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在大臣家避暑,家中妻女儿媳挨个被临幸,大臣的应对令人叫绝

朱温在大臣家避暑,家中妻女儿媳挨个被临幸,大臣的应对令人叫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解压捏捏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4/1/26 12:29:17

五代十国,是一个充满着战乱、阴谋和杀戮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朝不保夕。皇帝想保住龙椅,官员和将军们想抱着项上人头以及权势,而百姓们只想有口饭吃。因此在五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每个人都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活着”。

张全义,是五代时期的大将。在黄巢义军所建立的大齐政权、残唐政权及后梁、后唐政权中都身居高位,他虽身处政治漩涡之中,却能片叶不沾身,以富贵和高寿善终于家,简直堪称奇迹。那么张全义到底有什么保身之道呢?

张全义出生于唐朝,家族世代都是老农民。二十岁时,张全义在县里担任啬夫,专门掌管诉讼和赋税。由于县官仗势欺人,张全义一怒之下,参加了黄巢的军队。

之后,张全义随黄巢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战功,并和黄巢一起杀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但由于大将朱全忠(即后来的朱温)的背叛,大齐政权最终归于失败。黄巢战死后,张全义带着家眷,投奔了河阳节度使诸侯爽。在招安前,诸葛爽和张全义曾经同为齐军大将,因此诸葛爽痛快地收留了他。

诸葛爽死后,他的部将们为了争夺节度使的位置,进行了激烈争斗。实际自中唐以来,这已经是藩镇内部的常见戏码。谁拳头大,谁就能担当节度使。最终,张全义与李罕之组成了同盟,击走了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

事成之后,李罕之就任河阳节度使,而张全义则被授予河南尹之职,坐镇于洛阳。一开始,李罕之与张全义还亲如兄弟。但时间一长,两人的矛盾就开始显现。

张全义是个相当实在的人,从未忘过本。他生性勤俭,善于抚驭军民,虽然几乎遍地盗寇,仍然重视农业,劝耕务农,因此,其仓库中堆满了粮食,给养也就不成问题。然而李罕之呢?却是个十足的强盗,除了抢掠杀人,他根本不懂如何治国理民。因此,李罕之的地盘经常出现断粮的情形,甚至还不得不用人肉充作军粮。

为了维持军队,李罕之经常向张全义假借布匹和军粮。一开始,张全义还尽量满足。但到了后来,李罕之却越来越过分,只要张全义交付钱粮稍微慢了一点,就将张全义使者用镣铐看押,进行野蛮的毒打。

对于李罕之的暴行,张全义的部将都十分愤慨。他们纷纷表示:“以后李罕之再来要粮食,我们不给他!”然而张全义却故作窝囊地说:“怎么能不给呢?”于是无论李罕之怎么羞辱他,张全义仍“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久而久之,李罕之便认为,张全义就是个窝囊废,甚至他直接对部下说:“张全义就是个乡巴佬,有什么值得害怕的?”这句羞辱传到张全义耳朵里,他也丝毫不生气。

渐渐的,李罕之对张全义失去了警惕,于是他抽调全部兵马,开始进攻晋州等地。谁知李罕之前脚刚走,张全义便发兵攻打河阳,瞬间攻克河阳三镇,妻儿老小都成了张全义的俘虏。

李罕之不甘心失败,于是他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组成联盟,对张全义反戈一击。在李克用凶悍的沙陀兵面前,张全义一再战败,被迫困守河阳城,粮食慢慢都吃尽了,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张全义不得不以妻儿作为人质,向自己的老同事——远在汴梁的朱全忠借兵。接到求援信后,朱全忠认为这是一统中原的好机会。于是他派兵前往河阳,一举击溃了李克用的部队,解开张全义的重围。

击溃李克用后,朱全忠成为中原最大的军阀。于是朱全忠加快了篡夺唐朝的步伐,最终他废黜了唐昭宗,自立为帝。而张全义则继续领有河阳,同时加封魏王。

由于张全义曾两次背叛主上,因此朱温(朱全忠改名)对他极其不信任。面对朱温的威逼和凌辱,张全义只能忍气吞声,夹着尾巴做人。对于朱温的要求,张全义从来都有求必应。朱温所要求的钱粮、布匹、铠甲,张全义总能准时送达。

朱温见实在抓不到张全义的把柄,于是他决定最后再试探一下。于是他以避暑之名,借住在张全义家。众所周知,朱温是一个连自己儿媳妇都能霸占的色中饿鬼。在张全义家,朱温在一个月内竟将张全义的妻子、儿媳、女儿全部淫尽。

面对如此的羞辱,张全义的儿子子张继祚“愤耻不自胜”,抽出刀来,一定要干掉朱温。然而老谋深算的张全义却按住儿子的刀柄:

“当年我们在河阳被李罕之围困,粮尽之时,只能靠吃木屑勉强维持。眼看着已是死在朝夕了,幸亏大梁兵到,才救了我们全家。这种大恩大德可不能忘记啊!”继祚这才强忍着没有动手。

最终,张全义以过人的隐忍,躲过了朱温的猜忌。等朱温一死,张全义立即露出本相。他与大梁宿敌——河东李存勖取得联系,暗中在梁朝内部搞破坏。在张全义的情报支援下,李存勖最终攻克汴梁,颠覆了梁朝。朱温的子嗣几乎被杀尽,张全义终于大仇得报。

李存勖称帝后,张全义不顾老朽之身,进入洛阳拜见了皇帝。而李存勖则褒奖了张全义的功劳,并将之改封为齐王。

公元926年,75岁的张全义病死于家中。他一生历事三朝,以高官厚爵而善终,而他的隐忍,是其保全家族和富贵的关键。朱温之所以逼淫张全义的女眷,就是为了将他逼反,好除之而后快。但是张全义却以惊人的忍功,硬是选择压住怒火。等朱温死后,不仅报了仇,而且还向新朝交纳了“投名状”,真不愧是五代第一“忍者”。

更多文章

  • 好他人之妻,朱温的灭亡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朱温,皇帝,皇位,唐朝,黄巢起义,五代十国

    作者:不贰过唐朝末年,政治严重腐败,导致民不聊生,为了不被压迫,农民开始起义自保。黄巢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几乎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大唐国力衰微。这一次起义,史称黄巢起义,这是一场民变,是唐朝末年历时最久,影响最深的农民起义。但是黄巢此人,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其评价都是负面的,因为自黄巢后,五代十国

  • 唐朝掘墓人朱温:一顿饭铲除9位皇子,白马驿之祸30位忠臣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朱温,唐昭宗,宦官,唐朝,昭宗,节度使

    大唐盛世是多少人向往的时代,然而遍观古时历朝历代,虽然每个封建王朝都极力宣称能够延续千秋万代,但事实上,每个王朝最后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即使强盛如汉唐也逃脱不了这个定律。唐朝算是我们认同感最强的朝代,至今我们仍以唐人身份自居,不过唐朝虽然曾经国力强盛,以开放的胸怀迎接世界,铸就了贞观之治、开元盛

  • 历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温,他真的做过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朱温,宦官,宰相,唐朝,梁太祖

    梁太祖朱温,他的私德却是有问题,但远远没有到那种人神共愤的地步。现在,随着大多数说到朱温的影视剧,都将他描述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昏君,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一说到朱温,就认定他是一个暴君,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非也。如前文所说,朱温的私德确有问题,一是他滥杀。早年间,他与其他割据势力争夺天下时,

  • 狈论南唐(八章)吴王杨行密逆袭后梁太祖朱温,被誉为十国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杨行密,朱温,节度使,高骈,黄巢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在军事上向来有北强南弱的传统。在古代的各个乱世中,北方的割据势力,在军事能力上对南方几乎都处于优势地位。只有少数时间,南方的军队对北方割据势力时有着短暂的优势。因此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原王朝的诞生,大多是由北向南的。可是并不能说南方的势力就绝对没有机会,乱世之中南方的军队还是表现

  • 终结大唐命运的为何会是朱温这么一个荒诞和无赖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朱温,无赖,皇帝,曹操,南唐,唐朝,黄巢起义,大唐命运,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是由李渊建立的,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这期间,曾经是巅峰一时,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多有往来。不过随着大唐的衰落,实力大不如从前,也出现了非常憋屈的一幕,皇帝三番五次的被从都城赶出来,非常狼狈。最终,大唐被后梁所取代。这是一个短命王朝,而做到这一切的就

  • 朱温陷害晋王李克用,白袍将史敬思盘肠血战太平桥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朱温,晋王,黄巢,李克用,史敬思,李存孝,国防政策,军事政策,中国军事制度

    东汉末年,曹操和刘备在长坂坡发生大战。为救幼主阿斗,赵云匹马单枪冲进曹军之中,力挑曹军五十多员战将,威震于天下。到残唐演义之中,又有一员大将名为史敬思。史敬思在残唐十六杰中位列第九,银盔银甲素罗袍,胯下闪电白龙驹,掌中一条涯角亮银枪,学的也是子龙枪法,宛若三国常山赵子龙再世,因此人称白袍将,也有小赵

  • 若将朱温与刘邦、刘备、朱元璋相提并论,简直就是对后三人的侮辱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朱温,刘邦,刘备,朱元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算是家喻户晓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这一则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开国功臣惨遭“兔死狗烹”的厄运,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不过,相比于其他被“烹”的忠犬,后梁的邓季筠、黄文静死得非常蹊跷。皇帝朱温上台后,对军队

  • 草根出身的朱温,终结唐朝统治,在乱世建国称帝,却死于马夫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唐僖宗,刘邦,唐朝

    草根出身的朱温,终结唐朝统治,在乱世建国称帝,却死于马夫之手!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大大分裂时期,一段是汉末三国乱世,另一段则是五代十国。古人云:乱世之中出英雄,无论是汉末三国还是五代十国,都曾涌现出了数十位当世枭雄。众所周知,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有数位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

  • 朱温纵横天下三十年,为何会被人打哭?仗打得太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朱温,李存勖,李克用,节度使

    后梁皇帝朱温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唐朝末年的乱世中崛起,不仅夺取了唐朝的皇位,还建立起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政权。朱温纵横天下三十多年,虽然打过一些败仗,但同时取得了不少辉煌的胜利,可以说是罕有敌手。然而,到了朱温晚年,他却被人打得精神崩溃,甚至痛哭流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兵败潞州9

  • 浅析残唐(廿二)朱友贞逼反银枪效节军,葬送朱温打下的后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朱温,后唐,唐朝,朱友贞,李存勖,节度使,李克用,五代十国

    在朱温篡唐自立为后梁皇帝后,后梁成为当时最强的势力。它的势力东至山东,西至关中,北到河北南部,南至荆襄和淮南,整个中原腹地都在他的统治之下。以"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训来看,朱温为后梁建立了很好的基业,拥有了统一天下最好的资源。从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除了占据山西和陕西北部的晋王李克用,在没有藩镇能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