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奚武,字成兴,代郡人士。祖父祖父达奚眷,是北魏军事重镇,北方六镇之一的怀荒镇镇将。父亲达奚长,是军事要地沂城的镇将。祖、父两代人皆是军事重地的镇将,因此达奚武从小耳濡目染,骑马射箭为乐,有着武人那种洒脱不羁的个性。
之后被同样是北方六镇之一,武川镇出身的贺拔岳所赏识。贺拔岳也就是之后的赫赫有名,关陇集团的第一代首领。而当时的贺拔岳还在北魏大军阀,也是当时的权臣尔朱荣的麾下。与同在尔朱荣集团中,怀朔镇出身的高欢有着解不开的怨仇。
永安元年(528年),万俟丑奴在关中称帝。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以侄子尔朱天光为主帅,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副帅的阵容,西征关陇之地,讨伐万俟丑奴。
达奚武有心追随贺拔岳,便也在此行之中。之后,因平定万俟丑奴在功,被北魏朝廷任命为羽林监、子都督。
同年,北魏孝庄帝不满尔朱荣专权,设计除之。尔朱氏集团替尔朱荣复仇,除掉孝庄帝,扶植元晔为新帝。原尔朱氏集团麾下高欢,另树一帜,叛离尔朱氏集团。尔朱氏集团决意组成联军讨伐高欢,败北,尔朱天光亦在此役中身亡。
尔朱天光死后,贺拔岳成为关中职位最高的官员,这引起了侯莫陈悦的不满与嫉妒。于是侯莫陈悦暗中向高欢取得联系。此时贺拔岳意图联合侯莫陈悦,去讨伐身处灵州,与高欢联系密切的曹泥。侯莫陈悦借此机会,设计杀害贺拔岳,向高欢递了“投名状”。
贺拔岳旧部赵贵、达奚武涉险冒死,护送贺拔岳遗体回到平凉,并且共同拥戴宇文泰接替贺拔岳,成为新一代关陇集团领袖。
宇文泰接任后,第一要务就是带领贺拔岳旧部讨伐侯莫陈悦,替贺拔岳报仇。在侯莫陈悦部下李弼的帮助下,宇文泰得以讨伐成功。达奚武因“复仇战”中屡有军功,被授任为中散大夫、都督,封为须昌县伯。
永熙三年(534年),如同孝庄帝不满尔朱荣专权,此时的孝武帝也不满高欢的专权。于是檄文天下,意图联合关陇的宇文泰、荆州的贺拔胜(贺拔岳的二哥)一同讨伐高欢。
无奈孝武帝未等到联军到,便败于高欢,仓惶逃入关中,投奔宇文泰。为提升士气,拉拢人心,孝武帝普赏天下,达奚武因此被升任为直寝,后改任大丞相府中兵参军。与孝武帝西迁,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视为东魏。
同年年末,孝武帝为宇文泰所害,元宝炬被扶植登基,建立西魏。
大统初年(535年),新帝登基,普赏天下,达奚武因此出任为东秦州刺史,加授散骑常侍,提升爵位为公。
大统二年(536年),时逢关内大旱,东魏以此时机,兵分三路进取西魏。南路由东魏名将高昂统兵,从荆州出发,进军不洛。中路由东魏名将窦泰从邺城出发,取潼关。北路则是由高欢自己统军,从晋阳出发,驻军于蒲坂,并大张旗鼓地督造三座浮桥随时准备西渡黄河。
处理劣势的西魏宇文泰被迫应战,小关之战爆发。经过对战局的分析,宇文泰决定集中为数不多的兵力,主攻中路窦泰。而此时许多将领都不认同舍弃其余两路,而主攻中路的策略。诸将中,仅达奚武以及苏绰持与宇文泰相同的观点。最终在小关之战中取得胜利,并生擒窦泰。由于东魏中路军被击溃,高欢不得不选择撤军。
东魏兵撤,西魏宇文泰乘胜追击,进军弘农。派遣达奚武率两名骑兵前往侦察敌情。不巧的是,达奚武与东魏侦察骑兵遭遇,一番战斗后,斩东魏军六人,俘获三人。
高欢奔赴沙苑,达奚武再次领命前去侦察。此时达奚武带着三骑,换上东魏军的衣服,赶去东魏军营。等到了傍晚,达奚武一行人潜入敌阵,偷听到东魏军的军中号令。于是达奚武大摇大摆地骑在马上,巡视各营,如遇到不遵守法令的东魏士兵,就上去鞭打他们。就这样达奚武明目张胆地游逛了一圈东魏军营,把东魏的情况摸了个遍,才动身回去,把侦察到的军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宇文泰。宇文泰为此大加赞赏。
之后达奚武又跟着宇文泰大破东魏军,击败了高欢。因功被任命为大都督,进爵高阳郡公,又授职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大统四年(538年),趁宇文泰陪西魏文帝回洛阳祭扫魏朝先帝陵庙的契机,东魏大将侯景、高昂出重兵包围洛阳东边的金墉城,从而引发了两魏第三场大战——河桥之战。
洛阳有危,宇文泰当即命达奚武为先锋,救援洛阳。达奚武与李弼在谷城击败东魏将领莫多娄贷文。随后又领兵至河桥,奋力作战,斩杀东魏名将高昂。
河桥之战最终以西魏战败而划上句号,不过因为在战役中出色的表现,达奚武升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任北雍州刺史。
高欢的色胚儿子高澄,调戏已故名将高昂哥哥高仲密的妻子李昌仪,导致高仲密向西魏投诚,东魏的战略要地虎牢关落入西魏之手,就此点燃两魏第四次大战——邙山之战。
战争初始,西魏占优。东魏高欢战马被射死,几乎被贺拔胜抓获。幸得属下赫连阳顺让马,尉兴庆拼死相护才得以脱险。
西魏宇文泰所率的中军,以及若干惠率领的右路军,将东魏左路军全部俘获。
东魏猛将彭乐率数千骑由北冲入由赵贵率领的西魏军左路,赵贵败逃。时值大风起,沙飞扬,切断了与西魏大军的联系。待宇文泰得知左路溃败时,为时已晚,西魏大败。高欢乘势鸣鼓进击,一路追至陕地。达奚武率军前来救援,将高欢击退。过了很久,达奚武进位大将军。
梁太清元年(548年),投奔南梁的侯景发动叛乱,史称“侯景之乱”。次年攻破建康,并饿死梁武帝。扶萧纲错为帝。
大统十七年(551年),侯景废萧纲,立萧栋为帝。同年,逼萧栋禅让,侯景登基。侯景此举,引得南梁皇室的讨伐。同年十月,侯景讨伐萧绎逼近江陵。萧绎割汉中,向西魏求援。而萧循不愿割让汉中,派人向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求援。
萧循拒守的行为引起了宇文泰的不满,当即派达奚武前去征讨。达奚武围攻汉中数十天后,萧循请降。达奚武以此撤去包围,而此时萧循突然接到消息,称萧纪已派遣杨乾运来救援汉中。萧循见有援军将至,便不再投降。
达奚武见萧循突然又不投降了,猜测南梁的援军将至,于是挑选三千精骑,在白马城迎击,大败杨乾运。战后,达奚武将萧纪士兵的头颅排列在城下,并派柳带韦游说萧循。萧循见状,知已无援军可待,无奈地再次选择投降。从此剑北一带全部归入了西魏的版图。
次年达奚武班师回朝,西魏朝廷最初想选任达奚武为柱国,达奚武对人说:“我担任柱国,不应该在元子孝之前。”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后来以大将军的身份外出镇守军事要地玉壁。达奚武就衡量当地形势险要,设立乐昌、胡营和新城三处防区。齐将高苟子率领一千骑兵进攻新城,达奚武半路迎击,全部俘获敌军将士。
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病逝,宇文护接替宇文泰成为西魏权臣。西魏恭帝四年(557年),宇文护逼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建立北周。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二月,北齐(549年,高欢次子高洋逼东魏元善见禅让,建立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以北豫州归附北周,三月初一,北周晋公宇文护派遣达奚武、杨忠率五千骑兵前往接应。(此段内容详见《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杨忠篇)》)。
武成初年,达奚武转大宗伯,进爵为郑国公。北齐将领斛律敦入侵汾、绛两地,达奚武率领一万骑兵抵御齐军,斛律敦退兵。达奚武修筑柏壁城,留下开府权严、薛羽生把守。
保定三年(563年),达奚武迁升太保。同年九月,北周以杨忠为帅,统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元寿、田弘、慕容延等十余人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与突厥从北路出发讨伐北齐。同时命令达奚武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从平阳南路出发,约好时间在晋阳会合。
达奚武到达平阳,超过了约定时间就不再进军,而杨忠也已经回师,但达奚武还不知道。北齐将领斛律明月便给达奚武写了封书信:“鸿雁野鹤已经在天空飞翔,摆开罗网捕鸟的人还在看着沼泽。”(大概的意思是仗都打完了,你还杵在这里干吗?)达奚武见信后,便带领军队回去了。后来达奚武出任同州刺史。
次年十月,为震慑边境蕃邦,北周不得不向北齐发起进攻,以树立威信。达奚武跟随宇文护攻伐洛阳。二十万大军行至潼关,宇文护派遣尉迟迥为先锋,统兵十万进攻洛阳。权景宣进攻豫州,杨(扌剽)从轵关出兵。宇文宪、达奚武驻扎邙山,宇文护重兵驻扎弘农。
此时,北齐军渡河而过,北周军一击即溃,尉迟迥率数十骑奋勇抵抗。危机之时,幸得宇文宪、达奚武赶至。两军大战至夜幕降临,方才收兵。宇文宪欲明日再与北齐军一战生死,但达奚武却不同意,认为应该回师。俩人争执未果,达奚武言道:“现在围攻洛阳的军队已经被打散了,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如果不趁夜速回,明天想回只怕也回不去了。我在从军久已矣,完全能预见接下来事情发展的状况。但是大王(齐王宇文宪)少不更事,如不幸明日战事不幸被我言中,大王就这样将跟随你的一干将士遗弃了?”
宇文宪听罢,便同意了达奚武的主张,率全军而返。
天和三年(567年),达奚武转太傅。
天和五年(569年)十月,达奚武去世,年六十七岁。
在达奚武没什么地位身份的时候,生活非常奢华,喜欢身着华丽的服饰。但到了身居重位之后,却不讲究这些了,经常带着一、两个人,骑着马就出门了。门外也不设置持戈戟的仪仗,白天仅仅是将门虚掩而已。有人曾对达奚武说:“您位冠群后,功名盖世,出入仪卫,必须一应俱全,才符合您现在的身份地位,为何您现在如此轻率不讲究呢?”
达奚武答道:“你说的话,我不认同。我为一介贫民时,怎么敢奢望那些富贵荣华,如今虽有些成就,但不可能那么快就忘记之前的种种。况且天下未定,国恩未报,怎么可以过度在意这些威容?”这番言语,将进言者说的惭愧地退下。
达奚武在同州时,恰逢大旱,北周武帝宇文邕令他祭祀华岳。岳庙原来是在山下一处,经常有人前来祈祷。达奚武对下属官员说:“我虽位列三公,不能调理阴阳,终使农事繁忙的日子,久无甘雨。天子为此劳心,百姓为此惶恐。我既愧对朝廷寄予的厚望,又深知责任重大。因此不能跟众人一样,在通常祭祀的地方,而必须登上峰顶,展示诚心,探寻灵妙。”
这华山即高又峻,千仞高的山崖像墙壁一样陡立,山路险要非常,因此罕有人至。此时的达奚武已年过六十,只带着数人,攀藤拉枝,才得以爬上山。站立于山顶,达奚武这才叩头祈祷,陈述百姓祈求上天降雨地恳切诚意。
这样一套“流程”走完后,已是天晚,而不得还。达奚武便铺上杂草,垫草而睡。忽梦见一白衣人徐徐而来,握着达奚武的手说:“如此辛劳,很值得嘉奖。”话毕,达奚武从梦中惊醒,有此一梦,达奚武对天地显得更加敬畏。
次日天亮时,山中云雾四起,不久便下起雨来,远近土地都湿润了,解了多日的大旱。宇文邕听说此事后,下玺书慰劳达奚武说:“您年尊德重,还在辅佐于朕,实为不易。近来因为阴阳错乱失序,时雨不降。朕命您向上天祈求降雨,只说在岳庙便可。不料您不惧危险,竟然远登高峰。不过神灵聪明,凡有幽暗之处,便会点烛照明,这是上天深感您的诚意,随即降下甘雨。寡人听说这种情况深表嘉赏,心中永志不忘。现赐您各色绸缎一百匹,望您能更好地考虑治国良谋,辅助寡人力不能及之处。念及坐而论道之义,不再劳烦您的体力了。”
虽然达奚武位高权重之时,不讲究“排场”,但是为人还是改不了贪婪吝啬。在当大司寇的时候,仓库里有万钉金带,当时人们都非常珍惜这些东西。而达奚武竟然直接走进仓库,看着喜欢,说拿便拿走了。仓库管理员将这事告诉了当时权臣宇文护,宇文护因达奚武功勋卓著,就将此事给掩盖了过去,不当众揭露他的过错,还顺势将金带赐给了他。但也因为如此,很多人都看不起达奚武的所做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