对于那些痴迷于希腊古典著作的人来说,亚历山大是一位为了希腊文明而远征印度的使者,瓦斯科·德·卢塞纳宣称亚历山大的东征显示出东方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就能够被征服;当然,他的话也暗示出,一个用基督思想武装起来的西方王子更容易让东方屈服于他的意志。

对文艺复兴初期的欧洲人来说,亚历山大不仅仅是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英雄,而且越来越变成一个精通战争艺术的哲人之王,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天赋才华,完美地诠释了他巨大的人格魅力。”([美]唐纳德·F·拉赫《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中译本,第2卷第2册,第124页,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目前,在西方关于亚历山大的神话林林总总,其中包括:“作为伊斯兰教支柱的亚历山大,列于佛陀身旁的亚历山大,基督教圣人亚历山大,亚伯拉罕的后裔亚历山大,法老的儿子亚历山大,大流士的儿子亚历山大,大海深处的亚历山大,空中的亚历山大,坦诚的亚历山大,哥特人的亚历山大,狡猾的亚历山大,埃塞俄比亚人的亚历山大,塞尔维亚人的亚历山大……没有任何一种神话的变种不会出现,……从古斯洛文尼亚语(Vieux-Slovène)到泰语,这种传说一直在用所有的语言讲述,这位马其顿王始终被所有宗教、所有民族和所有事业纳入自我之中。没有一项事业,不被归于他的名下:他不断将一切都推向了可能性和可信性的极限,标志着人类能力的限度。他是全世界的正面英雄。”

([法]F·-B·于格、E·于格《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中译本第41页,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总而言之,那个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被尊为伟大传奇的亚历山大,以及横跨欧亚从地中海直到印度洋的亚历山大帝国等,一些煞有介事的说法,其实都不过是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不断地被完形塑造的一个虚拟人物和欺人之谈而已。

标签: 揭秘帝国亚历山大

更多文章

  • 李鸿章有两次战胜日本的良机但却没有抓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日本

    ​甲午战前十年即1885年,清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天津谈判,是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第一次会面。时年62岁的李鸿章与比自己小18岁的伊藤博文坐到谈判桌上,不禁有些得意,自以为“姜还是老的辣”。那时朝鲜甲申之变清军占得先机,袁世凯已经赢得中日垫场赛,以2000清兵胜日本200护卫兵,平

  • 揭秘项羽为何没泄愤发财捣毁秦始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秦始皇,揭秘

    ​汉元年正月,也就是刘邦与秦王子婴约定投降的三个月之后,刘邦、项羽,还有各路造反军在戏水鸿门宴喝完酒之后,造反军四十余万浩浩荡荡开进了咸阳城。秦王子婴,大秦国文武大臣,还有居住在城内外的秦国百姓,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造反军都是无信之人。有人得到消息逃了,比如司马一门。秦王子婴没逃,他要用一死,

  • 日本想出巨资想赎走一把军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本

    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仅先后占领了我国不少领土,而且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事件,这种恶行实在让人无法原谅,1945年日本选择无条件投降,同时也代表着二战的胜利。当时我国从日军手中没收了全部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大量的军刀,对于日本人而言,军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身份越高,他们所

  • 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到底是功是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皇帝

    提起清代古籍,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四库全书》,其成书过程却充斥了“血与泪”。据统计,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为13600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这里边的功过是非究竟如何?《四库全书》今何在?我们请出国家珍贵古籍评审

  • 揭秘雍正杀子疑案:到底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儿子弘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揭秘

    ​在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中,雍正皇三子弘时谋害雍正及弘历等等原因被精明冷峻的雍正察觉,赐其自尽而死。近年的文学影视作品中,雍正帝杀子的情节往往被加以渲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雍正真的杀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吗?曾任清史馆协修的唐邦治先生,首先提出雍正杀子说。他于1923年出版的《清皇室四谱》一书中指

  • 揭秘鸿门宴上真有项庄舞剑这档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鸿门宴,揭秘

    ​问“项庄舞剑”,答必曰“意在沛公”。再问:“项庄为何舞剑?”答亦必曰:“为了造成无意失手,误杀刘邦的假象。”两千年来,人们说上句接下句已经油了嘴了,根本不过脑子。可是两千年来,没人再接着问第三句:&ld

  • 探秘曾经骁勇善战的契丹人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契丹,探秘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乔峰因自己契丹人的身世被人揭破,而遭到江湖人的追杀。后因襄助义兄辽道宗耶律洪基平息叛乱,拜辽国南院大王,加封楚王。而不愿生灵涂炭的乔峰,拒任平南元帅,阻止并胁迫辽道宗耶律洪基下令“终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rdquo

  • 谁是康熙传位雍正的唯一见证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康熙

    康熙晚年,储位之争愈演愈烈,各皇子早已忘记手足之情,狠辣手段层出不穷。康熙帝到底是否留下了遗诏?他真的传位给四皇子了么?遗诏是否被改过?英明如康熙帝也未曾想到,紫禁城内见证这一切的,只有一位大臣,他的身上更是充满了疑点和谜题......前引传教士严嘉乐的信中写道:胤禛登基后,

  • 揭秘孝庄靠哪些大臣助子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突然病逝。皇太极死后,其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长子肃亲王豪格争位激烈,相持不下,一时出现继统危机。以孝庄为核心的崇德后宫作为皇权的代表者,与两黄旗重臣图赖、索尼、鳌拜等人联合,迫使多尔衮、豪格做出让步。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于崇政殿定议,由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皇帝

  • 揭秘孝庄为何停灵37年才入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揭秘

    她13岁便嫁给了皇太极,册封永福宫庄妃,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大清国入主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大帝的祖母,被誉为清初女政治家。贵为皇后的她却又为何没有与自己的夫君皇太极合葬?难道真如传说中所说,她在皇太极死后下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而无颜在九泉之下面对皇太极?若传说有虚,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死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