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戊戌变法潜藏着一个什么大阴谋?

揭秘戊戌变法潜藏着一个什么大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16 更新时间:2023/12/6 6:42:43

康有为赖以指导维新的思想,本就粗制滥造

如前期所言,甲午之后,似张之洞这般较透彻时局者,多因“中国民智未开,既不足与陈高深之义,君权太重,更不能容无忌讳之言”,而退居一隅坐观形势;结果使仅“窃东西洋皮毛”的“康有为辈”成了变法旗手。①

所谓仅“窃东西洋皮毛”,虽是李鸿章对康有为的评价,却也相当中肯。康氏学问浅陋,同时代人多有指摘。如叶瀚评价称:“南海伪学,其势虽昌,其存不久,然逆料将来,必一败涂地”;翁同龢目之为“说经家之野狐禅”……当然,最有说服力,还是康氏得意弟子梁超的说法:

“(康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有为之为人也,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其在事业上也有然,其在学问上也亦有然。”②

康氏学说,宣扬“孔子改制”,力求将西方近代民权、立宪思想,与孔儒之学揉为一体。梁启超早年亦沉迷此道,但日后幡然,有着极深刻的反省。梁氏曾毫不留情地批评乃师实属“舞文贱儒”:

“今之言保教者,取近世新学新理而缘附之,曰:某某孔子所已知也,某某孔子所曾言也。……是所爱者,仍在孔子,非在真理也。……舞文贱儒,……名为开新,实则保守,煽动思想界之奴性。”③

“例如,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辄……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此等结习,最易为国民研究实学之魔障。”④

因有此种觉悟,梁氏自谓:“启超自三十以后已绝口不谈《伪经》,亦不甚谈《改制》”《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即康有为赖以指导其政治活动的代表著作。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对其学术水准评价颇低

康党所谓“维新”,更有暗藏“革命”之重大嫌疑

康氏“维新”的思想基础如此不堪,其实际行动,自也难免可疑。其最大疑点就是:康氏戊戌年之“维新”,究竟是要“改良”,还是要“革命”?

首先,须知,康党在戊戌年之前,其活动所宣扬者,乃是“保中国不保大清”。如康门弟子何树龄曾致信康,“注意大同国,勿注意大浊国……大浊国必将大乱,为人瓜分,独夫之家产何足惜!”⑤所谓“大浊国”,显然是“大清国”的隐笔。梁启超亦自承,当日康党主持湖南时务学堂,“吾侪方醉心民权革命论,(师生)日夕以此相鼓吹”。⑥

另一康党骨干谭嗣同,其浓烈的排满思想,也由来已久。谭氏师从欧阳中鹄,师徒间信件往还频繁。欧阳中鹄之孙欧阳予倩后来披露:“在他的著作中,他对清政府不满的议论颇不显明,他给我祖父的信里却公然说满人视中国为傥来之物,无所爱惜。……他对于利用光绪行新政,不过认为是一时的手段。还有一事为证,就是他曾经秘密把《大义觉迷录》、《铁函心史》(反清复明禁书)一类的书介绍给我父亲读。”⑦戊戌前,康党在湖南鼓吹革命,更曾秘密内定谭氏为新政权的“伯里玺天德”(President,总统)。

再者,众所周知,康氏在戊戌年,极少就具体的变法事宜,如新学堂怎么搞,新农商怎么搞、新军事怎么搞等等,发表意见。其唯一孜孜不倦致力推动者,乃是请开制度局、请开懋勤殿。所谓“制度局”,按康氏规划:在朝廷设中央制度局;地方设“十二专局”包括: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工务局、矿政局、铁路局、邮政局、造币局、游历局、社会局、武备局。具体权力关系是:“凡制度局所议定之新政,皆交十二局施行”,即:中央制度局负责议政,做出决策,地方“十二专局”负责具体执行。所谓“懋勤殿”,亦与此大致相似。⑧

如此,中央制度局垄断了新政决策权;地方“十二专局”农工商学兵无所不包,垄断了新政执行权。现存军机处、总理衙门、六部及地方督抚臬司衙门,则全被架空。这实际上等同于一场极彻底的政变。

显然,所谓“制度局”,大有借“维新”之名,以鸠占鹊巢之术,行“革命”之实的嫌疑。何况,在大约同期的另一份折子里,康氏还曾请求皇帝设立“孔教”,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与世俗政权完全平行的神权体系,且规定教首的产生流程及权力运作独立于皇权之外至于教首人选,康氏在奏折中特别强调:是自己廓清了历代学者之失,“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言下之意,教首之位,非己莫属。⑨此种构思,早已突破了“维新”界限,舍“革命”二字,实难以范囿。

左:谭嗣同;右:梁启超

注释:

①谌旭彬:《痛苦的晚清“西学第一人”》,短史记第208期。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P56-58。③④同上,P63-66。⑤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P863。⑥梁启超:《时务学堂札记残卷序》。⑦欧阳予倩:《上欧阳瓣蔃师书序》⑧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⑨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

标签: 揭秘

更多文章

  • 揭秘民国时期一道答案令人动容的历史考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民国,揭秘

    民国时期某中学的一次考试,历史考卷中有这么一道题目:说出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武训。如果在今天,恐怕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吧。在中华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人,为中国的平民教育呕心沥血清朝末年,在山东堂邑县西北乡柳林镇武家庄,有一个叫武宗禹的贫农。家里人口多,土地少,生活很困苦。1838年12月

  • 揭秘苏联百年红场阅兵背后的秘密政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揭秘,苏联,秘密

    斯大林时代1927年,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在红场角力,托洛茨基座车被砸,斯大林大胜苏俄首次阅兵,是在1918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周年),仪式简单,规模也很小(只有3架飞机参加),检阅者是列宁和被视为列宁接班人的托洛茨基。1923年5月1日,是苏联首次在莫斯科红场阅兵。这一年,

  • 解密抗战八年中国损失了多少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解密,中国,抗战

    据国民政府战后统计估算,抗战期间在国统区有1278万军民伤亡在第332期短史记《八年抗战消灭了多少日军》的评论中,很多读者都对中国人在抗战中的伤亡问题表示关心。对于中国在抗战中的人口伤亡情况,说法不一。早先的著作多持2000万的说法,何应钦称,中国直接间接死伤者在2000 万

  • 解密没有任何人能够指挥北洋舰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解密,北洋,舰队

    战前,琅威理受二元体制祸害而辞职,北洋海军军纪自此败坏如此前数期所言,甲午之役,清国在军备层面,无论陆、海军,其软件(人才)与硬件(器械),均存在诸多问题,且均足以影响战争之成败。更要命的是,这些问题之上,还横亘着一重无解的清国陆、海军二元领导体制。所谓“清国陆、

  • 探秘伪“满洲国防军”到底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满洲,探秘

    伪“满洲国防军”的主要兵源,是“九一八”事变后降日的东北军在抗日战争史中,伪满军队向来被关注较少,以至网上流传有“伪满洲国军”是“中国近代史上战斗力最强悍军队”的荒谬说法。那么真实

  • 揭秘百万侵华日军的武器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器,揭秘,日军

    国民政府收缴114万日军武器,使国军“一半以上是日械装备”至1946年4月,国民政府收缴日军步骑枪68.6万支、手枪60.3万支、机枪30万挺、各种火炮1.2万门;步机枪子弹1亿颗,手榴弹和各种炮弹各2000万颗(以上皆为约数)。此外还有战车383辆、

  • 探秘抗战之前日军凭什么长驻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抗战,日军,探秘

    关东军常驻东北,可追溯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1、九一八之前,东北之所以会驻扎有“关东军”,可追溯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通过此战,日本自俄国手中夺得了“关东州”租借地(约3264平方公里)与“满铁”附属地(

  • 历史档案揭秘汪精卫叛国蒋介石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档案,历史,叛国蒋,汪精卫,揭秘

    第一反应,是对外隐瞒汪出走的消息,动用各种途径劝其悬崖勒马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是严重打击中国抗战的一件大事。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如何应对,将事情的影响降到了最小?1938年12月21日,蒋介石获得汪精卫私自飞往昆明的消息,大为意外,“当此困难空前未有之危局,不

  • 揭秘中国为何能取得联合国五常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联合国,揭秘

    莫斯科会议,苏联一度非常坚决地反对中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联合国,可以说是二战最重要的产物。中国得以名列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可以说抗战八年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但这一成就的获得,并非一帆风顺。简略说来,从1941年美英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到1945年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

  • 揭秘中国抗战获得了多少国际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抗战,国际,揭秘,中国

    美、苏援助是支撑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英国则破坏作用居多问题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美、英、苏对华态度大体是如何的?三国在中国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提供了何种帮助?重要性如何?”编辑回复:在美、英、苏三国中,最早给予中国援助的是苏联。&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