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孙女遗骨出土,专家将骨头拼在一起,感叹:别再抹黑武则天

武则天孙女遗骨出土,专家将骨头拼在一起,感叹:别再抹黑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晓晓聊历史 访问量:4029 更新时间:2024/2/1 0:55:41

武则天孙女遗骨出土,专家将骨头拼在一起,感叹:别再抹黑武则天

武则天,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由于男尊女卑的旧观点,历代学者对她都多有苛责,因此关于她的冤案在帝王群中高居榜首,甚至超过了秦始皇。在武则天的一生中,她残害自己骨肉的冤案接二连三,例如武则天在头胎生出安定公主后,竟狠心将其闷死,以此来嫁祸王皇后。此后,武则天又亲手逼死了自己的次子李贤,而另外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也屡次遭遇迫害。

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于公元701年,逼死了孙子李重润、孙女永泰公主与孙女婿武延基,原因是这三人在背地里诋毁武则天的两位男宠——张易之与张昌宗。据史书记载:

”则天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中宗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润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言二张专政。易之诉于则天,付太子自鞫问处置太子并自缢杀之。”翻译过来就是,武则天晚年以张氏兄弟为耳目,以此控制朝政。而皇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和永泰郡主(当时还不是公主)在背地里议论张氏兄弟专政。张易之听说后,在武则天面前诋毁二人。其后,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亲审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并狠心将他们缢杀。从其他记载看,一同被杀的,还有永泰公主的丈夫——武延基。

从这段记载来看,李重润和永泰公主的行为根本罪不至死,这三个年轻人的事件主要是:一、他们根本什么违法的事也没干纯属被张易之等人谗构。二、他们窃言二张何得恣入宫中并专权,被人告密。三、他们自己互相忿争不协,泄之。武则天以如此微小的罪名赐死了自己的孙子、孙女,怎么看都不可思议。

更重要的是,张氏兄弟的权势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比如在公元704年,张易之兄弟五人因贪赃罪被一齐下狱,同年十二月,张昌宗引术士占相被告下狱。有一次张易之的家奴在大街上横行不法,被宰相魏元忠下令用杖刑打死。

因此我们可以说,敢于得罪张氏兄弟的人士简直多了去了。如果张氏兄弟如此神圣不可侵犯,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然而,武则天并没有将这些人怎么样,对于张氏兄弟,朝臣们仍是想骂就骂。因此,武则天因这种小事杀害李重润、永泰公主和武延基,是难以置信的。

由于史料缺乏,李重润和武延基的死已经不可考,如今学者认为,他们的死应该和诋毁二张无关。而是他们关系恶劣,违背了一个秘密誓言。武则天晚年时,她害怕自己死后,武氏亲属重蹈汉朝吕氏的覆辙,被重新得势的李氏屠尽。为了阻止李、武两族的矛盾激化,她首先让李氏和武氏通婚,而永泰公主和武延基的结合,就是这样产物。

其后,在圣历二年(699)四月,武则天命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三思等人都跪在明堂的神像前发誓要“永言和好”,并将誓文铭之铁券,藏于史馆。如今这个誓言已经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所谓誓文主要是对当事人行为的约束条款,否则便一钱不值。不用说李、武两族的明堂誓文对敢于以身试法者只有“杀无赦”的严厉刑罚,而绝无婆婆妈妈的说教。因此,关系恶劣的李重润和武延基双双触犯了誓言,最终被皇太子李显和武则天杀一儆百。

如果说李重润和武延基的死,与武则天间接相关,但永泰公主的死,就和她毫无关系了。1960年,永泰公主的墓被开,而她的遗骨也被专家们取出。1961年,陕西省文管会将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骨骼交西安医学院(今西安交通大学)进行鉴定。医生们将永泰公主的17枚骨头进行拼接,然后根据本院妇产科和解剖教研室所作的测量与鉴定。发现,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较之同龄女性骨盆都显得狭小。

得出这个结论后,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永泰公主或是死于难产。专家们注意到,永泰公主的墓志铭曾提到:

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述异志》说古人以珠为上宝有些地方还称男孩女孩为珠儿珠娘是珍贵之意。公主之胎虽是贵胎,却因胎而丧母。很显然,墓志铭作者在暗示永泰公主是因难产而丧生。一来,永泰公主太年轻,发育晚,身体还没发育到能够顺利生孩子的地步。由于骨盆狭小,导致她难以顺产;同时,她的哥哥李重润和丈夫武延基也死于非命,导致公主心情极度抑郁。生理缺陷加上心理的崩溃,最终致使公主难产而死的结局,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因此,笔者认为永泰公主的死,算不到武则天头上。后世文人为了诋毁这位女皇,将公主的死加在她身上,让武则天蒙受冤屈,这是极度不公平的。因此,武则天不容再被抹黑。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立储,既无奈又老辣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李显,唐朝,武则天,张昌宗,武三思,唐玄宗,张易之,太平公主

    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她执政能力争议很多,但是对权术的掌控,那是非常娴熟的。但任何一个帝王,都有一个问题,任你雄才大略,最终免不了一死。谁都无法和老天爷讲道理。所以,帝王在执政生涯的末年,就得选择靠谱的继承人。01武则天为何还政李氏武则天能够选择的继承人比普通帝王选择还是要多一些的。武则天|神探狄仁杰

  • 薛怀义一把抱住武则天,武则天:把他拿下,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六六文史馆标签:皇帝,宫廷,沈南,唐朝,薛怀义,武则天

    695年,72岁武则天召33岁的薛怀义侍寝。薛怀义乐滋滋地沐浴更衣,急匆匆地小跑去寝宫,他看见武则天懒洋洋地斜躺在睡榻上,就一把抱住武则天。不料,武则天却突然下令:“把他拿下,乱棍打死!”683年,武则天60岁那年,她遇到了年仅22岁的薛怀义。他的年轻身体和俊美面容深深吸引了武则天,而一夜春宵之后,

  • 李渊为什么能容忍李世民手下有那么多能臣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渊,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建成,李元吉,长孙无忌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渊放权,随后不久,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李渊本人也成了太上皇。之所以玄武门政变能取得成功,一方面在于李世民勇武机敏,另一方面则在于李世民手下众多的能臣猛将,如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张公瑾

  • 李世民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能让亲爹李渊下台?李世民:他打不过我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世民,李渊,李建成,刘文静,突厥

    发动玄武门事变的李世民,为何在斩杀兄弟后,还能剑指皇城,逼皇帝李渊让权禅位?自古老子罚儿子,像李世民这般儿子盖过老子的,还真没有几个,李世民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早在幼时,李世民就被人夸赞聪明睿智,将来必成大器。七岁时,李世民又在雁门之围里崭露头角,表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才干,这让他吸引了不少李渊身边关陇

  • 退位后的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书经小课堂标签:李渊,宫女,皇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国防政策,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武德九年,玄武门的地面被皇帝亲子的鲜血染红。而玄武门之变的始作俑者,同样是皇帝的儿子。因此在历史上,玄武门之变被人们视为兄弟阋墙的一个典型例子。每当谈到皇室兄弟自相残杀之事时,李渊和李世民、李

  •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都干了什么,为何李渊会急着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李渊,秦王,皇帝,隋朝,唐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政变结束后,李世民去见父亲李渊。李渊对儿子说:“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就是说之所以会出现玄武门之变的悲剧,他本人是有责任的。三天后,李渊就正式册立李世民为太子,下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又过了一周左右时间,李渊下诏表示:“朕当

  • 李渊的4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就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李方说生活标签:李渊,李世民,隋炀帝,李建成,李元吉,杨坚

    世人提起唐朝就会想到大唐盛世,贞观之治,还会想到开创这一盛世的皇帝李世民,而很少人会去关注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即李世民的父亲,好像没有多少人对他感兴趣。就算提到他,也是认为他是一个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的皇帝,毫无野心抱负,但事实真是如此吗?01李渊称帝李渊出身北周关陇家族,其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被

  • 李世民:胆识过人!——评李世民逼迫李渊下位的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观众标签:李渊,皇帝,王朝,唐朝,隋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贞观之治

    李世民,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历史上被誉为“贞观之治”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才能和胆识不仅为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得他成为历史上备受称赞的伟大人物之一。然而,正是在李世民的权谋之下,他的父亲李渊被迫下位,从而使得他成为了唐朝的统治者,这一事件也成为历史上的一大争议。那么,李世民为何敢逼迫李渊下

  • 刘邦,李渊,朱元璋,三人都是王朝的建立者,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渊,项羽,汉朝,朱元璋,李世民,小说家,汉高祖刘邦

    我选朱元璋集团,因为就朱元璋本人来说,真是上下五千年,这是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看手下,谋士刘基哪更是吊打前两个集团谋士。武将,唐世没有算上李元霸的话,明朝哪几个武将更是吊打,前者两大集团任何武将,再说儿子辈,就朱棣而言,也是一位千古一帝。李靖主要战绩难道不是打突厥?在唐立国的过程中他更多的只是一

  • 为什么李世民敢反抗李渊;朱棣却不敢反抗朱元璋?他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李渊,朱棣,明朝,李世民,朱元璋,明成祖,唐太宗

    如果我说李世民开创了一个时代,你相信吗?相对于其他的古代帝王而言,李世民应该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真正意义上超越自己父亲的帝王,而且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就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父亲。在历朝历代皇帝尤其是皇家的地方,传承顺序一般是老子传给儿子,在老子没有去世之前,就算是这个儿子再能耐,他也不可能将光芒照过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