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郦呀,我为《水经》作注时,正赶上天下大乱,北方河流没法详细记录,十分遗憾。如果你能弥补我这个遗憾,老朽怕是能从棺材里笑醒来!郦道元猛地惊醒,他非常尊敬的前辈郭璞已然不见,但他的话却已牢记于心,从此开始撰写《水经注》,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历经九年而完成。
公元515年,郦道元做了一个梦,梦中郭璞对他说:“小郦呀,我为《水经》作注时,正赶上天下大乱,北方河流没法详细记录,十分遗憾。如果你能弥补我这个遗憾,老朽怕是能从棺材里笑醒来!”
郦道元猛地惊醒,他非常尊敬的前辈郭璞已然不见,但他的话却已牢记于心,从此开始撰写《水经注》,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历经九年而完成。
郦道元,生于公元466年,北魏时人。他是个妥妥的官二代,早年衣食无忧,就经常跟着爱旅游的爷爷或父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亦乐乎。
郦道元出去旅游,可不像时下有些人“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回来啥也不知道”。相反,他是个非常执着认真的人,要全方位、全维度地了解旅游的信息。
每到一个地方,此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水文、风土人情、地方志怪、神话传说等等,他全部都要搞清楚,才善罢甘休。
碰到每一条河流,他都要搞清楚河流的来龙去脉、河道变化,在现有考察的基础上再去验证古籍,把经常有变化的地方准确记录下来,方才安心满意。
郦道元手头上有一本他很喜爱的地理著作,叫《水经》,是汉代桑钦所作。他经常拿来研读,但书中的描写太过简略,好多他想了解的知识都没有写到。
后来,东晋的郭璞为《水经》作注,但还是失之简朴。郭璞生在乱世,乱世之下,岂能安放一张书桌?郦道元读到郭璞的《水经注》时,仍感到有缺憾。
当郦道元排除俗世诸多干扰,下决心自己为《水经》作注时,已经49岁。
这时,他已游遍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阅读了方术、医学、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的大量书籍,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形容他并不过分,他创作的冲动也越来越浓。
他的写作与前人大有不同,他以“河流”为引线,将河流周边涉及到的所有事物都写进书中,包括区域地理、山脉、土地物产、城乡变迁、战争、水利历史遗迹等等,真乃“包罗万象,气象万千”。
当你读到一条河时,仿佛能看到这条河方圆几十里空间,从古至今时间发生的所有事情,仿佛在看一本三维立体百科全书。
在时间上,这本书从先秦写到了南北朝,跨越2000多年;在人文地理方面,这本书共记载县级城市2800座,古都180座,还有镇、乡、村等共约1000处,甚至写到国外的越南、柬埔寨、蒙古、朝鲜等国;
在自然地理方面,郦道元记载的大小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包括河床深度、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冰期及沿河所经的急流、瀑布、险滩,事无巨细;
还有很多诸如各种地貌、自然灾害、发生过的战役、古塔、宫殿、陵墓、寺院等等的描述。今人阅读此书,可在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方面都能获取参考价值。
郦道元为之做注的《水经》,只有1.5万字,记录了137条河流;可他撰写的《水经注》,却达到30万字,书中明确提到了1252条河,加上湖、淀、泉、渠、池等,有2596之数。
更厉害的是,《水经注》除有上述种种价值之外,文笔还非常优美,是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巨大,他因此被称为文学家。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别以为李白是这首诗的“原创”,他其实借鉴的是《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描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今人评论郦道元著《水经注》,是“山水散文的集锦,文化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导游图,风土人情采访录。”郦道元,不愧是中国最伟大的地理学家,在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