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故事 NO.58
魏晋南北朝过于杂乱的色彩,掩盖了刘琨的光芒。很多人不知道刘琨,或者是对他的印象仅停留在胡笳退兵的传奇。其实,刘琨不仅弹得一手好胡笳和善于长啸,他还能写一手好文章。
他的一生短暂而又遗憾,但他的一腔孤勇,却是两晋历史上稀有的光亮。
用鲁迅的一句话形容他很是贴切:
此后如没有炬火,我便是这黑夜中唯一的光。
1
刘琨在晋阳奋斗了九年。
这九年也是西晋王朝最后的九年。九年之内洛阳沦陷,临时之都长安也朝不保夕,两任皇帝均被俘虏遭受奇耻大辱,终究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末世气象。
烽烟弥漫的北方前线,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各少数民族政权兴衰交替,将帅频易。310年,汉赵刘渊去世,他的第四子刘聪杀了太子刘和,自己坐上了皇位。也正是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匈奴人,最终灭掉了西晋。
刘聪领导下的汉赵政权实力雄厚,手下有能征善战的大将刘曜、石勒等,但是他们在刘琨和拓跋部的联手下,并没有讨得太多便宜,这几年的战斗双方互有输赢。
局势的转折在公元311年。
永嘉五年既公元 311年,刘曜同石勒、王弥会攻洛阳,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皇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晋怀帝在平阳当俘虏两年,受尽了刘聪的侮辱,皇后羊氏亦被刘曜强纳,最终被刘聪毒杀,终年三十岁。
这就是著名的永嘉之乱。
2
这一切远在并州、自身难保的刘琨无能为力。
刘琨手下有个河南人叫徐润,懂音律,刘琨很喜欢他,让他担任了晋阳令。徐润倚仗刘琨的宠信骄横一世,干预刘琨的政事。奋威护军令狐盛性情正直坦率,多次因这事进谏,并劝刘琨除掉徐润,刘琨没有采纳,徐润记恨在心。
后来徐润逮到机会说令狐盛的坏话:“令狐盛要劝你叛逆称帝。”刘琨被蒙蔽,就杀了令狐盛。令狐盛的儿子令狐泥投奔到刘聪部下,详细透露了刘琨方面的情况。
当时正值上党太守袭醇投降了刘聪,雁门乌丸也反叛了,刘琨亲率精兵讨伐他们。令狐泥的投诚令刘聪大喜,他派遣儿子刘粲和令狐泥乘虚而入偷袭晋阳,太原太守高乔献出城池投降了刘聪,刘琨的父母因此遇害。
3
刘琨向来就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他有许多的闪光点,当然也有不少的缺点,但也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至情至性、有血有肉的汉子。正如他响誉史册的胡笳退兵,虽然有夸张和神话的嫌疑,但我并不怀疑,在苍凉而悠远的时光里,那一刻刘琨的胡笳声声,定是深深的刻进胡兵的心怀里。
这是公元312年的事情。
刘琨只能向拓跋猗卢借兵,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猗卢当时派遣长子六修、普根等领兵二十万前来助攻,刘粲大败,死者十之五六。刘琨乘胜追击,但一时也不能消灭刘聪势力。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拓跋猗卢看到刘聪一时不会被消灭,送给刘琨一些牛羊车马后率大部离去,留下箕澹、段繁等将领帮助守晋阳。
刘琨立志为父母报仇,但苦于力量单薄,只好祭祀死者,抚慰伤病,移居于阳邑城,招集散失的旧部,以图崛起。
4
永嘉七年(313年),得知晋怀帝遇害,司马邺即皇位于长安,年号建兴。联合幽州、并州、代国和段部鲜卑的军事力量,对抗前赵进攻。
愍帝即位,拜刘琨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
荣誉的加持并没有为刘琨带来诸多实利。实际上伴随着羯人石勒的崛起,晋阳的局势更加艰难。
石勒是羯族部落首领石周曷朱之子,长得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早年被卖为奴隶,永安年间跟随流民元帅汲桑,并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八王之乱后,投靠汉光文帝刘渊。永嘉五年攻入洛阳之后,石勒渐渐有了独立的苗头。
这个人有野心也有谋略,数次拒绝了刘聪对他的封赏。他重用汉人幕僚张宾,几年之内已经发展成为刘渊旗下实力不容小觑的一支力量。然而,收留石勒的刘渊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他一手培养的猛将,最终也成为汉赵的掘墓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5
经过多年的混战,西晋在北方的军事力量仅剩幽州刺史王浚和并州的刘琨。石勒听取了张宾的建议,对这两股力量采取分而化之的策略。当时刘琨在北方的威望甚高,又有拓跋部的结盟,因此石勒先捡了王浚这颗软柿子捏。
王浚出身太原王氏,承袭博陵郡公,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军将军,迁东中郎将、许昌镇将,参与毒杀太子司马遹,迁宁北将军、青幽二州刺史。他长期驻防北方疆土,镇抚北方边族,是西晋在北方的实际控权者。
永兴元年(304年),王浚击败成都王司马颖,军事实力逐渐强大,迁骠骑大将军、幽州都督。晋怀帝即位后,授司空、乌丸校尉。永嘉五年(311年),汉赵攻陷洛阳,造成永嘉之乱爆发。王浚面对天下无主,萌生不臣之心,又与段部鲜卑交恶,势力逐渐衰弱。
公元314年既建兴二年,幽州等地发生干旱、蝗灾,加上王浚任人唯苛,手下士卒多叛入鲜卑。在此天时、地利之下,石勒用军师张宾的计谋,以诈降之计诛杀王浚。然而当时的石勒兵力实未能及幽州,幽州实际被段氏鲜卑所占据。
细究起来,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似不亚于三国。短短几十年之内,各个势力的崛起与衰亡就像是浓缩的舞台剧一般,扣人心弦。在这里,历史的兴替像自然规律一般有着宿命的味道。
6
这一年,刘琨准时交出了他的述职报告,言语依然真诚,分析依然到位。
勒据襄国,与臣隔山,寇骑朝发,夕及臣城,同恶相求,其徒实繁。自东北八州,勒灭其七,先朝所授,存者唯臣。是以勒朝夕谋虑,以图臣为计,窥伺间隙,寇抄相寻,戎士不得解甲,百姓不得在野。天网虽张,灵泽未及,唯臣孑然与寇为伍。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唯谷,首尾狼狈。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形留所在,神驰寇庭。秋谷既登,胡马已肥,前锋诸军并有至者,臣当首启戎行,身先士卒。臣与二虏,势不并立,聪、勒不枭,臣无归志,庶凭陛下威灵,使微意获展,然后陨首谢国,没而无恨。
刘琨自己看得很清楚,北方八州仅剩并州一支队伍。石勒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并州,因而并州一直处在备战的紧张氛围当中。
他坦诚自己目前的局面是“进退唯谷,首尾狼狈”。最后他表呈决心“聪、勒不枭,臣无归志,庶凭陛下威灵,使微意获展,然后陨首谢国,没而无恨。”这大约是他为自己打气的口号。
但最终他陨首谢国,即便无恨却有憾。
孤军奋战中,他左右逢源为晋阳谋得一线生机,又因何走上穷途末路?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