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晔:不止“李白+莫言”,中国文学如何多元“出海”?

范晔:不止“李白+莫言”,中国文学如何多元“出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新社华舆 访问量:1950 更新时间:2023/12/6 14:44:33

来源:南美侨报

60年前发生在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爆炸”让马尔克斯等一批拉美作家作品享誉世界,拉美文学自此被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学体系。包括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内,“文学爆炸”的热风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60年后的今天,拉美“文学爆炸”在中国的回响从未停息。

丨拉美文学热的余波:新译版《百年孤独》

▲译者范晔 。( 受访者供图)

2014年,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 北京大学西葡语系副教授 范晔做了一场题为“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和中国”的讲座后,收到了许多素不相识的听众送的礼物。

“一位大婶说她家的甜食店就叫“番石榴飘香”(与马尔克斯访谈录同名),一定要给我尝尝这番石榴糕,还有人送我珍贵的马孔多(《百年孤独》中虚构的小镇)纪念银币。”说起这些,范晔至今感怀不已,“既感且愧,不知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是否配得上这一番深情厚谊。”

同当地的听众一样,大多数中国读者因为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认识了译者范晔。2011年,该小说的第一个获得正式授权的中译本问世,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拉美文学热”再次生发出新的能量。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多次表示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更加壮大了这部经典之作的声誉,推动了中国国内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回溯与研究。据出版方新经典文化2021年公布的数据,新译版《百年孤独》出版至今总销量约1000万册,一度成为拉美文学汉译史上的现象级事件。

▲范晔与马尔克斯的妹妹交谈。(受访者供图)

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纯文学化”

近来有论者称,中国是拉美之外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一切的发端要回到半个世纪前的拉美“文学爆炸”。

据范晔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巴革命胜利后,人们将视线聚焦到拉美这片土地,当时的欧美出版界出版了一批包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略萨的《城市与狗》等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轰动。彼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内部刊物《外国文学情况》拉美文学特辑将《百年孤独》介绍到中国,称其为“‘幻想文学’或‘魔术现实主义’的新流派小说”。1979年,《外国文学动态》首次将拉美当代小说的特征译为“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学界开始从艺术特色角度评价分析“魔幻现实主义”。

有趣的是,尽管西班牙皇家学院词典给“mágico”一词的义项是“与魔法相关;神奇,奇妙”,不是“魔幻”。范晔回忆,“当年不乏有国内学者提出这种译法未必是最恰当的,甚至会阻碍读者领会其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但这并未动摇‘魔幻现实主义’译法成为定名。”他认为,或许正是因为“魔幻”与“现实”碰撞产生的修辞悖论性,更加激发了读者想象和论者阐释,甚至“将人们引向对现实主义的本质的追问”。这一名之立、一字之差,为日后的研究理路埋下了草蛇灰线。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半期,“走向现代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中国作家的心态转向创新求变。加之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拉美文学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为中国文坛带来了勇气和参照。更重要的是,正应“中国与拉丁美洲如同血型相同一样,交流起来不会发生相斥反应”的愿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魔幻”传统的审美契合,《百年孤独》的著名开头——“多年以后……”等种种魔幻现实主义变体开始出现在莫言、陈忠实等中国作家笔下。

自此,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拉美文学热”。“学术界与文学创作界都处于研究热潮中,同时进行着密切的互动和交流,其密度和强度放眼整个外国文学传播史都是不多见的。”范晔说。

然而,“一方面是学术界强调立足本土的成功经验和定义性特质,另一方面却是创作界在实践中致力于技术层面的模仿和化用,还有一些研究者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视为‘表现手段上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结合的成功案例,将之形塑为本土题材加现代技巧的文化实践。”范晔分析,“如此将写作技巧与作品文本剥离,在某种程度上,预表了魔幻现实主义‘纯文学化’的走向。”

对此,范晔提醒,这种逻辑背后的“民族”与“世界”的二元对立,本身也可能是殖民意识形态构建的产物。正如许志强等学者的洞见,单纯地将民族化的印第安及黑人文化视为魔幻现实主义基础不免有所局限,跨国多元文化转换所形成的“混合空间”才是魔幻现实主义生成的渊薮。

丨中国读者视野中“经典化”的拉美文学

一直以来,在中国读者眼中,拉美文学常被冠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范晔指出,这是因为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已经被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化”的拉美文学。

事实上,拉美文学并非只有魔幻现实主义一家。有国内学者认为,仅是现实主义就衍生了四大流派:魔幻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和心理现实主义,且每一流派都有重要代表作。《百年孤独》正是将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体现最为充分的作品,而且马尔克斯也并非在所有作品中都运用这一手法。

在范晔看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产物,是西班牙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派和前哥伦布时代美洲神话等多种文明传统的“合金”,何况,魔幻现实主义一词并非发端于拉美本土。

据史考镜,“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一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的欧洲绘画领域著作中,直到此书被翻译成西班牙语并在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上传播,魔幻现实主义流派才构建起较为完备的谱系。而“魔幻现实主义”真正进入拉美视野,是在古巴作家卡彭铁尔的《人间国》的序言中,首次提出“神奇现实”的概念,后广与“魔幻现实”辨析,成为魔幻现实主义源流史中的关键环节。

那么为何提到拉美文学,中国读者习惯性地将其等同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呢?有国内论者认为,根本原因是在“拉美文学热”时,中国文化界忽略了拉美文学被西方承认的代价:西方世界对拉美文学的指认——魔幻现实主义。

并且,中国的出版社出于市场考虑,多引进拉美“大家名家”和“获奖作品”,或使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尽管国内研究者和文学史家选择淡化甚至避免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也未能撼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一枝独秀的地位。”范晔说。

要想避免拉美文学的“标签化”传播,范晔认为,首先应着眼于文本,检视这一标签下各个作家创作风格和诗学观方面的差异;同时,在中外比较文学领域,深化魔幻现实主义研究,审慎而节制地使用这一术语,避免概念泛化和滥用;更重要的是,开拓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吸纳思想史资源,还原拉美文学流派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构建更整全的文学史图景,打破“明信片”式的刻板想象。

丨不止“李白+莫言”,中国文学如何多元“出海”?

正如拉美文学在中国出版市场总难摆脱“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拉美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也未彻底摆脱“东方主义”式的猎奇视角。

长久以来,中国古典文学代表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杂剧等陆续走出国门,由西语世界享有盛誉的出版社译介出版,译本也可堪研学琢磨,《赵氏孤儿》还曾被西班牙知名剧团搬上舞台。现当代作家如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王小波、麦家等的西文版作品也一度出现在西语国家书店的显眼位置,莫言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成更不必说。范晔笑称,“曾有人半开玩笑地总结,当前中国文学在西语世界的译介是李白加莫言:李白代表的是古典文学,莫言代表的是现当代文学。”因此,如何呈现中国文学更为丰富多元的面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范晔认为,文学作品付梓上市便兼具文化产品属性,除了文本自身,版权代理人或中介是影响流通的首要因素。“当年如果没有诗人卡洛斯·巴拉尔这样独具慧眼的出版人看到了《城市与狗》《三只忧伤的老虎》,没有‘卡门大妈’这样特立独行的版权代理人嗅到了马尔克斯的潜力,没有格雷戈里·拉瓦萨这样允称大家的译者将《百年孤独》呈现到英语世界,拉美‘文学爆炸’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其次,要吸引对外输出国“文化精英”阶层的关注,打破以欧美评价体系为中心的桎梏。“就像七百年前的《赵氏孤儿》,拜汉学家雷林克之功,能让二十一世纪的西语世界评论家发出感叹,他们前所未闻的纪君祥作品,足可以与古希腊悲剧和莎剧相媲美。”

更为重要的是坚定文化自信。“整个世界都是阿根廷文学的传统。”博尔赫斯的豪情在“爆炸”一代的作家身上完美展现。“他们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见证了,无论是古代美洲的璨烂文化,还是欧美风行的文学潮流,乃至遥远东方的秘响旁通,都能在自己的笔下融为一炉,这种文化自信的强健胃口,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襟怀气概,仍值得我们敬佩与镜鉴。”

近年来,中国政府支持的文学经典外译项目如火如荼,中国和拉美始终保持着紧密的文化联系。对于未来,范晔十分笃定,“文学经典中往往蕴藏着一种语言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而翻译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基础和保障。以文会友,文心相通,必能促进中拉民心相通。”(完)

记者/宋屿

更多文章

  • 范晔-一个恃才傲物者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皇帝,宰相,刘义康,后汉书,宋文帝,艺术家,南北朝,科学家,历史学家,范晔(刘宋)

    范烨(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出身门阀士族,书香门第,多才多艺,通晓音律,擅弹枇杷。从小就聪慧好学,博渉经史,未成年就以善著文而负盛名。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史载,范书一出,诸家东汉史书皆废。宋文帝时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深得文帝信任

  • 港股震荡走高恒指涨1.3%,汽车股多数上涨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经纬标签:港股,恒指,领跌,汽车股,恒生电子,恒生科技指数

    中新经纬5月22日电 22日早盘,港股高开高走。截至午盘,恒指涨1.30%报19702.91点,恒生国企指数涨1.58%报6697.9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40%报3913.46点。截图来源:Wind盘面上,汽车与汽车零部件、零售业、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软件与服务等板块领涨;媒体、食品与主要

  • 铁岭旧事‖ 高恒烈士传略

    历史解密编辑:辽北春秋标签:抗日,伪军,烈士,国民党,游击队,科学家,铁岭旧事,高恒(法学家)

    高恒,河北省滦县沈官营村人,1921年4月5日生于-一个贫苦农家。由于生活拮据,自幼未能读书,稍长便帮家干农活,从不说苦叫累。困苦的生活,在他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不公平的世道很有反感。由于家境贫寒,高恒17岁那年为了挣几个钱补助家里生活,受雇替富人家去卢龙县参加伪新民会组织的棒子队训练。训练期

  • 云端工位火了!第一视角揭秘(恐高慎点)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塔吊,云端,公铁,赵为鑫,工位

    近日,塔吊司机赵为鑫在270多米高的工位上拍摄的一组震撼“大片”火了网友留言表示:“你的工位我的工位好像不一样!”△图中红圈位置为赵为鑫的工位今年34岁的赵为鑫是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项目一名塔吊司机在云端工作是种什么体验?第一视角揭秘270多米高的工位他在2平方米的操作室坚守270多米的高空上一

  • 恐高慎入有球迷坐在方尖碑顶部的窗口挥舞阿根廷国旗

    历史解密编辑:直播吧标签:恐高,方尖碑,阿根廷国旗,布宜诺斯艾利斯,恭喜梅西

    直播吧12月20日讯 阿根廷夺得了本届世界杯冠军,目前球队已经回到祖国,正在进行夺冠游行。现场有记者拍到,有球迷坐在方尖碑顶部的窗口挥舞阿根廷国旗。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历史纪念碑和地标。建于1936年,以纪念该市建城450周年。高度为67.5米,有一个入口,顶部有四扇窗户。

  • 热门惊悚冒险片《坠落》确认引进,友情建议“恐高慎入”

    历史解密编辑:周到上海标签:坠落,冒险,恐高,亨特,惊悚

    今日,热门惊悚冒险片《坠落》宣布确认引进,档期待定。本片讲述两个极限运动爱好者挑战攀爬废弃电视塔的故事:贝基与丈夫都是极限运动爱好者,然而在一次攀岩中,丈夫意外坠崖不幸丧生,这场灾难给贝奇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她疏远了周围所有人,沉浸在失去恋人的痛苦中。同样爱好冒险的亨特为了帮助闺蜜走出悲伤,邀请

  • 恐高慎入!《坠落》发布定档预告 11.18内地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1905电影网标签:坠落,电影,电视塔,惊悚

    1905电影网讯 日前,由斯科特·曼执导、格蕾丝·富尔顿、维吉尼亚·加德纳主演的惊悚冒险电影《坠落》发布预告,宣布中国内地定档2022年11月18日上映。影片于2022年8月12日在北美上映,IMDb评分6.4。故事讲述了两个爱好极限运动的女孩被困于2000英尺(大约610米)的电视塔上后奋力求生的

  • 两朝风云(四二)高慎为何背叛高欢?并非争夺女人,而是门阀内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高欢,高澄,北魏,丞相,高慎,门阀,宇文泰,高仲密,南北朝,两朝风云

    在东西魏战争的后半段,东魏政权内部很大的叛乱,这场叛乱也直接引发了邙山之战,使得东西魏国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场叛乱起于兖州刺史高慎的叛乱,引发了宇文泰和高欢两股势力的激烈碰撞。虽然最终以高欢方面的胜利而告终,但东魏内部也因此而发生了极大的动荡,为后来北齐内乱埋下了隐患。很多人将这次叛乱,归咎于高欢

  • 从顽劣少年到国家英雄:大胖子高延宗的演变路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高延宗,高纬,宇文邕,高澄,北齐书,高湛

    从顽劣少年到国家英雄:大胖子高延宗的演变路程高延宗,东魏权臣高澄的第五子,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侄子。高澄死得早,高延宗从小被高洋收养,高洋是一个“纵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世未有”的兽性皇帝,高延宗跟着他,好东西没学到,顽皮倒是见长,高延宗十二岁时,还往高洋的肚脐眼里撒尿。对此,高洋非但不生气,

  • 我叫贺拔岳,这是我平秦定陇的第二战:计胜尉迟菩萨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尉迟,菩萨,高欢,丑奴,贺拔岳,尔朱荣,宇文泰,平秦定陇

    我叫贺拔岳,自从我击溃了“赤水蜀”之后(详见拙作:我叫贺拔岳,我是关陇集团的第一任大佬),便要面对此次西征的主要目标:万俟丑奴。虽然以二千胜数万,并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军备物资及战马,使原本士气低落的军队,变得士气高涨,但想要以这点兵马去平定万俟丑奴,显然还是不够的。依计划,统帅尔朱天光先抵达长安,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