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电视剧很少拍司马炎一统三国后的事,为何?专家:这简直是场噩梦

电视剧很少拍司马炎一统三国后的事,为何?专家:这简直是场噩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说史道明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1/30 8:13:57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一统三国,天命所至!

三国时期,魏蜀吴问鼎于世间,互相之间呈现犄角之势且常年作战。争斗数十年却毫无结果。

在人们心中,蜀国有着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先生,本应该带领蜀国五虎将问鼎中原,一统三国,可是奈何诸葛亮英年早逝,病死于五丈原……

江东水乡的孙权,有着比肩诸葛亮才华的周公瑾!有着闻名当世的鲁肃!军队擅长水战,可以说镇守一方绝对是威名赫赫。可是即使这样,也未取得上天的怜悯。

枭雄曹操更是有着一众谋臣将士,拥兵百万,万夫不挡之勇的大将军许诸,与五虎将马超打成平手。这样的铁血杀伐的军队最后也未取得胜利,没有完成辉煌帝业。

论三国的如此众多的将领、谋士,一统三国的重任却未落在魏蜀吴身上,反而落在了司马一族!可见司马一族卧薪尝胆,占星知命的能力令人心惊。

而这一切,就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懿的功劳。司马懿擅长防守,而诸葛亮擅于攻,司马懿算尽天机,得知诸葛亮命不久矣,生生耗死了诸葛亮,又耗死了野心重重的曹操。

至于曹操的儿子曹丕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更不是司马昭的一合之敌!表面上是曹操的天下,实则早就是司马一族的天下了!曹操死后,军权、政治权、经济权这些全在司马懿一人之手……

至此,曹操帝王大业落入司马一族,但是司马懿并未建立王朝,而是依然用着曹操的大军,继续休养生息,准备作战,而司马懿儿子中最有智谋的爱子司马昭也并未建立王朝,一统三国,反而轮到司马炎时候,一鼓作气,灭蜀国,称霸吴国,一统三国,建立至高无上的晋朝!

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电视剧为什么不敢去拍?

名臣辅佐,国家大兴!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名臣的辅佐,其中首屈一指的名臣便是钟会,钟会可以说是司马一族的重臣,出世便跟着司马师打天下,后来被司马昭发现其才华,拉拢重用,紧接着司马炎建立晋朝国都,又被司马炎重用,可以说绝对称得有聪慧的谋士。

在他的辅佐下,蜀国姜维节节败退,一蹶不振,最后被斩杀马下。可是钟会竟然被姜维蛊惑了心思,蜀国一灭,竟然有了造反的心思,最后被杀……

第二位就是卫瓘,这人是名门之后,更是一位儒雅的将军,洞察心思极其紧密。

邓艾大将军攻克蜀国之后,邓艾反而狂妄自大,傲世九重天!不可一世的态度让卫瓘发现,卫瓘立刻上报给司马昭,阻止了邓艾的狂妄。其次,他发现了钟会的叛变,阻止了钟会叛变会形成的后果,使晋朝立足的步伐越来越稳健。晋朝建立之后,卫瓘扫清了边境的战乱。

第三位便是羊祜,他是一位智多星,灭了吴国有他很大的功劳。

在他们三位绝世之臣的辅佐下,晋朝很快就建立了,而司马炎也顺利登临帝位。可是这一切,还未结束……

山河飘零,王死诸侯起!

司马炎逼迫魏帝禅让,建立晋朝之后,采用很多良策治理国家,其中革新政治,振兴经济最为显著,寥寥几年,就做到了国富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而司马炎更是仁慈之人,他不舍杀吴国军队,也没有灭蜀国刘禅。

他还推行节俭之道,法治也被他完善,可以说他的仁慈使社会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象。

随着国家逐渐安定下来,司马炎反而越来越不理政事,甚至开始奢侈浪费行为,更有甚的是他开始招揽皇后,妃子,沉迷酒色而不自拔。

随后他的仁慈毁了他,他竟然分封王侯!共数十位之多!

其中有着司马柬为汝南王、安平王司马孚、义阳王司马望、河间王司马洪、东平王司马懋、渤海王司马辅、下邳王司马晃、太原王司马瓌、高阳王司马珪、常山王司马衡、沛王司马景、彭城王司马权等等。

如此多的王侯,为日后国家陷入混乱留下了伏笔!

咸宁元年,京城突然有了瘟疫,起初没有人在这件事。可是随着瘟疫横行,越来越多的百姓死亡,人们才开始重视起来,可是为时已晚,司马炎突然病倒,御医为他看病时说道:皇帝吉人自有天象。

可是司马炎何等聪明,一眼就出来御医的眼神,看着自己仿佛在看一个将亡之人。

为了避免人心涣散,以及防备各路诸侯王,司马炎隐藏了自己病重的消息,并封锁消息,只让自己的心腹进来看自己,其中有夏侯和齐王司马攸。

感染瘟疫,很难救治,司马炎心里也清楚自己恐怕命不久矣,需要尽快立太子,这件事绝对不能耽误太久,此时他才后悔自己分封诸侯王是多么错误的决定,可是悔之晚矣……

晋朝灭!

史书记载,司马炎卧病在床,意识基本上都是不清醒的,只能知道有人给自己端药吃药。偶尔清醒的时候,问问京城的事情。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司马炎也是越来越茫然,尤其是他发现夏侯和齐王居然有着篡位的野心,他心中愤怒,然而却不敢发作,否则国家必将大乱,诸侯王也必将崛起。

司马炎想到齐王司马攸,自己待司马攸不薄啊!单单是封齐王就知道司马炎对待司马攸的态度,可是在自己病重的时候,这司马攸竟然要篡位称帝!司马炎越想越生气,可是却无可奈何,司马攸的支持者数不胜数……

司马炎病重无治死亡,各路王侯野心大起!争夺中央政权大大出手,伏尸百万,京城的天空弥漫着血腥之气,这场战争长达十六年之久,骇人听闻,被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后,胡人竟然入侵晋朝,此时的晋朝皮瘦包骨,已经没有了虎狼之行为,完全是一盘散沙,胡人看准了时机,分割了晋朝,史称“五胡十六国”。

自此,晋朝偏安一隅,势力大不如前。

正因为如此,司马炎死后西晋陷入混乱,百姓流离失所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噩梦,北方疆域被胡人瓜分,好比一头雄狮被一群小小的鬣狗分尸……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轻松夺权,谁之过?几十年后司马炎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曹魏,曹爽,蜀汉,汉朝,司马懿,司马炎,夏侯霸,史说三国,高平陵之变

    写这篇文章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政治家和军事家有互通之处吗?我的结论是,当然有互通之处,而且关系非常大,因为政治和军事有很多关联处,兵法权谋互通处也很多很多。这种互通之处,还有变法权谋的联动作用。在司马懿主导的高平陵之变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司马懿将用兵之道,运用在权谋中,用的也是如火纯青。司马

  • 三国志11末世重建:丧尸潮退去之后,司马炎和孙皓开启了菜鸟互啄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司马炎,孙皓,三国志11,吾彦,诸葛亮,贾充

    经过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和持久抵抗,以及神医华佗的悬壶济世,丧尸病毒终于找到了抑制的办法,人类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然而伴随着这场生化大灾变的平息,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因为伤病的困扰和岁月的蹉跎而痛苦地离开了人世。华夏大陆之上,仅存司马炎和孙皓的势力,这就是三国志11僵尸围城MOD的“末世重建”章节。司马炎这边

  • 司马炎统治下的西晋,满朝大臣纸醉金迷,自己的才人给儿子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司马炎,贾南风,司马衷,曹丕

    提起西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魏晋风度”,所谓“魏晋风度”,它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符号,听上去就非常地令人神往。比如:竹林七贤中的刘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抚琴、王衍清谈等,绝对都是名士风流,人物俊爽!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如果我们掀开那一页页厚重的史书,真正可以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刀与火

  • 晋武帝司马炎:除了“羊车望幸”,咱还能不能聊点别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司马炎,车望幸,司马昭,皇位,曹丕

    司马炎是个奇人。说奇,不一定是出生就有异相,打雷闪电,漫天冒红光,也不一定是天生聪慧,奥数神童,十分钟能开一百个平方。说他奇,很简单,就是长相比较奇怪。发委地,手过膝。——《晋书》司马炎同志头发奇长,站着的时候,头发可以垂到地上。这样浓密的发量,放在今天,一定会被各大洗发水广告的代言争抢。光是头发长

  •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 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刚标签:蜀汉,刘禅,魏国,孙皓,曹魏,西晋,司马炎,司马昭,三国演义,史说三国,中国古文献

    众所周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自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在数十年的时间中,魏蜀吴三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不过,最后完成统一的,却是司马懿所在的家族。公元279年,司马炎调集了20万大军,正式发动了晋灭吴之战。到了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从而彻底结束了三国时代。对于司

  • 西晋,皇帝司马炎到王济家吃“蒸乳猪”,王济拽上40个奶娘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皇帝,大臣,乳猪,西晋,三国,司马炎,王济(晋朝)

    西晋,皇帝到大臣家吃饭,被一道“蒸乳猪”惊艳:“怎比宫宴还好吃?”大臣撇嘴一笑:“人奶蒸炖,如何不美?”皇帝呕吐。开国皇帝司马炎,有个瞎眼姐姐,名叫常山公主。被一纸赐婚,嫁给了素有“白马”之称的王济。这一下,司马一家欢天喜地,王济一家却哑巴吃黄连,满口苦水吐不出。原来,常山公主不但“眼瞎”,且极为善

  • 王羲之《心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王羲之,菩提,心经,菩萨,般若波罗蜜

    王羲之《心经》,即《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之《心经》。《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经怀仁禅师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24年所得,终刻制成精彩书法碑文,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养活、养成、养大了的一大批书法家。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

  • 王羲之:沉疴忧悴,行草苍茫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大观帖,草书,宣和书谱

    ▲阁帖本王羲之《近得书帖》又称“永兴帖”,王羲之书。拓本。五行,四十字,行草。又称《近得书帖》。褚遂良《右军书目》“草书都五十八卷”第十八卷记有“二十二日羲之报,近得书,五行”,与此帖正合。此帖流传有绪,理应视为研究王氏书法的可靠资料。《宣和书谱》录有王羲之行书《永兴帖》。《澄清堂帖》、《大观帖》收

  • 王羲之《圣教序》北宋拓本高清修复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大论标签:楷书,拓本,晋朝,王羲之,褚遂良,书法家,书法作品,雁塔圣教序

    一、《圣教序》作品简介及赏析《圣教序》本身全名为《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了纪念唐三藏西天取经过程中,历经千重磨难才取得了拯救世人灵魂真经的艰难历程,全文是他亲自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估计他当时虽然贵为帝王,但社会影响力远不及文人大家,于是他发布了悬赏令。大家都来吧,我李世民发布文章了,你们谁来写

  • 王羲之这一书法范本,价值超过10部《兰亭序》,学草书不知道它,相当于还没入门!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草书,章草,晋朝,王羲之,兰亭序,十七帖,圣教序,远宦帖,书法家,书法范本,书法作品

    一说“书圣”王羲之,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兰亭序》,亦或是他与王献之合称为“二王”。毫无疑问,《兰亭序》是他得意之作,属于妙手偶得,很多与之相关的传奇故事,更进一步加深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今书界最高奖项就被命名为“兰亭奖”。不过,单以笔法丰富性与学习价值来说,王羲之有两件作品可以说是“行书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