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唐名将符存审临终前留给子孙百余箭头,用意何在?

后唐名将符存审临终前留给子孙百余箭头,用意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1284 更新时间:2023/12/6 12:27:57

作者:许云辉

“孩子们,我出身寒家,少年间仗剑离家出外闯荡,历经千难万险,‘入万死而无一生’,刀口舔血的日子过了四十年,方换得这‘位及将相。’的荣耀。如今,我伤痕累累,光从身上取出的箭头就有百多个!你们一定要以此勉励自己!”

后唐名将符存审临终前,将百余个箭头留给后人,用这番话总结自己的一生。这些乌黑狰狞的箭头如同毒蛇的毒牙,每一个都浸透符存申的鲜血,镌刻着他的功劳。符存审将它留给后人,用意何在?

(一)少年英雄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符“初名存”,少年时便豪迈仗义,“多智算”,能无师自通“言兵家事。”晚唐天下大乱,“河南盗起”俗话说:“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小符率当地百姓奋起自卫,“庇捍州里”,在残酷的战斗中,因失血过多昏迷而被俘。

小符被押到郊外引颈就戮前,面无惧色,指着旁边危墙请求行刑队长:“将军,我请求死在此,希望危墙倒塌后能够掩埋我的尸首,以慰我这孤魂野鬼的魂灵。”队长被他的勇气打动,把他安排在最后行刑。恰在此时,敌将“拥妓而饮”时,“思得善歌者佐酒。”小符的红颜知己趁机请求:“将军,我的旧相识小符是个天才歌唱家,他现为将军战俘。将军何不大仁大义,赦其死罪,一展歌喉助兴?”敌将“欣然,驰骑而舍之。”

小符由此逃出生天,留下一段美人救英雄的佳话。他改投晋王李克用,凭借出众的文韬武略成为晋王心腹干将,被指定统率“义儿军(由晋王亲手组建并任命义子们为统领的亲军)”并“赐姓李氏,名存审。”

(二)辅助晋王

小符统率义儿军跟随李克用南征北战,“所至立功”,深受宠信。他曾身先士卒,“冒刃死战,血流盈袖”,悍不畏死的精神感动得李克用亲手为他治疗创伤,每日早晚询问伤情。

梁王朱温篡唐建后梁,李克用拒绝称臣,仍高举兴唐旗帜对抗朱温。李克用病逝后,小符追随其子李存勖继续讨伐后梁。他率部与后梁“日与交锋,对垒经年,大小凡百余战”,屡屡上演以寡敌众的好戏。

两军正在黄河对峙,突闻“契丹乘胜进围幽州,声言有众百万。”李存勖接到名将周德威告急,陷入“欲发兵,兵少。欲勿救,惧失之”的进退维谷境地,“忧形于色,谋于诸将。”诸将异口同声建议放弃幽州。已经在战火中成长为高级将领的符存审力排众议,“独以为当救”,且自告奋勇愿率五千骑兵驰援幽州。

李存审率七万步骑兵驰援幽州,“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一枝,止则成寨。”遇到契丹骑兵攻击时,“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死伤塞路。”将至幽州时,面对养精蓄锐“列陈待之”的契丹骑兵部队,李存审将步兵摆到阵尾,令老弱病残“曳柴然(燃)草而进。”趁契丹军因“烟尘蔽天”不知虚实,号令步骑兵发起集团冲锋,打得“契丹大败,席卷其众自北山去,委弃车帐铠仗羊马满野,晋兵追之,俘斩万计。”

在胡柳陂战役中,“晋军晨败”,周德威不幸阵亡,晋军“一军逗挠(怯阵避敌),梁军四集”,形势凶险万分。千钧一发之际,符存审登高一呼,“与其子彦图冒刃血战,出没贼阵”,成功与李存勖所部会合,以反冲锋战法“暮复败梁军于土山。”

此役后, 符存审成为晋军步兵统帅。他 奉命接应被重重包围的镇守河中的后梁降将朱友谦时,利用后梁藐视“河中兵少而弱”且晋军救援速度不会快速地自大心理,精选二百骑兵夹在战斗力较弱的河中兵中,主动攻击后梁军营垒,制造战败逃走假象。后梁军乘胜追击,“晋骑反击,获其骑兵五十,梁人知其晋军也,皆大惊。”

初战告捷,但“河中粮少而新降,人心颇持两端”,因此“诸将皆欲速战。”符存审胸有成竹决定:“如果梁军了解我军善于速战速决,必将断我粮道打持久战,那时我军将进退两难。我决定放缓攻击速度,主动示弱,伺机出击,破此困局!”

晋军“按军不动”十日后,趁梁军懈怠之际全军出击,“大败之。”梁军紧闭营门,坚守不战。符存审运用诱敌战术,让士卒休息,派裨将率部到野外牧马。梁军中计,“以谓晋军且懈,乃夜遁去。”符存审“追击于渭河,又大败之。”

“存审为将有机略,大小百余战,未尝败衄(nǜ,战败),与周德威齐名。”他的神勇表现,刺激得青年晋王李存勖热血沸腾。

李存勖多次率轻骑兵冲锋陷阵,有时险些兵败被擒。符存审“每俟其出,必叩马谏”,提醒他“晋王您肩负复兴大唐伟业,应该为天下人珍重自身。冲锋陷阵、杀敌夺旗这类武将的活儿,对您的伟业没有多大好处,交给我等战将即可!”李存勖挑不出毛病,悻悻然“及时回驾。”

一日,李存勖“伺存审不在,策马急出”,对侍卫道:“符老头老是扫我的兴,今天我得玩儿个痛快!”他率数百骑兵大叫大喊直扑梁军营门,被梁军“精甲五千”伏兵围困数十重。李存勖拼死冲杀,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李存审得知李存勖擅自外出,心知不妙,急忙率部增援,才击退穷追不舍的梁军。从此,李存勖“始以存审之言为忠。”

(三)平叛镇边

李存勖派大军进讨在镇州(今河北正定)发动叛乱的成德军节度使张文礼,遭到顽强抵抗,损兵折将。符存审临危受命为“北面招讨使,攻镇州。”守将迫于他的威名,暗中遣人要求投诚,并约定半夜用绳索将晋军敢死队拉上城楼。次日天明后,晋军一鼓作气占据全城,抓获全部叛将。队伍凯旋回师魏州(今河北邯郸一带)时,李存勖亲自“出城迎劳,就第宴乐。”

符存审多年戎马倥偬与浴血拼杀,浑身伤痕累累,旧病复发,在镇州安心养病时,“契丹犯燕蓟。”名将郭崇韬居心不良建议:“北边捍御,非存审不可。”李存勖遂任命符存审出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立即赴边境御敌。“时存审已病,辞不肯行。”李存勖“使人慰谕,强遣之。”符存审拖着“卧病羸瘠”的病体,强打精神赴任。

幽州之行,使符存审完美错过李存勖称帝和灭后梁之役的重头戏。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半年后,采纳郭崇韬奇袭汴州的妙计,一战八日消灭对峙四十年的后梁,并迁都洛阳。

符存审闻讯怅然若失,极为郁闷,慨叹自己身为晋军首将,却无缘参与收复中原的建功立业之战。由此,他“旧疾愈作”,多从上疏请求觐见后唐庄宗并寻找良医治病,并降低身段请求郭崇韬从中美言。

(四)抱憾病亡

郭崇韬因“佐命之功,无出己右”而权倾朝野,早已是“空棺材----木(目)中无人”,尾巴翘到天上,“自负一时。”他素来嫉妒符存审的战功声望远超自己之上,于是利用职权,将符存审所有“章奏求觐”奏疏暗中扣押。

郭存审的妻子可不是省油的灯,得知郭崇韬故意刁难丈夫,风风火火闯入郭府,一把鼻涕一把泪指着他痛斥:“姓郭的,你跟我丈夫是老乡!我丈夫为国效力落下一身病痛,你就忍心让他死在北方蛮荒之地?你怎么无情无义到如此地步!”

郭崇韬虽被骂得面红耳赤,却依然不为所动。符存审熬到次年春,病情加重,表章更加言辞恳切。他低声下气到哀求生前再看皇帝一眼的奏章,依然被郭崇韬扣押。符存审卧在病榻上伤感:“老夫鞍前马后辅助二主近四十年,如今天下一家,远方蛮夷异族都能觐见皇上,老夫这般打江山之人却不能受皇上接见!天道何存啊!”

郭崇韬得知符存审病情“渐增危笃”,时日无多,许是良心发现,又或是深知他已经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终于“奏请许存审入觐。”后唐庄宗诏令改授符存审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可惜,“诏未至”,符存审便于“五月十五日卒于幽州官舍,时年六十三。”后唐庄宗看完符存审生前遗留的“词旨凄惋”的“陈叙不得面觐”的奏章,“震悼久之,废朝三日,赠尚书令。”

符存审白手起家,四十年九死一生才博得功名富贵,深恐子孙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甘当坐吃山空游手好闲的富二代,所以在去世前“出镞以示诸子”,目的在于劝诫子孙“以奢侈为戒!”符存审的做法,为天下为父母者作出光辉表率。如此家教,堪称中国好家风!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标签: 符存李存勖李克用后唐郭崇韬

更多文章

  • 浅析残唐(十一)符存审才是十三太保中最强,李存孝比他弱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李存孝,符存,李克用,节度使,李存勖,朱温

    在残唐系列故事中,十三太保的故事流传极广,以至于后世评书、小说和戏剧中广为的采用、改编和模仿。从民间故事的情节来看,李存孝自然是十三太保中最为厉害的,也是故事中的第一高手。清朝评书中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便是说明了当时民间故事体系对李存孝的推崇,而后来隋唐系列故事中李元霸的情节多也是仿照李

  • 浅析残唐(廿一)史建瑭战功被夸大,击破朱温大军的是名将符存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朱温,大军,唐朝,史建瑭,李克用,李存勖,符存审,五代十国

    史建瑭是史敬思之子,在父亲和李克用的关照下,逐渐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史敬思是李克用起家是的老将,也是李克用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即便是在李克用父子反唐失败躲到鞑靼部落时,史敬思都跟从,所以李克用对史敬思的儿子史建瑭非常看重,让他在军中担任裨校。在上源驿馆的兵变中,统领宿卫的史敬思率领三百卫士为掩护李克用而

  • 蝶恋花·赞康继红老师(词林正新 冯延巳体)

    历史解密编辑:神采巩义标签:蝶恋花,红裙,老师,花·赞康继红

    仪态端庄妆抹素。玉立亭亭,总把柔情露。台上从容兰气吐,红裙曳摆盈盈步。工作繁忙人尽睹,怨苦艰辛,委屈凭谁诉。婉啭声音传业主。初心奉献消忧怒。作者:田上雨(白绪雷)

  • 步韵填词宰相冯延巳《采桑子》十四首|白水山前,放逐人生追梦船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风月,宰相,声乐,冯延巳,阳春集,白水山,采桑子,古典乐,艺术家

    此组词作为13年步韵练笔,步韵南唐填词宰相冯延巳《阳春集》之采桑子十四首,时间短促,为锻炼文字反应而已,纯练笔也。姑且一读,姑且一笑。冯延巳名或作延嗣。五代时广陵人,字正中。冯令頵子。仕南唐。初入李昪元帅府,授秘书郎。李璟时累官左仆射同平章事。相传与弟延鲁交结魏岑、陈觉、查文徽,侵损时政,时人谓之五

  • 诗词原创:步韵冯延巳写《菩萨蛮》8阕|欹簟扇儿低,海棠花满衣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春草,平仄,步韵,诗人,冯延巳,菩萨蛮,温庭筠,海棠花,古典乐

    此组词为步韵古人三十阕菩萨蛮之冯延巳八阕。纯当练笔而已,姑且一读,姑且一笑。冯延巳,名或作延嗣。五代时广陵人,字正中。仕南唐。工诗,尤以词名。璟尝因曲宴内殿,从容谓:“‘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延巳对曰:“安得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笛寒’,特高妙也。”有《阳春集》。后人多称为填词宰相。菩萨蛮.韵冯延巳

  • 冯延巳《抛球乐》:诗让我们回想起如何去爱丨周末读诗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标签:抛球乐,冯延巳,笙歌,尽日,西风

    就像爱一棵树爱它的静默也爱它的喧腾爱它的花繁叶茂也爱它的枯萎凋零爱它深埋地下的根如果有一天树被砍断——我将继续爱它留下的回忆爱它变成的家具爱它被水唤醒的香气《就像爱一棵树》三书撰文 | 三书须尽一夕欢《抛球乐》(南唐)冯延巳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

  •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冯延巳,李煜,陆游,欧阳修,一池春水,闺怨,艺术家,古典乐,声乐

    冯延巳:闲情抛掷久,春水一池皱文学史上的冯延巳就宋词来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作为开宋一代风气之人,词风更是影响了后世之欧阳修,晏殊等人,而且他还是南唐后主,就是那被称为“千古词帝”李后主李煜的老师,但他除了给我们留下几十首词外,我们对他的了解就很少了。说来好笑,多年来我对他的名字都读为冯延已,自己的

  • 最美诗词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冯延巳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诗词,江南,诗人,冯延巳,阳春集,古典乐,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五代]冯延巳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注释1、晴雪:雪后晴天。2、衔巢:衔树枝做巢。3、明:照亮。4、寒草:枯草。5、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6、莫厌:莫辞。译文雪晴后的小园白雪皑皑,

  • 闲逸词人,富贵宰相。“五代之冠”冯延巳,最经典的五首词品读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相思,李煜,富贵,诗人,冯延巳,李清照,古典乐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逐渐走向衰弱。晚唐时代,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并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成为独立的政权。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从此进入了持续70多年的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由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安稳,尤其是南唐几代君主都重文,所以南方的文化氛围是比北方好很多的。李清照在《词论》中

  • 冯延巳的词自成一家,王国维对他推崇备至,叶嘉莹也对他赞誉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王国维,冯延巳,叶嘉莹,词作

    曲子词因为具有娱宾遣兴、增添气氛的音乐性,在唐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上经常被演唱。但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曲子词话语机制形成于花间词,花间词的语境模式对词的抒情功能有本质的决定作用。五代词人欧阳炯《花间集·序》中写道:“绮筵公子,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绣幌佳人,出纤纤之素手,拍按香檀。不无清丽之词,有助娇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