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笔下最美的36个字

王羲之笔下最美的36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临池 访问量:3834 更新时间:2024/2/12 19:16:04

一提起书法,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书圣”王羲之,他的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字寓刚健于优美,神态多姿,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下面这36个极具气韵的单字尽显其行笔特点和用笔之技巧。我们一起欣赏下。

王羲之修为至深,

其书法形断意连,丰润,圆活,

极具神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美不胜收

《兰亭集序》字字俊秀,

远不止这36个字。

行云流水,收放自如。

这字写的有气魄,

有灵魂,仿佛行云流水般流动,

像是一副美轮美奂的山水画,

美的让人陶醉。

王羲之的字为什么至今无人能及?

值得我们反思。

古人总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天衣无缝,除了王羲之的书法外,再比如《易经》,《孙子兵法》,比如麻将,象棋等等。希望今人也能做出更多极致的东西。我们只有把各个领域做到像古人一样的极致,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和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后人评曰: “飘若游云 ,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王羲之《追寻帖》,一代书圣的人生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追寻帖,王献之,米芾,行草书

    《追寻帖》王羲之的行草书,共11行103字,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人到暮年的浓厚伤感,其中频哀感、哭之、酸塞等都在给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份心态。在《追寻帖》中,王羲之说到他每天起床后要“服食行散”,也因此感觉特别疲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晚年,身体虽然已经衰弱了,但他还保持着“服食”的习惯。“服食”又名“

  • 这张字帖,王羲之笔法秘诀一览无余!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行书,墨迹,晋朝,王羲之,游目帖,书法家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此信札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中表达了王羲之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周抚,字道和,东晋中兴名将周访之子,原籍汝南安成,后移家浔阳。永昌元年

  • 王羲之的“鹅头点”,800年都没有人学会!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书法,王献之,兰亭

    王羲之为什么能被世人称为“书圣”?他前有钟张,后有张怀,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个个惊世骇俗。兰亭媚妍,颜字神武,苏体沉稳,米字放浪,哪个不是一等一的高手?本篇从王羲之的点入手,谈谈王羲之的匠心独运之处。而这些点的运用,除王羲之以外,后人包括其子王献之其侄王询以及其他的王家一脉,都再也没有出现过。王羲之

  • 王羲之草书《寒切帖》(高清本)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谢安,唐人,晋朝,王羲之,寒切帖,行草书,书法家,书法作品

    王羲之章草书法《寒切帖》,天津巿艺术博物馆藏。《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唐人勾填本,有乌丝栏。纵25.6厘米,横21.5厘米,草书五行,五十字。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明韩世能、王锡爵,清王时敏等递藏,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艺术珍品。其中“谢司马”应

  • 最得王羲之笔法精髓的,不是米芾也不是赵孟頫,而是这位书法家,他的字堪比王羲之原作!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米芾,晋朝,画家,王羲之,赵孟頫,褚遂良,书法家,书法作品

    历代书法家,谁才是得王羲之笔法精髓的人呢?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固定答案,但大家一般会说起三个人的名字,那就是米芾、赵孟頫和王铎。一直以来,就有“米芾得王羲之之迅疾,赵孟頫得王羲之之端正,王铎得王羲之之雄厚”这种说法。这三位大家在学王字上确实出类拔萃,但并不是说就没有人能超越他们,比如“初唐四家”之一的褚

  • 王羲之《丧乱帖》高清附释文1.1版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王羲之,丧乱帖,书法,小楷

    王羲之《丧乱帖》唐代双勾填摹本,纵28.7厘米、横58.4厘米,现藏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自东晋末,经南朝至隋朝,历经战乱,遗失、毁灭者甚多。家藏部分书法珍品被他的后世子孙所收藏,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编为《万岁通天帖》,尽数呈交给了朝廷,而《

  • 王羲之《岳阳楼记》高清图,终于找到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岳阳楼记,行书,书法,兰亭集序,米芾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生长于江苏无锡,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钟繇。王羲之无真迹传世。著名的《兰亭集序》等帖,《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 王羲之书法《诸贤帖》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草书,行书,晋朝,王羲之,诸贤帖,大观帖,书法家,澄清堂帖,书法作品

    王羲之草书《此诸贤帖》3行,28字。又称《诸贤帖》。《澄清堂帖》、《二王帖》、《大观帖》、《鼎帖》收刻。第二行“须”字,有作“顷”。此帖大意为:此间各位贤达尚好,时有书信见告,十分疏略。我现在疾病很重,不得礼数,为之叹息。以此观之,此帖乃羲之晚年所书。释文:此諸賢粗可,時見省,甚為簡闊,遠(須)〔頃

  • 学王羲之行书,不妨参佐此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书法作品,米芾,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兰亭序,行书,晋朝

    很多书友认为:学王羲之的行书,要么就是《兰亭序》,要么就是《集王字圣教序》。这当然没有问题,不过,这两篇作品恰恰是非常难以进入的。《集王字圣教序》,它有一个问题是集字,气韵上总会有后人自己的意识加入;而完整的作品,则更能真实表现原作者的用笔、结字、章法等。所以,不妨拓宽一下自己的视界,看看王羲之别的

  • 什么叫“笔断意连”,看看王羲之《远宦帖》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远宦帖,草书,兰亭集序,十七帖,行书

    译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远宦帖》,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此帖为王羲之晚年所作,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远宦帖》用笔细腻丰富,动作节奏鲜明,几乎在每一线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