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到彦之篇)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到彦之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白的浅度思考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3/12/18 13:14:11

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士,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到的后代。刘裕讨伐孙恩时,到彦之跟随刘裕征讨,每战必有战功。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等人决定在京口、广陵、历阳、建康四地同时起兵讨伐桓玄。当时到彦之的家就在广陵。建康、历阳两处失利,仅广陵得到控制。当时刘道规与刘毅、孟昶直接闯入军府杀死桓弘,因此控制了广陵。

在刘道规闯府杀人的时候,到彦之正在广陵近郊,听说桓弘被杀后,赶紧骑马往回追赶刘道规。而此时刘道规已经南渡长江。于是到彦之又接着向南追赶,一直到晚上才仓促过河。到彦之赶到京口时,刘裕已经攻向建邺,留下孟昶镇守京口。孟昶见到彦之赶来,便将他留了下来。

等桓玄战败后,到彦之面见刘裕,被刘裕责怪,到彦之也不申辩,孟昶也不替他解释,因此没有获得加官的褒赏。

一直到义熙元年(405年),到彦之才出任刘裕的镇军行参军。

义熙六年(410年),卢循趁刘裕北伐南燕之际,出兵进攻建康,刘道规派遣檀道济和到彦之支援建康。到彦之和檀道济趁卢循不注意,出兵夺取他的辎重,与后秦派去支持卢循的苟林交战,结果战败,到彦之因此被免官。

之后又以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为太尉刘裕的中兵参军。刘道怜镇守江陵时,到彦之被任为骠骑谘议参军,不久便迁升至司马、南郡太守。

义熙十四年(418年),到彦之跟从刘义隆去荆州镇防,因此升至使持节、南蛮校尉。

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到彦之进爵位为侯。

到彦之协助镇守荆楚,足足二十年,在当地素有威信,被当地百姓所感怀。

景平二年(424年),刘义隆被拥立为帝。由于当时权臣徐羡之、傅亮、谢晦先废杀刘义真,之后再伙同檀道济发动政变,诛杀刘宋少帝刘义符,为此刘义隆对徐羡之等人十分忌惮,自江陵东下起,便一直在提防徐羡之等人对自己不利。于是有了让到彦之领兵为前锋,先行出发开道的念头。

但到彦之却向刘义隆说道:“如果他们没有二心,那么您便应该穿上朝服,顺流而下。如果真的对您不利,那么仅凭这么一支军队,并不能保证您的安危。不仅如此,还可能让您和他们产生嫌隙,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安排。”

当时正好雍州刺史褚叔度过世,刘义隆派遣到彦之暂时去镇守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而徐羡之等人则想让到彦之外放,任雍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刺史,刘义隆自然没有答应,并立刻任到彦之为中领军,同时将中军事务交给他管理。

徐羡之、谢晦因担心刘义隆报复,于是让谢晦出任荆州刺史,以作外应。到彦之自襄阳出发返回建康时,谢晦已到江陵赴任荆州刺史。当时谢晦觉得到彦之并不会经过自己的领地。没想到到彦之到了杨口后,步行前往江陵,并对谢晦表现出十足的诚意,而谢晦极其厚重地结交到彦之。离别时,到彦之将良马、利剑、名刀赠予谢晦,谢晦因此而大感安心。

元嘉三年(426年)正月,刘义隆诛杀徐羡之、傅亮等人后,谢晦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到彦之领命讨伐谢晦,驻军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谢晦部下庾登之命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击败官军将领萧欣。当时很多人都劝到彦之退守夏口(今湖北武汉市黄鹄山东北),到彦之没有撤回,只是退保隐圻(今湖南岳阳市东北),继续抵御谢晦。

之后,刘义隆将讨逆重任全部委托给檀道济,檀道济进抵隐圻,与到彦之会师。将谢晦击败。

二月二十七日,谢晦叛军败局已定,谢晦逃回江陵,也没有做其他部署,只是惭愧地向周超道歉。当天晚上,周超弃军,一个人乘舟前往到彦之的营地请降。谢晦解散部下,与弟弟七人向北逃去。之后在安陆延头被当地守将抓获。

到彦之的军队进抵马头,谢晦的谘议参军何承天投降。

江陵因此被平定,到彦之也改任为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这一年秋季,朝廷调到彦之为南豫州刺史、监六州诸军事,镇守历阳。

刘义隆对到彦之十分优厚,想给他加开府,因此想让他先立军功。

元嘉七年(430年),经“元嘉之治”后,刘宋国力有所提升,刘义隆便想收复河南等失地。于是任心腹之臣到彦之为主帅(主要也是想让到彦之立些军功),率王仲德、竺灵秀、尹冲、段宏、赵伯符、竺灵真、庾俊之、朱修之等人,领五万甲卒北伐。由淮河入泗水,而此时泗水漫大水,船只日行仅十里。四月出发,七月才到东平须昌县。

刘宋军至,北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一起逃走。刘宋军很轻易地将这些地方夺下。之后到彦之留下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到彦之则令各路大军进驻灵昌津,沿黄河南岸列阵守御,一直到潼关。

十月初五,到彦之与王仲德,沿黄河南岸布防之后,回兵屯守东平郡。

十月二十二日,魏军从委粟津渡过黄河反击宋军,金墉城告破,杜骥逃走。虎牢关尹冲战败不降,投堑而亡。北魏继续进军滑台。

当时天寒,黄河河面将要结冰,而且军粮又吃完了。加上到彦之之前的眼疾复发,军中瘟疫爆发,虽有人不断建议到彦之不要撤军,但到彦之仍然选择撤军,烧毁战船徒步撤回彭城。并留下朱修之继续坚守滑台。当时垣护之曾建议竺灵秀协助朱修之镇守滑台,可是后来到彦之撤军,竺灵秀不仅没有支援滑台,反而弃守须昌(山东省东平县),南撤至湖陆(山东鱼台县),致使青兖二州陷于一片混乱。

当初到彦之北伐时,军资充足,及他还师后,些物资悉数被抛弃,武库一时空虚。刘义隆不得不派遣檀道济北上救援滑台,并将到彦之收押入狱,免其官职。兖州刺史竺灵秀以弃军之罪被诛杀。

元嘉八年(431年),到彦之复起为护军。

元嘉九年(432年),刘义隆恢复到彦之的封邑,但到彦之坚决不受。

元嘉十年(432年),到彦之去世。

标签: 刘裕檀道济徐羡之谢晦到彦

更多文章

  • 盘点南北朝时期名将录(达奚武篇)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奚武,高欢,宇文泰,侯景,尔朱荣,宇文护

    达奚武,字成兴,代郡人士。祖父祖父达奚眷,是北魏军事重镇,北方六镇之一的怀荒镇镇将。父亲达奚长,是军事要地沂城的镇将。祖、父两代人皆是军事重地的镇将,因此达奚武从小耳濡目染,骑马射箭为乐,有着武人那种洒脱不羁的个性。之后被同样是北方六镇之一,武川镇出身的贺拔岳所赏识。贺拔岳也就是之后的赫赫有名,关陇

  • 一生嫁了三任丈夫,最终悲惨而亡的皇后—尔朱英娥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朱英娥,尔朱荣,高欢,皇后,北魏,皇位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北魏时期的人,她的一生充满政治色彩,她一生嫁了三任丈夫,做了一次皇后,最后却悲惨而死,今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她的一生。尔朱英娥家世高贵,她是太原王尔朱荣的女儿,一开始嫁给北魏孝明帝为妃,封为嫔。孝明帝后期反对胡太后的专权,密诏尔朱荣回京,但是尔朱荣还没有到洛阳,孝明帝就被

  • 尔朱英娥:先后嫁了三位帝王,因反抗继子凌辱而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女子图鉴标签:高欢,皇帝,孝庄,高洋,尔朱荣,胡太后,尔朱英娥

    配图见网络今天来说的这个女人嫁过三位帝王,先后做过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嫔妃、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和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宠妃,最后却死于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凌辱中,她就是尔朱英娥,北魏权臣尔朱荣的女儿。第一任丈夫北魏孝明帝元诩是个充满了悲情色彩的皇帝,他六岁即位,一直由母亲胡太后把握朝政,不仅没有权力,连婚姻都

  • 范晔:拉美“文学爆炸”如何“引爆”中国文坛?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范晔,文学,马尔克斯,莫言,百年孤独

    译者范晔。受访者供图60年前发生在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爆炸”让马尔克斯等一批拉美作家作品享誉世界,拉美文学自此被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学体系。包括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内,“文学爆炸”的热风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60年后的今天,拉美“文学爆炸”在中国的回响从未停息。拉美文学热的余波:新

  • 范晔《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一个圆筒冰激凌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范晔,寓言,小猫,冰激凌,马尔克斯

    黑足月球猫:只有光着脚踩在月球上的时候才能看到。透明斑马:非洲的马孔多人相信,透明斑马身上的透明条纹是保护灵魂的栅栏。蜉蝣鲸:日出而生,日落而死。 出生的时候有一座山峰那么大,每分钟都在变小变轻, 死去的时候像一只小小的蜉蝣虫。勺子熊:勺子熊随身带着自己的勺子,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一旦发现好看的书,就

  • 戴锦华×范晔 | 谁能拒绝一场孤独又温柔的幻想

    历史解密编辑:文景标签:戴锦华,南北朝,科学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历史学家,范晔(刘宋)

    以动物为主角的软萌故事或许你已经看过不少,但你听说过这些动物吗?晕梦狐、时间熊、天气浴豹、玻璃猛犸、风铃狮子、乌托邦尼兔……“猫科动物之友” 范晔在《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中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神奇动物,但它们不仅是文学上的幻想,更是一种慰藉与存在方式的认同,让我们心灵深处的孤独、忧伤、脆弱、温

  • 范晔:不止“李白+莫言”,中国文学如何多元“出海”?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范晔,莫言,文学,李白,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来源:南美侨报60年前发生在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爆炸”让马尔克斯等一批拉美作家作品享誉世界,拉美文学自此被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学体系。包括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内,“文学爆炸”的热风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60年后的今天,拉美“文学爆炸”在中国的回响从未停息。丨拉美文学热的余波:新译版

  • 范晔-一个恃才傲物者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皇帝,宰相,刘义康,后汉书,宋文帝,艺术家,南北朝,科学家,历史学家,范晔(刘宋)

    范烨(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出身门阀士族,书香门第,多才多艺,通晓音律,擅弹枇杷。从小就聪慧好学,博渉经史,未成年就以善著文而负盛名。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史载,范书一出,诸家东汉史书皆废。宋文帝时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深得文帝信任

  • 港股震荡走高恒指涨1.3%,汽车股多数上涨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经纬标签:港股,恒指,领跌,汽车股,恒生电子,恒生科技指数

    中新经纬5月22日电 22日早盘,港股高开高走。截至午盘,恒指涨1.30%报19702.91点,恒生国企指数涨1.58%报6697.9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40%报3913.46点。截图来源:Wind盘面上,汽车与汽车零部件、零售业、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软件与服务等板块领涨;媒体、食品与主要

  • 铁岭旧事‖ 高恒烈士传略

    历史解密编辑:辽北春秋标签:抗日,伪军,烈士,国民党,游击队,科学家,铁岭旧事,高恒(法学家)

    高恒,河北省滦县沈官营村人,1921年4月5日生于-一个贫苦农家。由于生活拮据,自幼未能读书,稍长便帮家干农活,从不说苦叫累。困苦的生活,在他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不公平的世道很有反感。由于家境贫寒,高恒17岁那年为了挣几个钱补助家里生活,受雇替富人家去卢龙县参加伪新民会组织的棒子队训练。训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