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最后的“擎天柱”姜维:穷兵黩武导致国破家亡?

蜀汉最后的“擎天柱”姜维:穷兵黩武导致国破家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3/12/29 15:02:57

姜维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存有很大争议的。在小说家罗贯中眼里,姜维继承孔明遗志,明知蜀汉之事不可为而强为之,一人饱含悲情地独撑了风雨飘摇中残破的蜀汉。可到犀利的历史评论员孙盛口中,姜维则成了一名趋利小人,身背不忠(背叛祖国)、不孝(抛弃老母)、不义(频繁用兵)、不节(战败偷生)的四大罪名。

对于姜维的是非功过,后人自然仁智各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卧龙先生的爱徒,在导师仙逝之后,其实并没有得到蜀朝过多重用(这和孔明当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待遇,自然不可比拟)。原来,之前一直鲜有话语权的后主刘禅,借孔明陨落之际,加大政改力度,废黜丞相府,并将权力进行分割,以此防止朝中“一言谈”。姜维原是魏人,虽有孔明极力保荐,但要委以重任,自然还需多方考察。于是,此后朝中的政治排名,姜维一直位于蒋琬费祎之后。

蒋琬、费祎均是文职出身,之前见识了孔明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的尴尬,如今对于沙场之事,自然没有多大兴趣。后主刘禅本也是柔弱之人,成都风和日丽,麻将桌前“血战到底”何尝不是乐事,又何必劳师动众舞刀弄棍光复中原。于是,君臣一拍即合,此后十数年,魏蜀之间,鲜有征战。不过,对于肩负孔明北伐遗志的姜维而言,这十数年太平日子,却是日日如坐针毡。名目说的讨巧点,称为韬光养晦,若讲难听些,恐怕是消磨意志了。

谁叫自己是外来人口?被排挤本也正常。姜维心知要完全获得军队的主导权,只有和蒋琬同志熬,熬谁的命长。终于,文弱的蒋琬听到了孔明的召唤,阖上了双眼,伏倒在了书案上,姜维长吁口气,心道机会来了。正当姜维信心满满地向后主递上北伐“可行性报告”,孰知过惯安稳日子的刘禅,眉头微颦,大笔一挥,请转费祎同志查阅。如此批示,姜维自然心中一凉,费祎本就是“萧规曹随”之辈,恐怕这个太平日子,还得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下去。

果不其然,此后每每姜维寻求北伐,费祎总在朝中高唱反调,因此手中可用兵士,往往不过万人(“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魏国雄霸天下领土三之有二,如此丁零兵力怎有作为?除却小规模的骚扰战,姜维实在无计可施。其实,就在蜀国休养生息之时,北边的魏国过得并不太平。当时魏明帝曹睿已逝,小皇帝曹芳自然镇不住场子。曹族、司马家两系人马,为了争夺权力的蛋糕,明争暗斗,打得不可开交。

机会稍纵即逝,姜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耐着性子敲开费祎的房门。喝茶、聊天、下棋,两人心照不宣地莞尔一笑,姜维搬出了导师当年的《隆中对》,说道:“费老啊,你可曾记得,当年丞相曾云,待天下有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如今魏国国内罅隙不断,这可是天赐良机啊”。费祎听罢,微微一笑,给姜维沏了口茶,道:“姜维啊,你觉得自己比起诸葛丞相何如?”姜维答道,“自然是不如的”。“这就对了嘛,当年丞相都做不了的事,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又怎有能力为之呢?”费祎的接话让姜维心中一震,暗道,此人真是只老狐狸,自己无非谦虚了一下,不经意竟落了套。

被反将一军姜维自然是无功而返,北伐的议题,就这样被无休止的搁置下来。这一个搁置,又是数年。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如今已是双鬓斑白,姜维自觉年事已高,寸功未立,心里甚至不安。恰在此时,已是十数年不设宰相位的后主,不知何故心血来潮,竟令费祎重新开设相府(“延熙十五年,命祎开府”《三国志》)。姜维见此情形,悲从中来,费祎本就是自己政敌,如今位居高位,恐怕这辈子光复中原是无望了。

就当穷途末路之时,姜维想到了一个人。姜维想起的这个人,名叫郭循。郭循此人,原是姜维同乡,后在边界遭遇战中为其俘虏。念在老乡情谊,加之用人之际,姜维便把其编为帐下死士(“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三国志》)。郭循这人,恰也很有本事,于是姜维顺水人情,把他推向军部。由于“上头”有人,郭循当然武运连连,最后竟担负蜀汉左将军之位。看来,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办法,详细翻阅此人档案,姜维的脑海里,代号“寒战”的夺权行动悄然酝酿。

至于姜维和郭循到底谈了什么,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桩宫廷血案,却是真实存在的。《三国志》是这样记述的:“(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也许,费祎万万没有想到,延熙十六年蜀汉的那次例行春节“联欢会”(案发的时间正是费祎位居丞相位的次年),竟然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当时,宫外春寒料峭,宫内却洋溢着愉快的气氛,郭循趁着酒兴,歌舞弄剑,盘转于歌女之间,舞至费祎坐下,忽然剑锋一转,直刺胸口。

当朝丞相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惨遭刺杀,列席的百官顿时目瞪口呆,面面相觑。舞剑的郭循,此时早已自刎于血泊之中,谁是幕后主谋,自然无从追查。打破窒息般寂静的,却是姜维,只见他不慌不忙,拾起染血的凶器,呈上后主道:“此人本是下官帐下军官,后臣念其英勇,遂加以重用。未想此人狼子野心,不报恩情,反而进以加害。细想此人之前形状,却也蹊跷,每每宴会之时,始终寻思亲近陛下,幸为左右所遏。如此想来,此人定是魏国细作,原想刺杀皇上,未想我主洪福齐天。只可惜了费祎大人,忠肝义胆,命中注定要替陛下挡此一劫。今日宫廷血案,皆因下官而起,望陛下治臣失察之罪。(“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资治通鉴》)

姜维这招以退为进,直唬得不善言辞的后主哑口无言,于是顺个台阶,授予费祎“为国捐躯”之名,给以厚葬。只是费祎被刺,朝中无人掌舵,姜维资格最老,上位自然是毫无疑义的。暗弱的后主,虽说心中千般不愿意,但也只能如此顺水推舟,就此应承下来。也许,被压制的十数年,扭曲了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年少英雄,于是,全面掌握兵权的姜维,立马露出战争狂人的面目。就在当年,姜维迅速集结数万大军,草草对魏国宣战,原本多年鲜见兵戈的边界,又是一番腥风血雨(“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三国志》)。

此后数年间,独揽军权的姜维,对于战争的偏执变本加厉,年年兴兵北伐。如此高频率征战,军需补给当然成了大问题,蜀汉国力本就羸弱,经此折腾,先前休养生息积蓄的一点国力,又被迅速掏空。况且姜维不比孔明,人格魅力自然逊色许多,成都百姓本就是偏安之民,守着一方田园也是逍遥,为何要砸锅卖铁陪着瞎吆喝,自此民怨迭起不息。

就当蜀国外交内困之际,魏国的境遇恰恰相反,经过一系列暗涌纷争,司马家的政治地位逐渐牢固,终于寻个机会腾了出手,派遣钟会邓艾挥师西进。面对两路浩浩荡荡的进犯之师,元气大伤的蜀汉竟无丝毫招架之力,不日蜀主刘禅即自缚其身,开城投降。由此,穷兵黩武导致国破家亡,后世对于姜维的差评连连自然有了道理。

标签: 姜维蜀汉

更多文章

  • “借荆州”:揭开东吴集团虚伪奸诈的真实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荆州,集团,东吴

    历来人们都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刘备借了荆州不还,理在东吴一方。以至于后来荆州被袭,关羽被擒是刘备一方遭了现世报,不值得同情。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荆州并非东吴之地!根据《后汉书。郡国志》里所记载,荆州与司隶、豫、冀、兖、徐、青、扬、益、凉、并、幽、交州,构成了东汉时期的汉朝全国版图。因此严格意

  • 天时地利与人和,刘备真的占据人和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

    熟悉三国的朋友大概都有一个普遍性的认识,那就是曹魏占有天时,孙吴占有地利,刘蜀占有人和,这战争的三大要素,三国各领其一,所以三国鼎立才比较合理,历史似乎也确实按这个定律在运行。《三国志》中诸葛亮在《隆中对》就明确分析曹操拥有北方,不可与之相争,其中有两个因素诸葛亮特别提到了,就是:一、带甲百万;二、

  • 清太祖努尔哈赤真的留有要阿巴亥殉葬的遗嘱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努尔哈赤,清太祖,遗嘱

    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病逝。次日,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告诉给努尔哈赤的宠妃、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先帝留有遗嘱让她殉葬。在皇太极等人的再三逼迫下,阿巴亥无奈自尽而死,时年37岁。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正妻,十二岁起便来到努尔哈赤身边,共侍奉努尔哈赤二十六年。并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

  • 松赞干布除了娶文成公主以外,还娶了哪位异国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公主,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很多后人觉得,在吐蕃称王的松赞干布,是个目光远大,臣服大唐的历史人物。有趣的是,中国历史反倒扬起了一副美丽、动人的帽子。毕竟,这位君主被大面积地美化和神化了。关于泥婆罗古国的“赤尊公主”,的确跟松赞干布结成了美满婚姻。可惜,吐蕃文献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当中,只谈松赞干布娶&ld

  • 探秘三国最大的悬案: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探秘,关羽,刘备,三国

    ​三国里许多悬案,“关羽失荆州”应该是最出名的一出。当然,“失荆州”本身在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疑议:曹、孙双方心照不宣地搞了场临时军事联盟,暗地里给关羽下了黑手。可问题在于,襄樊战役是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打响的,覆亡的时间是在次年一月,战期大概持续了有半年时间

  • 威震华夏:说说枭雄曹操一生为何独惧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说说,关羽,曹操,华夏

    ​小时最喜长辈说三国,但逢讲到关羽走麦城,跌下了绊马索,总会平添了忧伤。又闻头颅送至曹营,曹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笑曰:“云将军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羽口开目动,瞪了曹操一眼,操惊倒。忽然又觉解气。后来也看了《三国演义》,大概知道了蜀臣头上隐隐的神明光环,如有&ld

  • 项羽为何要一把火烧毁“天下第一宫”阿房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阿房宫

    ​若要评中国消失的古建筑,阿房宫一定得入选。古诗赋有这样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你看,连绵三百余里,一宫之间,气候不齐,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竟在一座宫殿里呈现,这气派!

  • 西汉开国功臣中刘邦为何没有除掉丞相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国功臣,萧何,刘邦,丞相,西汉

    ​刘邦这人,应该是幸运的,虽然天生流氓属性,但恰逢暴秦时代,竞争对手项羽又也残暴,因此落得宽厚的美名。但及功成名就之后,倒却拿起屠刀,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干功臣,尽皆斩杀,甚至他的连襟、鸿门宴上替自己挡刀的樊哙也曾险遭毒手。但也有例外的,譬如萧何就是其中一位。萧何的成名,其实颇有意思。原是沛县的功

  • 蜀汉后主刘禅:被后人误读千年,并非“乐不思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刘禅,后主

    在成都,有个武侯祠,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个庙真正应该叫汉昭烈庙,是供奉刘备的,但大家都习惯称为武侯祠,这是因为大家缅怀的是武乡侯诸葛亮,园内主要建筑陈设也以诸葛亮为主;作为臣的诸葛亮高高在上,而作为当时君主的阿斗却不知在何方。反而边上站的是他那没当过一天皇帝的儿子刘

  • 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创始者却是希特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娃娃,希特勒,全球

    希特勒同芭比娃娃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句能有什么关联性吗?还真有,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这希特勒是个战争狂魔是人类共识,芭比娃娃是全球小朋友的爱物也是人所共知,没有人能想到,这两者之间却有着很深的渊源,芭比娃娃的始作俑者却是这人神共愤的希特勒。历代战争中最为悲惨的当属儿童和女人,尤其是女人,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