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典籍里的中国2》邀你共赴刘勰的“文学之梦”

《典籍里的中国2》邀你共赴刘勰的“文学之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央广网 访问量:4421 更新时间:2023/12/18 13:16:55

2003年,隐没千年的南朝古刹——定林寺在江苏南京重见天日,那里埋藏的不仅是一座古迹,更有一脉文思。因为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是在定林寺创作了一部纵览古今、历久弥新的中国文章学元典《文心雕龙》,留下了一把打开中国文学宝库的钥匙。

一座古刹,时隔千年重现;一部典籍,让古今“文心”相通。全书仅3万余字的《文心雕龙》,何以成为无数读者眼里的“写作高分秘籍”?CCTV-1今晚八点档,随《典籍里的中国》共赴一场文学、文采之梦,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千古文思中,体悟刘勰如何用一生熔炼“文心”,为后世指明“立文之道”。

全书仅3万余字却火了千年

《文心雕龙》可以有多美?

《文心雕龙》全书共50篇,论及30多种文体,以3万余字基本概括从先秦到晋宋千年以来的文学面貌和发展规律,全面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文艺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书名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深厚的价值?主持人嘉宁将与三位专家学者共同为大家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结合刘勰在《序志》篇中的记载介绍道:“在刘勰看来,‘文心’就是文章的用心、立意,‘雕龙’则指写作要像雕刻龙纹般细腻,才能够创作出有体有用的好文章。”可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应时而生的典籍。在它诞生之前,诗文创作虽盛,作品却良莠不齐,文章离经典越来越远,文学评论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为此,刘勰在定林寺跟随僧祐生活的十余年里,遍览名家之作,纵论各种文体,总结创作方法,最终著成《文心雕龙》,它也被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

翻开《文心雕龙》,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氤氲着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例如“风骨”一词,原本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面貌,而刘勰在《风骨》篇中,将“风”与“骨”凝结为完整的文论范畴,提出“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认为文辞情采应该同君子一样有骨力和气概,文辞表达精当,情感抒发要昂扬爽朗。这也引起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卫红的共鸣,在她看来真正为人们所喜爱,为时代所需要的作品,也应当具有“风骨”的力量。

节目访谈现场,蒙曼教授还指出《文心雕龙》的一大亮点——每篇结尾都有一段“赞”。它和当下大家所理解的“点赞”不同,是刘勰对内容要义的总结,普遍采用四言八句的形式,如诗歌般富有美感。例如《指瑕》篇的“赞”中说道“羿氏舛射,东野败驾”,八个字包含了两个典故,借此说明即便再有才华的人,稍不注意也会出差错,因此人们在创作中应当秉持谨慎的态度。

戏剧舞台首度构造多重梦境

邀你共赴刘勰的“文学之梦”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生平在史料中着墨甚少,主要源自《梁书·刘勰传》当中的三百余字,里面记载他自幼便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仍发奋读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戚良德介绍,刘勰在《序志》篇中记述的两个梦也是学界推测刘勰生卒年的重要依据。7岁时,刘勰梦到天上布满锦绣般的彩云,彩云可以理解为天的文采,说明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性;30岁时,刘勰又梦到自己手捧礼器,跟着孔子往南行,这表示他有着继承儒家“经世致用”这一文道传统的想法。

在与专家多次讨论后,本期节目戏剧舞台决定用刘勰的这两次美梦为创作支点,首度构造出多重梦境,并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刘勰的对话中,铺陈出《文心雕龙》的创作历程和刘勰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节目组还加入了对刘勰“深爱接之”的昭明太子萧统这一角色,将萧统主持编纂《文选》的经历与刘勰《文心雕龙》产生的影响有机结合,双“文”相会巧妙地展现《文心雕龙》对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而刘勰、萧统将分别由涂松岩、董畅扮演。

戏剧演绎中,彩云的意象贯穿刘勰和萧统的传奇人生。当彩云流转,经历过生死分别的他们最终在彩云中“重逢”,让蒙曼不由得感慨:“戏剧结尾设计得太巧妙了!刘勰和萧统,一个是清寒文人,一个是昭明太子,但是他们都有一颗文学心,有一个‘文心’梦。”

作为中国文章学的元典,《文心雕龙》在中国文论史上如巍巍高山,屹立不朽,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一门显赫的学问——“龙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继承先贤的人文精神,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书写出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CCTV-1今晚八点档,敬请期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让我们一起秉承先贤之志,雕千年文脉,传中华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更多文章

  • 走进刘勰《文心雕龙》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勰,原道,辨骚,宗经,徵圣,杨慎,南北朝,艺术家,科学家,文心雕龙

    山东莒县有一座山名曰“浮来山”,此处有一棵生长3000年之久的银杏树。莒县更是先秦时期莒国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记载: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莒国在众多诸侯国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公子齐桓公正是现在莒国避难,得以成就将来的霸主之业,所以有个成语叫“勿忘在莒”。这些历史

  • 刘勰《文心雕龙》里的言对、事对、反对、正对,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刘勰,文心雕龙,沈约,陈蕃,滕王阁序

    前言对仗,是诗词对联中常见的语言形式。早期的对仗,在诗经中就已经可以看到了。另外,在散文中,也经常能见到对仗,特别是在赋中。一般来说,我们把诗词对联中的对偶称为对仗,对偶,更像广义的对仗。他们都简称“对”。早在近体诗出现之前,南朝梁刘勰就在《文心雕龙·丽辞》中,就提到了对的4种类别:言对、事对、反对

  • 鸑鷟栖瀫 ——刘勰留给龙游的文化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端礼标签:刘勰,文心雕龙,沈约,梁武帝,水经注,梁书

    日前,沪上召开了“《文心雕龙》在龙游”学术研讨会,蒙钱君汉东先生抬爱,私询意见,现特撰小文,从刘勰入仕太末、躬亲治水、兴修塔寺等,作公开回应。 心存魏阙 入仕太末 李建中在《文心雕龙讲演录》中说过:“中国古代文学有两大显学,一是红学,一是龙学。《红楼梦》讲情,《文心雕龙》讲理;红学研究曹雪芹,龙学研

  • 刘勰为推销《文心雕龙》,挡路拦沈约之车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刘勰,沈约,张衡,诗人,三都赋,扬都赋,二京赋,科学家,文心雕龙,历史学家

    01、三都赋成,洛阳纸贵左思少年时,学无所成,父亲左雍为此曾对朋友们说:“左思所知道的,还不如我少年时代的多。”左思听后,开始发奋读书,进步很大。他在完成《齐都赋》后,又想为三国时的魏、蜀、吴三都作赋,恰巧这时妹妹被选进宫,全家也随着迁居京师洛阳。到洛阳后,他去拜访中书著作郎张载,询问有关四川的风土

  • 乙弗皇后在15年间为元宝炬生下12子,为何最后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元宝炬,北魏,宇文泰,皇后,吐谷浑,北魏孝文帝

    在一个混乱的历史时期,有太多不幸的人,他们的人生往往被他人左右,甚至没法决定自己的生死。乙弗皇后可以说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在位期间受到皇帝的极度宠爱,15年间为元宝炬生下12子。虽然当时很多孩子都不幸夭折,但是她还生下了太子元钦。按道理说,母以子贵,作为太子的母亲,她又贵为皇后,为何最后却被轻易赐死?

  • 史海钩沉:为何说西魏乙弗皇后是史上最悲情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西魏,皇后,元宝炬,宇文泰,北魏,高欢

    作者:李大奎(一组《麦积圣歌》图片)南北朝时期,西魏文帝元宝炬与所册封的乙弗皇后,二人原本恩爱有加,还育下十二个子女,皇太子元钦后来还继位称西魏废帝。然,乙弗皇后仅与魏文帝生活了十五年,三十一岁时,就被他诏令自尽而死,成为史上最悲情的皇后。这是何故?一、乙弗皇后显赫的皇室背景先从乙弗皇后显赫的皇室背

  • 乙弗皇后:16岁嫁帝王被独宠,13年生12胎,31岁却被皇帝含泪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皇帝,皇位,独宠,元宝炬,乙弗皇后

    “我曾与你许下承诺,这一生只爱你一人,哪怕是我们会分离,会遇见困难,我都相信,我们最后都会好好的在一起。”这是元宝炬为乙弗皇后许下的诺言。可是,他们终究没有逃过那爱恨情仇的劫,曾经的点点滴滴还在脑海里回忆,一个留在世间被操纵,另一个含泪死于自己手中的匕首,那血淋淋的鲜血,是他们爱情的象征。她的骨灰被

  • 乙弗皇后与丈夫15年狂生12子,丈夫登基后却赐死她,年仅31岁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皇后,元宝炬,皇位,皇帝,元钦

    古语云,最是无情帝王家,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宫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是我们寻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作为主宰这一切的帝王,无情是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所必需的条件。而我们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无情帝王的皇后,她同皇上成婚15年,为皇上诞下了12个孩子,最终却被丈夫赐死,她就是乙弗

  • 首届“贾思勰农业奖”举行颁奖典礼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贾思勰,人物奖,贡献奖,农业奖,齐民要术,劳动模范,颁奖典礼

    5月20日,以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的名字命名的全国农业奖项——首届“贾思勰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寿光市举行。首届“贾思勰农业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特别支持下,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潍坊科技学院、东方城乡报、南方农村报、农业科技报、《两岸农业》杂志强强联

  •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对话”当代农人?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借由“千年之问”讲述中国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这十年·幸福中国,贾思勰,中国故事,纪实,纪录片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10月12日,大型网络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正式开播。该片以“艺术+技术”的创新叙事记录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和奋斗人生,并将沉浸式剧情和纪实故事相结合,在穿越古今的跨时空对话中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图景。首期节目《风吹稻花香》聚焦中国农业发展,以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