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和杨国忠的矛盾使其产生唐玄宗要杀自己的感觉最终叛乱

安禄山和杨国忠的矛盾使其产生唐玄宗要杀自己的感觉最终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空城遇梦 访问量:4711 更新时间:2024/3/6 1:19:27

突厥女巫阿史德氏为求子,便在神山祷告,然后很快就有孕了。不仅如此,孩子生下来时,他所在的帐篷有神光照射,周围的野兽齐声鸣叫,见到的人都说这孩子是位贵人。阿史德氏根据神山的名字将孩子命名为安禄山,但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孩子将来会让大唐生灵涂炭。当然,《新唐书》里的故事肯定是杜撰的。其实安禄山的生父根本不是所谓的“神山”,而是一位来自西域康国的人,历史上称之为粟特人。与众多粟特人一样,安禄山精明能干,这也使他早早地成为了封疆大吏。早年的安禄山是根本没有造反的野心的。从奴隶到幽州节度张守珪的义子和手下,他畏惧得连饭都不敢吃饱(因为他的义父张守珪嫌他太胖)。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他出任平卢兵马使,开始进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也是从此时起,史书中对安禄山的记载不是军功多少,而是对他如何讨好上级和朝中要员颇多记录。由此可见,安禄山已经意识到要往上爬必须讨好这些他得罪不起的权贵们,尤其是那个圣明的皇帝!从此以后,安禄山的仕途进入快车道。天宝元年(742年),安禄山出任平卢节度使,正式进入十镇节度行列,获得面见皇帝的资格。天宝三载(744年),兼任范阳节度使。天宝十载(751年),兼任河东节度使。短短十年,大唐十镇节度他一人兼任三个。整个唐朝东北方面的军队都归其一人节制。这还只是军队方面,这三镇下辖的今天辽宁西部,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州县的官吏考核任用、财税调拨都是他的权力管辖范围。综上,安禄山的野心就是在这短短十数年的不断晋升中慢慢滋长。自身权力的不断膨胀再加上其他的因素综合作用下,安禄山有造反的勇气也就不难理解了。安禄山造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他的实力强大,手握十八万大军,约占唐朝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这是他敢造反的基础;二是唐廷内部的宦官、文官、武将各种不和,犹如一盘散沙,安禄山看得很清楚的;三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合,导致安禄山产生了唐玄宗会干掉自己的认知。

安禄山于是,安禄山就在这种自以为很强,自以为对方很弱,自以为一定会害死自己的背景下,他选择了先下手为强。安禄山自认为很强安禄山起兵之前,唐军总兵力约六十万,其中安禄山的关东军十八万;哥舒翰郭子仪等人的河西军二十二万;中央军九万;封常清高仙芝的西域兵四万。剩下的就是一些散布在各地的藩镇部队了。当时,安禄山的部队虽然只占唐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兵力不占绝对优势,但他的实际统领兵力是最多的。比如河西军,总兵力二十二万人,比安禄山多,但这些部队分别交给三个节度使统领。单个来看,没有一个节度使是安禄山的对手。由此也可以看出,唐玄宗确实老糊涂了,他居然给了安禄山那么大的权力。如果说,玄宗只让安禄山管一个藩镇,其它两个藩镇,分别交给另外两个人。就是借十个豹子胆,安禄山也不敢谋反。因为就算安禄山敢造反,他手下的将领也不敢跟着他造反。毕竟道理摆在那里:安禄山只管一个藩镇,当安禄山想造反时,周围另外两个藩镇必然要出兵揍他。等中央军赶到时,安禄山就只有吃瘪的分了。可惜的是,唐玄宗给了安禄山一个足以造反的资本:三镇节度使,就相当于河北、辽东、山西的兵马都掌握在了安禄山一个人的手上。当年光武帝刘秀建立霸业时,他能掌控的地盘也就这么大。

刘秀既然有光武帝占据山西、河北、辽东成就帝王霸业的先例,那么安禄山为什么就不能试一试呢?安禄山认为唐军很弱安禄山造反之前,狂妄得不得了。当时唐军能入得了他法眼的将领,一个都没有。比如说郭子仪,他在安史之乱前,还没当上节度使。安禄山身为三镇节度使,压根就瞧不上郭子仪这种低阶人物。还比如李光弼,他是郭子仪当上节度使,并且坐稳了之后,经郭子仪的推荐,才当上的节度使。这种比郭子仪更低阶人物,安禄山更是一万个瞧不上眼。至于其他后来在安史之乱中,通过攻打安史叛军,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唐军将领,安禄山就更瞧不起他们了。因此,安禄山起兵之前,郭子仪、李光弼这一些人,都还没什么名将光环,根本不在“自认名将的安禄山”眼中。即使是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这些当时的名将,安禄山也瞧不上。

安禄山首先是封常清,他比安禄山大十三岁,但是晋升的很慢,他是在安史之乱事发前两年才做上节度使的位置。在安禄山看来,封常清就是个碌碌无为之辈。并且,安禄山也不认为封常清在西域能碰上什么很强的敌人。再就是哥舒翰和高仙芝两位,他们两位都不是汉人,在朝中没有根基,如果老皇帝唐玄宗一旦不信任他们,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被玄宗所猜忌,甚至是弄死。后来玄宗果然就弄死了高仙芝,不信任哥舒翰。并且,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西域节度使,他们两人的兵马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人。别说他们回援不带自己的部队,就算他们带了,区区五万人而已,安禄山也不怕。

哥舒翰而哥舒翰虽然是河西军的老大,可惜他因为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已经无法指挥大兵团作战了。后来灵宝之战,哥舒翰的临场指挥确实是不太理想。因此,在安禄山的眼中,自己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而唐朝方面的将领都是无能之辈,能用的将帅要么是无根基的藩人,要么是老迈之身的残疾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安禄山认为自己肯定会杀他其实安禄山的造反,就是唐玄宗一辈子搞政治平衡,让大臣斗来斗去的报应。唐玄宗是靠政变上台,他一辈子都怕别人也篡他的权。因此他十分热终于平衡政治,一辈子都在让大臣内斗。李林甫没死之前,他的政治平衡非常得奏效(安禄山被李林甫压制得死死的)。可是当李林甫死后,新上台的宰相杨国忠完全就是个只会敛财的废柴玩意。他无法有效的控制安禄山,就只能靠简单粗暴的打压和排挤对付安禄山。玄宗认为这会破坏平衡(既要压制武将,又不能让宰相坐大),就拉拢安禄山,甚至还让他认了杨贵妃当干儿子,借以拉拢。

杨国忠结果杨国忠还是不依不饶。他为了能让安禄山作实造反的罪名,不惜主动给安禄山的叛变创造种种条件。因为只有安禄山真的造反了,才能证明他是对的,玄宗才会继续信任他,重用他。虽然当时玄宗并没有表示不信任安禄山,但站在安禄山的立场来看,杨国忠这么不依不饶地整他,他最后肯定是必死无疑的。首先,当年掌管四镇兵马的王忠嗣跟玄宗的关系非常好,玄宗也表示非常信任他。然而李林甫在玄宗耳边反复说王忠嗣会造反。结果玄宗就信了,将王忠嗣贬官,导致其抑郁而死。因此,玄宗的表态在安禄山看来,完全没有任何信用保证。或者说,唐玄宗在安禄山看来,根本就没有信用可言。第二,玩命整自己的是杨国忠,自己的干妈杨贵妃可能会救自己一次两次,但是肯定不会为了自己,跟杨国忠撕破脸皮。第三,当初为了求宠于唐玄宗,安禄山已经和太子李亨闹翻了。就算玄宗不杀自己,太子一旦继位,他也肯定会杀自己。

李隆基既然宰相一心一意的要弄死自己,皇帝又靠不住、干妈也靠不住,太子还直接就是自己的死敌。那么安禄山想造反,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总是一死,还不如搏一把。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过分高估了安禄山的理智,低估了他的智商,给了他太大的节度权力。而安禄山对唐朝的局势判断也存在误差,他过分高估了自己起兵造反的胜算,全然无视唐军的实力。并且,唐玄宗和安禄山君臣之间又缺乏默契,导致安禄山一直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最终也就酿成了安史之乱的巨大悲剧。

更多文章

  • 杨国忠和杨贵妃被杀后,太子也离唐玄宗而去,孤寡老人就此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杨国忠,杨玉环,唐玄宗,安禄山,李辅国

    马嵬驿兵变,可以说是唐玄宗一生中最大的噩梦了,不仅自己宠爱的宰相杨国忠被禁军杀死,甚至连最爱的女人杨贵妃也先他一步而去。如果这时候太子李亨再和唐玄宗分道扬镳,唐玄宗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寡老人了。巧了,太子李亨就是这么做的,马嵬驿兵变后,他和自己的父皇分道扬镳,选择了与父皇不同的路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战疫勇者杨国忠:凝心聚力战疫情,镇守一方勇担当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杨国忠

    “叮铃铃叮铃铃——”揭阳惠来县隆江镇隆江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杨国忠的电话又响了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焦急的声音:“书记,我孩子摔倒受伤了,一直流鼻血,现在又封村没法去医院,怎么办啊?”“您别急,我马上安排医护人员上门给您孩子看一下。”杨国忠撂下电话,立马将这个信息发送到工作联系群内,不一会儿,距离受伤孩

  • 【战疫人物】杨国忠:见“疫”勇为 镇守一方

    历史解密编辑:和畅惠来标签:杨国忠,惠来县,惠来,百姓

    见“疫”勇为 镇守一方——记惠来县隆江镇隆江村党总支书记杨国忠在疫情防控一线,他“能吃苦、敢作为、肯奉献”,勇于投身联防联控、宣传教育、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安全,他就是惠来县隆江镇隆江村党总支书记杨国忠。“能为群众办实事,甘当百姓老黄牛”是杨国忠的座右铭,也是他作为一名村党总

  • 余秀华前男友杨槠策与“奸相”杨国忠

    历史解密编辑:迷人与月光标签:杨国忠,李林甫,杨槠策,安禄山,宰相

    近日涛哥俺写过余秀华被家暴的事《余秀华被小丈夫家暴,爱情很美好现实很残忍》,也发过文章介绍过余秀华的人生《两次婚姻都被家暴的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人生去“睡你”太难》,今天再写写她的前男友杨槠策。据澎湃新闻报道,从知情人士获悉,目前,双方在湖北当地警方调解下达成协议:杨槠策向余秀华赔礼道歉;余秀华不再追

  • 李靖去世后, 为何家族迅速衰落, 连家庙都成杨国忠家的马厩!

    历史解密编辑:小静味道标签:李靖,突厥,唐朝,隋朝,杨国忠,李世民,韩擒虎,吐谷浑,国防部门,女皇武则天

    在中国传统神话封神榜当中,李靖是哪吒的父亲,是商朝时陈塘关的总兵,后来扶保武王姬发灭商,最后被封为托塔李天王。而在真正的历史上,真实的李靖,和神话当中却是截然不同,两者甚至连朝代都差了上千年。历史上真实的李靖,是隋末唐初时候的人。曾率兵北征突厥,被后世誉为是贞观年间第一名将!但是,这位贞观第一名将,

  • 他在,安禄山根本不敢造反!纵然杨贵妃在,杨国忠也拿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安禄山,杨玉环,杨国忠,李林甫,唐玄宗

    作为大唐历史上的大奸臣,他在的时候,安禄山根本不敢造反!即便是杨国忠视他眼中钉,纵然是杨贵妃仍在,可杨国忠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这位就是大唐著名的权相李林甫,本是一文人出身,却高居唐玄宗在位期间任宰相最长时间的人,本无任何勇力,却在安禄山眼中,此人的最具有威胁性,一双眼睛能够将安禄山的内心看得个透彻,

  • 看杨国忠的取暖方式,就知道他为什么死有余辜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玄宗,贵妃,宰相,唐朝,杨国忠,李林甫,杨玉环,张易之,女皇武则天

    其实,杨国忠只不过是杨贵妃的一个远房亲戚。他的原名叫杨钊。杨钊的父亲曾经做过参军,他母亲的哥哥张易之是武则天的男宠。杨钊这个人,年轻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好喝酒、好赌博,很不招亲戚待见。三十多岁时,杨钊跑到蜀地,当了个屯田兵。屯田,是指在军队驻扎地附近开荒种地,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减少运粮成本,还能减

  • 马嵬坡兵变的主谋是谁?逼玄宗杀杨国忠的陈玄礼,他的后台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杨国忠,陈玄礼,玄宗,马嵬,高力士,李辅国

    755年,唐玄宗宠信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仓皇失措的唐玄宗在京城部分将土簇拥下,选向四川。但军士西行不过一百多里到马嵬坡,随驾将士愤怨已极,要求杀杨国忠以谢天下,众怒难犯,唐玄宗只得答应。但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后,仍不肯继续前进,唐玄宗亲自下令,将土仍鼓噪不

  • 唐朝宰相杨国忠发现妻子出轨他人导致怀孕,不怒反喜有何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宰相,出轨,怀孕,唐朝,杨国忠,杨玉环,唐玄宗,女皇武则天

    三千宠爱在妃身,倾国羞花欲断魂,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大家已经家喻户晓,在当时的唐朝,贞洁观念较为淡薄,私生活较为开放。当时的男人不但可以妻妾成群,而且在外面喝花酒狎妓更是家常便饭,而当时的女人也没有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改嫁再嫁的现象也很普遍,甚至贵族女子私下里圈养面首,也见怪不怪,整个社会沉浸在奢靡淫

  • 鉴赏 | 唐杨国忠进笏形银铤 铭文揭示一代奸相发迹史

    历史解密编辑:首席收藏标签:杨国忠,银铤,杨玉环,玄宗

    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铭文明确为“杨国忠进”五十两银铤。银铤形状极其简单,呈长条型,长316mm,宽74mm,厚11.4mm,重2046.3g。因其型制特征类似古代文武百官朝见君王时手里执握的笏板形状,故称“笏形银铤”。银铤正面錾刻有 “专知诸道铸钱使司空兼右相杨国忠进”十七字铭文,背面凿刻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