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在我国历史中,仅存短短十余年,却留下很多记载较详的传奇故事。其中,在位最长的要数朱友贞,在杀死二哥朱友珪夺取帝位后,本能好好的治理国家,却疏远忠臣,重用无能之辈,导致在和晋的战争中多次失败,丧失国土,最终亡国。
在朱温建立后梁之前,朱温就和晋王李克用有旧怨,当时,两人同盟攻打黄巢,有次李克用胜回来,朱温也帮了点忙,想着战士们打那么久,就宴请李克用吃喝玩乐,酒喝多后,李克用吹起牛来,说:“老朱呀,不是我吹牛,要是我不出马,你们几个还真搞不定黄巢”
接着转念道:“也难怪,老朱你毕竟原先跟着他混过,害怕是可以理解的。唉,不对,我怎么看很多人有点眼熟呀,想起来了,这不是前几天被我追着赶杀的黄巢军士兵吗?要不是跑得快,早就死我刀下了”
这样讽刺朱温,朱温的老脸是红一阵白一阵,史记原话是:''乘酒使气,语颇侵之。''
酒宴后,李克用被人架回房间,朱温也到府邸,手下将领们气的说:“大帅,这独眼龙,太欺负人了,太不把大帅放眼里了!”
朱温当时也是气的不行,牙将杨彦洪上前道:“李克用目中无人,何不趁此除掉,以绝后患”
一向无法无天的泼朱三,心一横,说干就干,带着兵就去杀李克用,李克用的亲兵薛志勤,史思敬等10余人,慌忙抵抗,亲兵郭景铢去叫李克用,李克用喝的太多,怎么也叫不醒,只好用水把他喷醒,仓皇而逃。
就这样,两人之间结下深仇大恨。
在907年朱温建立兵梁,晋王李克用沿袭唐称,在908年建立后唐,对抗朱温。
在李克用弥留之际,曾将一支箭交给李存勖说:“我与后梁是世仇,生前不能灭他,是我平生大恨,你务必继承我的遗志,灭了这个敌人。”
所以,自在后梁之后建国的后唐,双方就一直在互相争斗,直到后梁灭亡。
后梁的灭亡,归根到底,问题还是先从内部出现的,朱友贞登基后,十分害怕帮助其登基的杨师厚,杨师厚此人基本掌握着整个后梁的精良军队。
而到公元915年时,杨师厚病逝,朱友贞就借此机会,将原属于魏博的六个州分割成两个藩镇,以此消弱藩镇的势力,结果却引发了当地的兵变。兵变后,这个魏博就依附到了晋国之下。
917年,朱友贞不顾宰相和大臣的反对,去洛阳祭天,当月,李存勖就带兵向东攻占了重要渡口杨刘城。朱友贞连忙回到东京,后来多次征战也没能再夺回这个重要渡口。
本来,后梁在朱温的带领下,留下了很好的班底,但到朱友贞这,却十分不重视那么老旧重臣,倒是十分宠一些无用之人,如其姐夫赵岩,张汉杰等,从而致使卖官鬻爵,离间将相,致使朝中人心涣散。
在后唐与后梁的战争中,后梁也有过胜利,在失败为多数,在中都陷落后,宰相敬翔哭道:“我受先帝厚恩,已有三十余年,名为朝廷宰相,实乃朱家老奴,侍奉陛下如同少主人。臣前后数次进言,无一不是忠心耿耿。如今唐军就要攻到东京,段凝却被隔在河北,不能赶来援救。我若请陛下逃奔北狄以避祸,陛下必然不会听从;若请陛下出奇兵与唐军交战,陛下又必定不能果决。现在这种局势,即使张良、陈平再世,也无能为力了。我只希望陛下能先赐死老臣,不要让我看到国家灭亡。”
身为一个大臣,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其心中的痛。
另外,在形势上,后梁也是有很大优势的,当时南方还有七个割据政权,南吴,前蜀等都是后梁的藩属国,但在与后唐的战斗中都没贡献出什么。
在李存勖后来直奔京师而去的时候,朱友贞突然想到自己平时不怎么在意的宰相郑珏,就把他找来,说:“你有什么好的计划没!”
郑珏想了半天,说:“要不,我拿着传国玉玺去唐那边诈降,再想法解救国难!”
朱友贞道:“事到如今,我不是舍不得玉玺,只是你这计策能成功吗?”
郑珏俯首良久,道:“恐怕不行。”惹得人们苦笑不已!
没多久,后梁被灭,朱友贞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