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臣魏征,最后得以善终了吗?为何野史说其死后被挖坟鞭尸?

一代名臣魏征,最后得以善终了吗?为何野史说其死后被挖坟鞭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28 22:58:31

贞观十七年,唐朝一代明相,凌烟阁上排名第四的魏征,因病去世于长安。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代名相魏征,以敢言敢谏闻名。唐太宗李世民,曾将魏征比作是自己的镜子,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废朝五日。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后来魏征出葬之时,李世民曾率百官相送,并亲自为其撰写碑文。

这样的待遇,可谓是极尽哀荣了。

但是,很讽刺的是,仅仅半年之后,李世民就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并且毁掉了当时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甚至于在野史当中,李世民不光将魏征的墓碑推倒,还将魏征的尸骨挖出来进行鞭尸!

相隔仅仅半年时间,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要说起这个问题来,我们就要仔细说说魏征的生平了。

魏征,字玄成,生于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在魏征出生一年之后,隋朝建立。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魏征应该是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士族家庭。不过,和很多人想的不同,魏征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跟着李家。最开始的时候,魏征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瓦岗派。

大业十三年,当时37岁的魏征,在家乡的郡丞麾下做官。后来隋末大乱,这位郡丞起兵,响应瓦岗李密,魏征也就转投到李密麾下。大业十四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才随李密投降唐朝。同样是这一年,魏征又在黎阳被窦建德俘虏,不得已在窦建德麾下做了三年的起居主人。

直到公元621年,李世民打垮了窦建德,魏征才得以再次入唐为官。

短短四年时间,魏征先后跟了四位主人,也算是命途坎坷了。

不过,坎坷的经历,并没有对魏征造成大的伤害,反倒是让他的名气更大了。因为在这四年当中,他曾经分别给几位故主献策。如果李密、窦建德等人,能够采纳魏征的建议,估计就不会失败了。

所以,当魏征入唐之后,太子李建成直接拜其为太子洗马,待遇甚厚。

这一年,是武德四年。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魏征一直在李建成的麾下尽心尽力,全力辅佐李建成。而魏征的尽心尽力,也给李世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当时作为秦王的李世民,曾不止一次,险些死在魏征的谋划下。

终于,到了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争夺储君之位,矛盾日益升级。到了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爆发。

这场手足相残的政变,最后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并且将李世民送上的皇帝的宝座。

而李世民在登上皇帝位后,对于曾经给自己造成大麻烦的魏征,非但没有疯狂报复,反倒是将其重用。因为曾经敌对,所以李世民深知魏征的才能。

从这一年开始,魏征开始在李世民麾下为官。这一年,魏征47岁。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魏征开始全心全意辅佐李世民。魏征以能言敢谏闻名,经常强硬的对李世民谏言,难免会让李世民觉得不舒服。最激烈的一次,李世民曾经明言要杀了魏征。多亏了长孙皇后的劝诫,李世民才没有这样做,而魏征也得以继续进言。

纵观贞观年间的很多事情,李世民犯过的错误,其实不止一次。但这些错误,大多因为魏征的谏言,防患于未然,没有酿成大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李世民才会对魏征那么看重,将其排在凌烟阁上的第四位。

那么,如此受重视的魏征,为何仅仅去世半年之后,就会被李世民清算呢?

这就要说起魏征生前所做的另外几件事情了。

魏征敢言敢谏,李世民之所以能一直容忍,除了李世民自身的大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魏征本人,并不善于结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能容忍魏征的冒犯,因为魏征不会对他的统治造成任何威胁。

但是,魏征为官期间,除了对李世民谏言之外,还做过其他的事情。比如,向李世民推荐人才。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侯君集杜正伦两人,说他们二人,有宰辅之才。

客观来说,魏征的这个推荐,倒也没有错。因为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两个人的才能,确实是足以做宰相的。尤其是杜正伦,到了唐玄宗时期,也确实做过宰相。

但问题是,当魏征去世之后,仅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一件事。正是这件事的发生,使得魏征本来公平无私的推荐,彻底说不清了。

这件事,就是李承乾谋反。

魏征去世于公元643年2月11日。仅仅在魏征去世不到半个月之后,就传来了齐王李佑谋反的消息。李佑的谋反,很快就被镇压。到了四月初六,这件事就已经彻底了结,李佑本人也被贬黜为庶人。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李佑的谋反,间接牵连出了当时作为太子的李承乾。当时在审问李佑案的时候,意外牵连到李承乾的亲信纥干承基。四月初一,纥干承基供出,李承乾竟然也要谋反!

最终,李承乾被剥夺了太子位,贬为庶人。

李承乾案发之时,魏征早已去世数月。但这件事,却间接牵扯到了魏征。

一方面,魏征曾经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师,而且还是李世民亲自指定给李承乾的。另一方面,魏征曾经推荐的侯君集、杜正伦二人,都是太子党最核心的成员。尤其是侯君集,更是太子李承乾的岳父。

如此一来,魏征的位置,也就变得十分尴尬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时盛怒之下的李世民,直接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同时毁掉了魏征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事。至于挖坟鞭尸一事,仅仅只存在于野史当中,正史并无任何记载。

不过,李世民终究是一代雄主。在暴怒之后,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是自己冤枉了魏征。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因为没能一战灭掉高丽,同时战损过大,想起了魏征。明言如果魏征还在,绝不会让他犯这样的错误。

在这一年后,李世民命人帮魏征重新立碑,并且以少牢之礼祭奠魏征。

一代名臣,终是得以善终。

更多文章

  • 为何在魏征死后悔婚,还推倒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李雨爱打羽毛球标签:魏征,太子,李世民,李承乾,科学家,长孙皇后,历史学家

    公元643年,大唐第一谏臣魏征病危,唐太宗带着9岁女儿去探病。此时的魏征已经奄奄一息,看到李世民到来,只能流泪却动弹不了,君臣二人相伴几十年,唐太宗也悲从中来,他突然指着魏征儿子说:“我把女儿嫁给你。”魏征病重时,李世民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儿子魏叔玉。贞观十七年,魏征驾鹤西去,唐太宗悲痛万

  • 魏征死后,曾为他废朝五日的唐太宗,为何将他的墓碑给推倒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魏征,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唐太宗,书法家,科学家,军事政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谈起魏征,大家都会想起其与唐太宗之间的美谈,两人被公认为君臣的典范。一个秉直上书的臣子自是好臣,但这也需要一个有博大胸怀的帝王,因而,但从阴谋论上说,两人各取所需,魏征成一代名相,唐太宗需要一个好的形象掩盖自己囚父杀兄的罪名。但是在魏征死后,曾为他废朝五日的唐太宗命人将他的墓

  • 聪明的初唐布衣宰相,不学魏征,死前做了件让李世民无比欣慰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魏征,宰相,皇帝,晏婴,管仲,隋朝,李世民,唐太宗,科学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唐朝贞观十七年,一代名臣魏征病重,药石无医,眼看着就要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很伤心,在去看望魏征时,当着他的面把自己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女衡山郡公主指婚给魏家长子魏叔玉。魏征死后,李世民命皇太子为他举哀,命百官送灵柩出长安郊外,送葬时李世民登上御苑的西楼望着魏徵灵柩的方向痛哭,还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做挽词十

  • 李建成的最后一天:听到李世民喊了声大哥,心中把魏征恨得要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建成,李世民,魏征,李渊,李元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清晨,晓日初升,大唐帝国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带领一干亲信来到玄武门外,验明身份,值班的北门中郎将常何令人打开城门,放李建成和李元吉进来。李建成的东宫护卫说,今日之事非比寻常,我们愿随太子一起进宫。戴甲入宫乃是大忌,李建成看了看常何,拒绝了这个建议。常何出身

  •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何推倒其墓碑,毁掉与魏家的婚约?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世民,魏征,李承乾,侯君集,宰相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谏臣,他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643年,64岁的魏征病死,李世民伤心地说道:“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是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变脸”了,他不仅毁掉了与魏征家的婚约,还命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和魏征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极尽哀荣

  • 生前一套死后一套,魏征死后三天,李世民便砸了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魏征,李世民,侯君集,长孙皇后,李建成

    魏征死后被李世民平坟鞭尸一事,并不存在于正史记载。不过李世民确实曾因对魏征有所不满,而惩罚了魏征。李世民在魏征死后不久做出的惩罚是:停婚推碑。想要解读这个问题,咱们先要知道一些事。李建成死后,李世民不但没有诛杀李建成重要的谋臣魏征,反而是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开始重用魏征。李世民封魏征为高官,一方面是为

  • 所有的影帝都无法和李世民、魏征这两个千古“影帝”并驾齐驱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世民,魏征,房玄龄,长孙皇后,李渊,长孙无忌

    都知道当个影帝不容易,小李子莱昂纳多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子了!才弄个奥斯卡影帝。但所有的影帝都无法和李世民、魏征这两个千古“影帝”并驾齐驱。最狠的影帝在表演,效果必是绝唱级别的。咱当个乐就行了,千万别太当真,因为可能性不大。对于李世民的表演天赋,有一段记载。贞观二年五月,一场铺天盖地的蝗灾席卷了包括长

  • 魏征死后才半年,李世民推到他的墓碑,死前呢?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魏征,李世民,李建成,李承乾

    作者:阿赖耶识身为青史留名的谏臣魏征,他的名声流传,一句:武死战,文死谏,开启了言官的篇章。提到魏征,就不得不提起李世民。或者说魏征的名声,全部出自李世民。可是魏征的一生,终究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一)魏征死前,李世民悲痛不已魏征最为风光的时候,不是在朝堂上的舌战君王,而是在魏征死前,缠绵病榻之际,

  • 曾是真普京大脑 俄罗斯魏征含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腌臜泼才标签:普京,魏征,斯基,俄罗斯,乌克兰,科学家,帕夫洛夫,历史学家

    据俄罗斯媒体2月27日报道,俄罗斯政治学家和战略家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 (Gleb Pavlovsky) 去世,享年 71 岁。帕夫洛夫斯基被认为是“普京主义的缔造者”之一,在普京于 2012 年重回总统宝座的“易位”举动之后,他成为了对该政*权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有普京诤臣、俄罗斯魏征之称。在生命

  • 一代名相魏征,生前很受赏识,死后为何被唐太宗质疑,并砸了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魏征,李世民,李承乾,长孙无忌,侯君集

    魏征惨的是死后,不是生前。魏征生前很受太宗赏识,死后,墓碑被砸,儿子和公主的婚姻作废。为何会如此?表面看,受到两件事的影响。一、表面看,是两件事影响了魏征死后的待遇(1)一桩造反案,将魏征牵连了进去公元643年2月11日,魏征病逝。病逝前,唐太宗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新城公主过来探望。已经病入膏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