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人巨匠璀璨夺目。五代十国时,前蜀、后蜀先后在这里建国立业。但在历史上写下浓厚一笔的,并不是哪朝哪代的帝王将相,而是一位女子——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博学多才,饱读诗书,容貌出众,是不可多得的女子,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以才情名垂千古。
花蕊夫人的宫词,对于生活场景有着极为丰富的描写。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将春日里的欢欣场景描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别有一番情趣。
这首作品完全反映了花蕊夫人的性格特点:乐享当下,宠辱不惊。她的诗情才艺并不是聊以自娱的奢侈品,而是她的资本,加上本来就有的花容月貌,她能够成功征服男人。
花蕊夫人先后侍奉两个国君:沉醉声色的后蜀主孟昶和称霸中原的宋太祖赵匡胤。
孟昶刚刚做皇帝时,有父亲孟知祥心积虑,昼夜辛劳所创下的盛世繁华局面为后盾。国家十年间呈现出一片祥和与安宁,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可谓是太平盛世。宫廷之中日日笙歌,夜夜美酒,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根据《新五代史》记载,孟昶的生活无比骄奢。当宋军攻下成都后,把他的溺器(夜壶)献给宋太祖。仅仅是个夜壶,就“以七宝装之”,这个君王的骄奢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除了骄奢,孟后主更是“荒淫”到了极点。《新五代史》对此记载为“昶好打球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子以充后宫”。
巴蜀之地美女众多,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每当孟昶高兴的时候,便将后宫三千佳丽召至他面前,亲自挑选,挑出身材样貌满意的,赐予封号,让她们轮流侍奉。
这些佳丽每月的零花钱都可以和公卿士大夫相媲美。此外每月的胭脂水粉钱,都是由内监专司,叫作月头。
虽然国库充盈,但不懂得节制,亡国是必的结果。
在后宫众多的佳丽当中,孟后主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
相传花蕊夫人对牡丹花和红栀子花情有独钟,孟昶为了迎合美人的心意,逗得美人欢心,便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还派人前往各地寻求优良花种,为她在宫中建造“牡丹苑”,孟昶与花蕊夫人日夜在花中徘徊。
每当牡丹花盛开,景色华美异常,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好似铺了锦绣一般。快到中秋时,后主驾车前往这美丽似锦的花海游玩,皇帝妃嫔喜笑颜开,尽享欢乐。
孟昶和花蕊夫人非常懂得如何享乐,可以把享乐发挥得淋漓尽致。
孟昶怕热,天气炎热就会不停地气喘,连睡觉都成问题。为了缓解这个气喘的症状,也是为了避暑纳凉,他在摩诃池建了座豪华的水晶宫殿。
宫殿非常奢华美丽,柱为楠木,栋为沉香,窗嵌珊瑚,户为碧玉;四周墙壁皆非砖石打造,尽用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白天内外通明,毫无隔阂。再将后宫中的明月珠移来,夜间熠熠生辉。
在炎热的夏季,孟昶就与花蕊就在这里解暑纳凉,水晶宫殿里有鲛绡帐、青玉枕,铺着冰簟,叠着罗衾等物件,这些都是纳凉的奢华之物。
有一天晚上,孟昶多喝了几杯酒,醉意上头,晕晕乎乎地,便一下伏在花蕊夫人香肩上。花蕊夫人搀扶着他,踉踉跄跄地走到水晶宫殿前,坐在紫檀椅上。
孟昶把夫人揽在身旁,花蕊夫人娇羞妩媚,娇声提议道:“陛下擅于诗词歌赋,又是良辰美景,何不填词一首,记录下美妙的夜景。”孟昶诗兴大起,忙命人取来笔墨纸砚。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苏轼在《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再现了孟昶和他的贵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诃池上消夏的情形: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屋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而“冰肌玉骨”一词正是出自这里。更令人惊艳的是,花蕊夫人不但样貌非凡、吟诗作赋,而且还是烹饪高手。
孟昶喜欢挑食,花蕊夫人便别出心裁,发明了一道“绯羊首”(又叫“酒骨糟”),这道菜以净白羊头为原料,用复杂工艺精制而成,风味无穷。
另外,她还以薯药、莲粉为底料创造出“月一盘”,清香扑鼻,味酥而脆。
就是这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温柔可亲的佳人,谁能拒绝呢?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政变,建立北宋政权。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派兵到了成都城外,孟昶和花蕊夫人只能弃城投降宋军。
后蜀灭亡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而此时花蕊夫人也成为了赵匡胤的俘虏。
花蕊夫人的美貌闻名遐迩,赵匡胤对花蕊夫人早就垂涎欲滴,俘虏了花蕊夫人之后,赵匡胤总想找机会见识一下花容月貌的花蕊夫人芳容,无奈有夫之妇不能单独接见圣驾,赵匡胤便想出来一招——给孟昶封官行赏,到时候孟昶则要带全家进宫谢恩,花蕊夫人一定也身在其中。
果然孟昶大为感动,带着家人来拜谢了。人还未走近,就有一阵香味扑面而来,赵匡胤闻此香味便心猿意马。
待看清花蕊夫人的样貌之后,赵匡胤一下难以自拔,看得是心醉神迷,眼前的美人果然是人间尤物。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妩媚动人,声音娇美可人。
此时的花蕊夫人也察觉到赵匡胤对自己很有意思,离开时留下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眼神。就是佳人的这一个眼神,让赵匡胤深深沉迷了。
此次见面让赵匡胤更加魂不守舍,欲罢不能,他下定决心要让花蕊夫人成为自己的宠妃。
赵匡胤设计了一个计谋让孟昶死去。有一天晚上,赵匡胤在大殿设宴款待孟昶,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孟昶喝得酩酊大醉,浑身难受,第二天就卧病在床。
赵匡胤为表诚意,派御医给孟昶诊治,结果孟昶在七天之后就不治身亡了。赵匡胤厚葬了孟昶,按照礼节,花蕊夫人作为家属谢恩赵匡胤。
这次花蕊夫人一身白衣,显得更加清丽脱俗,楚楚可怜的美人哭的梨花带雨。赵匡胤色心大动,当日就把花蕊夫人强留在宫里。
花蕊夫人知道如何将赵匡胤的心留住。她在蜀地清闲惬意的生活更是酝酿了她的一腔才情,花蕊夫人本人也更加娇柔细腻慵懒。
有一次,正在兴头上的赵匡胤要花蕊夫人写一首后蜀亡国方面的诗。花蕊夫人也毫不慌乱,一首七绝诗脱口而出:“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赵匡胤闻此大为高兴,这诗初读起来慷慨激昂,豪气干云,真是满足了他的霸王之心。
花蕊夫人亲手画了幅孟昶肖像,每天拿出来供奉,希望孟昶在九泉之下能够得以安息。
不料有一天被宋太祖入宫发现了画像,在他的追问下,花蕊夫人灵机一动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说这是送子神仙,就此逃过一劫。
赵匡胤没有起一丝怀疑,笑道:“爱妃一片热诚,朕赏你还来不及,以后就光明正大的吧,就把东间厢房改为静室,将张生像供在里面,爱妃可以早晚虔诚礼拜,省得画像一收一挂亵渎了神灵。”送子之神就此从宫中传到民间,到了晚清,人们用花蕊女身像替代张仙男身,因此花蕊夫人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花蕊夫人陪侍赵匡胤,却引来一个人的愤怒,他就是赵匡胤的胞弟——赵光义。至于赵光义为何愤怒,史书上对此说法不一。
有说赵光义跟哥哥一样,也垂涎于花蕊夫人的美色,但赵匡胤捷足先登,赵光义妒火烧心;也有说赵光义有意争夺皇位,而花蕊夫人也身陷其中,对赵光义产生了威胁。
不管哪个是真的,结果都是赵光义非要置花蕊夫人于死地。赵光义借调弓弄矢之机,突然用箭射死了花蕊夫人。虽然太祖英明,但毕竟赵光义是他的亲生弟弟,美人已去不可挽回,也没有予以追究。
不管怎样,花蕊夫人,这个曾经艳绝一时的美人,还是在江湖上留下了不朽的传说。
美人如玉,历史如歌。
朋友,你怎么看待花蕊夫人呢?欢迎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