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清照:“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爱国情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勇敢他 访问量:3021 更新时间:2023/12/18 10:20:30

公元1128年8月20日,宋高宗赵构不顾大宋军民的抗金热情,自降国格,派宇文虚中奉表至会宁,贬号称臣,乞求金廷罢兵议和。

此举好似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大宋军民愤慨不已,以各种形式进行抵制。

在抵制宋金议和的浪潮中,一名来自济南的奇女子,写下了"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断句,斥责以赵构为首的宋廷投降派,字字铿锵,句句带血。

她,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此时李清照处境极其困顿,因金兵南下,她和丈夫赵明诚辗转逃难。赵明诚中途病故,李清照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大批珍藏的文物运至江宁府,疲惫不堪,病倒在床。

李清照尽管丧夫,但依然有极其强烈的抗金意志,听闻赵构遣使议和,强挣病体,写下震铄千古的爱国断句,感人至深。

这断句,有二个历史人物,王导和刘琨。

这二个历史人物,是西东晋之交时期的风云人物,中华守护神。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龙[1]、阿龙。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

王导和刘琨均是西东晋之交的爱国志士,那时五胡乱华,国将不国,华夏文明面临绝灭的危险。

在以王导为代表的士族领导下,衣冠南渡,建立东晋政权,为华夏文明的延续,提供了后盾。

刘琨是"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角,北伐中原,收复了不少疆土,但最终因朝廷不提供兵马钱粮,北伐大业毁于一旦。刘琨依附幽州刺史段匹磾,惨遭杀害,令人扼腕长叹。

衣冠南渡后的八百年,李清照目睹故国被金人蹂躏,二帝北掳,愤慨不已,不顾弱女子身份,以笔为武器,写下了一首首爱国诗词,鼓励大宋军民奋勇抗金,收复失地,不亦壮哉?

众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开创者,词风多变,艺术成就极高。这位旷世才女,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佳作。

李清照前期生活优裕,小家碧玉嘛,笔下的景物,欢快活泼,充满了自然之趣。

然而国难来了,热爱中华文化的李清照,决不会向摧残文明的异族统治者屈服,随着逃难大军,渡过长江,成了江南的居民。

屡经磨难的李清照,此时站在江宁城楼上,想想自己44岁了,国破夫丧,万般愁苦,系于一身。而赵构不顾民意,一意求和,让和岳飞差不多抗金意志的她,绝对接受不了。

北方人出身的她,粗犷豪迈、坚贞不屈,李清照词风大变,爱国豪情,肆意流淌。

李清照写的诗词,与众不同,尤其是词,称为易安体,独标千古。就连辛弃疾这样的大家,也学习李清照的写法。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

如今多地有李清照的纪念场所,山东章丘纪念馆、山东青州纪念馆、山东济南纪念堂、浙江金华纪念堂等,向世人展示了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卓绝才华。

标签: 李清照刘琨王导赵构辛弃疾

更多文章

  • 南方访谈│玉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琨:争创六大示范街道,打造光明南部城市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刘琨,党工委,党建,区委,区政府,科学城

    1月11日,光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光明区区长邱浩航代表光明区一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总结回顾了光明区四年来的建设成就,提出将紧紧围绕区委“1+2+3+4”工作体系,重点在“科学、产业、城市、民生”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精力抓经济抓产业、夯实城区发展基础

  • 拉萨移动总经理刘琨上任已有半年 从西藏移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平调

    历史解密编辑:运营商财经网标签:刘琨,资源部,西藏,拉萨,李智,人力

    运营商财经 吴碧慧/文据企查查登记的工商资料显示,西藏移动旗下省会公司拉萨移动总经理在去年年中就发生了更替,现任由刘琨接任,不知他有何工作背景?运营商财经网试图介绍。作为西藏地区运营商,其实西藏移动的业绩规模在集团内不算大,在运营商财经网推出的“2022中国移动省公司31强”中,位列第31名,不过

  • 王敦连司马睿都敢揍,为何唯独害怕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岂是盖的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大辩论标签:司马睿,祖逖,刘琨,王敦,石勒

    闻鸡起舞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讲的是两个晋朝的基层公务员,住在同一个宿舍里。一个叫刘琨,一个叫祖逖。有一天,祖逖呼呼大睡,而刘琨可能是白天喝了点咖啡,整宿都睡不着。一直熬到了鸡叫,实在是熬不住了,一脚踹醒了鼾声如雷的祖逖,并且说道:要不咱们以后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咋样?祖逖被扰了清梦,恨不得把

  • 孤胆英雄刘琨(二):危乱之时,他迎难而上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刘琨,匈奴,李陵,张方,晋惠帝

    中国诗人故事 NO.56几千年来,被中国老百姓放在心上的英雄以悲情为多。失了天下的项羽,败走麦城的关羽,死于莫须有的岳飞。那些末路悲情的饱满情绪,仿佛是最深沉的底色。让英雄的形象有别样的光辉。但,生命的不圆满,最终成就了人生的圆满。刘琨,也是这样的悲情英雄。1从公元300年到307年晋怀帝司马炽继位

  • 为何祖逖与刘琨壮志未酬?最主要是东晋腐朽,两位英雄殊途同归!

    历史解密编辑:一浅青丝烟标签:祖逖,刘琨,晋元帝,司马睿,豫州

    闻鸡起舞这个故事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从东晋流传至今?因为这个故事的两个主人公身怀报国志,为收复东晋失地而不得愿的故事。他们两个都可以凭借家族的势力奢靡潇洒地过一生,可是他们没有这样选择,而是选择了有着更多危险的报国之路。在那个封建落后的时代,这样的铁血男儿怎能不让人称赞歌颂呢?祖逖

  • 还记得闻鸡起舞中的刘琨吗?成年后嗜好声色,因此事被鲜卑人缢杀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刘琨,石勒,祖逖,刘渊,王浚

    小时候家长还有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给我们讲过闻鸡起舞的故事。故事讲的是著名爱国英雄祖逖与刘琨年轻时担任司州主簿时,两人感情很好,出则同车,食则同案,晚上联床抵足而眠。有一天半夜祖逖听到鸡叫声,认为是上天激励他奋斗上进。便叫醒身边的刘琨道:“这不是恶声。”两人随后来到院中舞剑练舞。于是后人常用闻

  • 胡咧两晋(十二)洛阳遭受刘聪大军围攻,司马越为何拒绝刘琨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琨,大军,石勒,胡咧,明朝,司马越,洛阳市,刘聪(成化丁未进士)

    晋惠帝司马衷去世后,八王之乱进入末期,西晋的国力在混战中消耗殆尽,周边的少数民族逐渐崛起,建立了各自的政权。这些政权打着各种旗号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势力,野心勃勃的为入侵中原做准备,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在乱华的少数民族中最先对西晋发动进攻的是匈奴,他们以首领刘渊为核心建立前赵政

  • 闻鸡起舞的刘琨,在北方孤城中坚守着汉家最后的一面旗帜

    历史解密编辑:一袭素衣标签:刘琨,祖逖,刘备,在北方,匈奴,王导

    刘琨: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早年湾岛发行的《中国民间故事》邮票中,有一枚“闻鸡起舞”,一直觉得说的就是东晋名将祖逖,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这个故事说的其实是两个人,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叫刘琨。二人幼年即是好友,后来同为司州主簿,均为报国之士,每日鸡鸣便起床练剑,遂有了这个励志的故事,只是它记载于《

  • 孤胆英雄刘琨(五):既是一个人的穷途,也是一个国的末路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刘琨,晋愍帝,石勒,刘曜

    中国诗人故事 NO.59魏晋南北朝过于杂乱的色彩,掩盖了刘琨的光芒。很多人不知道刘琨,或者是对他的印象仅停留在胡笳退兵的传奇。其实,刘琨不仅弹得一手好胡笳和善于长啸,他还能写一手好文章。他的一生短暂而又遗憾,但他的一腔孤勇,却是两晋历史上稀有的光亮。用鲁迅的一句话形容他很是贴切:此后如没有炬火,我便

  • 胡咧两晋(十七)刘琨被鲜卑段匹磾软禁,为何王敦传信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琨,王敦,石勒,匈奴,祖逖,胡咧,晋朝,司马睿,段匹磾,五胡十六国

    刘琨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大英雄,他也是西晋灭亡后最后一个在北方坚持抵抗少数民族入侵的名将。他在并州坚持作战九年,极大的牵制了匈奴军队在中原的扩张,为汉人在北方保留了最后的根据地,也让陷入战乱中的汉人百姓挣得了生存的空间。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寡不敌众,在丢掉大本营晋阳和并州后,他被迫依附于鲜卑部族,然后被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