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开国功臣中刘邦为何没有除掉丞相萧何?

西汉开国功臣中刘邦为何没有除掉丞相萧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3/12/6 4:14:04

刘邦这人,应该是幸运的,虽然天生流氓属性,但恰逢暴秦时代,竞争对手项羽又也残暴,因此落得宽厚的美名。但及功成名就之后,倒却拿起屠刀,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干功臣,尽皆斩杀,甚至他的连襟、鸿门宴上替自己挡刀的樊哙也曾险遭毒手。但也有例外的,譬如萧何就是其中一位。

萧何的成名,其实颇有意思。原是沛县的功曹笔吏,大概就是县领导秘书,和刘邦也算同乡,甚至一度还是他的领导。但是,若没有刘邦的起义,萧何终其一生,政治作为估计也就笔吏一枚。当然,萧何应该还是个有理想的人,或者说,有眼光的人,终究还是和刘邦混在一起了,也做了一些大事,后来落得一些名声。

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大概有以下几件:

第一件:“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什么意思,就是入关时把秦国的资料进行归档,按现代话讲,就是建立“大数据”库。当然,这是极其有远见的。而当时其他人都在做什么?“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抢钱啦!后来,刘邦争天下的时候,“具知天下戹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刘邦能在第一时间检索到各项信息,这都是萧何的功劳。

第二件:“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军无见粮,给食不乏”。也就是说,萧何是个很好的后勤总长,前线上军粮告急,他总能想方设法筹集,这对稳定军心应该是很关键的。也正是“军中有粮,心中不慌”,刘邦才能很好地同政治对手玩持久战。

第三件:“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推荐了上将韩信,当然,这还传为了佳话,即“萧何月下追韩信”,而韩信的军事才能,恰恰是楚、汉争霸天平倒向的关键(有意思的是,后来韩信所以身首异处,也是萧何设计的)。

至于刘邦、萧何二人的政治蜜月期,应该在大汉帝国的建立初始达到了顶峰。当时君臣数十人坐在一起开了一个会,论功行赏,也提名了一些人,但刘邦将“首功之臣”的头衔给了萧何。不仅是给头衔,也给了实质的好处。《史记》有记载:“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於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都是极高的待遇。

当然,事态就此演化下去,刘邦、萧何二者君臣模板,或许有如后来皇叔、孔明之间的鱼水相善,为后世所传承乐道。但刘邦似乎并不太想这样做,也终于开始找萧何的茬。有意思的是,这个茬,却是萧何自己设计的。

现在事情就好玩了,萧何为何要给自己挖坑呢?

原来,有门客给萧何替建议了,《史记》里记载了这一段对话:“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这意思很清楚了,就是萧相国你有点功高震主的味道,皇上难道一点想法都没有吗?肯定有,只是未到临界点,如果没有控制好,爆发了,相国恐怕就离灭族不远了。萧何一听,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也出了一身冷汗。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也很简单,搞两个方案,双管齐下:一是自污名声,二是私财佐军。

“自污名声”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多买田地,贱贳贷”,也就是低价买入百姓的良田。这百姓当然不愿意啦,于是“民道遮行上书”,大概就是上访,告到刘邦那里。刘邦一听,哈哈大笑(“上乃大说”)。这笑其实蛮微妙的,大概就是萧相国你也学坏了,腐败啦。当然,效果就出来了。

至于“私财佐军”,大概就是拿出自己的私人财产,贴补军队用度。当然,这对萧何来说,也并非什么困难,当年分封的时候,也拿了不少钱,如今只是“回馈”领导而已,而且,大汉建国伊始,其实也不算太平,一直也有叛乱,军队开销不少。因此,这笔钱也算是雪中送炭,刘邦自然是满意的(“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

看来,萧何为了自保,倒也是煞费苦心的。效果也有,那就是刘邦很高兴。但终究却也难逃牢狱之灾。其间的导火线,大概是为了一个“国家公园”选址。当然,说是“国家公园”,其实就是刘邦的私人花园,平民百姓是无法进入的。也许是为了风水,或者是交通方便,刘邦看了好多块地,最后选了一块较为肥沃的良田地带。古中国的生产环境,还是以农耕为主,也就是“民以地为生”。领导人为了自己私欲,把人家生计的土地拿去盖公园,声音自然就出来了

这个时候,萧何不合时宜地讲了一段话,《史记》有记载:“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原令民得入田,毋收为禽兽食。”

看的出来,萧何天生不是一个好的演员,之前“自污名声”虽是演戏,演得也很努力,但却不太入戏,如今,戏演砸了,暴露了。这下,刘邦怒了,抛下一句狠话:“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纣主,而相国为贤相”。也就是说,萧何你真是下了一盘好大的棋啊,你为了流芳千古,倒也不惜拿我做垫背,到时候你成了贤相,而我呢,成了桀纣暴君。于是“下相国廷尉,械系之”。

锒铛入狱,这下萧何的前途凶险了。此前门客预言的“君灭族不久矣”,似乎有应验的味道。贱买土地,这就是个罪名嘛,完全可以查一查,至于私财佐军,就更不得了,收买军心可是大罪(比如,明朝时期朱元璋逮捕沈万三就是抓住这条)。看来,萧何此前为了自保挖下的坑,还真成了坑。

那么,此时刘邦可真有诛杀萧何的意思?应该有,至少,是动了这个心思。但求情的人也多,也说了很多好话,刘邦终于还是心软了,放了萧何一马。

为何刘邦手下留情?心软肯定是有的,当然这有私人情感在里头,刘邦也常挂在嘴边:“(别人)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就是刘邦创业初期,萧何可是把一大家族身家性命全押宝在自己身上。这感情,杠杠地!而且,萧何确实也立了不少功劳。

当凭着心软就放人?这肯定不是刘邦的风格。那么,究竟刘邦为何会重新拾起人文情怀,放过萧何一马呢?我们还是搬出当年分封宴上的场景。刘邦执意要给萧何首功的时候,底下是有声音的,而且不小。《史记》如下记载:“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

这就是重点!萧何在军中是没有太多威望的,至少,军队里大咖是不买他的帐。但这却足以保萧何老命了。刘邦的心里想必也计算了一把:萧何这人啦,虽然功高,但无羽翼,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更没有实质的地盘(这和被诛杀的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王有本质区别),即便动了心思,也是在可控范围,折腾不出什么大浪来。况萧何此时业已年迈,姑且就饶一命吧。

如是,萧何逃过一劫。

标签: 开国功臣萧何刘邦丞相西汉

更多文章

  • 蜀汉后主刘禅:被后人误读千年,并非“乐不思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刘禅,后主

    在成都,有个武侯祠,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个庙真正应该叫汉昭烈庙,是供奉刘备的,但大家都习惯称为武侯祠,这是因为大家缅怀的是武乡侯诸葛亮,园内主要建筑陈设也以诸葛亮为主;作为臣的诸葛亮高高在上,而作为当时君主的阿斗却不知在何方。反而边上站的是他那没当过一天皇帝的儿子刘

  • 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创始者却是希特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娃娃,希特勒,全球

    希特勒同芭比娃娃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句能有什么关联性吗?还真有,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这希特勒是个战争狂魔是人类共识,芭比娃娃是全球小朋友的爱物也是人所共知,没有人能想到,这两者之间却有着很深的渊源,芭比娃娃的始作俑者却是这人神共愤的希特勒。历代战争中最为悲惨的当属儿童和女人,尤其是女人,不仅

  • 指挥莫斯科保卫战反攻柏林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晚年命运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可夫,苏联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是将星闪耀的年代,英国的蒙哥马利、日本的三本五十六、德国的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美国的艾森豪威尔、苏联的朱可夫,这些人都是二战最耀眼的将军。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作为战胜国的盟军阵营将领们,大都得到了极高的待遇,美国的麦克阿瑟成为了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成为了美国总统,英国的蒙哥

  • 世界3大怪异冷兵器:第1形状像鸟笼,被誉我国“冷兵器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连弩,血滴子,曲柄斧

    在火药武器被大规模运用之前,交战双方在战场上会大量运用金属质刀剑类武器,在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历史中,逐渐发展出了十八般兵器为代表的冷兵器系统,除了刀枪剑戟这些常规兵器以外,古人还发明出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冷兵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怪异、最恐怖的三种罕见冷兵器。第三名、曲柄斧也就是人们经

  • “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吗?实则为解决饥荒血流成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一个中国人很熟悉的历史典故。该典故的基本情节是这样的:“商纣王腐败残暴,耗尽国力对外征伐,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于是周武王联合其他诸侯,共行天罚,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痛恨纣王,阵前倒戈,周军兵不血刃灭了商朝。&

  • 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为何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没有,继位,我们,亲王,已经,皇太,应该

    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hel

  • 徐昭佩为什么敢给皇帝戴绿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昭佩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昭佩为什么敢给皇帝戴绿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这个徐昭佩,提起徐昭佩可能不熟悉,说起她另一个称呼“徐娘”肯定有人会说奥,是她啊,没错就是她,“半老徐娘,风韵犹存”说的便是徐昭佩。徐昭佩此

  • 传染病与脚气病,才是甲午战争中日军的最大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甲午之战影响近代中国及东亚历史走向甚巨。但在日本历史学者藤村道生看来,如果只看陆军战场,甲午之战的军事规模,是可以用“微小”来形容的。藤村如此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日军的弹药消耗非常少:“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日军所消耗的弹药为:步枪子弹一百二十四万一千八百发

  • 如果溥仪没有被逐出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逐出,如果,驱,没,、,一,紫禁城,溥仪,有被

    一、驱逐出宫1924年11月4日,冯玉祥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了紫禁城。对于驱逐溥仪一事,冯本人颇为得意,自称“吾今日作一最痛快的事,已将宣统逐出宫外”。但也有人反对此事,认为冯玉祥“不识大体”。①由冯玉祥派人迎入京城,取代曹锟建立执政府的段祺瑞,是反对

  • 惊人的猜想:说说关羽败亡的的史前幕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说说,关羽

    看过很多有关吴蜀荆襄战役的评论,作者大多采取直观的态度去看待这场战役,往往认为错不在关羽的刚傲自负就是孔明的疏忽大意。但如果忽略掉理应考虑在内的战略构想、军事运作、以及政治目标的话,换一种主观的思路,可能会产生千万种认为的理由。演义把魏晋一统天下、乃至蜀汉的任何一场大败都说成是“天不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