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历来都提倡宽以待人,但是宽容与仁慈也是有底线和原则的,譬如古语有云:人生在世有四大不共戴天之仇,即为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亡国之奴、灭门之仇四项,触犯到这几样人性的底线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然而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五代十国混乱之际,却有一位堪称“忍者神龟”的唐末将领张全义忍辱负重,即便家中女眷悉数受辱仍然一味坚守愚忠,缔造了一段十分耻辱劲爆的发家史。
乱世割据,因利而聚
张全义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底层农耕家庭,他长至成年之后曾在县衙做过小吏,因为屡受县令困辱而导致仕途不顺,一再忍耐后忍无可忍的张全义索性逃亡,后在割据乱世的大趋势下逃亡途中又加入了黄巢起义军。
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草根出身的张全义凭借英勇作战的功劳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
但安稳的官宦生涯没过几日,张全义便在跌宕起伏的社会大背景的裹挟之下战败降唐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后因屡立战功又被任命为晋城刺史,并获唐僖宗亲赐名。
等到当初对张全义礼遇有加的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去世后,刘经与张全义辅立幼子上位,但君弱臣强导致内乱不断,刘经与大将李罕之争夺地盘,最终李罕之胜出,势力水涨船高。
而诸葛仲方年幼,张全义审时度势反手与李罕之结盟,一致对付刘经,不想却被刘经打败,被迫与李罕之退保怀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接着张全义和李罕之分据怀州和泽州以抗拒秦宗权部将孙儒的攻陷,此时的张全义和李罕之双方因利而聚,抱团取暖,既是上下级关系,更为患难之交,情意非比寻常。
等到朱温击败秦宗权后,孙儒撤退,盘旋在张全义和李罕之二人心间的危机得以解除,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张全义和李罕之二人坚不可摧的结盟关系便利尽则散,甚至张全义与李罕之一度化友为敌,二人之间剑拔弩张,关系紧张。
为报后梁出兵之恩,一味容忍朱温之辱
张全义与李罕之友好同盟关系变质的初始导火索便是二人迥异的治理方式,以勤俭节约著称的张全义治理之下的洛阳百姓安居乐业,岁晏有余粮。
而反观李罕之则因治理无方而导致缺粮少衣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这些亏空的部分都是患难盟友张全义在为其补窟窿。
但是一次两次尚且可以救急,次数多了纵使张全义有心帮扶散尽仓储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李罕之则贪得无厌且暴戾不仁,不仅不加以感恩戴德反而稍微不如他的心意便逮捕洛阳官吏到河阳杖责,丝毫不顾忌张全义的情面。
如此种种导致张全义的手下诸将士纷纷对不懂感恩的宵小之辈李罕之恼恨万分,现实已然如此,但待人宽厚的张全义却仍然想要粉饰太平,尽力满足着李罕之的需求。
另一边李罕之也为张全义全心全意的忠心得寸进尺,表面上的二人风平浪静,实则他们之间早已产生裂痕,暗潮汹涌之下的决裂只需要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快这样的时机便来临了,李罕之主动出击盘桓于晋地的王重盈,这一军事举措促使王重盈秘密联络张全义共同打击李罕之;而张全义早已对这个昔日盟友忍无可忍,于是乘李罕之后方无备派兵突袭取河阳。
李罕之见状投奔李克用,并借骑兵七千回攻被张全义占据的河阳,张全义一方人马被围困日久,城中弹尽粮绝,张全义及部下沦落到靠吃木屑度日。
眼看残兵败将已朝不保夕,为了不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张全义向朱温求救,最终得到救援结束了困境,张全义因此将朱温视作救命恩人。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张全义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道理,被救命恩人朱温委以重任的张全义不仅兢兢业业听命于后梁,而且即便后来昏庸无道的朱温对张全义一家做出为世人所不齿之事,张全义也仍一味愚忠。
根据史书记载,张全义遵循唐昭宗的命令负责修缮洛阳宫殿,后来担心野心勃勃的朱温不放心便主动避权让位。
后来朱温篡位建梁称帝,明哲保身的张全义又被调回到了河南任节度使的职位,此外还受到进封魏王以及赐名宗奭的殊荣。
如果说前面这一段是张全义忍辱负重获得统治者的信任与重用的明智之举,那么后来在朱温处于梁晋争霸不利局面甚至多次兵败之后,张全义仁然坚守忠义,为朱温招兵买马实属仁至义尽。
至于朱温后来在张家避暑时趁机悉数奸污了张全义的妻子女儿一干人等,张全义之子张继祚羞耻难当想要杀死朱温泄愤是人之常情,而张全义“忍者神龟”的技能再次爆发。
张全义不仅制止了儿子的复仇之心,而且再次顾念旧时救命之恩以愚忠思维为朱温遮掩罪行,实可谓是一代愚昧忍者。
即便如此,朱温也并未为自己的荒唐之举而感到愧疚,反而在晚年愈发生出了猜忌之心,还常将张全义的夫人储氏召入宫中询话,在储氏一番温言细语表忠心后朱温才不再追究。
八面玲珑,钻营攀附
再到后来朱温被朱友珪弑杀,朱友贞杀朱友珪而自立,而张全义仍然是治理河南一方的府尹,可以说是流水的君王铁打的张全义,这与其忍耐及钻营脱不开干系。
张全义身在后梁,但通过其弟张全武的关系密通晋,待到后梁亡故,李存勖入汴梁,灵活善变的张全义赶来向新势力领袖大献殷勤,自此又成为了李存勖堂前红人。
除了在前朝政事的巧心经营之外,张全义对于后宫亲眷的人际关系也大有拉拢手段,他行贿刘皇后,与后宫保持了密切的往来,且还使得刘皇后在家宴酒过三巡之后认他为义父,自此攀附上了皇亲贵戚之名。
五代“忍者神龟”张全义的发家史十分劲爆,既有前朝精密部署,运筹帷幄,又有后宫奉承拉近皇亲关系,此人除了忍辱负重之外更是极擅钻营之道,故而地位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