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和李渊有多大仇?身为表哥的李渊,对得起杨广对他的器重吗?

杨广和李渊有多大仇?身为表哥的李渊,对得起杨广对他的器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摆渡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4/18 8:58:10

大业九年,李渊从殿内少监,转任卫尉少卿。可以说,这是李渊改变命运的一次调动。这一年李渊48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从文官到武将的一次转型。殿内少监,说实话就是负责隋炀帝生活起居的一个官员,虽说和皇帝靠得近,只能由亲信担任,但这妥妥的是一名文官。

而卫尉少卿,虽说是个管武器库的从四品军官,可好歹是跨入了武将的行列了。这对李渊后来执掌兵权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年隋文帝时期,刻意打压关陇集团,要么让李渊当带刀侍卫,要么把李渊打发到偏远地区担任刺史,总之不给他正式掌权的机会。大表弟隋炀帝杨广,还算厚道。虽然没有立马提拔李渊的官职,但是却开始重用李渊了。

等到杨广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李渊便得了个督运粮草的差事,这也代表李渊可以在大隋朝正式带兵干活了!杨广的意思很明显:大表哥,你好好干,有你出人头地的时候!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李渊必然能成为隋炀帝杨广的心腹爱将,帮助隋炀帝开疆拓土。李渊也乐得这么干,毕竟他的爷爷李虎,就是一名正儿八经的武将。可这个时候出现一件事,彻底打破了这对君臣兼表兄弟的关系。

一、杨玄感反叛,李渊趁机广交天下豪杰。

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杨素是大隋朝数一数二的开国元勋。由于他们家的功劳太大,名声又太大,所以隋炀帝杨广,对杨玄感没什么好感,很想找机会把他给办了。

这事儿杨玄感也早有察觉,因此,趁着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档口,杨玄感索性就反叛了!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你杨广一言不合就要调动上百万人出征,这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立刻作出平叛部署,其中,李渊再次获得重用,负责镇守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

这是什么概念呢?弘化郡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庆阳,关右指的是潼关以西,古代以西为右。等于说,隋炀帝让李渊拥有了潼关以西的所有军事力量的指挥权,同时还负责镇守弘化郡。

奇怪的是,当时杨玄感起兵的地方是黎阳郡,大致上是现在的河南浚县一带。这就很有意思了,河南发生了战乱,隋炀帝为啥让李渊镇守潼关以西呢?

其实我认为,这是隋炀帝对李渊的器重。关陇地区是他们关陇集团起家的地方,让李渊这个关陇集团的后裔镇守这一片区,实际上是隋炀帝想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一般来说,杨玄感之乱肯定能平定,但万一无法平定呢?如果大兴城守不住了,那么隋炀帝至少还能带着余部,退到关陇地区去。毕竟这里是他们老杨家的龙兴之地。

让李渊负责镇守关陇地区,可见隋炀帝对这位大表哥有多重视了。平时不给他高官厚禄,可遇到事儿是真舍得提拔啊!毕竟是亲戚,谁让李渊是杨广的表哥呢!

可偏偏这个时候,李渊犯了一个大错!隋炀帝在前线指挥平叛,李渊却在后方广交天下豪杰,当然,具体指的是关陇地区的豪杰。这可把隋炀帝气坏了,他觉得李渊这位大表哥似乎太跳了,他们俩的梁子这就算是结下了。

二、李渊称病,不敢面见隋炀帝。

隋炀帝怀疑上了李渊,李渊的日子自然就不怎么好过了。刚开始得到重用,就显露出了自己的野心,这还得了?

因此隋炀帝立马派人给李渊下诏书,让他前往隋炀帝巡行的地方。这要是去了,恐怕真的九死一生了。因此李渊死活不肯去,给出的理由是生病了。

隋炀帝这就更加不爽了,但是他也不确定李渊是不是真的生病了。恰好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隋炀帝便索性跑去问了问王氏:你舅舅呢?怎么还不来?

王氏连忙为李渊解释:舅舅生病了。

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隋炀帝脱口而出:病得要死了吗?

这话传到李渊耳朵里,可把李渊吓出了一身冷汗。很明显,皇帝对自己非常不满意了。如果继续显露锋芒的话,那被除掉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此时的李渊,就和当年的隋文帝一样,战战兢兢,丝毫不敢犯任何错误,也不敢再随意和人结交,整天过着醉生梦死的富家翁生活。

为了打消隋炀帝的猜忌,李渊开始饮酒作乐,而且不断收受贿赂,把自己的名声搞臭。这么一搞,隋炀帝还真就放松了对李渊的警惕。

毕竟隋炀帝作为大隋朝的皇帝,在经历了杨玄感之乱以后,对谁都是疑神疑鬼,不可能把那么多精力放在一个自污的人身上。

不过,这事儿是李渊和杨广之间的第二次矛盾。可以说,矛盾在升级后,被李渊妥善化解了,大表哥毕竟是大表哥,还是有手段啊!

三、李渊表现突出,再次赢得了隋炀帝的器重。

要怀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隋炀帝很快忘记了自己和李渊之间的不愉快,甚至在大业十一年,还把李渊调任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山西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这一年李渊已经50岁了。

李渊重新得到军职以后,自然要好好为隋炀帝卖命一番了。

  1. 首先,李渊在龙门击败了毋端儿带领的起义军。他本人武力值感人,一连射出了70多支箭,全部命中。直接把剩下的起义军给吓跑了。
  2. 此后,李渊又在绛州,击败了柴保昌所带领的叛军,降服了数万人。这一战过后,李渊的确有资格成为封疆大吏了。
  3. 再者,突厥南下的时候,隋炀帝命令李渊前去对敌。李渊手里的人马不多,但是他有自己的办法,他安排2000骑兵,按照突厥人吃住骑射的方法过日子,等到突厥人被吸引过来以后,李渊又让埋伏着的士兵一起杀出,最终大败突厥。

哎呀,大表哥的表现实在是太突出了,又主动向自己示好,隋炀帝实在是没有理由不提拔一下他。因此李渊先被任命为右骁卫将军,后来直接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晋阳宫监,这一年是大业十三年,李渊52岁。

可别小瞧了太原留守这个官职,他是山西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俗称一把手,而且他还有世袭的唐国公爵位,因此李渊正式成为了一名封疆大吏,地方上的诸侯。

这就为后来李渊起兵创业,奠定了基础。而与此同时,农民起义烽火四起,隋炀帝已经开始摆烂了。李渊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总结:杨广对李渊,其实一直都不错。

小说和电视剧里,说李渊和杨广早就结仇,这是毫无道理的。比如说,杨广南征南陈的时候,李渊果断杀掉了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因此和杨广结仇。其实张丽华大概率是杨广主动要求杀的,而且那时候李渊没有带兵权,根本不可能去前线。

如果他们此前就有仇,那等到杨广登基以后,李渊还能活着?以杨广的尿性,李渊的坟头早就长草了。所以说,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仇怨。

杨广怀疑李渊,那也只是一名帝王习以为常的一种疑心病,可以说他对周围所有臣僚,都有这么个心思。并不构成仇恨,一旦化解了,也就没事儿了。毕竟一切还得运转下去,总不能因为怀疑,就不用这个人了吧?那还有谁可以用呢?所以说,杨广还是重用了李渊。

反倒是李渊对杨广,有点儿背信弃义的意思。在杨广最困难的时候,李渊不考虑怎么救驾,他考虑的是自己创业,还大表哥呢,真不够意思。

标签: 隋炀帝李渊

更多文章

  • 李渊在处理几个儿子之间的争端时过于感性,只因缺少一人的提醒?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李渊,杨坚,皇位,高祖,唐朝,隋炀帝,李世民,独孤皇后,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时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一次政治事件,事变发生后,唐高祖李渊黯然走下权力舞台。关于这次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方面的解读,有相当多的分析文章,其中,李渊个人的感性发挥是很重要的因素。“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李渊肯定要承担相当的责任,他

  • 李世民争夺皇位,依靠的是秦王府集团,李渊为何容忍该势力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渊,皇帝,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唐高祖,唐太宗,书法家,秦王府集团,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9月,唐高祖李渊让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未来的“天可汗”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闪亮登场,是为唐太宗。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看着跪拜的满朝文武,特别是为其登上帝位立下大功的出自秦王府集团的一干臣子,自然是志得意满。李世民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虽然是主干,但成就大事离不开诸多围绕在身

  • 密结盟友、重点打击和“据险养威”的战略是李渊争霸天下的保证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李渊,李密,唐军,隋军,突厥,薛举,唐朝

    在隋末众多的起义军及贵族官吏割据势力中,李渊军在初期的声势并不显赫,比之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起义军来说,李渊军是势单力薄的,加之北方的隋军势力尚强,这就迫使李渊在战略上必须采取广结盟友,重点打击的谋略。即使在唐王朝建立,唐军力量大增的情况下,李渊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策略。这是唐军能够先后战胜各

  • 李渊,到底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李渊,裴寂,皇帝,唐朝,李世民,隋炀帝,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宋太祖赵匡胤

    (唐高祖李渊 画像)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

  • 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隋炀帝,长安

    隋末晋阳起兵开始,李渊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跟三个儿子的关系,(尽管他还有其他儿子,但嫡庶有别)所谓“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对儿子们的感情也十分贴切。后来帝国建立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也没有因此而冷落了在军事上表现优异,且立有大功的李世民,使得秦王府的势力越来越强

  • 李世民勾决囚犯,死囚脖子上有个“胜”字,李世民:刀下留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刘恭,李建成,李渊,刀下留人,玄武门之变

    一般能名流千古的帝王大多数都是施行仁政的君主,而说起仁政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必须得排在第一位。他执政期间的文治武功一直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他的雄才伟略已经被赞扬过无数遍,无不是歌颂他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因为他的功绩卓越,使得玄武门之变的杀兄夺位之举都成为了一种正面积极的行为。一个帝王的

  • 洋人给李世民送俩波斯洋妞,李世民用完后,要退货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皇帝,洋人,李世民,波斯洋妞

    要说咱们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繁荣的一个朝代,那就非唐朝莫属了。大家知道,在那个时候的唐朝,开放与交流是它的主题,而开放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强大的基本条件,因为通过开放就可以交流,交流不但可以把自己好的东西带给别人,更是可以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吸取进来,积累更多的经验。比如说咱们举一些经典的例子,玄奘西行取经和

  • 李世民的最后十年,变成了另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历史标签:李勣,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李承乾,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女皇武则天

    越接近生命晚年,李世民就越多疑。贞观十三年(639 年),李世民生命倒数第十年,这一年,曾经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立下首功,亲手割下李世民的亲哥哥、一号政敌、太子李建成人头,并从李元吉手中救下李世民性命的大将尉迟敬德被调任鄜州(今陕西富县)都督,临行前,李世民故意试探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谋反,这是

  • 40岁李世民夺走11岁女孩贞洁,她24岁时甘愿为李世民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李世民,徐惠,武则天,李治

    在唐朝的一位皇帝叫李世民,少年从军,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对于李世民的恋情也许很少提及,下面来了解一下他与美少女神童的一段桃花恋情吧。小女孩

  • 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找李世民谈话,他说了什么让李世民急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李渊,皇位,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此前,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虽然争夺皇位的斗争也很激烈,但基本上控制在规则以内。总的来说,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各施手段,拉帮结派,以朝堂为战场,试图从政治上打到对方,让最高裁决者唐高祖李渊心甘情愿的支持自己当皇位继承人。对于李渊来说,两个儿子的争端也有助于他坐稳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