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智能手机普及后,都会下载安装一个软件——微信。近些年来,微信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人人都无法割舍的社交软件,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即时通迅工具,具有零资费、显示实时输入的优点,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更接地气。
自从有了微信,不管你在海角天涯,还是异国他乡,都能通过语音或视频聊天,亲人仿佛就在眼前。每个大家庭都建有一个群,要么相亲相爱一家人,要么XX一家亲。建群之初,发言踊跃,时不时有人发个红包,特别是除夕之夜,着实会热闹一阵子,后来各忙各的,也就无人问津,偶尔有人冒泡发个图片,或转发养生之道,也没人应答,时间久了,群里一片静悄悄。
单位里,各种级别的群:备课组的、学科组的、教研组的、年级组的、班级的、学校的。这些涉及工作的群,必须加入,还得置顶,唯恐拉下一个消息。还有各种同学群:大学群、高中群、初中群。这些群的建立,可是颇费周折,一般始于同学聚会之初,联络人,铺开大网,一个个激动万分地找到组织,群里那个热闹呀,不分昼夜,七嘴八舌,聊不完的话题,紧接着实施布署聚会的各项事宜,聚会完也会热闹一阵子,传传照片,聊发感悟。热度急转而下,没几天,群里一片死寂,搁置时间久了,谁也不想冒泡了,大家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路遇熟人,寒暄几句,掏出手机,加个微信;三人见面,聊到兴致,面对面建个群,一来二去,手机打开,全是各种各样的群,个人回复的消息还得拨拉下才能出现。
朋友圈里,早几年,人们习惯晒晒自己的小幸福,晒晒厨艺,要么转发一段心灵鸡汤。后来,有人选择在朋友圈戒掉情绪;有人选择在朋友圈假装生活;有人在朋友圈做着微商;家有小儿女,还得在朋友圈坚持打卡21天成就好习惯......有人酒后吐真言,酒醒立马删掉,有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凡此种种,用心点赞的人不多,有时候,人们理智的连动动小指头的力气都没有,还有一些违心的评论,让发圈的人尴尬不已。熟不知这个世界,多数人不喜欢听炫耀,也不喜欢听抱怨,生命之行需要我们承担和背负,人生之路需要我们风雨兼程。
自从有了微信,也就多了一些纷纷扰扰,曾经的好友,以前有事直接电话呼一下,现在遇事微信留言,可是等了很久,没有回应,权当朋友正在忙,无暇顾及,后来遇见了心里难免有点堵,微信的回复悄悄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次、两次,当固执地使用这快捷的联络方式,却又一次次受挫后,突然就明白了,生活,常常毁在不经意间,如胶似漆的感觉没有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现在又有了屏蔽和拉黑的功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发微妙,这可都是微信惹得祸啊!
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联系变得方便、快捷,再不会因每条一毛钱的短信而犹豫,也同时带来一些不良状况,话语不值钱,胡留言、乱点赞,不看内容顺手点赞,啼笑皆非的事情时有发生。微信的功能也更加强大,除了简单的联络,还具有支付的功能,于是,大街小巷的商铺家家都有二维码。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点赞之交,也不需要那么多肤浅的东西,不需要没来由的喜怒哀乐和羡慕嫉妒,说到底,所谓朋友圈,点赞的人那么多,能产生共鸣的又有几个呢。
这两年,朋友圈似乎已不太热闹,许多人转战抖音与快手,在上面分享视频更加方便快捷,据说还能挣钱。
人生若需要清净,只需删掉微信,电话一换,这辈子也许再没有交集,多数友谊就这样最终走向悄然散场的。
还是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世间吧,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花开成景,花落成诗。
作者简介
杨艳玲,河南济源人,就职于济源市实验中学,喜文学,爱旅游,偶有心得,随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