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权臣贾充为什么会绝后?只因他在奶妈喂奶时多看了两眼,儿子没了

权臣贾充为什么会绝后?只因他在奶妈喂奶时多看了两眼,儿子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宠到家了 访问量:3687 更新时间:2023/12/12 15:32:34

贾南风虽然执掌了西晋的国家大权,但她一个女流之辈,是不方便走出前台抛头露面的。

而且,不是有句话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长得丑还出来吓人,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关于这,她还是有自知之明滴。

既不愿以自己这副尊容示众,就只能借助其他人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了。

那么,借助其他什么人才靠得住呢?

当然是自己娘家的亲人了。

可是,贾南风自己娘家里虽然有亲人,但自己父亲贾充去世后,剩下的都是女人,没有男人!

咦?她娘家的男人哪里去了?

死了。

怎么死的?

被嫉妒死的。

这……是怎么回事儿?

话说,贾充和郭槐夫妇原来是生有一个儿子的,名叫贾黎民。

贾黎民三岁那年,在奶妈怀里撒娇,看见贾充下班回来,高兴得大喊大叫,张开小手要父亲抱。

贾充一下子没控制住,走上前要抱孩子。

这一幕,被郭槐尽收眼底。

喂喂喂,老东西,手往哪儿放?

郭槐认定贾充与奶妈之间有某种暧昧关系,气冲斗牛,劈头抢下孩子,一顿乱鞭把奶妈打死。

贾黎民吓得小脸煞白,哇哇直哭,惊悸而死。

但,郭槐并不后悔。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不久之后,她又生下了一个男孩,好不容易养到一岁多。贾充没长记性,又用手去抚摸妈妈怀中正在吃奶的小孩子脑门。

真是猫改不了吃腥,这老东西!

郭槐盛怒之下,杀心又起,命人把奶妈处死。

奶妈一死,这个小孩子又被惊吓而死。

这么一来,贾充膝下只有贾南风和贾午这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眼看偌大一份家业就没有继承人了。

pay_read_line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

不过,两个丑丫头都还挺争气的,贾南风就不说了,成了皇帝的老婆,帝国第一夫人。

贾午呢?虽说当年在选太子妃活动中被贾南风替换了下来。但过了几年,也长得略具人形了。

她和正常人一样,也向往着甜美的爱情。

凭着家庭地位,这样一份爱情,她收获到了。

南阳有一帅小伙,名叫韩寿,是贾充手下的僚属,经常在贾府与同僚宴饮论事。

一来二去,被贾午瞄上了。

大花痴贾午自此天天躲在窗帘后面偷窥美郎君韩寿。

某天,情难自持,就让一个婢女出马,替自己向韩寿传情达意。

这个婢女伶牙俐齿,不辱使命。

在她的口里,贾午可是个光丽艳逸,端美绝伦的超级大美女。

韩寿怦然心动,天,光丽艳逸,端美绝伦,那可不就是月宫里思凡的嫦娥仙子吗?

晚上,他逾墙而入贾午的闺房,整一个过程,比《西厢记》还《西厢记》!

两人爱到情浓处,什么相貌、门第、财富等等因素全抛开不谈,只知道山盟海誓、地老天荒。

贾午情深款款,自觉无以为报,就把晋武帝司马炎御赐给父亲的西域异香偷出来赠送给小情郎。

该异香只有司马炎家和贾家才有,且浓冽扑鼻,久久不散。

贾充的鼻子再不灵,时日一长,也该嗅到了,嗅到之后,大惊,知小女儿已有人了。

不过,小伙子韩寿人也不错,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贾午下嫁给了韩寿。

这,就是成语“窃玉偷香”的来由。

唐代诗人吴融根据这一典故赋有诗句云:

白樱桃熟每先赏,红芍药开长有诗。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

另一个大诗人李商隐也作: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奉子成婚的贾午很快诞下一子。

因为贾充无子,眼看其爵位和家业无人继承,这太可惜了。

贾午和夫君韩寿一核计,得,把这个儿子入继贾家,做贾充的儿子,改姓为贾,名曰“谧”。

也就是说,贾谧从贾充的外孙身份摇身变成了儿子。

荒唐,太荒唐了!

以至于贾充病死之时,有人认为他以外孙为子,“悖礼溺情,以乱大伦”,要武帝司马炎给他谥号为“荒公”。(武帝因为感激贾充,没有听从)

贾南风独得朝政大权,贾谧也已经长大成人。于是,贾南风就把国家的很大一部分权力交给他,自己寻欢乐去也。

说起来,贾南风的荒唐比起妹妹贾午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起初,她只是以看病为名,偷偷摸摸地和太医搞在一起。

但欲念一开,沟壑难填。

随着次数增加,一发不可收拾。

标签: 贾充贾南风司马炎奶妈

更多文章

  • 率土之滨:贾充实战,T0级奶妈,不怕狗刀蜀骑,或成新的人权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萌小凌儿标签:贾充,荀彧,刘备,马超,吕蒙,月英,率土之滨

    率土趣事千千万,听我凌儿慢慢盘!贾充这名晋国武将也出来一段时间了,不过对于普通玩家还是很难抽的,如果大佬不刻意抽贾充现在的贾充队伍也不多,因为贾充需要垒实兵无,大佬们基本是不会把战法给到贾充队的,之前凌儿也分析过贾充的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给大家带来贾充肉队进阶版。阵容组成如下,首先贾充是一定要兵

  • 司马昭还想当皇帝,掌控朝政已五年,竟发生贾充刺死魏帝曹髦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司马昭,贾充,曹髦,皇帝,朝政

    公元200年5月的洛阳城真是热闹非凡,城内的官民百姓算是开了眼界,从贾充当街弑君到曹髦在小河边儿被草草掩埋,从司马昭和郭太后掩耳盗铃的对唱双簧,到成氏兄弟被司马昭丢卒保车、卸磨杀驴的行为,逼得狗急跳墙,破罐破摔,这么闹剧真可谓自欺欺人,丑态百出。那么,司马昭已经掌控朝政长达五年之久,为何还发生贾充刺

  • 贾充本打算羞辱孙吴末代皇帝,不料弄巧成拙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贾充,吴国,司马炎,曹魏,末代皇帝,司马昭

    西晋初年,西晋权臣贾充,在朝廷内可谓得意一时——早在曹魏时代,贾家就为司马家族鞍前马后立下了不少功勋,而司马家族正式建立西晋朝廷以后,贾充又和司马炎攀上了亲戚——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西晋建国十余年以后,西晋吞并吴国——其实西晋对吴国的战争,是俩腐败朝廷的决战,只不过,吴国比西晋

  • 胡咧两晋(增六)贾充强烈反对伐吴,为何司马炎却让他当伐吴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贾充,齐王,胡咧,晋朝,司马炎,司马昭,司马师,司马衷,史说三国

    晋武帝司马炎一统三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中华大地再次回到大一统的版图之中。对于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很多将领很早就积极提出了征讨东吴的计划,但在朝廷上却遭到了以贾充为首的朝廷重臣的强烈反对。最终在司马炎的坚持下,西晋朝廷还是派出了六路大军南征东吴,力图毕其功于一役,完成中华大地的大一

  • 成济弑君是贾充自做主张,还是司马昭指使,为何连皇帝也敢杀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贾充,皇帝,成济,曹髦,曹丕,晋朝,三国,司马昭

    公元260年6月发生了曹魏政权最为著名的政治事件-甘露之变,曹魏皇帝曹髦不甘心受司马昭摆布,而是选择率领宫中太监随从出宫准备攻杀司马昭,这无异是一种自杀行为,曹髦在宫外遇到了司马昭的心腹之臣军贾充,贾充当时担任中护军一职,负责统率宫中宿卫,当时担任太子舍人的成济问贾充如何处理?贾充只说了一句:司马公

  •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为何只是处死成济,却放过贾充呢?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曹髦,贾充,成济,晋朝,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史说三国

    甘露五年(260年),曹髦见自己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于是,他率领宫中的护卫寻找司马昭。途中,曹髦遭遇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众人想要退却,贾充之军将败,成济问

  • 贾充:害死1个魏帝,赶走1个魏帝,司马炎给了他这个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纯良的大叔标签:贾充,司马炎,司马昭,魏帝,司马懿

    其父贾逵,是有名的曹魏忠臣,位列“魏晋八君子”。先后在拥立曹丕、搭救曹休等事件中立下汗马功劳。《晋书》记载:司马懿去世前梦见王凌、贾逵“作祟”,竟致噩梦而死。足见忠义浩荡,亡而不朽。但随着司马氏逐渐掌握大权,事态出现了转变。在死节曹魏和投靠司马2个选项中,忠良之后的贾充选择了后者。还凭借家传的法学,

  • 身为魏国大臣,却杀死魏帝曹髦帮司马氏篡位,贾充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曹髦,贾充,司马氏,司马昭,司马炎,司马师

    正如南宋学者王应麟的评价,“晋之篡魏以贾充,其亡亦以充”。出身河东(平阳)贾氏的贾充,身为曹魏大臣,却弑杀魏帝曹髦,为司马氏篡位立下功劳;作为西晋开国功臣,女儿贾南风却又成为了祸乱朝纲、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再加上平日里谄谀陋质,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因此贾充在历史上的评价极低。那么,贾充的一生到底经历

  • 率土之滨:新武将贾充多离谱?场均奶量上万,内政三天出满级宝物

    历史解密编辑:萌小凌儿标签:贾充,刘备,荀彧,魏延,武将,内政,晋朝,三国,率土之滨

    率土趣事千千万,听我凌儿慢慢盘!大家都知道刘备是率土中的超级奶爸,奶个一两万不成问题,但是经常会出现敌方单体伤害太高以至于刘备的奶量相比于这样的伤害就有点逊色了,所以,今天凌儿给大家介绍刘备的好队友,晋国的武将贾充。首先看贾充拆解的阐发望风而降,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如果是高士气打低士气会好许多,不过法

  • 贾南风嫁入司马家源于贾充的一次逃避兵役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贾充,贾南风,司马炎,吴国

    西晋初年,此时吴国还存在,而西晋此时面临的外敌,还远远不是吴国——毕竟吴国在当时还没有图谋西晋的能力(野心总是有的,不过也只是局限于空想而已)。此时西晋最大的威胁,来自北部的鲜卑——鲜卑攻占了西晋不少地盘,而前往讨伐的西晋将领,大多无功而返甚至损兵折将。而此时西晋朝内,大臣贾充权势很大,而贾充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