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温,他真的做过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吗?

历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温,他真的做过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楼讲故事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4/2/10 8:05:13

梁太祖朱温,他的私德却是有问题,但远远没有到那种人神共愤的地步。现在,随着大多数说到朱温的影视剧,都将他描述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昏君,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一说到朱温,就认定他是一个暴君,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非也。如前文所说,朱温的私德确有问题,一是他滥杀。早年间,他与其他割据势力争夺天下时,就曾大肆诛杀战俘,如唐乾宁二年(895年)十一月,朱温在钜野之南大败朱瑄部一万余人,俘虏3000余人,不久这3000余人就被悉数屠杀;天复三年(903年)五月,朱温因久攻青州博昌县数月不下,所以就起了屠城之心,之后在攻克博昌县后,朱温就下令将十余万民众屠戮殆尽。二是他好色。初因皇后张氏的存在,朱温还能做到严于律己,不喜色,但是在张氏死后,不知是思妻过度,自暴自弃,还是因无人管束,爆发本性,总之他开始沉迷美色。当然,历朝历代的帝王多数都是好色之徒,没有说不好色的,但朱温的好色却真的是让人有所不齿。朱温的好色,在于他喜欢淫人妻女,而且这妻女有些还是自己儿子的妻子。当时,朱温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他们就将自己的妻子送与朱温,以此来讨朱温的好心,而对于自己的儿媳,朱温是一概接受。

但是,说实话,滥杀、好色这两点,历代多数皇帝都有,即使是英明的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有人说他们滥杀、好色吗?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是人总有缺点,总有黑暗面,皇帝也是人,而不是神。作为皇帝,只要他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他就是明君,正如吕思勉所说:“当大局阽危之际,只要能保护国家、抗御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那朱温,他是这样的明君,是这样有功的政治家吗?个人认为是。如吕思勉所说:“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实能定乱和恤民的”。首先在政治方面。自朱温参与到天下的争夺时,他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盖由国有万几,朝称百揆,非才不治,得士则昌”,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兴盛,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一登基,就诏令从各地选拔人才,入朝为官。同时,鉴于唐末所出现的地方强于中央,不听从王命的事情,朱温进行了着重的改革。

其一改枢密院为崇文院,任用士人掌朝政。唐后期,为了夺相权,代宗设枢密院,由宦官为枢密使(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此后,宦官就多利用这个职务来控制朝中军政事务。如此,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温改枢密院为崇文院,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知崇政院事,“于禁中承上旨,宣于宰相而行之。宰相非进对时有所奏请,及已受旨应复请者,皆具记事因崇政院以闻。得旨则宣于宰相”,原属宦官的权力被剥夺,唐朝宦官乱政这一弊政被有效解决。第二加强禁军。开平元年至二年,朱温曾两次扩充禁军,增设左右天兴军、左右广胜军、左右神捷军,之后,随着直属于中央的禁军力量的增长,唐末外重内轻的问题得以改观。第三加强对藩镇的控制。唐末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无疑就是藩镇之祸。而到了朱温时期,因他深知藩镇的危害,所以他一登基就开始削弱藩镇对于中央的影响,或移镇,或武力镇压。此外,对于唐末,外戚横行、官员腐败的问题,朱温亦采取了一些举措来遏制。首先,朱温在位期间曾对地方官三令五申:“刺史、县令不得因缘赋敛,分外扰人”。再是,对于外戚横行问题,朱温亦是严厉制止,如后梁开国功臣寇彦卿在上朝时,途中有人未来得及避让,被他的随从打死,朱温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因为他是功臣就袒护他,而是选择严惩。

其次在军事上。能建立一个王朝的,其势力在军事上绝对是不弱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朱温这位开国君主在军事上最突出的造诣就是,自起兵后,他就给自己的手下将领下达了“不论官职多高,有多少人马,在政务方面,一律听从地方官员管理和安排”的命令,而在有了朱温这个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后,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大大减少了纷争,而这自然是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团结的。最后在经济上。朱温自成为一镇诸侯时,他就十分重视对于农业的发展,“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后。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堠,内辟污莱,厉以耕 桑,薄以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业”,如此,时梁朝,在朱温的治理下,是“田夫田妇,相劝以耕桑为务,是以家有蓄积,水旱无饥民”。薛史曾言:“帝忧民重农,尤以足食足兵为念,爰自御极,每愆阳积阴,多命丞相躬其事”,朱温这位皇帝,虽能被称为暴君,却不是昏君,他却算是五代十国开始时的第一位有为之君,他重视农业的发展,并推出各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就在他这般治理下,梁初虽算不上富庶,但相比唐末,却也算是安定,百姓至少有饭吃,不至于饿死。由上所述,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朱温绝非是昏君,他真的算是一位有为之君,唐末那乱世,在他的强硬手腕的治理下,逐渐走向安定,若不是他早逝,五代十国能否出现,这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惜乎天不假年,梁太祖篡位后仅6年而遇弑”,对于唐末的百姓来说,梁太祖的出现未尝不是件好事,只是可惜的是,他死得太早。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朱温宦官宰相唐朝梁太祖

更多文章

  • 狈论南唐(八章)吴王杨行密逆袭后梁太祖朱温,被誉为十国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杨行密,朱温,节度使,高骈,黄巢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在军事上向来有北强南弱的传统。在古代的各个乱世中,北方的割据势力,在军事能力上对南方几乎都处于优势地位。只有少数时间,南方的军队对北方割据势力时有着短暂的优势。因此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原王朝的诞生,大多是由北向南的。可是并不能说南方的势力就绝对没有机会,乱世之中南方的军队还是表现

  • 终结大唐命运的为何会是朱温这么一个荒诞和无赖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朱温,无赖,皇帝,曹操,南唐,唐朝,黄巢起义,大唐命运,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是由李渊建立的,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这期间,曾经是巅峰一时,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多有往来。不过随着大唐的衰落,实力大不如从前,也出现了非常憋屈的一幕,皇帝三番五次的被从都城赶出来,非常狼狈。最终,大唐被后梁所取代。这是一个短命王朝,而做到这一切的就

  • 朱温陷害晋王李克用,白袍将史敬思盘肠血战太平桥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朱温,晋王,黄巢,李克用,史敬思,李存孝,国防政策,军事政策,中国军事制度

    东汉末年,曹操和刘备在长坂坡发生大战。为救幼主阿斗,赵云匹马单枪冲进曹军之中,力挑曹军五十多员战将,威震于天下。到残唐演义之中,又有一员大将名为史敬思。史敬思在残唐十六杰中位列第九,银盔银甲素罗袍,胯下闪电白龙驹,掌中一条涯角亮银枪,学的也是子龙枪法,宛若三国常山赵子龙再世,因此人称白袍将,也有小赵

  • 若将朱温与刘邦、刘备、朱元璋相提并论,简直就是对后三人的侮辱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朱温,刘邦,刘备,朱元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算是家喻户晓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这一则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开国功臣惨遭“兔死狗烹”的厄运,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不过,相比于其他被“烹”的忠犬,后梁的邓季筠、黄文静死得非常蹊跷。皇帝朱温上台后,对军队

  • 草根出身的朱温,终结唐朝统治,在乱世建国称帝,却死于马夫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唐僖宗,刘邦,唐朝

    草根出身的朱温,终结唐朝统治,在乱世建国称帝,却死于马夫之手!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大大分裂时期,一段是汉末三国乱世,另一段则是五代十国。古人云:乱世之中出英雄,无论是汉末三国还是五代十国,都曾涌现出了数十位当世枭雄。众所周知,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有数位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

  • 朱温纵横天下三十年,为何会被人打哭?仗打得太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朱温,李存勖,李克用,节度使

    后梁皇帝朱温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唐朝末年的乱世中崛起,不仅夺取了唐朝的皇位,还建立起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政权。朱温纵横天下三十多年,虽然打过一些败仗,但同时取得了不少辉煌的胜利,可以说是罕有敌手。然而,到了朱温晚年,他却被人打得精神崩溃,甚至痛哭流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兵败潞州9

  • 浅析残唐(廿二)朱友贞逼反银枪效节军,葬送朱温打下的后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朱温,后唐,唐朝,朱友贞,李存勖,节度使,李克用,五代十国

    在朱温篡唐自立为后梁皇帝后,后梁成为当时最强的势力。它的势力东至山东,西至关中,北到河北南部,南至荆襄和淮南,整个中原腹地都在他的统治之下。以"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训来看,朱温为后梁建立了很好的基业,拥有了统一天下最好的资源。从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除了占据山西和陕西北部的晋王李克用,在没有藩镇能与朱

  • 五代后梁建立者朱温,有多荒淫?儿子前线作战,他召儿媳宫内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朱温,唐昭宗,黄巢起义,李克用,皇位,宦官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时期,每一次朝代的变更,都会有一位先驱者出现。这些时代的先驱者利用了乱世,有的让自己功成名就,有的让自己遗臭万年。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励精图治,做出改革,证明自己才是天选之人。但是事无绝对,历史上就有一位开国君王,他荒淫无度,甚至于为了满足自己的好色心理,还让

  • 朱温留宿大臣家中,霸占府中女眷、祸其妻女,大臣的做法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朱温,张全义,李存勖,后唐,黄巢,黄巢起义

    说起我国历史中的盛世王朝,李唐王朝一定是名列前茅的,但在盛世之后华夏大地又迎来了一段坎坷的“五代十国”。相比于大唐时期的繁华和美好,五代十国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中少有的大乱世了,自唐哀帝退位到赵匡胤建立大宋,这期间72年的历史之中,发生了许多让人匪夷所思之事。比如,后梁皇帝朱温曾在大臣张全义家留宿,甚至

  • 朱温的首次背叛唐朝,从上源驿之夜,最终放李克用一条生路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朱温,李克用,上源驿,唐僖宗,黄巢,节度使

    历史总是很戏剧,晚唐时期的两位父子皇帝——唐懿宗和唐僖宗,有一个共同嗜好,那就是喜欢给人改名字,他们分别给两个人改了两个非常吉利的名字,而这两个最终改变了大唐的命运。唐懿宗给沙陀首领朱邪赤心改名为李国昌,国家昌盛之意; 唐僖宗给朱温改了个朱全忠之名,希望他能够为国全心全意,尽忠报国;然而这两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