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玄龄为何“临死上谏”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房玄龄为何“临死上谏”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3/12/6 23:28:52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相当失败,不但没了灭掉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先玩完。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接受李渊的册封。保持三国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但是,高句丽不安分,想要称霸朝鲜半岛。公元643年,新罗善德女王传书唐朝,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打新罗,请求唐朝援助。唐太宗派使者前往调停,要求高句丽和百济停止对新罗的进攻。但高句丽对唐太宗的命令置若罔闻,依旧攻打。唐太宗大怒,决定“教训”高句丽。大将李绩、大臣长孙无忌都支持唐太宗的决定。

644年,唐太宗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上饶)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400艘军船,开始筹备进攻。这年冬天,唐太宗带着大批官员和皇太子李治离开长安向唐与高句丽的边境进发。当时,长孙无忌、李绩、李道宗随太宗出征,而房玄龄和李大亮则留守都城长安,处理军需和国家政务。

唐太宗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他认为隋炀帝没有做成的事情他一定可以做成。但是,这次征讨也和隋炀帝的征讨一样失败了。

在进攻安市城的时候,唐军遇到了强大的阻力,高句丽军队顽强抵抗,双方陷入对峙状态。随着冬天的临近,天气愈来愈恶劣,而后勤供给也开始匮乏。不得已,唐太宗于645年10月13日下令撤退。在过辽河的时候,军队遇到了泥沼,行军困难。在填平泥沼的过程中,有的士兵陷入泥潭被淹死,而很多士兵则被冻死。看到哀鸿遍野的场景,唐太宗很后悔发动这场战争,曾说要是魏徵还活着,一定会劝阻他不要发动这场战争。

其实,唐太宗亲征并非无人阻止,当时诸遂良曾上谏反对,房玄龄也不同意。可是唐太宗信心满满,根本听不进去。

回到长安后,唐太宗对不听话的高句丽始终耿耿于怀。647年,他又开始筹备进攻事宜,并派牛进达和李海岸从海上攻打辽东半岛南部,派李世勣和孙贰朗从陆路穿过辽河袭击高句丽。可是海陆两军都蒙受损失,毫无进展。648年,唐太宗再派薛万彻和裴行方从海上攻击高句丽。并准备于在649年亲率30万大军摧毁高句丽。

648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唐太宗非常关心他,派最好的医生为他诊治。可丝毫不见效果。已经七十岁的房玄龄明白自己大限已到,便对几个儿子说:“我已经快不行了。皇帝厚爱房家,我不能辜负他的恩泽。现在天下承平,唯独征讨高丽不止。皇帝心意已决,大家都不敢犯颜进谏。我不想衔恨入地,请你们为我准备笔墨,我将抗表进谏。”

在谏表中,房玄龄认为征讨高丽劳民伤财,于国不利。“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停止征讨)以保万代巍巍之名。”

唐太宗看了谏表,感叹说,房玄龄真是忠臣,身患绝症仍旧心怀国家。

房玄龄死后,唐太宗给他的两个儿子升了官,赐谥号“文昭”,陪葬昭陵。649年,唐太宗病重,他在去世前终于采纳了房玄龄的建议,取消进攻高丽的计划。

标签: 高丽唐太宗房玄龄

更多文章

  • 揭秘白门楼上刘备为何要出尔反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刘备

    且看《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如下对话:方操送宫(陈宫)下楼时,布(吕布)告玄德曰:“宫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

  • 揭秘晚年尉迟恭为何十六年不与外界接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尉迟恭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身边的重要人物,又深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尉迟敬德得到了极高的地位,贞观元年,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贞观初年,突厥入侵唐朝,李世民又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出击匈奴。尉迟敬德不负众望,成功击败匈奴。此时,尉迟敬德在功业上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唐太宗执政后,唐朝逐渐

  • 揭秘废储失败后刘邦为何不杀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揭秘,吕后

    吕后者,刘邦正印夫人是也。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权力的三大政治妇人(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之一,吕后虽然没有武则天那种在男人世界里狂称“朕即天下”的正式女皇称号,不过也只是差没有下红头文件而已,况且她还是独步天下的第一位古代女权主义者(影子皇帝般地“垂帘听政&r

  • 说说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说说,大唐,安禄山

    ​首先要说明,别看安禄山造反的动静这么震撼,但对这事儿,他真没多少勇气。比如公元756年夏天时,洛阳都已是安禄山的囊中物,他还大模大样的在洛阳登了基,“大燕国”的国号都喊了出来。可一听说安史叛军在潼关外吃了憋,李光弼大军正直奔他的老窝范阳。刚过了把“皇帝瘾&rdq

  • 揭秘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上的六个重要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抗战,中国,揭秘

    1、日本投降的四个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节点: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标志这战争结束。第二个时间节点: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标志这二战全面结束。第三个时间节点: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

  • 清朝文字狱第一案:和尚写私史记录清兵暴行 案涉洪承畴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文字,和尚

    文字狱尽管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可以说清朝让整个文字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总数比中国历朝历代的总和还要多。在清朝文字狱中我们熟知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等,但谁是清朝文字狱的第一案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他的名叫韩宗騋,广东博罗县

  • 继秦桧后金朝打入宋朝的又一间谍 潜伏南宋四年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秦桧,发现,间谍,金朝,南宋

    在古代的战争中,间谍被一再的使用。到了两宋之交的宋金战争时,金朝更是向宋朝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间谍。除了长期被称为潜伏南宋第一间谍的秦桧之外,在宋境中,其实还“潜伏”着很多金朝间谍。公元1161年,经常来往于宋金边境进行贸易的宋代商人们,突然间都认识了一名叫做刘蕴古的金朝商人。

  • 江口沉银之谜:探秘历史上张献忠在四川是否还有藏宝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张献忠,探秘,四川是

    2017年3月,四川江口沉银遗址在眉山市彭山县曝光。几百年来,大西军张献忠在江口为明朝参将杨展击败,大批金银珍宝落水的记述传闻终于盖棺论定。前后进行两期水下考古发掘,找到多达30000余件文物,号称继北京定陵之后最重要的明代考古发现。八大王张献忠塑像江口沉银出水文物第一期有明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分封嫔

  • 揭秘三毛与“西部歌王”王洛宾恋情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

    话说“风中女侠”三毛并不是一个缺少故事的人,尤其是在爱情故事方面,而且还充满了爆炸性。比如说,她和年近八旬的“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忘年恋”,简直就是一种不朽的“爱情传说”,如王洛宾的西部民歌一样&ldqu

  • 揭秘杜甫笔下黄四娘是何许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杜甫,揭秘

    前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杜甫的眀诗。该文发挥想象,一探究竟。其中:“黄四娘若是有家庭身份地位的女性,称呼上应该用她丈夫的姓氏。直呼黄四娘家,分明表示,她是个无家室的独居之人。”等说法是有道理的。那么黄四娘究竟是谁呢?有趣。我赞同这样扩展来去欣赏诗歌。它迫使我们回到杜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