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威震华夏:说说枭雄曹操一生为何独惧关羽?

威震华夏:说说枭雄曹操一生为何独惧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3/12/20 19:48:39

小时最喜长辈说三国,但逢讲到关羽走麦城,跌下了绊马索,总会平添了忧伤。又闻头颅送至曹营,曹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笑曰:“云将军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羽口开目动,瞪了曹操一眼,操惊倒。忽然又觉解气。后来也看了《三国演义》,大概知道了蜀臣头上隐隐的神明光环,如有“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而起前这出,可叫“死关公吓病生曹操”罢。更有意思的是,经此惊吓,曹操病笃,翌年仙去。

后又想,曹操是何等英雄人物,处微弱之时,尚不惧诸如董卓、袁绍等雄主,观之如冢中枯骨,总要掰一掰手腕,江湖逃亡之际,尚能振臂高呼“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即便棋逢对手,偶落下阵,也终究半调侃道:“生子当如孙仲谋”、“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大概意味,这些臭小子还蛮厉害的嘛,我倒是要好好对付。可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博大情怀的枭雄,为何却独惧关羽?

或有人要插话了,这无非小说家言。但翻来史载,却有能寻些端倪。《三国志》有记载:“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这个事件背景大概大家都是知道的,关羽自荆州北伐,打了一些胜仗,如水淹七军,竟把前来驰援的、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于禁给打服了,乞拜于账下,至于樊城守将曹仁,也大抵是苟延残喘。战报传来,曹操的反应是什么?迁都。这无疑是在示弱,甚至有战略性放弃的意思。

其实,以曹操苦心经营之基业,倒也不必惧怕区区荆州偏师。即便北伐军军势正盛,但军力未必对等,定下心来细细盘算,终究多有胜算(后来曹操用了司马懿的计谋,拉拢了孙权,确实也扭转了战局)。但曹操的第一反应,却是让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大概就是曹操对关羽是心存惧怕的。甚至,在他心目中,关羽是个“神化”的符号

为何曹操会将关羽“神化”,我们倒是也可寻些两人的交集。交集最深刻的一次,应该是在建安五年,当时刘备想自立,被曹操教训了,跑到袁绍处寻求庇护。关羽应该“跑路”功夫不如刘备,被围了,迫于无奈,降了曹操,但也不是真降,按现代话讲,应该叫“借调”,也立了一些规矩,比如“土城约三事”,什么“降汉不降曹”等协议的。当然,这里面大概也有小说家的添言。

正是这次迫不得已的“借调”,关羽的气节雄略,竟把魏营上下给折服了。曹操的态度是“礼之甚厚”(《三国志》)。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当时只是降将,老板却是香车美女一波一波地送,这是很不正常的。有的人说,这是曹操在作秀,秀给天下人看,他曹总是如何爱待人才的。即便有作秀成分,但至少也说明了一点,关羽是个人才,而且,在曹操眼里,关羽应该不是一般人才,是值得花重金引进的高端人才。

那么,曹营的其他员工是如何看待这位引进人才的呢?应该是分阵营的,比如曹操的一些嫡系,可能是比较不爽的,至少,心里是不太平衡的,关羽你一个降将,何来如此礼遇,代表人物是夏侯惇。另一些人,倒是持欢迎态度的,但大概都是半路前来投奔的,如张辽徐晃等,一直就和关羽关系很好,也相当的敬佩,恨不得找个地方歃血为盟,磕头拜大哥。但无论哪个阵营,对于关羽的水平,应该都是认可的,甚至后来的某个军事会议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蜀之名将,惟羽耳”。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的水平认证绝不是靠曹操用钱砸出来的,那可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最霸道的一次,应该就是解白马围了,当时主将颜良就在万军之中,被关羽生生给斩首了。这可不是小说家言,在《三国志》确有提及:“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这在冷兵器时代,是很少见的。

正是这场战役,给曹操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并且对于关羽的态度,有敬畏转变成惧怕。为什么?因为关羽有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的能力,头上闪着“神明”光环。或者说,天赋神力。这在后来长坂桥事件中,就发酵了。当时的主角是张飞。《三国志》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实施抓捕的,应该是曹军的精锐部队,是职业军人。这样的结构组成,应该不会被所谓的“瞋目横矛”、“一声大喝”就给吓住的。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张飞是关羽的好哥们(而且张飞也是聪明人,阵前也报了身份),借着关羽头顶上的光环,有点“惧”屋及乌的味道。看来,当时曹军阵营里对于关羽的惧怕,是由曹操“自上而下”自发形成的。关羽名头,是具有很强的威慑作用。

值得一提的,不仅是关羽响亮的名头,而且,他也确有诛曹操之心。这就尤让曹操惧怕了。《蜀记》有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这大概是小说家口里围田打猎的原型了。当时曹、刘还未翻脸,二人偶尔还会秀秀亲密,一起打打猎。关羽大概看出曹操有不臣之心的苗头了,按马提缰,准备提刀斩杀,但刘备也有自己的考量,给制止了。

此间故事,曹操当时应该是不知道的,后来关羽因为机缘,“借调”曹营,声名鹊起,当年的一些风声可能也出来了。或许,也给曹操留下了阴影。在此后的若干年里,曹操一直也睡不安稳,老担心着关羽某日忽然从天而降,一刀要了自己脑袋。因此,放出“吾好梦中杀人”的风声,也就有了道理的。

如此想来,曹操尚且对关羽如此惧怕。后来于禁七军皆没,账下两膝一软,倒也情有可原了。试想,若立于面前的,是上将潘凤,估计于禁大概就要挣扎地高呼:“要杀便杀,老子宁死不屈”,只待着慷概就义了。瞧,于禁落下烂名声,都得怪关羽!

标签: 说说关羽曹操华夏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何要一把火烧毁“天下第一宫”阿房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阿房宫

    ​若要评中国消失的古建筑,阿房宫一定得入选。古诗赋有这样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你看,连绵三百余里,一宫之间,气候不齐,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竟在一座宫殿里呈现,这气派!

  • 西汉开国功臣中刘邦为何没有除掉丞相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国功臣,萧何,刘邦,丞相,西汉

    ​刘邦这人,应该是幸运的,虽然天生流氓属性,但恰逢暴秦时代,竞争对手项羽又也残暴,因此落得宽厚的美名。但及功成名就之后,倒却拿起屠刀,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干功臣,尽皆斩杀,甚至他的连襟、鸿门宴上替自己挡刀的樊哙也曾险遭毒手。但也有例外的,譬如萧何就是其中一位。萧何的成名,其实颇有意思。原是沛县的功

  • 蜀汉后主刘禅:被后人误读千年,并非“乐不思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刘禅,后主

    在成都,有个武侯祠,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个庙真正应该叫汉昭烈庙,是供奉刘备的,但大家都习惯称为武侯祠,这是因为大家缅怀的是武乡侯诸葛亮,园内主要建筑陈设也以诸葛亮为主;作为臣的诸葛亮高高在上,而作为当时君主的阿斗却不知在何方。反而边上站的是他那没当过一天皇帝的儿子刘

  • 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创始者却是希特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娃娃,希特勒,全球

    希特勒同芭比娃娃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句能有什么关联性吗?还真有,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这希特勒是个战争狂魔是人类共识,芭比娃娃是全球小朋友的爱物也是人所共知,没有人能想到,这两者之间却有着很深的渊源,芭比娃娃的始作俑者却是这人神共愤的希特勒。历代战争中最为悲惨的当属儿童和女人,尤其是女人,不仅

  • 指挥莫斯科保卫战反攻柏林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何晚年命运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可夫,苏联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是将星闪耀的年代,英国的蒙哥马利、日本的三本五十六、德国的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美国的艾森豪威尔、苏联的朱可夫,这些人都是二战最耀眼的将军。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作为战胜国的盟军阵营将领们,大都得到了极高的待遇,美国的麦克阿瑟成为了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成为了美国总统,英国的蒙哥

  • 世界3大怪异冷兵器:第1形状像鸟笼,被誉我国“冷兵器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连弩,血滴子,曲柄斧

    在火药武器被大规模运用之前,交战双方在战场上会大量运用金属质刀剑类武器,在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历史中,逐渐发展出了十八般兵器为代表的冷兵器系统,除了刀枪剑戟这些常规兵器以外,古人还发明出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冷兵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怪异、最恐怖的三种罕见冷兵器。第三名、曲柄斧也就是人们经

  • “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吗?实则为解决饥荒血流成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一个中国人很熟悉的历史典故。该典故的基本情节是这样的:“商纣王腐败残暴,耗尽国力对外征伐,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于是周武王联合其他诸侯,共行天罚,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痛恨纣王,阵前倒戈,周军兵不血刃灭了商朝。&

  • 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为何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没有,继位,我们,亲王,已经,皇太,应该

    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hel

  • 徐昭佩为什么敢给皇帝戴绿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昭佩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昭佩为什么敢给皇帝戴绿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这个徐昭佩,提起徐昭佩可能不熟悉,说起她另一个称呼“徐娘”肯定有人会说奥,是她啊,没错就是她,“半老徐娘,风韵犹存”说的便是徐昭佩。徐昭佩此

  • 传染病与脚气病,才是甲午战争中日军的最大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甲午之战影响近代中国及东亚历史走向甚巨。但在日本历史学者藤村道生看来,如果只看陆军战场,甲午之战的军事规模,是可以用“微小”来形容的。藤村如此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日军的弹药消耗非常少:“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日军所消耗的弹药为:步枪子弹一百二十四万一千八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