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院荐书 | 葛艾儒:《张载的思想》

孟院荐书 | 葛艾儒:《张载的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孟子研究院 访问量:2396 更新时间:2024/1/19 15:23:46

书名:《张载的思想》

作者:[美]葛艾儒著

译者:罗立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全书简介】

哲学泰斗张岱年的西方弟子葛艾儒全面重构张载自成一体的气本论思想,还原一代大儒理学奠基人的历史地位

张载是对中国思想和化影响至深的一代大儒。《张载的思想》是西方人系统研究张载思想的代表作。作者从精读张载著作入手,选取张载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汇集和梳理张载论述这些概念的所有文字,按照宇宙观、人性论、圣贤观等多个方面,逻辑缜密地逐步呈现和分析,清晰完整地重构了张载的思想体系。

作者视野宏阔、思考深入,从学术背景探索当时思想界的共识与挑战,在整个儒学史中辨析同一概念的不同内涵,既高屋建瓴地揭示了张载思想的源头与基础,也明晰展现了张载思想中难得的原创性特质。叙述简明、梳理细致、辨析通透,有助于读者理解张载思想的丰富内涵。书中对张载哲学如被遮蔽、二程哲学如何一步步胜出等问题也做了解答,还原了张载思想在理学史和思想史的地位。

【作者简介】

葛艾儒(Ira E.Kasoff):美国哈佛大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于1979—1980年访学北京大学,师从张载研究名家、哲学泰斗张岱年。亚洲问题专家,在亚洲生活了28年,曾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香港总领事馆以及美国驻东京大使馆担任高级职位,在美中文化交流委员会负责管理美中交流项目。代表作《张载的思想》被收入著名汉学大师杜希德主编的《剑桥中华文史丛刊》。

【目录】

第一章 11世纪的学术环境

绪论

假定的前提

担当意识

佛教

一以贯之

常理

宇宙观

圣人

颜子

问题

人性

第二章 天地

绪论

阴阳

第三章 人

绪论

天性

“炁质之性”

制服恶“炁”

何谓学

学什么

疑问

成就之道

进入第二阶段

知止

大“此心”

得“自明诚”

入室

颜回

第四章 圣人

绪论

求于“危微”

体:何谓圣人

用:圣人何为

自我形象

第五章结论

张载的哲学

二程的哲学

两大学派的差异

程学的胜出

后记

附录

(一)张载的著作

(二)传记

引用书目

翻译说明

修订记

【评介】

提起张载,很多人都能背出他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气势恢宏、境界高远,一直被后世知识分子奉为圭臬。

但是,张载不过看似广为人知,多数人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横渠四句”和主张“气”。张载虽与二程同为理学奠基人,其思想却一直遭受遇、被遮蔽。明清思想家和现代学者力捧张载,是为了反对程朱理学和寻找唯物因子。

张载的思想究竟是怎样的?面对晦涩的文风、零散的著作和历史的迷雾,也许只需做平平实实、扎扎实实的梳理和研究才能揭晓。葛艾儒的《张载的思想》便是这种尝试。它有鲜明的独特之处:

一、研究方法朴实而有效。《张载的思想》里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和炫酷的分析方法。葛艾儒的方法很简单:先确定几个关键词,然后汇集与之相关的材料,再进行梳理分析。这种方法看似朴素却扎实有效。他从材料中得出结论,而非带着预设的立场去找材料。因为汇集了足够全面的材料,所以他常能在易起争议处,比如张载的“气”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等问题上四两拨千斤地指明方

二、抓住真正关键的问题。优秀的研究者有删繁就简、直至核心的能力。无论是分析张载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还是张载思想的主要内容,葛艾儒都准确抓住了核心。书中所列的关键主题词,“担当意识”揭示代新兴士大夫跻身统治阶层后的乐观心态,“佛教”(反佛)表明当时儒家学者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而唯有从政治史、思想史、社会史的背景去考察一股哲学思潮的诞生,从思想家所面临的时代命题出发,而不是从现代人想当然尔的“唯物”或“唯心”立场出发研究问题,才能探明张载思想的实质;面对庞杂无序的张载思想,葛艾儒没有被旁枝末节所羁绊,而以天地观、人性论、圣人观这三个关键的中国哲学主题为抓手,清晰利落地重构了张载的整体哲学体系,彰显了其务实又开阔的思想史研究功力。

三、以全面分析展现思想深度。葛艾儒对张载思想的分析细致而深入。一个主题分多个相关主题展开,即使论述某一次级主题,他也精心铺陈,有层次有逻辑地逐步展现,雄辩地证明了张载思想的深度和体系性。正是从这种细致的分析中,我们才得以了解张载是如何通过精妙的思考论证了世界的真实性,以空前的哲学高度对佛教的“一切皆空”予以彻底驳斥;我们才得以明白张载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关键区别,不再对这一问题一头雾水。

更多文章

  • 从张载到柳青,是他们真的过时了,还是我们遗忘的太快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柳青,张载,路遥,魏忠贤,王鼎,王守仁

    看到朋友圈一位曾获得过全国散文最高奖“冰心奖”的老哥写他流着泪看完电影《柳青》时,我的心十分酸楚,也想写点什么。那老哥边看电影边流泪,即是为了电影中柳青的坎坷,也是因为整个大厅只有他一人观映。他为柳青感到孤独,也为自己感到孤独。关于柳青,我不想写太多,也没有资格去点评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当年柳青的《

  • 张载:“兼体无累”的开放发展观

    历史解密编辑:江淮在线标签:张载,易经,兼体,相感,无累

    张载说: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故一屈一伸相感而利生焉。这个说事物总是在变化、运动发展中的,事物没有绝对孤立静止的。从同到异,从屈到伸,从始到终,相互感应联系,对立转化。没有这从同到异,从有到无的相感,就

  • 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挖掘隐没在张载论述中的宇宙观

    历史解密编辑:安之腾标签:墨子,孔子,宋朝,宇宙观,张岱年,哲学思想,张载(北宋)

    1.被忽视的大儒:张载刚拿到《张载的思想》这本书的时候,我挺吃惊的。因为,于我来说,张载这个人物,我是感到陌生的。你要说孔子、墨子、老子什么的,我是非常熟悉的,程朱理学,我也是了解的。可就是张载,我感到陌生。大概是因为没读过他的什么书,也不见他有什么名言传颂。但不能否认的是,张载在整个中国思想和文化

  •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张载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岳飞,孔子,宋朝,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北宋哲学家,张载(北宋)

    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气质论”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故事。一、质疑祖宗张载的思想早在年轻时就已经开始形成,他的思想观点既振奋人心,也深受争议。当时,学术界大多认为他的思想离经叛道,与传统儒学有悖,

  • 西北大学组织“2022感知中国——走进‘郿坞’,师学‘张载’”国际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张载,西北大学,留学,关学,眉县

    6月24日,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办,陕西省教育厅国际处指导,西北大学承办的“2022感知中国——走进‘郿坞’,师学‘张载’”活动在宝鸡市眉县圆满举行。西北大学来自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的30名国际学生参加了活动。国际学生们在张载祠听取了“关学”思想专题讲座,实地参观了张载生平事迹

  • 北宋张载原本想成为军事家,为何见到范仲淹后却成了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理学,道家,宋朝,范仲淹,古典乐,民族音乐,儒家思想,张载(北宋)

    张载是北宋中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虽然成为了思想家,但是他在年轻时,却是想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为北宋建功立业。为什么最后他却放弃的了当初的想法,学习了儒家经典呢?张载能创立理学,与两个人有关。1、范仲淹范仲淹让张载改变了学习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范仲淹在延州时,见到了张载,对张

  • 恒丰银行宝鸡分行党员干部走进廉政教育基地张载祠参观学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标签:张载祠,恒丰银行宝鸡分行,党员,廉政,教育,张载

    为持续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积极倡树以清廉、诚信、合规、公开、为民为鲜明特点的清廉金融文化理念,推动形成普遍的、自发的价值认同,9月8日下午,恒丰银行宝鸡分行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宝鸡眉县廉政教育基地——张载祠参观学习。张载是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祠前身为崇寿院,因张载年少时读书于此

  • 析张载整治北宋社会的思想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乖乖的音乐标签:儒学,哲学,教化,后世,宋朝,思想家,北宋社会,儒家思想,张载(北宋)

    张载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整治北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张载整治北宋社会的思想特点出发,探讨他的思想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一、张载思想的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封建统治阶级通过剥削农民获取巨大的财富,但是农民却处于贫困和苦难之中。此外,由于科举制

  • 读书 | 还原一代大儒理学奠基人的历史地位——《张载的思想》全面重构张载自成一体的气本论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孔子,朱熹,大儒,正蒙,理学,宋朝,张载的思想,张载(北宋)

    张载是对中国思想和文化影响至深的一代大儒。《张载的思想》是西方人系统研究张载思想的代表作。作者精读张载著作,选取张载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汇集和梳理张载论述这些概念的所有文字,按照宇宙观、人性论、圣贤观等多个方面,逻辑缜密地逐步呈现和分析,清晰完整地重构了张载的思想体系。作者视野宏阔、思考深入,从学术背

  • 哲学研究 | 杨立华: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正蒙,哲学,程颐,虚气,宋朝,杨立华,牟宗三,张岱年,张载(北宋)

    摘要: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虚、气、神、化、两、一等概念为枢纽的体系化哲学建构,以其高度的完成性及内蕴的义理深度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虚、气关系等根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上,学界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析不同理解背后的文本解读的差异,进而为正确的哲学诠释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