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隋朝首都,长安城进可攻退可守,李渊父子是如何将其攻克的?

作为隋朝首都,长安城进可攻退可守,李渊父子是如何将其攻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子忆青衿 访问量:985 更新时间:2024/1/27 23:17:30

公元617年,李渊正式向下属各郡县发布文告,宣布起兵,号召各郡县听从指挥。

在打破了通往长安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之后,李渊父子决定直取长安。

作为隋朝的京都,长安城地处关中、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有利于持久作战,可以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虽然,此时的长安城依旧有重兵把守,但城中的百姓却早已陷入了慌乱之中,对于李渊而言,夺取长安城志在必得。

那么,李渊父子究竟是如何攻克长安城的?

消灭了宋老生之后,唾手可得的长安城如同一个熟透了的苹果,就等着李渊去摘了。

虽说,此时的长安城仍然在隋朝军队的据守当中,但城的外围却已经被李渊的三女儿平阳(昭)公主和他的堂弟李神通二人,率军扫荡了一大半。

与此同时,李渊的一位女婿段纶(高密公主之夫)也在举兵响应。

段纶是李建成的好朋友,原本就身在长安城内,因此当李渊举兵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就离开了长安城,逃往蓝田,在当地招兵买马,拥有了一支万余人的部队。

由于有着“关陇集团”的身份,以及名应“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言,因此山西和陕西境内的不少豪强武装,在得知李渊来了之后,纷纷归降。

其中,有一个名叫任瓌(guī)的人,在归降李渊之后为其出了不少主意……

任瓌曾对李渊说:“如今,关中地区各路豪强武装,全都翘首以待着您的义师,本人在冯翊曾待过多年,也很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不如派我去打前站,帮您晓谕各路武装,让他们都来归降。”

【注】:冯翊(píng yì),属于郡县,今陕西渭南,关中东部一带。

除此以外,任瓌还给李渊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任瓌建议李渊从梁山方向渡过黄河,而后直扑永丰仓,只要将其占据,必定立于不败之地。

“永丰仓”原名叫做“广通仓”,它是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的时候,在广通渠口设置的关中地区最大的官仓之一,里面有很多存粮。

毕竟,在战乱饥荒年代,人是跟着粮食走的,有粮就有一切,反之一切都是扯淡。

因此,任瓌向李渊建议首先占据永丰仓,如此一来才会为攻取长安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对于任瓌的建议,李渊表示认同和接纳,同时还任命任瓌作为打前站的使者,前去晓谕各路诸侯。

直至此时,望风归降的各地武装非常之多,而各地百姓也是箪食壶浆、以待王师,黄河沿岸的老百姓,不但献上了粮食,而且还献上了渡船。

一切的一切,对于李渊来说,绝对都是宝贵的物资,因此他又设置了一支水军,专门用来负责摆渡军队过黄河。

而关中东部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的头目孙华,此时也主动过河前来拜见李渊,李渊高兴之余就给他封了一个“冯翊太守”的职衔。

随后,李渊就任命孙华作为前锋,刘弘基等心腹爱将在后,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很快就在黄河西岸建立起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

待桥头堡巩固之后,李渊开始率领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渡过黄河,踏上了关中土地。

李渊大军占领永丰仓之后,一切如任瓌所料,关中地区的饥民纷纷响应,而李渊也马上开仓赈济,并同时竖起了招兵旗。

此时此刻,加上各地武装的归附,李渊的军队也一下子呈几何级形式增长,单单李世民一个人的部队,几乎在几日之间就增长到了九万人之多。

而且就在这个时候,平阳公主得知父亲已经过了黄河,于是就率领着一万多精兵前来接应。

作为父亲,李渊也非常贴心,还特意派出了柴绍率军前去接应平阳公主,也就是在今天的华山一带,平阳公主与柴绍夫妻二人相遇了。

可以想见,平阳公主在关中地区纵横捭阖、迎难而上,而自己的夫君柴绍从太原披荆斩棘,一路冲杀而来,肯定是一场非常温馨而特别的“血色浪漫”!

只可惜,史料中对此却没有任何细节展示,但李渊对女儿的战绩却是非常肯定的。

因此,李渊专门下令,不把平阳公主的部队打散编入其他军营当中,而是让其单独立营,并且给这支部队起了一个番号——娘子军。

值得注意的一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娘子军”三个字,就源自于平阳公主率领的“娘子军”,指的是一位女将带领着一群男兵。

接下来的任务,自然就是攻打长安城,而此时的长安城也是闭门自守、人心惶惶,主事的大臣名叫卫文昇,但自打听说李渊军队已经过河了之后,卫文昇就一下子病倒了,而且不省人事。

如此一来,指挥权只得交给了另外一个名叫阴世师的大臣。

事实上,此时的长安城兵马不少,粮食也很多,可唯一欠缺的就是斗志,士兵们惶惶不安。

此时,李渊方面打得很稳,也不着急马上攻城,而是首先派遣刘弘基等人率领一支部队去经营扶风等地,再派李世民经略鄠县(hù xiàn)一带,同时还留下了李建成把守永丰仓。

最后,几股力量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汉长安城故址会合,准备攻城。

在攻城之前,李建成又派来一万精兵,到了攻城的时候,李渊手中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

为了攻打长安城,唐军当时也进行了一番精心准备,制作了很多攻城器械,关于这一点,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是这样记载的:绕京竹木,歼于斯矣。

也就是说,为了制作这些攻城器械,整个长安城周围的竹木,全部都被伐光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唐军开始猛攻长安城,突破口很快就被打开了。

孙华等人率先攻城,在其中箭牺牲之后,唐军仍然猛攻不辍,最后军头雷永吉等人成功登城,并打开了突破口,而唐军则顺着突破口冲入了城中,长安城就此被唐军攻克。

更多文章

  • 李渊退位后有多凄惨, 就知道李世民有多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周小鸭标签:李世民,李渊,玄武门之变,武则天,李建成,皇帝

    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没有一位像李渊这样被无视和蔑视的了,明明是自己谋划和开启了大唐的开国基业,但到最后一切功劳都成了儿子的功绩,自己却成为了一个昏庸无能的“老色批”。能成为开国皇帝不过是生了一个好儿子,人家是虎父犬子。他是这里的犬子虎父。但事实上显然不是这么回事,李渊所有的功绩包括长子李建成的功绩都被

  • 李渊退位后生30个孩子,唐太宗头痛不已,武则天仅用一招全部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人和政通标签:李渊,隋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七绝》曾言:“剑拔弩张势峻严,同胞反目为皇权。”盛唐初期,玄武门之变爆发,皇位易主,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虽太宗之治繁荣无比,但高祖威胁却无处不在。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史便会发现,虽皇帝掌握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室的生活却混乱无比,毕竟人人都对权力趋之若鹜,而为争夺皇权,皇室兄弟手足相残之事十

  • 李渊酒醒之后,发现自己身边睡着杨广的两位妃嫔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李渊,隋炀帝,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公元617年,李渊参加宴会,第二天早上酒醒后,发现身边居然睡着杨广的两位妃嫔,李渊瞬间一个头两个大,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李渊昨晚宠幸的不是别人,正是隋炀帝杨广在晋阳行宫的尹、张两位嫔妃。皇上的女人都敢碰,这李渊怕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更何况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孤独皇后的姐妹,李渊和杨广是妥妥

  • 李渊有4个儿子,将他们4人的名字连起来,发现李渊的野心非常大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皇位,杨坚

    历代王朝,无数皇帝都会将皇位传承给自己的儿子。因为只有自己的血脉,才能世代相传,巩固政权和皇位。但是在乱世中,总会出现不一样的人。人都想往前走,世界之大,则野心也会随之增加。中国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初唐政治家,做为唐朝开国创业的帝王,后代文学家对其评价不一,但是其影响深远,建立了唐代的基本制度

  • 隋唐创业花名册:杨坚为何叫普六茹坚,李渊为何叫大野渊?

    历史解密编辑:大老头看史标签:杨坚,李渊,北魏,皇帝,西魏,唐朝,宇文泰,大野渊,隋文帝,隋唐创业,普六茹坚

    创业公司,喜欢搞花名,这样看上去似乎更有神秘色彩,会让人不自觉地进入某种情景,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这个改花名这事,可真不是现代人的原创,中国最伟大朝代的唐朝,在草创阶段,也曾经用过花名。隋唐两代皇室,都曾经改过名字,比如说杨坚叫普六茹坚,李渊叫大野渊,听起来怪怪的,名字怪不要紧,能当皇帝就行。那么为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古凌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杨坚,隋炀帝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曾在《藏书》一书中,用“千古一帝”的至高评价点评了三个历史上统一王朝的传奇皇帝,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三个千古一帝荣耀的获得者,其中有两位是开国皇帝。而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君主,却依旧以其所打造的太平盛世和不朽功绩,荣获了这一称呼。提及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便

  • 李渊退位后生下30个孩子,李世民头痛不已,武则天一狠招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复杂说历史标签:李渊,皇帝,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故事从李渊的晚年开始,他已经退位让位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但生活却不如意。李世民不仅监禁了他的自由,还限制了他的生活享受,让他感到无比的沉闷和失落。为了打发时间,李渊决定给自己制造点乐子,他开始饮酒作乐,过着荒唐的晚年生活。他甚至不顾李世民的反对,生下了30个孩子,让李世民非常头疼。但是,李世民并没有

  • 李渊52岁之后再生30个子女,李世民如何对待弟弟们?

    历史解密编辑:混沌录标签:李渊,刘邦,皇帝,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军事政策,玄武门之变,黄易小说人物

    玄武门之变的三天后,武德九年六月七日,李世民被李渊册立为皇太子。虽然李世民还没有登基,可朝野上下都很清楚,从这一天起,李渊已经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皇帝,李世民才是大唐帝国真正的掌舵者。李世民没有对原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东宫官员们斩尽杀绝,而是利用招抚政策,将魏徵、薛万彻、冯立等原太子集团中的骨干人物招

  • 好一个“开国者”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中外管理传媒标签:李渊,李世民,裴寂,开国者,唐玄宗,武德

    “开国者”李渊非常英明、非常大气地选择了彻底放手,彻底退出。文: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优秀的历史正剧,可以让我们通古达今,短时间即感悟时空智慧。《贞观之治》便是这样。变革,不是当今最泛滥、最理直气壮的词汇吗?而该剧在高度尊重史实基础上,充分展示了一位变革者究竟该如何去做,并且做好,并且持续做好

  •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李渊,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李建成,刘文静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此情况下,太原留守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于晋阳,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在立长子李建成为储君后,一直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