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姓家奴却自比魏征,想殉国却说小妾不让,龚鼎孳脸皮到底有多厚

三姓家奴却自比魏征,想殉国却说小妾不让,龚鼎孳脸皮到底有多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浩然文史 访问量:1496 更新时间:2024/2/14 21:11:45

明末士大夫很是矛盾:几百年理学下来,明朝士大夫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以和皇帝对着干为荣,明朝诸帝对此都无可奈何。然而,明朝灭亡之后,自诩清流之人,一部分的确做到了知行合一,为大明殉节了;但还有一部分声名鹊起的硕儒却当起了贰臣、三臣甚至是四臣。著名的有纳了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为妾、怕水凉不敢死、当了贰臣的钱谦益;更有名的则是和钱谦益齐名,也纳了秦淮八艳之一顾横波为妾的龚鼎孳,他说自己想殉节,奈何小妾顾横波不肯,无奈只得先投靠李闯,后委身清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明末硕儒、狂怼崇祯帝的三姓家奴龚鼎孳。

一、明末硕儒,士子偶像

龚鼎孳,生于万历朝(1616年),安徽人,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龚鼎孳出生在理学世家,其祖父、父亲皆为理学名士。因此,龚鼎孳少时便有大名,擅长八股。崇祯七年(1634年)龚鼎孳中进士,任地方县令。期间事迹平平,并无亮点。但因为其理学名声甚大,所以受到时人好评。

明朝士子

1639年,龚鼎孳升任兵科给事中,途经南京时,结识了秦淮八艳之一的名妓顾横波。秦淮八艳是高级妓女,明朝顶级网红,卖艺不卖身,卖的是文采,因此受到秦淮士子们强力追捧。此时龚鼎孳23岁,顾横波20岁,二人相见,文采对等,年龄相当,龚鼎孳又是官场新起之秀,遂受到顾横波青睐。最后二人结缘,龚鼎孳纳顾横波为妾。

郎才女貌,一见倾心,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感人。但是抛开浪漫气氛不谈,回到现实,封建礼教下的明末哪来的自由恋爱啊,秦淮八艳身价不菲,且其身份终归只是妓女,一个寒门士子根本不可能给顾横波赎身。一个连跑车、飞机都送不起的大才子再有才,也不能入大网红的眼吧。要知道龚鼎孳可是明末大地主,家资不菲,靠真金白银加文采,这才能入顾横波的眼。不过,顾横波只是一个妓女,所以即便二人多么恩爱,她也只能当妾。

龚鼎孳娶到当时的顶级大网红,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加上龚鼎孳在理学方面的确有一套,所以当即成了士子们追捧的偶像。龚鼎孳买顾横波的故事也被不断浪漫化,成了人间佳话。

明朝婚礼

二、从狂怼崇祯到小妾不让死

龚鼎孳入北京后,本着明末士子一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作风,以狂怼皇帝为荣,为了反皇帝而反。明代六科给事中官阶低,不过六七品上下,但明代奉行以小驭大之术。六科给事中是科道言官系统,对朝中任何事情都有权指手画脚。此时已是1639年,再过5年大明都城北京就沦陷了。但北京诸大臣毫无紧张感,依旧党争不断。

龚鼎孳在当给事中期间,专门撕咬高官,他弹劾过还干过一点实事的首辅周延儒(对西学有善意,重用火器专家孙元化,大造西式火器)、崇祯宠臣陈演、内阁辅臣王应熊、兵部尚书陈新甲、实干派高官吕大器。这些弹劾其实多无中生有,弹劾内容也是千篇一律,一律是扣帽子:或说他们品行不端,或说他们能力不行,或说他们结党营私。总之,龚鼎孳本着挑刺第一名,实干我不行的原则,挨个怼人。上述官员多为崇祯所倚重,所以龚鼎孳最终目的还是限制皇权、打脸皇帝,要让皇帝知道,天下非朱家之天下,乃士大夫辅助皇帝之天下,皇帝不能不听士大夫的话。

明朝官僚

三、顺朝的贰臣

在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情况下,崇祯不能杀言官清流,只能好言安抚,熬到1644年3月,终于在煤山上了吊。以理学高人自居的龚鼎孳,据说想要投井殉节,后来被李闯的人救了。然后龚鼎孳又想找别的办法死,奈何小妾顾横波不让,无奈龚鼎孳只能出仕李闯,当了贰臣。自此小妾不让死这个梗,和钱谦益的水太凉一样流传下来,成为笑柄。

在李闯的大顺朝,李闯手下可都是土匪草寇出身,没文化,最有文化的文官首领牛金星不过是个秀才。在这种情况下,崇祯遗留下来的一大批清流文官,想要再玩崇祯朝那套热衷谏言、不听就骂主上的把戏,回应他们的只能是李闯的屠刀。加上李闯入京拷饷之事,吓唬住了这些官僚大地主,所以在大顺朝,这些叽叽喳喳、一天不怼人就难受的清流反而出奇的老实。龚鼎孳还接受李闯册封的直指使官职,负责北京北城治安,充当起了维持会会长。

李闯

四、三姓家奴、自比魏征

同年,李闯被清军击败。5月,清军入关,拿下北京,龚鼎孳亲往北京城门跪迎大清天兵入城。实际掌权的多尔衮见到一脸谄媚的龚鼎孳,知道这是个好奴才,马上赏他吏科给事中的职位,这让龚鼎孳暗爽不已。在明制中,吏科给事中为六科之首,谁要是当了吏科给事中,六部尚书、侍郎都不敢轻易得罪他。和龚鼎孳一起入仕清廷的还有阉党成员冯铨,龚鼎孳好友、四姓家奴(明朝出仕,降顺朝,反正南明,再降清)陈名夏。明朝的阉党和清流都入仕了清朝,随即爆发了清初又一次清流、阉党之争。因为阉党冯铨为河北人,而清流陈名夏、龚鼎孳等多为南方人,所以也称清初南北党争。

这次党争可以看作明朝党争的延续,以1645年8月南党弹劾冯铨等前明阉党罪行为开端。南党完全一副明朝士大夫作风,但他们忘了,现在可是清廷主子,不是明朝皇帝,掌权的多尔衮压根不理这些弹劾,直接无视南党。南党见主子无视奏折,仍然发挥前明作风,继续上奏。随后在多尔衮主持下,召开了当庭辩论。南党以阉党人品太差为由主张将之全部贬斥,阉党首领冯铨则对准龚鼎孳,说他也有降李闯的黑历史。龚鼎孳居然反驳说魏征也是贰臣。听到这,多尔衮哈哈大笑,说:“人果自立忠贞,然后可以责人。已身不正,何以责人?鼎孳自比魏徵,以李贼比唐太宗,殊为可耻。”经多尔衮钦定,彻底认定了龚鼎孳人品卑劣,龚鼎孳彻底为多尔衮所不喜,在清廷不得伸展。南党无法再用人品来指责北党,龚鼎孳也成了北党反击的重要突破口。

年老的前明士子

五、火箭升官,火速贬官

1646年4月,龚鼎孳借口父亲去世,辞官归乡。1650年,多尔衮死,顺治掌权,开始逆反多尔衮的诸项政策。为多尔衮所不喜的龚鼎孳,就被顺治看重,特邀提拔。1652年,龚鼎孳复出为太常寺少卿,次年升刑部右侍郎,次年再升户部左侍郎,两个月后再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成为言官首领。看这速度,简直是火箭升官!

顺治掌权时,党争的焦点转向了八旗贵族和汉族士大夫权利之争。任职左都御史期间,龚鼎孳还是明朝士大夫作风,以怼八旗勋贵为荣。但八旗勋贵可不是被当成猪养的明朝勋贵。刚入关的八旗比较野蛮,无恶不作,汉族百姓敢怒不敢言。以此事入手,龚鼎孳开始弹劾八旗贵族,因此他遭到了八旗贵族的强烈反击。

龚鼎孳实在是没眼力劲儿,真把顺治当成明朝皇帝了,他每天给皇帝上书,内容就是骂八旗老爷。烦的顺治在1652年12月连贬龚鼎孳12级,其后经过短暂提拔,至1660年又被贬3级,成了从七品国子监助教。

但总体来看,顺治帝对龚鼎孳还是有亲近感的,虽然一直贬,但还是让他留在了体制内。

剃发易服的士子

文史君说

至康熙朝,经历过数次打磨的龚鼎孳,终于明白了,清朝可不是明朝,清朝皇帝和臣下完全是主仆关系,奴才不可能跟主子爷叫板,至此龚鼎孳老实了,然后他的官运又亨通了,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算得到了善终。

参考文献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李小荣:《龚鼎孳与顺康朝之政治风云》,《巢湖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标签: 龚鼎钱谦益崇祯多尔衮明朝顺治

更多文章

  • 魏征生前屡屡冒犯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没杀他?魏征后台势力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魏征,李世民,侯君集

    魏徵,现作“魏征”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明镜”魏征,在历史上算是“明君贤臣”的典范了,他们的故事亦被传为美谈。不过,从这对君臣融洽关系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辛。历史的真相却是:在当时

  • 魏征被李世民视为肱股之臣,死后为何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魏征,李世民,侯君集,李承乾,宰相

    魏徵病死于贞观十六年(642),当时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徵,亲自撰写碑文,并在碑石上书丹。此外,还下旨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次年二月,李世民又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李世民砸魏征墓碑的事,发生在侯君集

  • 李渊哀求李世民饶过10个孙儿,魏征说1人名后,10个孙儿无一得活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渊,李世民,魏征,李建成,刘彻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自隋炀帝登基以来各路势力相继造反,在李世民的劝说之下,唐太祖李渊也加入了争霸的行列。唐朝建立以后,李渊向李世民许诺只要他能够立下足够多的功绩便将他立为太子,李世民在之后履历战功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唐朝统一天下过后李渊并没有履行承诺,依旧立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的矛盾也

  • 生前被器重,死后被砸碑,魏征到底犯了什么罪触怒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魏征,李世民,李密,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像】魏征是历史上著名的直臣 。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史上如雷贯耳的明君 。二人之间的君臣之情一直以来为人所津津乐道并广为传颂。鲜为人知的是,以直言敢谏闻名遐迩的贤臣魏征死后,一直视他为肱骨的唐太宗对他的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向亲密无间的君臣之间发生了什么,竟让以胸

  • 魏征的最后一天:握着李世民双手痛哭流涕说,寡妇不愁织布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魏征,李世民,李渊,李密,窦建德,王世充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初五,长安城一片欢快气氛。家家户户院子里竖起长长的竹木竿,竿顶飘悬着纸或布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长条旗,称为“发愿幡”,上有墨书,风吹幡动,祈求长命百岁。人们喝驱邪解毒延年益寿的“屠苏酒”,吃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的装着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的“五辛盘”,当然更少不了“

  • 魏征不过是一个凡人,玉帝为何选他砍泾河龙王的头?阎王说漏了嘴

    历史解密编辑:蜗牛看西游标签:魏征,李世民,泾河,天庭

    (蜗牛看西游第6530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在西游记里,常见的食物链是这样的:妖怪吃凡人、神仙收妖怪、凡人拜神仙。也就是说,神仙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无论是妖怪还是凡人,都对他们顶礼膜拜。但奇怪的是,西游中有几个凡人却连神仙都怕他们。魏征同志就是其中一个。可能很多人想不明白,魏征虽然位居李世民的丞相,但

  • 他是东吴的“魏征”,曹丕常年为其设虚座,堪称三国“毒舌”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魏征,曹丕,孙策,孙权,虞翻,于禁

    三国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口才好的有不少。公认第一是诸葛亮,他的“舌战群儒”成就属于地狱级,不是谁都有能力挑战的。不过诸葛亮口才虽好,却并不毒舌,他不会在公开场合过度讥讽别人。可我们下面要说的这位就不一样了,那真是三言两语就让人羞愧难当。这张嘴让他多次游走于生死的边缘。一、孙策的知己“小霸王”孙策一生

  • 探秘太行山古村落鹞子坡村的晋布庙,来历竟和大唐宰相魏征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跟胡哥看古村标签:魏征,坡村,古庙,宰相,南唐,龙王庙,太行山,回龙寺,古村落,晋布庙,科学家,历史学家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太行山腹地平顺县浊漳河沿岸一带,岸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各有其美。在前文胡哥带领大家走访了其中一个彩虹公路边的古村鹞子坡村。这是一个古意盎然的山村,全村人口不到1000人,位于晋冀两省平顺黎城涉县三县的交界处。它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有一台两庙三堂四殿的宗

  • 魏征一见李世民就说:万岁,大事不好,你娶了别人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征,李世民,李元吉,李渊,李恪,长孙无忌

    一、后宫也是战场贞观年间的一天,李世民刚坐稳龙椅,就见魏征走了出来,一声大呼:“万岁,大事不好——”李世民及其满朝文武,顿时都紧张起来:莫非突厥又不服气了?哪料魏征随后的话,却让朝廷之上的大臣们,都差点笑出声来。只见魏征一番大道理之后,满脸怒气地斥责道:“几日前,万岁下聘礼,要娶的郑氏女子,早已许配

  • 一代谏臣魏征,不畏皇权,如何辅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魏征,贞观之治,李世民,长孙皇后,宰相,玄武门之变

    全文共1819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魏征直言上谏,为实现贞观之治奠定基础,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样评价魏征的:在贞观之后,一直对我忠心耿耿、敢于说真话,且被天下人称赞的唯有魏征一人了。的确,就如同李世民所说的一样,历史上的魏征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谏官。早年的魏征是跟随在魏王手下的,满腔热血与抱负却一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