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白门楼上刘备为何要出尔反尔?

揭秘白门楼上刘备为何要出尔反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1/14 2:28:08

且看《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如下对话:

方操送宫(陈宫)下楼时,布(吕布)告玄德曰:“宫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玄德点头。

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

操回顾玄德曰:“如何?”

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

操令牵下楼缢之。

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曹操采纳了吕布的建议,毫不留情地处决了吕布。所以,有人说吕布其实是被刘备所杀。我觉得当时的刘备还不至于能够左右曹操的决定。刘备还没有那个实力。我所关注的是为什么刘备对吕布的态度会前后不一。曹操送别陈宫,吕布请刘备说情,刘备点头答应了就是说,刘备还是愿意让吕布活着。可等曹操回来后,刘备就改变了态度,坚决让处死吕布。前后不过“几分钟”,为什么?一向以“忠义”为行事原则的刘备这次为什么出尔反尔?而且变得那么快?

刘备是在耍玩吕布吗?让吕布见到一点生的希望,然后又把他推进死的深渊?这当然不可能。毕竟关乎生死,是个很严肃的场合。

难道说曹操不在身边,刘备害怕吕布挣脱了绳索?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刘备胆子没那么小,况且吕布被死死捆住(曹操说:“缚虎不得不急。”)另外,刘备身后还站在关羽张飞,他完全没有必要害怕吕布。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刘备出尔反尔呢?当我们再次读白门楼上吕布、刘备、曹操三人的对话时候,就会发现,让刘备改变主意的,是吕布的态度。不是刘备要置吕布于死地,爱才的曹操也不见得一定要杀吕布,是吕布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死亡。

曹操送别陈宫,然后再上楼,吕布就向曹操表忠心,再来看看吕布的话:“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这话说得明确,吕布和曹操联手,一定天下无敌。是这句话刺中了刘备的要害。刘备的梦想是要当皇帝,你曹操“定了天下”,我刘备还怎么发展?所以,刘备为了自己的前途,当然不能留吕布。刘备是基于这个原因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吕布和曹操联手,结果会如何。是不是真像吕布说的“天下不难定也”!

丁原董卓之所以会被吕布所杀,那是因为他们都驾驭不了吕布,用人不当所致。曹操,当世枭雄,胆识、智谋三国男人无人能及;用人之精,同样无人能及。曹操出了名的多疑,从来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吕布做了他手下大将,肯定是既中用,又防备。在曹操这种人手下,吕布不会有可能反叛,但不会像董卓、丁原那样身首异处。另外,吕布是个武夫,有勇无谋。他杀丁原、杀董卓,都是背后有人操纵。白门楼一战,吕布集团已经瓦解。在曹操手下,不可能再有人为吕布出谋划策。

吕布,世之虎将,勇猛无敌。“得一将胜得一军”,谁得到这种虎将,战争中就有了胜利的保障。

综合来看,曹操收了吕布,吕布对曹操的贡献远大于威胁,对曹操是有利的。曹操、吕布联合,谁能抵挡?刘备?他当时还没有和曹操抗衡的资本;袁绍?他的颜良文丑连关羽都敌不过,如何应付吕布?孙坚?江东没什么大将,周瑜尚未出头。刘表之辈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曹操收了吕布,“天下不难定也”的局面是很有可能的。

刘备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改变了态度。如果吕布不急着向曹操表忠心,他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变。不过,话又说回来,像吕布这种自私自利、毫无人品的人,即使投了曹操,早晚也是死。

有人据此说刘备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真小人,是最无信义之人。我不这么认为。在这件事上刘备所表现出的冷静与随机应变是值得称道的。

他之所以点头答应为吕布求情,是想救吕布一命,日后让吕布为自己所用。当刘备看到吕布想投到曹操门下时候,并看到了后果的严重。所以,当曹操问他意见的时候,他才会举出丁原、董卓的例子。刘备随机应变,除掉了可能成为他日后大敌的吕布,减小了他创业路上的阻力。

在创业路上,我们要把道德转化成帮助创业成功的动力,而不是阻碍、束缚我们的教条。很多人就是把道德变成了教条,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了。这种人物的典型代表便是陈宫。

标签: 揭秘刘备

更多文章

  • 揭秘晚年尉迟恭为何十六年不与外界接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尉迟恭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身边的重要人物,又深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尉迟敬德得到了极高的地位,贞观元年,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贞观初年,突厥入侵唐朝,李世民又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出击匈奴。尉迟敬德不负众望,成功击败匈奴。此时,尉迟敬德在功业上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唐太宗执政后,唐朝逐渐

  • 揭秘废储失败后刘邦为何不杀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揭秘,吕后

    吕后者,刘邦正印夫人是也。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权力的三大政治妇人(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之一,吕后虽然没有武则天那种在男人世界里狂称“朕即天下”的正式女皇称号,不过也只是差没有下红头文件而已,况且她还是独步天下的第一位古代女权主义者(影子皇帝般地“垂帘听政&r

  • 说说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说说,大唐,安禄山

    ​首先要说明,别看安禄山造反的动静这么震撼,但对这事儿,他真没多少勇气。比如公元756年夏天时,洛阳都已是安禄山的囊中物,他还大模大样的在洛阳登了基,“大燕国”的国号都喊了出来。可一听说安史叛军在潼关外吃了憋,李光弼大军正直奔他的老窝范阳。刚过了把“皇帝瘾&rdq

  • 揭秘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上的六个重要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抗战,中国,揭秘

    1、日本投降的四个重要时间节点:第一个节点: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标志这战争结束。第二个时间节点: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标志这二战全面结束。第三个时间节点: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

  • 清朝文字狱第一案:和尚写私史记录清兵暴行 案涉洪承畴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文字,和尚

    文字狱尽管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可以说清朝让整个文字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总数比中国历朝历代的总和还要多。在清朝文字狱中我们熟知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等,但谁是清朝文字狱的第一案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他的名叫韩宗騋,广东博罗县

  • 继秦桧后金朝打入宋朝的又一间谍 潜伏南宋四年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秦桧,发现,间谍,金朝,南宋

    在古代的战争中,间谍被一再的使用。到了两宋之交的宋金战争时,金朝更是向宋朝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间谍。除了长期被称为潜伏南宋第一间谍的秦桧之外,在宋境中,其实还“潜伏”着很多金朝间谍。公元1161年,经常来往于宋金边境进行贸易的宋代商人们,突然间都认识了一名叫做刘蕴古的金朝商人。

  • 江口沉银之谜:探秘历史上张献忠在四川是否还有藏宝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张献忠,探秘,四川是

    2017年3月,四川江口沉银遗址在眉山市彭山县曝光。几百年来,大西军张献忠在江口为明朝参将杨展击败,大批金银珍宝落水的记述传闻终于盖棺论定。前后进行两期水下考古发掘,找到多达30000余件文物,号称继北京定陵之后最重要的明代考古发现。八大王张献忠塑像江口沉银出水文物第一期有明朝分封藩王及张献忠分封嫔

  • 揭秘三毛与“西部歌王”王洛宾恋情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揭秘

    话说“风中女侠”三毛并不是一个缺少故事的人,尤其是在爱情故事方面,而且还充满了爆炸性。比如说,她和年近八旬的“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忘年恋”,简直就是一种不朽的“爱情传说”,如王洛宾的西部民歌一样&ldqu

  • 揭秘杜甫笔下黄四娘是何许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杜甫,揭秘

    前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杜甫的眀诗。该文发挥想象,一探究竟。其中:“黄四娘若是有家庭身份地位的女性,称呼上应该用她丈夫的姓氏。直呼黄四娘家,分明表示,她是个无家室的独居之人。”等说法是有道理的。那么黄四娘究竟是谁呢?有趣。我赞同这样扩展来去欣赏诗歌。它迫使我们回到杜甫的

  • 号称九千岁的宦官魏忠贤 为何没斗过16岁的崇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忠贤,皇帝,崇祯

    在明朝历史上崇祯皇帝朱由检,干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除掉了当时的大宦官魏忠贤。后代是史学家,对崇祯皇帝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稳重和魄力非常赞赏。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位名士将这事儿评价为神明自运。不过崇祯皇帝并不是真正的神明,继承皇位的时候。魏忠贤掌控东厂权力正盛,从内阁到六部朝廷上下尽是他的党羽。《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