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独孤信虽有三女封后,实际只有一女实至名归,她还是个“悍妇”

独孤信虽有三女封后,实际只有一女实至名归,她还是个“悍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悟道 访问量:4652 更新时间:2024/1/25 5:28:41

独孤信并非一般的大将,他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何为柱国?柱国原意是指北魏的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自宇文泰于大统元年被授为柱国后,柱国、大将军就成为西魏军方的代表名称。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代表着西魏军方的高层领导职务。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

宇文泰是全军统帅,元欣为宗室代表,实际领兵的只有六人,因此也称“六柱国”。每个柱国统领两个大将军,所以就有了十二大将军。

每个大将军掌管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二十四军,这就构成了府兵制的系统。府兵制就是由宇文泰创立的。

这个系统的领导者就是当时中国新型崛起的贵族,他们是继东晋门阀世族败落后的又一贵族集团,即关陇贵族集团。

这个集团纵横中国近两百年,初建于关中,由此延申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和唐。

他们的出现堪称奇迹,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而这所有的成就都起源于西魏盛极一时的八大柱国。

现在可以仔细想一下,八大柱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了?如果在当时,你说你是独孤信的女儿,年方二八,还未出嫁,想攀高枝的能踏破门槛,但是对不起,何谓门当户对?独孤信的女儿那是能随便嫁的吗?还得看门第。

自古以来,贵族们加强团结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八大柱国也不例外。所以话应该这样说,是独孤信首先成就了他的女儿们,之后才是女儿成就了他,使他成为封建时代最牛的“国丈专业户”。

独孤信和他的三位夫人,共育有七个女儿和七个儿子,各个都是人中龙凤,摊上这样的爹,想不是都难。

长子独孤罗受封仪同大将军;次子独孤善受封魏宁县公、长安郡公,历任骠骑大将军等多个职务;三子独孤穆、四子独孤藏、五子独孤顺、六子独孤陀、七子独孤整,都曾受封侯爵和伯爵。

七个女儿也不落下风,其中长女独孤金罗嫁给了北周静帝宇文毓,受封明敬皇后;四女独孤毗罗嫁给了唐太祖李渊的父亲李昺,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成了隋朝的开国文献皇后。

一门三后,还分别属于不同的朝代,这样的事情确实罕见。独孤信有这样的三位皇帝女婿,这位老丈人,即使不是独孤信,也一样是个名人。

但是在这三个女儿当中,并非幸福美满,论家庭幸福,非七女莫属。

独孤金罗与北周静帝宇文毓

宇文毓是宇文泰的长子,但是他最初并没有被选为宇文家族的继承人,可能由于当时年龄太小,总之,宇文泰选中的接班人是他的侄儿宇文护。

宇文泰死的时候,由于身份等多种因素,虽掌握实权,但并未称帝。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不堪高欢的专权,西逃至宇文泰的手下,不料宇文泰对这位帝王更不客气,利用他建立起西魏后,于第二年就把孝武帝送上了西天。

之后,宇文泰又拥立了拓拔家族的两个皇帝,北魏家族基本成了宇文家族手上的玩物。至宇文泰死时,西魏的傀儡皇帝为恭帝拓跋廓

宇文护接过宇文泰遗传的权杖后,一连杀了三任皇帝,因此得一绰号“屠龙第一刀”。在这三位皇帝当中,就包括了北周静帝宇文毓。

公元557年,宇文护逼迫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也就是宇文泰的嫡子,是为孝闵帝,至此,西魏亡,北周建立。

宇文觉虽然当了皇帝,但实际上与死去的魏恭帝差不多,都是傀儡。宇文护嚣张跋扈,老臣新贵都对他意见很大,为了夺回皇权,这些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比如,八柱国之一的赵贵,就曾打算联合独孤信企图刺杀宇文护,不过并没施行就被独孤信给劝止了。

但是后来此事还是传到了宇文护耳朵里,赵贵因此被杀,独孤信也因此被罢官,之后还是没逃脱一死。所以,独孤信并没有看到长女当上皇后的那一天。

宇文觉作为帝王,也为实现亲政做了努力,他联合多名亲信大臣,准备借宴请公卿的机会捕杀宇文护,但也没等到实施就黄了。

宇文护原本有心留他一条性命,但是宇文觉的亲信刺杀宇文护之心不死,又策划了一次捕杀行动,同上次一样胎死腹中。

此后,宇文护没再手下留情,逼宇文觉退位,废为略阳公,一个月后,又派人暗杀了宇文觉。

宇文觉死后,宇文护本着“立嗣以嫡不以长,以长不以贤”的原则,拥立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周明帝。

独孤金罗早在宇文泰还活着的时候,就被父亲独孤信许给了宇文毓,以增强彼此间的信任。

这样一来,独孤金罗在宇文毓当上皇帝后,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了皇后。但是独孤金罗在宇文毓称帝前就去世了,因此她活着的时候只有王后的称号,她的皇后是被宇文毓追封的,谥号为敬,史称“明敬皇后”,。

宇文家族的人都很能干,也都有一颗当老大的心。宇文毓表面看上去温顺,对宇文护也很尊敬,以至于宇文护假意向他交权,谁知宇文毓就当真收回了政权。

此后,宇文毓就忙活了起来,又是处理国事,又是进行改革,很快就赢得了百姓的好感。宇文护急了,这还了得,于是在他的策划之下,宇文毓也步了宇文觉的后尘,年仅26岁就殒命了。

就这样,宇文护一连杀了三任皇帝,“屠龙第一刀”成名。宇文毓死后,宇文护终于迎来了对手,这个人就是由他新推的皇帝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

宇文邕做了十二年的傀儡皇帝之后,联合弟弟宇文直,兄弟俩一起策划终于诛杀了宇文护,回收了所有皇权。

独孤毗罗与李昺[bǐng]

对于这一对夫妻,我们都不太熟悉,但是提起他的儿子李渊,我们就都知道了。没错,这对夫妻也是被追封的。

李昺的父亲李虎,也是八大柱国的成员。他娶了独孤信的四女独孤毗罗,很明显,像这样的联姻都是因政治因素结合的。

唐太祖李渊从表哥杨广那里接过权力棒之后,就追封了自己的父母。李昺被追尊世祖,谥号元皇帝,独孤毗罗被追谥元贞皇后。

独孤伽罗与隋文帝杨坚

相对于以上两对帝后,独孤伽罗与隋文帝杨坚就幸福多了。用今天的话来说,独孤伽罗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在那个时候就提倡一夫一妻制了。

据《隋书》记载,独孤信在杨坚七八岁时见到他后,就觉得这小子长得与常人有异,骨骼清奇,气宇轩昂,再加上杨坚的父亲杨忠也是北周十二大将军之一,于是独孤信的慧眼之才,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成了杨坚的新娘。

两人婚后互敬互爱,情意绵绵,杨坚在称帝后,封独孤氏为文献皇后,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以贤名和妒名著称的独孤皇后。

杨坚在称帝前没有纳妾,他的五子一女都为独孤氏所生。这倒不是说杨坚有多专情,而是他有点惧内。

据《隋书》中记载:"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这说的就是独孤皇后,她从严治理后宫,废除了三宫六嫔的惯例,不许嫔妃随意接近皇帝。

有一次杨坚临幸一名宫女,隔天独孤氏就去将这名宫女给杀了。隋文帝大怒,还玩了把离家出走,后来虽被劝回宫中,但他不禁感叹,“朕贵为天子,竟不得自由!”,此后,在女人之事上也就收敛了。

独孤氏的这个毛病,不仅用在隋文帝身上,就连大臣用情不专,她也不会放过。比如高熲,独孤氏认为他宠爱侍妾,让原配含恨而死,于是就在隋文帝面前说他坏话,最后高熲真的被打发回乡养老去了。

尽管独孤氏有不少美好的品德,但她也做了一件对隋朝不利的大事,那就是怂恿杨坚废长立幼,最终酿成千古遗恨,隋朝到了杨广手上,仅存在了13年就灭亡了。

仁寿二年(602年),独孤伽罗去世,时年五十九岁,与杨坚合葬于泰陵,谥号“文献皇后”。

综上所述,独孤信虽然有三个女儿当了皇后,但名副其实的实际仅有一位,即独孤伽罗;其余两位,长女独孤金罗为追封,女婿随贵为天子,也没有实权;四女独孤毗罗也是被追封为皇后,因为生了一个好儿子。

这三个女儿之所以有这样的命运,主要还是在于独孤信的功劳,其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子女的婚配情况。

更多文章

  • 独孤信之死:身为三位皇后的父亲,为何却被迫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皇后,高欢,北魏,西魏,宇文泰,宇文护,尔朱荣,独孤信之死

    在中国历史上,西魏、北周时期的独孤信是一位传奇人物,因为他的三个女儿,全都成为皇后!他的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第四女是唐高祖李渊之母,被追封元贞皇后;小女儿独孤伽罗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然而,独孤信的结局并不好,他不仅没能看到女儿们做皇后,反而被迫自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独孤信的先祖是部落

  • 【史话】汉唐一家亲:大唐的国丈独孤信,是大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年之父标签:刘秀,独孤信,高欢,杨坚,宇文泰,武帝

    独孤信画像毫无疑问,最牛X的老丈人当然是国丈,也就是皇上的老岳父。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很多皇帝,自然也就会有很多国丈。少有的是,有个人竟然做了三朝国丈,而且这三朝还不是碌碌无为、名不见经传的小时代,是影响了中国甚至世界历史的泱泱大朝!所以,称这个人为“天下第一岳父”、或者“史上最牛X的老丈人”,

  • 三朝岳丈独孤信,为啥活成了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独孤信,宇文泰,高欢,宇文护,杨忠,北魏

    上篇独孤信的命运,在后人眼中大概只有辉煌的一面。据《周书》卷16《独孤信传》载,“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皇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独孤伽罗(剧照)大女儿嫁给北周明帝,四女儿嫁给李渊的爸爸李昺(唐朝开国后追封为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隋文帝杨坚。这份荣耀,真是震古烁

  • 苏绰:枭雄宇文泰背后的男人,提议六条诏书,成当官必背记账法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宇文泰,苏绰,记账法,丞相,诏书,南北朝

    ?苏绰,是一个大人物,在中国历史上苏绰是大名鼎鼎的,为什么大名鼎鼎呢?苏绰出身武功大族,为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其家族历代都担任二千石的官员。其父苏协,曾任武功郡守。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擅长算术。 他是当年第一批支持宇文泰的京兆大族,当年宇文泰率领他这些胡人兄弟,鲜卑兄弟入主关中

  • 枭雄宇文泰背后的男人,能让对方开空白权力支票的影子丞相—苏绰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宇文泰,苏绰,丞相,高欢,朱元璋,西魏

    读过《明史》或者《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或许会对明初四大案——空印案有些印象,明初因为审批文件,需要官吏们往返各地盖章,在没有动车、汽车的年代,南北各级政府往返一趟耗费人力、物力不少,因此,为了便捷办公,就有人便想出了一个走捷径的办法——各级政府提前盖好章,但表是空白的,这样外地一旦需要改动,不

  • 西魏苏绰的六条诏书:帮助西魏国力增强,具体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苏绰,西魏,官吏,诏书,地方官

    西魏大统七年九月,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苏绰起草了六条诏书,开始在全国施行。诏书内容为∶一是要先修心。如今的地方官员都是受到朝廷的任命,到地方任职,就其地位而言,与古代的诸侯没有什么两样,因此,过去的圣主总是说与自己共同治理天下的只有那些称职的地方官而已。这是因为,圣主知道朝廷百官虽然各司其职,但说

  • 北魏分裂后宇文泰的动作,毒死孝武帝,稳固边境,招揽苏绰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宇文泰,苏绰,武帝,高欢,北魏,元宝炬

    北魏分裂后,进入关中的孝武帝为了拉拢宇文泰,进入长安的当月即答应将自己的妹妹冯翊公主嫁给他。于是,时年二十八岁的宇文泰也由此成为二十五岁的孝武帝元修的妹夫,被拜为驸马都尉。九月,宇文泰率军进攻潼关,并攻克了华州,关上了东魏军队西进的大门。高欢迁都之后,宇文泰腾出手来,派遣仪同三司李虎、李弼、赵贵率军

  • 国粹艺术名家——崔浩

    历史解密编辑:国粹艺术名家标签:崔浩,书法,国粹,中国画,书画展,艺术名家,齐白石传人

    崔浩,字若水,1972年生于山东淄博。199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李洋导师高研班。2021年师从国家画院苗再新老师,为入室弟子。艺术经历:2006年开始从事书画教育十一年,2019年进入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李洋高研班深造。现从事书画创作。1999年山东省淄博

  • 北魏第一谋臣崔浩,为何带不动北方士族?崔浩:玩不过拓跋焘啊!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崔浩,拓跋焘,士族,北魏,刘裕,刘琨

    提到算无遗策,很多人肯定会想到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这些人自然是智商拔尖之人,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人也非常多。比如说帮助前秦天王苻坚统一北方的猛男王猛,还有帮助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的张衮。当然了,自然也有号称“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了!崔浩的姓氏很惹人眼球,那个年代姓崔,本身就

  • 北魏最大的灭门惨案——崔浩国史案之后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崔浩,北魏,皇帝,刘宋,国史,拓跋焘,灭门惨案,史说三国

    作为权柄显赫的北魏朝臣,崔浩被称为北魏第一谋士。曾经受到太武帝拓跋焘的高度信任。而且崔浩辅佐北魏3代君主,朝堂上的地位非比寻常。但在公元450年7月,却因为修撰国史引起的“国史”案而被灭门,同时被灭族的还有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国史”案是北朝最大的政治事件。位极人臣的崔浩被族诛的官方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