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三国最大的悬案: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探秘三国最大的悬案: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3/12/20 9:35:06

三国里许多悬案,“关羽失荆州”应该是最出名的一出。当然,“失荆州”本身在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疑议:曹、孙双方心照不宣地搞了场临时军事联盟,暗地里给关羽下了黑手。可问题在于,襄樊战役是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打响的,覆亡的时间是在次年一月,战期大概持续了有半年时间。可在此期间,刘备竟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驰援,这似乎不合逻辑啊?

或者,刘备根本就没想过出兵!

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民国时期的史学家章太炎,他原话是这样的:“(关羽)临沮之败,葛氏(诸葛亮)不以一卒往援,昧者讥其无远略,而或解以败问之未通。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以陨关羽之命”。

章太炎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孔明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理由大概就是其尾大不掉。当然,这个“阴谋论”在现代也还挺流行,也一直有人在讨论。值得一提的是,章太炎这人虽然博学,但治学上有个特点,时人总结成三个字:“疯、癫、狂”。说是三个字,其实意思差不多,就是“一点正经都没有”。他说这话,按现在营销学讲,就是博关注、博眼球。在这点上,就连章太炎自己后来都有解释,这个观点其实是瞎掰的,心血来潮胡说。

但观点终究是提出来了,我们也可以谈一谈,孔明究竟真有干过这事?查查相关史料,似乎也有动机。为何?因为关羽这人有个特点,就是傲慢,《三国志》有记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而诸葛亮,作为刘备阵营里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自然没少遭关羽白眼,这在《三国志》也有记载:“(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这样看来,两人确实是有矛盾的,可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吗?我们再来搬出一段史料,就很清楚了。事件背景时间,大概是在刘备自立汉中王的时候。皇叔这人啦,一辈子奔波,事业终于达到巅峰,就连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马超也慕名前来投诚。马超来投诚,这是好事情啦,但远在荆州的关羽有意见了,可能觉得他威胁到了自己在武将系里“一哥”的江湖地位,于是诸葛亮给了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如下:“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注意了!关羽此时的反应:“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看得出来,关羽对于孔明态度的转变:初出茅庐时是不屑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觉得孔明确实是很有水平的人。因此,收到孔明书信,才会“大悦”,很高兴,“以示宾客”,表明自己的战略水平是得到孔明认可的。能让不可一世的关羽有这样的举动,说明他对孔明还是很敬重的(这感觉,有点像小屁孩被幼稚园阿姨表扬了,给了小红花,得意啊。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曹阿瞒同志为了收买关羽,香车美女没日没夜地送,可关二爷根本懒得搭理)。至少,他们的矛盾远未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这是其一!

其二,孔明的成名作是什么?《隆中对》!《隆中对》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兴复汉室!而荆州的战略地位非同小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守荆州的理想上将,自然是关羽。孔明是不会因为和关羽有私人恩怨,而放任国事不顾。这不是孔明的风格,他也不会自己打脸,推翻《隆中对》。

其三,即便孔明有诛关羽之心,真能说服刘备就范吗?

恐怕不能!刘备这人,在《三国演义》好像成天哭哭啼啼的,对军师言听计从,但在正史里,可是一个相当有主见和韧性的人(“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而且,刘备对孔明的人品也是相当认可的,否则,也就没有后来的白帝城托孤。因此,孔明不可能将“诛杀关羽”这个议题搬上台面的,即便有,也决计不可能影响刘备的决定。当然,这话可以反过来讲,如要真要借刀杀关羽,主谋只可能是一人:刘备自己!

那么,刘备真有动机除掉关羽吗?刚才说了,关羽这人恃才傲物,甚至有的时候,也不太给刘备面子,比如在马超、黄忠的使用问题上,关羽都是有意见的,也放出了一些不太和谐的话。但仅凭这些,刘备就要除掉“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亲密战友吗?这在情感上似乎无法接受,也和刘备一直推崇的“以仁为本”理念相孛。况且,当时天下未定,头号敌人是曹魏政权,即便刘备对关羽心怀不满,也绝对不会做出自断臂膀的蠢事。

因此,若刘备真要痛下杀手,恐怕另有原因。什么原因?立储除强!也就是给他的宝贝儿子刘禅铺平道路。刘禅是谁?阿斗!现在看到谁傻不啦叽的,都会骂句“阿斗”,也就是白痴的意思。刘禅真是白痴吗?其实现在看来,应该还是可以保留意见的。但有一点应该是公认的:阿斗这哥们“看起来很傻”。或者说,是弱势的。

如此看来,似乎就有动机了:“易世之后终难制御的人,除之”。那么,关羽的态度又是怎样呢?关羽的意见是:“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螟蛉子”,指的是刘备的干儿子刘封(也可以是刘备集团法定的继承候选人)。这刘封当时的处境,其实蛮微妙的,年长是优势,劣势也明显,非亲生的。因此,在立储这件事上,当时实际上是分阵营的,这点,我们可以从孟达的话找答案,“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三国志》。可见,刘备在立刘禅为太子这个问题上,还是顶住了一定压力的。但是,对于这个敏感问题,关羽没有站错队,也很明确地表明了态度(当然,这件事情的直接后果就是关羽兵败请援之时,刘封喝着“咖啡”袖手旁观)!

因此,对于关羽,刘备肯定是放心的。那么,我们禁不住反问:“那刘备孔明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根本没有动机嘛!

可问题又来了,动机虽然没有,但事实摆在那儿,为何近半年时间,迟迟未对关羽兵团丝毫援助呢?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时虽然没有微信微博,[emailprotected],说道:“大哥,老二我被孙权那家伙给黑了,速救!”

但似乎又不太对。当时驿站系统其实还是比较成熟的,情报即便滞后,但也不可能毫不知情。而且,孙权在黑了关羽的时候,顺便还把刘备一些外围的地盘给吃了,逃回来的官员应该也有反馈。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反应迟钝呢?

原因其实简单,刘备当时的头号敌人是谁?曹操!况且,刘备、曹操在汉中刚打了一架,军队需要一定的休养。至于荆州这个地盘,本来也是有争议的,孙权也要了好几回,都被刘备找理由给搁置了。因此,孙权的小动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之于关羽,刘备大概也做了坏的打算:荆州这城能守住最好,守不住,回来再说。也就说,刘备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和孙权全面翻脸。翻脸,就意味着同盟瓦解,再也无力北伐中原。

刘备的想法有没错?应该没错!只是过于乐观了,对形势的预估产生了偏差:认为关羽即便战败,也能全身而退,即便为孙权所获,也能保全性命!如何说?孙权完全可以拿关羽人头作为筹码,和刘备和平签订荆州“转让协议”,然后合张影,同盟照做。当然,刘备高估了关羽的运气,也高估了孙权的人品:关羽直接被孙权斩首了!直到这个时候,刘备才恍然大悟,转而大怒,彻底翻了脸,才有了后来的夷陵之战。

只是,刘备翻脸翻地太迟,此前还一直对孙权抱有幻想,最后导致关羽败亡,毁了汉室气数,可惜可叹!

标签: 诸葛亮探秘关羽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威震华夏:说说枭雄曹操一生为何独惧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说说,关羽,曹操,华夏

    ​小时最喜长辈说三国,但逢讲到关羽走麦城,跌下了绊马索,总会平添了忧伤。又闻头颅送至曹营,曹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笑曰:“云将军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羽口开目动,瞪了曹操一眼,操惊倒。忽然又觉解气。后来也看了《三国演义》,大概知道了蜀臣头上隐隐的神明光环,如有&ld

  • 项羽为何要一把火烧毁“天下第一宫”阿房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阿房宫

    ​若要评中国消失的古建筑,阿房宫一定得入选。古诗赋有这样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你看,连绵三百余里,一宫之间,气候不齐,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竟在一座宫殿里呈现,这气派!

  • 西汉开国功臣中刘邦为何没有除掉丞相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国功臣,萧何,刘邦,丞相,西汉

    ​刘邦这人,应该是幸运的,虽然天生流氓属性,但恰逢暴秦时代,竞争对手项羽又也残暴,因此落得宽厚的美名。但及功成名就之后,倒却拿起屠刀,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干功臣,尽皆斩杀,甚至他的连襟、鸿门宴上替自己挡刀的樊哙也曾险遭毒手。但也有例外的,譬如萧何就是其中一位。萧何的成名,其实颇有意思。原是沛县的功

  • 蜀汉后主刘禅:被后人误读千年,并非“乐不思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刘禅,后主

    在成都,有个武侯祠,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个庙真正应该叫汉昭烈庙,是供奉刘备的,但大家都习惯称为武侯祠,这是因为大家缅怀的是武乡侯诸葛亮,园内主要建筑陈设也以诸葛亮为主;作为臣的诸葛亮高高在上,而作为当时君主的阿斗却不知在何方。反而边上站的是他那没当过一天皇帝的儿子刘

  • 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创始者却是希特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娃娃,希特勒,全球

    希特勒同芭比娃娃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句能有什么关联性吗?还真有,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这希特勒是个战争狂魔是人类共识,芭比娃娃是全球小朋友的爱物也是人所共知,没有人能想到,这两者之间却有着很深的渊源,芭比娃娃的始作俑者却是这人神共愤的希特勒。历代战争中最为悲惨的当属儿童和女人,尤其是女人,不仅

  • 指挥莫斯科保卫战反攻柏林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晚年命运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可夫,苏联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是将星闪耀的年代,英国的蒙哥马利、日本的三本五十六、德国的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美国的艾森豪威尔、苏联的朱可夫,这些人都是二战最耀眼的将军。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作为战胜国的盟军阵营将领们,大都得到了极高的待遇,美国的麦克阿瑟成为了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成为了美国总统,英国的蒙哥

  • 世界3大怪异冷兵器:第1形状像鸟笼,被誉我国“冷兵器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连弩,血滴子,曲柄斧

    在火药武器被大规模运用之前,交战双方在战场上会大量运用金属质刀剑类武器,在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历史中,逐渐发展出了十八般兵器为代表的冷兵器系统,除了刀枪剑戟这些常规兵器以外,古人还发明出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冷兵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怪异、最恐怖的三种罕见冷兵器。第三名、曲柄斧也就是人们经

  • “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吗?实则为解决饥荒血流成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一个中国人很熟悉的历史典故。该典故的基本情节是这样的:“商纣王腐败残暴,耗尽国力对外征伐,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于是周武王联合其他诸侯,共行天罚,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痛恨纣王,阵前倒戈,周军兵不血刃灭了商朝。&

  • 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为何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没有,继位,我们,亲王,已经,皇太,应该

    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hel

  • 徐昭佩为什么敢给皇帝戴绿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昭佩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昭佩为什么敢给皇帝戴绿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这个徐昭佩,提起徐昭佩可能不熟悉,说起她另一个称呼“徐娘”肯定有人会说奥,是她啊,没错就是她,“半老徐娘,风韵犹存”说的便是徐昭佩。徐昭佩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