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闲逸词人,富贵宰相。“五代之冠”冯延巳,最经典的五首词品读

闲逸词人,富贵宰相。“五代之冠”冯延巳,最经典的五首词品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林家清欢 访问量:2250 更新时间:2023/12/24 1:44:35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逐渐走向衰弱。晚唐时代,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并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成为独立的政权。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从此进入了持续70多年的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由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安稳,尤其是南唐几代君主都重文,所以南方的文化氛围是比北方好很多的。

李清照在《词论》中曾评价过“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

确实,南唐李氏的两代君主李璟李煜,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词人,父子两人的作品被后人集刻成《南唐二主词》。

而在他们的朝中,最重要也最受欣赏的词人,当属冯延巳了。

冯延巳,字正中,一字仲杰,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

在南唐开国时,他便因为才华横溢而被唐烈祖李昪看中,任为秘书郎,与太子李璟交游甚密。

李璟即位后,对冯延巳十分重视,登基第二年便升任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两年后升任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即宰相)。

冯延巳一生曾三度拜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博学多才,胸襟宽广、宅心仁厚,深得李璟的信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他道: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

陈廷焯更是称冯延巳词为“五代之冠”,分享5首他的经典之作,一起读读吧!

1、《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首言情词,写的并非针对某人或某事的情绪,而是文人心中常存的孤寂与惆怅。

“谁道闲情抛掷久”,读来语平情淡,实则却千回百转,深藏着欲抛不得的郁结与挣扎。

“每”和“依旧”再次强调加深了这种无法摆脱的迷惘,回环反复,写出了复杂矛盾的情感。

这种迷惘与惆怅到底来自于何处,又该如何排解呢呢?

词人独居家中,在花前饮酒,喝到昏沉烂醉,任原本红润的脸庞,在镜中一日日消瘦。

词人独自外出,立在小桥上,任春风灌满袍袖,直到月上林梢,路上再无行人,也不愿归去。

然而,美酒不能消愁肠,好风光也无法解愁绪。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忧愁,是非常人所能探究的幽微思绪,是敏感者内心常存的寂寞与无奈。

这种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也是冯延巳独有的特点。超越了时间与事件的限制,反而能留给读者更大的联想空间,增强了他的艺术张力。

2、《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长命女”是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而冯延巳写的主题是祝酒词。

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夫妻相对祝酒陈愿。

前两愿分别祝郎君与自己长寿健康,最后一愿以梁燕双柄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

这首词质朴平易,但又雅致不俗,声情合一,简单的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这明媚的春日,不仅是自然界的良辰美景,也是生命中的青春年华,花开满树,新酒泛绿,芬芳醉人,正如生活的美好无忧。

女子的陈愿也是平实美好的,不求富贵荣华,只求长久相守,仿佛让人看到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3、《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吹的只是春水吗?

不,那看似温柔的春风,吹动的是独守空闺的女子内心的涟漪,令她的心起伏不静。

她在花间小径里无聊地逗引着池中的鸳鸯,她随手折下杏花蕊放在指尖轻轻揉搓,她独自倚靠在池边小亭,百无聊赖地看着栏上雕饰的斗鸭。

春和日丽,繁华丽景,在她眼中都是无趣的,丝毫不能给她带来愉悦,更不能使她忘却心中的烦恼与思念。

就思想内容而言,这首词描写的是花间派词作中常见的主题。但冯延巳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细腻委婉的笔力,使它焕发出生动又含蓄的生命力,得以传诵古今。

4、《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细雨湿流光,五字成绝响。

霏霏细雨飘落,浸湿了时光,年复一年,芳草萋萋,似与离恨同生长。

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铜镜鸾鸟成双,锦被鸳鸯成对,楼中的女子却寂寞无言,寸断肝肠。

雨丝和烟雾笼罩着华丽的楼阁,仿佛将女子锁在了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独自孤凄,独自思念。

想在梦里任魂魄信马由缰,到千里之外寻找他的踪迹。可惜,即使在梦中,那薄情负心的人也不曾归来,魂回梦醒,唯有杨花点点,飘满绣床。

写相思的词很多,但冯延巳将相思之苦写得委婉又诗意。这样魂萦梦系、如真似幻的深情,在众多同类体裁中,也是非常动人的。

5、《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这也是一首春词,以平易之笔写纷纭心事,咏年华容易逝,叹良辰难再得。

严冬未逝,白雪未消,好春未到,只有梅花悄悄绽开,冒寒独放,占一枝早春。

词人在小园中与好友相聚,杯酒联欢,畅叙衷情,直到月上重楼仍未散席。

斜挂在天边的月儿,银色的月光洒在残雪犹存的枯草上,一片晶莹皎洁,寒气逼人。

金陵四季风光明媚,山川不老,风物长存,人却无法阻挡时间的消亡。

昨日少年今白头,风景依然人事非,离多会少、聚散无常,怎不令人心生悲凉?

冯延巳在南唐虽然已是位极人臣,然而国力不强、群狼环伺,纵情歌酒之余,也难免会有淡淡的哀愁萦绕。这样的闲逸与哀愁,在南朝君臣的诗词中,是最为常见的。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注】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更多文章

  • 冯延巳的词自成一家,王国维对他推崇备至,叶嘉莹也对他赞誉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王国维,冯延巳,叶嘉莹,词作

    曲子词因为具有娱宾遣兴、增添气氛的音乐性,在唐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上经常被演唱。但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曲子词话语机制形成于花间词,花间词的语境模式对词的抒情功能有本质的决定作用。五代词人欧阳炯《花间集·序》中写道:“绮筵公子,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绣幌佳人,出纤纤之素手,拍按香檀。不无清丽之词,有助娇娆

  • 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幽州,朱温,刘守光,节度使,李存勖,李克用,刘仁恭,五代十国

    刘守光是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这个刘仁恭本来是卢龙藩镇的将领,后来发动兵变企图取而代之,结果被打败了,无奈之下他投靠了李克用,后来在其帮助下,取得卢龙镇,从此独据一方。然而,刘仁恭在燕地建立割据政权后,开始骄奢淫逸,大修宫殿,夜夜歌舞升平。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他家的老二刘守光也没有什么出息,看着父

  • 关中18座唐朝皇陵,温韬挖了17座盗墓,为何偏留下一座不挖?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温韬,乾陵,唐朝,朱温,孙殿英,盗墓

    提到盗墓,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孙殿英,他曾经冒天下之大不韪,挖了慈禧的陵墓,盗取了许多珍宝,民国时期引起轩然大波,孙殿英不仅仅盗走了慈禧的陪葬品,还把慈禧的遗骸抛出棺椁之外任意蹂躏,一时间引来当时人们无数唾骂,后来孙殿英的名字就跟盗墓画上了等号。虽然孙殿英是盗墓行为被后人所不耻,但说到盗墓局贼,孙殿英

  • 一代盗墓王温韬,利用职务之便,盗掘了18座唐代陵墓,其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温韬,陵墓,乾陵,昭陵

    说起盗墓贼,很多人都会想到民国时期的“东陵大盗”孙殿英,他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盗掘了清东陵,致使我国很多珍贵文物遭到损坏和流失。此外还有东汉末年时期的曹操,为了盗墓取财以资军饷,他还专门设立了盗墓的官职,比如我们熟悉的“摸金校尉”等。但无论是孙殿英还是曹操,在此人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此人便是令孙

  • 一代盗墓王温韬, 盗掘18座唐代陵墓唯独乾陵地宫完整, 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天乐谈科技标签:温韬,李治,盗墓,唐朝,李嗣源,武则天,乾陵地宫,唐代陵墓,五代十国

    挖人祖坟,天打五雷轰,史上甚是强悍的盗墓贼温韬,究竟有多么罪大恶极?单单就从他盗挖唐朝陵墓18座的人生履历来看,此人绝对不是一个善茬,不知道大家可否相信天道轮回,反正从温韬最终的结局来看,最终也确实得到了应得的报应。准确定义温韬的行为,确实已经不能将其算为盗墓贼所为之所以将他称之为盗墓王,也就是这个

  • 一代盗墓王温韬,盗掘18座唐代陵墓,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温韬,乾陵,陵墓,后唐,皇帝,武则天,盗墓,唐代陵墓,五代十国,唐朝,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

    看到题目的人千万别读成了“一代盗墓,王温韬”,其实应该是“一代盗墓王,温韬”。温韬是谁呢?他为什么盗唐代陵墓呢?温韬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汉、后周,从后梁到后周仅有53年,也就是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温韬就是后梁的人,虽然做个大官,是耀州节度使,相当于如今的陕西司令员

  • 史里有毒:盗圣温韬发家史

    历史解密编辑:纪录馆长标签:温韬,乾陵,朱温,李存勖,昭陵,李嗣源

    从前有个军人他为祖国守边疆、上战场//i1.go2yd.com/image.php?url=0SzERY96fS机缘巧合下开启职业生涯第二春凭着祖传的盗墓技巧和一个风水罗盘成了倒斗界的一颗新星此人就是此人就是温韬盗墓是一项十分缺德的职业但在古代的某些特殊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盗墓一共分为四派摸金、发丘、

  • 山西温韬:少年志愿青春 温暖环保交城

    历史解密编辑:记录者新闻标签:温韬,团校,吕梁,交城县,山西省,青年志愿者

    温韬,男,汉族,2006年4月出生,交城县成村人,2020年5月加入中国青年团,现于交城中学就读。现任中国青年团交城中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交城中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编辑部干事,交中青协、名师青协联合会名誉会长等职,是吕梁市校园公益领军人物。屡获“优秀青年志愿者”“青年

  • 盗墓的祖师爷温韬:盗大唐18座皇陵,连曹操的摸金校尉都甘拜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坦然风云标签:温韬,曹操,摸金校尉,李嗣源,乾陵,盗墓

    《鬼吹灯》中说到:人点烛鬼吹灯。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提到盗墓,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职业就是摸金校尉。摸金校尉一词出自《为袁绍檄豫州》。官渡之战时,袁绍命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用来征讨曹操,原文如下:“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

  • 温韬盗墓:18座唐代皇陵,为什么只有乾陵没有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温韬,乾陵,陵墓,盗墓,昭陵,唐陵,刘皇后,唐代皇陵

    盗墓兴起历经之久远,至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形态开始变化之后,厚葬之俗便由之而起,于是盗墓行为亦为风靡。盗墓的兴盛,促使一代代盗墓贼也横空出世,其盗掘本领更是前浪推后浪,脸皮也是一代比一代“墙”。历代盗墓贼团伙里有一贼星,他是如何完成他的绝世盗墓?在堆金叠玉的后半生又是怎样命运在等待着他?上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