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独孤信篇)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独孤信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4030 更新时间:2024/1/19 2:21:23

独孤信,本名如愿(“信”是宇文泰赐与的,后文会提及。为阅读方便,全文都以“独孤信”为其称呼),云中人士,鲜卑族。北魏建国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祖是伏留屯部的首领,与北魏一同兴起。

北魏和平中年(北魏和平年号,约460年~465年),独孤信祖父独孤俟尼,为了镇守北魏边疆,以良家子身份从云中搬家至北魏六镇之一的武川。独孤信的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年少时英雄豪迈,有节有义,北方诸州都非常敬服于他。

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射。正光四年(523年),北魏爆发由破六韩拔陵领导的六镇起义,武川镇理所当然地卷入其中。正光末年(525年),独孤信与贺拔度(贺拔胜、贺拔岳之父)一同斩杀破六韩拔陵的大将卫可孤,因此而为世人所知。但当时北魏北境已无力抵御六镇的暴乱,于是独孤信避祸中山,不久后被河北起义军领袖葛荣所获。

当时独孤信年少俊朗,又喜欢修饰自己,穿着打扮与常人不同,因此军中又称他为“独孤郎”。

永安元年(528年)九月,北魏“军阀”尔朱荣,以七千破百万,生擒葛荣,独孤信归降尔朱荣,并任别将之职。继而跟随尔朱荣讨伐在幽州叛乱,葛荣的余部——韩娄。此战独孤信单枪匹马杀入敌军,一举擒获了韩娄的大将袁肆周,因功授任员外散骑侍郎。不久之后,转任骁骑将军,镇守滏口。

北魏武泰元年(528年)四月,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大量北魏宗室惨遭屠杀。剩余的北魏宗室担心自己也会命丧尔朱荣的毒手,纷纷出逃。其中,北海王元颢南逃投梁。并成功说服梁武帝萧衍,借助南梁兵力(七千人),带领南梁大将陈庆之杀回北魏,短短数月攻占北魏都城洛阳。

尔朱荣以独孤信为先锋,同元颢战于河北,并成功击破,因此独孤信被封为安南将军,赐爵爰德县侯。

在此之后,北魏朝堂发生许多动荡。先是孝庄帝不满尔朱荣专政,设计杀害尔朱荣。尔朱荣虽死,但是孝庄帝也因此遭到尔朱氏集团反噬,被尔朱兆生擒至死。尔朱氏集团在尔朱荣死后内部出现分裂,为制衡尔朱兆,尔朱世隆立元晔为帝。

也就是这年(建明初年,530年),独孤信被派去镇守荆州,兼任荆州太守。不久之后升至荆州防城大都督,兼南乡守。独孤信接连治理两个地方,都有不错的名声政绩。

次年,尔朱世隆逼迫元晔禅位于元恭,改建明二年为普泰元年。同年六月,原尔朱荣麾下高欢反叛尔朱氏集团,并将尔朱氏集团赶出了历史舞台,扶持元修为帝,架为傀儡,自己如同尔朱荣一样,独掌朝堂。

永熙二年(533年),元修不满高欢专权,密谋诛杀高欢。见贺拔岳占据关西,打算让其成为自己的援兵。并同时诏令贺拔岳的二哥贺拔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南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期望以这两人为已援,同共对抗高欢。贺拔胜镇守荆州时,举荐独孤信为大都督。之后独孤信跟随贺拔胜攻破南梁下溠戍,因此升任武卫将军。

当时高欢与贺拔岳有着生死之仇。恰巧此时因嫉妒贺拔岳的关中将领侯莫陈悦,向高欢投诚,并设计杀害贺拔岳。

贺拔岳的二哥贺拔胜接到贺拔岳死讯后,令独孤信入函谷关去安抚贺拔岳旧部。(此段《贺拔胜、贺拔岳篇》、《宇文泰篇》有详述)。

而当时宇文泰受贺拔岳旧部所拥戴,独孤信赶到关内时,宇文泰已经接替了贺拔岳之位。独孤信与宇文泰同是武川人,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因此相见甚欢。宇文泰让独孤信去洛阳,向朝廷请事(宇文泰接任贺拔岳一事)。途经雍州时,独孤信巧遇前往关中地区嘉赏的北魏朝廷大使元毗,于是元毗又让独孤信返回荆州。

没过多久,元修为了对付高欢,又将独孤信召入洛阳,并委以重任。

永熙三年(534年),元修与高欢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以至于兵戎相见。与高欢一战后,败逃至关中,投靠宇文泰。由于事出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赶元修。元修看着独孤信,万分感慨道:“武卫将军(独孤信)能够辞别父母,抛妻弃子,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追随朕。现在看来世道动乱,方辩忠良,此言不虚啊。”当即赐独孤信御马一匹,并进爵浮阳郡公。

元修西逃至长安后,高欢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即东魏。而同年年末,元修为宇文泰所害,元宝炬登基,即为西魏。

元修在与高欢开战之前,曾暗地里联系过关中的宇文泰、荆州的贺拔胜一同出兵。贺拔胜行至广州时,接到元修战败而逃的消息,于是决定回军。但此时,荆州已为东魏侯景所占。

虽然荆州为东魏所占,但民心仍向着西魏。于是西魏以独孤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安抚民心。

独孤信行至武陶时,东魏派弘农郡守田八能率领蛮人东部之众,在淅阳抗拒独孤信;同时又派遣张齐民,率三千人马攻击独孤信的后方。

面对前后夹击的局面,独孤信对手下将领说:“今天我军不满千人,首尾皆有敌军。如果转身攻击身后的张齐民,那么前面的田八能肯定以为我们是要逃走,而前来追击。不如先行击破田八能。”于是独孤信带领众人,向着田八能奋力厮杀过去,并将其击败。田八能一败,张齐民也随之被独孤信击溃。

独孤信乘胜进攻荆州。东魏刺史辛纂率兵出战。由于之前独孤信在荆州经营已久,深得民心。荆州人民感念独孤信的恩泽。独孤信又临阵讲明利害,使得荆州守军分崩离析,不战自溃。独孤信看准时机,纵兵深入,辛纂不敌,逃入城中。城门还来不及关闭,独孤信手下杨忠等人就已冲入城中,将辛纂斩杀。(此段《杨忠篇》有详述)

至此,三荆被平定,因功独孤信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半年后,东魏再派高昂、侯景等人前来讨伐。贺拔胜自知不敌,率独孤信、杨忠等人投奔南梁。这一住就是三年。三年后(537年),宇文泰听从李刚之言,派李刚前往南梁召贺拔胜、独孤信等人回朝,梁武帝也准许了他回北方。当时独孤信的父母都居住在太行山以东,梁武帝问起独孤信的居所时(意在挽留),独孤信答道:侍奉君主,决无二心。梁武帝敬他忠义,赏赐了很多礼物。

大统三年(537)秋,独孤信抵达长安。认为自己南投,有损国威,上书谢罪。元宝炬让尚书讨论这件事。经七兵尚书、元玄等人商议后,认为:边将督军,恭行上天之赏罚。行军战败,理应依国法而降罪。荆州刺史独孤信,身担重任,远袭襄、宛地区,斩杀敌军主帅辛纂,传示其首级于京师,论功应当赏赐。可惜他的功绩并没有保持住,不久之后,刚夺得的地区又沦落于他国之手,辜负了朝廷的期望。不过他孤军仅数千人,面对既无后援,且敌众我寡的情况,实难自保,败逃也是情有可原。如今皇恩浩荡,不应该再追究他的责任。从前秦国宽恕孟明(史称孟明视),汉朝赦免李广利,孟、李两人后来都能改过立功,名垂青史。现在我朝碰到这种事,也是有前迹可循的。所以臣等商议后,还请陛下赦免独孤信的罪过,恢复他原来的职务。

于是元宝炬下诏说:独孤信荆、襄之役,确实是有功绩的。敌人强大,不能抵御,没有投敌已实属不易。况且回朝之路断绝,投奔南梁乃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这称不上是过错。避难江南之际,依旧心系本朝,情义终始,实可赞叹。况且谦虚退让,诚心谢罪,如果只是商议降恩免罪,未免不合时宜、变通事理之道。倒不如转任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其使持节、仪同三司、浮阳郡公一切如故。

(其实凭独孤信与宇文泰的关系,请罪、免责,升职都是走过场的形式。)

同年,独孤信跟随宇文泰参与了东、西魏之间的两次大战——小关之战、沙苑之战。两战皆捷,并夺回北魏旧都洛阳,因功改封河内郡公。

当时俘虏中有独孤信的亲属,独孤信这才得知父亲的死讯,于是公告于众,为之服丧守孝。不久之后,授任大都督,率军与冯翊王元季海等进入洛阳驻守。当时独孤信兵至新安后,东魏高昂带兵北渡黄河。独孤信围逼洛阳,洛州刺史广阳王元湛弃城投东魏,随后独孤信驻兵金墉城,方得以入洛阳。不久后颍、豫、襄、广、 陈留等地,相继归附。

次年(538年),东魏名将高昂、侯景率大军围攻洛阳。独孤信占据金墉城,以抗东魏。坚持十多天,一直到宇文泰率军抵达瀍水东岸,侯景等人才撤军。东、西魏第三场大战——河桥之战爆发。

当时独孤信、李远领右军,赵贵、怡峰领左军,宇文泰亲领中军。东、西魏两军大战数十回不分胜负,而此时突然天降大雾,西魏左军、右军接二连三失利,又与中军失去联系,被东魏打得大败而逃,宇文泰也几乎命丧于此。最终此战以西魏失败而告终,刚夺得不久的洛阳,再次落入东魏之手。

两年后(540年),东魏侯景攻打荆州,宇文泰命独孤信、李弼出武关拒敌。侯景战败退却,独孤信再次被任为大使,去安抚三荆民心。

不久之后,独孤信被升至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镇守陇右之地。独孤信到地方上任后,发现原来的地方官员昏庸懦弱,政令悖谬,民有冤讼,多年不能断决。独孤信勤于政事,使得公事再无积压。在任期间,独孤信对民众施以礼教,劝农耕田养蚕。仅仅过了数年,所经营之地变得富庶,数万流民前来投奔。由于他诚信之名远近皆知,所以宇文泰赐名为“信”。

大统七年(541年),向西魏称藩的岷州刺史、赤水蕃王梁仚定(羌族,宕昌国君主)举兵叛乱,朝廷诏独孤信前去平乱。西魏军未至,梁仚定已被他的部下所杀。梁仚定的子弟收拾残部人员,抵御独孤信。

独孤信则率兵奔往万年,驻兵三交口。宕昌国人全力拒守,独孤信则从一条隐秘的小道进军稠松岭。敌军没料到独孤信会突然出现在眼前,闻风而逃。独孤信乘胜追击,一路杀到城下,宕昌国人知不敌,不得不出城而降。此战后,独孤信被加授太子太保。而宕昌国这边,梁仚定的弟弟梁弥定继位,被西魏立为立为宕昌王。宕昌国与西魏、北周的爱恨情仇,还将持续多年,直到566年北周将领田弘将其覆灭。

大统九年(543年),东、西魏再次爆发第四场大战——邙山之战。当时西魏赵贵统领的左军失利,中军宇文泰救援不敌,败退而走。西魏军如同一盘散沙,各自逃命。独孤信极力收拢西魏散兵,袭击骚扰东魏追兵,才使得宇文泰成功逃脱。

同年四月,清水氐酋长李鼠仁,乘魏之败,据险作乱。独孤信前去平乱,未克。

大统十二年(546年)二月,西魏朝廷任命史宁为凉州刺史,而当时凉州刺史宇文仲和不接受代替,依旧占据凉州。同时瓜州人士张保,晋昌郡人士吕兴都杀害当地官员,响应宇文仲和。宇文泰命独孤信、怡峰和史宁一同讨伐叛逆。五月,独孤信大军到达目的地。宇文仲和环城固守。当晚,独孤信命令手下诸将用冲梯强攻东北角,而自己则带兵袭击西南角,次日天明时城破,生擒宇文仲和,俘虏城中居民六千余户,并迁往长安。其后独孤信拜为大司马。

大统十三年(547年),大军东征,因当时柔然国与西魏为乱,宇文泰命独孤信移镇河阳。

大统十四年(548年),独孤信进位柱国大将军,拜大司马。截止到此,独孤信因攻克下溠、保卫洛阳、占领岷州、平定凉州等战功,增加封爵,听任转授膝下子嗣。于是,次子独孤善封魏宁县公,三子独孤穆封文侯县侯,四子独孤藏封义宁县侯,五子独孤顺封项城县伯,六子独孤陀封建忠县伯。

独孤信因在陇右多年,求还朝,宇文泰不允。这时东魏有人前来,告知独孤信母亲的死讯,独孤信公告于众,服丧守孝。

而此时正巧西魏太子元钦与宇文泰巡视北境,独孤信向两位(尤其是宇文泰)表达了自己哀苦之情,请求为母亲服满三年之丧,又不被允许。

为此朝廷追赠独孤信之父库者为司空公,追封独孤信之母费连氏为常山郡君,以示弥补。

大统十六年(550年),东魏高洋(高欢次子)令东魏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宇文泰以此为由,东讨北齐,独孤信率领陇山以西数万人随军,到崤坂而回,升任尚书令。六官建立后,任大司马。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病逝,其幼子宇文觉接任。由宇文泰侄子宇文护辅政。

次年(557年)宇文护逼迫拓跋廓禅让给宇文觉,建立北周,宇文护成为北周权臣。

赵贵、独孤信自认是与宇文泰平辈的元勋重臣,对小一辈的宇文护摄政专权心存不满。于是两人密谋刺杀宇文护,到了约定之日,赵贵意图起事,但被独孤信所制止。而此事让宇文盛所知,秘密赴京,向宇文护告发其事。赵贵因此被宇文护处死。

赵贵被诛杀后,独孤信因是其同谋,而就地免职。独孤信闲住在家没几天,宇文护便想杀了他。由于独孤信的名望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非常高,宇文护不方便明目张胆地杀害他,于是私底下将其逼死于家中,时年五十五岁。

独孤信生前风度宏深高雅,有奇谋大略。宇文泰初创霸业时,只据有关中之地。由于陇山以西地势优越便利,所以委任独孤信镇守。独孤信到任后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敬仰,因此名传四方,威震邻国。

之前东魏高欢死后,其麾下侯景叛逃南梁。东魏权臣高澄(高欢之子,接替高欢)命魏收写檄文,讨伐侯景。当时魏收写的檄文长达五十余页,其中为了威吓南梁,谎称独孤信占据陇右而不受宇文泰之命,因此东魏无关西之忧,可尽全力讨伐南梁。

独孤信在秦州时,经常狩猎,一直到天黑才骑着马入城,当时他的帽子微微歪了一点。第二天早晨,官吏、百姓有戴帽子的人,都会学着他的模样,将帽子戴得歪了一点。

独孤信膝下女儿中有三人入嫁皇室:

长女,北周明敬皇后,宇文泰长子,北周明皇帝宇文毓之妻;

四女,元贞皇后,嫁唐国公李昞,唐高祖李渊之母,死后追封元贞皇后;

七女,隋文献后,隋文帝杨坚皇后。这个独孤皇后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她的两位姐姐都称为独孤氏,而她就有个响亮的名字——独孤伽罗,一个让杨坚都害怕的女人。

更多文章

  • 女儿皆为皇后,父子尽是公侯,北周传奇外戚独孤信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杨坚,北魏,西魏,皇后,北周,隋朝,独孤信,宇文泰,宇文毓,尔朱荣,宇文护,南北朝

    独孤信是鲜卑人,他的先祖是鲜卑贵族,曾经与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一起兴起,鲜卑有很多部落,比如独孤部、宇文部、拓跋部等等,独孤信的父亲是领民酋长,这是北魏官员,是少数民族的首领,独孤信算是北魏贵族出身,同时他本人是容貌俊美、善于骑射,是典型的文武全才。独孤信曾经联合敕勒族的北魏将领贺拔度拔斩杀了六镇叛乱

  • 古代“第一岳父”独孤信,凭什么这么牛,三朝皇帝争着给他做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独孤信,皇帝,宇文泰,宇文护,宇文毓,李渊

    独孤信“第一岳父”之称很形象,他有三个女儿做了皇后,而且分布在三个朝代。比较遗憾的是,独孤信没有看到这个盛况,甚至一个都没看到。独孤信家有“七仙女”,长女嫁给北周第二位皇帝周明帝宇文毓,史称明敬皇后;四女儿嫁给陇西郡公李昞,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渊,李渊登基后追封李昞为元皇帝,母亲为元贞皇后;七女儿独孤伽

  • 独孤信的3个女儿都是皇后,她们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谁最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独孤信,宇文毓,杨坚,皇后,宇文赟,杨丽华,皇帝,宇文护,隋朝,南北朝

    民国时期,最牛的岳父是宋嘉树,因为他将三个女儿,宋美龄、宋庆龄、宋霭龄,嫁给了蒋介石、孙中山和孔祥熙,这3人中,两位是总统,一位是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还是银行家和富商,但放在历史长河中,最牛的岳父还要数独孤信,因为他将3个女儿嫁给了皇帝。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

  • 三个女儿都成了皇后,独孤信为啥这么牛?北周最帅的柱国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独孤信,大将军,宇文泰,尔朱荣,高欢,萧衍

    三个女儿都成了皇后,对其他人而言无疑天方夜谭,但对独孤信而言就相当合理,要知道,他可是西魏/北周的颜值担当、最有权势的八个男人之一。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大融合时期,史书中留下了许多著名帅哥的记载。当时东西对峙的北方两大政权中,东魏/北齐最帅的男人应当都在高氏皇室,高欢“目有精光,长头高权,齿

  • 独孤信怎样挑女婿?7个女儿中3个成为皇后,其实自己没沾上光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杨坚,皇帝,女婿,皇后,隋朝,独孤信,宇文护,宇文泰,宇文毓,南北朝

    史上最牛丈人,独孤信绝对头一份。三个女儿成为皇后,空前是没跑了,之所以没说绝后,是因为三女为后的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人。独孤信之外,五代、北宋时期的符彦卿也是三个女儿成为皇后。但符彦卿的三个女儿,两个先后嫁给周世宗柴荣,另一个是嫁给宋太宗赵光义,三个姑娘都是续妻,大姑娘与三姑娘结婚不久就去世了,追封的皇

  • 独孤信:西魏八柱国之一,还是杨坚的岳父,李渊的外祖父!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杨坚,李渊,独孤信,西魏,宇文泰,宇文护

    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其中,就独孤信来说,他的三个女儿,在周、隋、唐三朝都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自古以来,从未有过。长女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四女独孤氏,唐高祖李渊

  • 美男子独孤信三个女儿都是开国皇后,为何只有独孤伽罗留下全名?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独孤信,独孤伽罗,杨坚,宇文泰,皇后,宇文护,武帝,高欢,开国皇后,隋朝,南北朝

    2018年古装剧《独孤天下》热播,讲述了北周大臣独孤信的三个女儿:独孤般若、独孤曼陀和独孤伽罗的故事,这三姐妹先后成为北周、隋朝和唐朝的开国皇后(追封),书写了古代女性的传奇。既然是历史电视剧,当然其中也有虚构的部分,最主要的就是独孤信的女儿独孤般若和独孤曼陀,在正史记载中并没有姓名,分别以北周明敬

  • 3个女儿都是皇后,号称史上最牛老丈人的独孤信,真有那么风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独孤信,杨坚,宇文护,宇文毓,宇文泰,皇后

    独孤信被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为啥呢?因为他的7个女儿当中,有3个都嫁给了皇帝,成为了皇后。事实真的如此吗?独孤信的长女,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谥号明敬皇后。独孤信的四女,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谥号元贞皇后。独孤信的七女,也就是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谥号文献皇后。看起来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儿

  • 历史文化的魅力:构思精巧的错金杜虎符,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独孤信,杜虎符,错金,多面体,煤精

    骑马武士俑北魏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无形的名片。坐落于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因丰富的藏品、精彩的陈列、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魅力,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本期,

  • 独孤信虽有三女封后,实际只有一女实至名归,她还是个“悍妇”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独孤信,宇文护,宇文毓,宇文泰,杨坚,李渊

    独孤信并非一般的大将,他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何为柱国?柱国原意是指北魏的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自宇文泰于大统元年被授为柱国后,柱国、大将军就成为西魏军方的代表名称。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代表着西魏军方的高层领导职务。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