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年过76,唐肃宗却送他100名貌美女子,2年后才明白真高明

唐玄宗年过76,唐肃宗却送他100名貌美女子,2年后才明白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3/12/7 8:14:19

唐朝历史上的巅峰是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唐朝达到了顶点,国家财富超越了隋朝。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的繁荣被拦腰斩断。

回顾这段历史,要说谁最伤心,那自然是唐玄宗。因为他开创了这一切,结果又被自己亲手葬送。而且更为可悲的是,不久后,他还被自己的儿子夺去了权力,成了太上皇。

后宫的寂寞是难以言喻的,失败与悔恨时常缠绕着他,但就在这种时候,唐玄宗的儿子却给他送来了100名美女。面对这一操作,唐玄宗目瞪口呆,也让我们这些后人目瞪口呆。那么问题来了,夺取父亲权力的唐肃宗,此举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到底是荒唐还是一种孝顺呢?

其实回看那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年代,唐玄宗其实还有过希望,早在潼关的时候,他本来可以稳住江山不失,但是他却害怕自己的盛世被斩断,所以,冒险进攻导致满盘皆输。

那一场惨败,使得长安裸露在外,本来这位君王还可以组织大家继续抵抗。但是这位年轻时候英勇无畏的君主,却最终选择当一条仓皇而逃的落魄之犬,他抛弃了所有人,带着那些禁军跑了。

在逃亡的过程中,他只知道搂着自己的杨贵妃逃跑,只想着尽可能逃远一些。但是在逃跑的过程中,她却忽略了那些士兵把家人们丢给了叛贼,那些士兵虽然拿了钱财,却根本得不到补给。

果然,唐玄宗的不顾一切,酿成了非常可怕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太子李亨找准了机会,于是阴谋策动了兵变。

虽然正史没有记载这一段,但是很多史料都指向了太子的不臣之心。结果,那些士兵直接发动了兵变,并且要求处罚杨玉环杨国忠

严格的说,这是唐玄宗人生中第一次直接面对失败,也是他被封神以后,第一次被拉入人间,甚至这是他第一次与自己的儿子发生直接冲突。

当然,这场兵变还是遇到了漏洞,这个漏洞自然就是陈玄礼,此人绝对的忠诚于皇帝,即使被士兵给绑架着做某些事情,他也依旧能够找到解决皇帝的办法。于是,陈玄礼直接杀死了杨国忠和杨玉环,这才保住了唐玄宗一命。

不过严格的说,这场兵变唐玄宗还是输了,因为他的威望一扫而空,而且他的精神被打击以后彻底萎靡。有很多史料记载,太子狼狈出逃,但是太子却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支持者,于是他自立为帝。

这时候,唐玄宗彻底傻眼了,微信没了,女人被杀了,就连皇帝的位置都被动被人给继承了。眼见军方势力站在了太子一边,唐玄宗只能迫不得已接受太上皇的称号。

严格的说,从这一刻开始,唐玄宗就已经被架空了。在之后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子的表现非常不错,这位后来的唐肃宗运筹帷幄之间,快速打败了叛军,而且带着自己的老爹再一次回到了长安城。

史书记载,唐玄宗回来的时候,所有的百姓都在山呼万岁,因为没有人责怪唐玄宗,他们只是希望这位创造奇迹的君主,再一次带着他们走向辉煌。但是唐玄宗在这万众瞩目声中却并没有感到任何高兴,因为在旁边,他的儿子冷冷地盯着他。

回到宫中以后,唐玄宗立刻以太上皇的身份被藏在了深宫之中,他再也不能接触任何人,除了他的妹妹,以及陈玄礼。

不过,此时虽然唐玄宗感到了无边的落寞,但是唐肃宗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要知道,唐肃宗可是通过兵变的方式获得了皇权,严格的说,他的位置其实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而且最为尴尬的是,虽然他打死打活的平定叛乱,但是当他们回到长安的时候,居然是太上皇受到万众瞩目,这让皇帝做何感想?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唐朝正处在两个中心的状态,这种局面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夺门之变,虽然唐玄宗和明英宗一样,已经失去了权利,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想要他回来,甚至任何野心家,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可以重新拥立老皇帝,废掉新皇帝。

但是,唐肃宗和昔日的朱祁镇又不同,唐肃宗面对的太上皇乃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使得他既不能对他不尊敬,又不能对他下杀手,甚至还不能有意的去削弱他的影响,那该怎么办呢?

于是,唐肃宗就采取了各种试探和暗示措施,例如,史书记载,唐肃宗脱去了自己的龙袍,穿着一身紫衣,去拜见唐玄宗。唐玄宗看到儿子这么一出,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赶紧把自己身上的龙袍脱了,披在皇帝的身上。

但是唐玄宗本人表示不夺权也没用,因为只要她能接触到其他的人,那么必然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于是,唐肃宗不管不顾彻底将唐玄宗隔离开来,甚至连陈玄礼都被找了个理由给赶走了。

然而,当唐肃宗这么干了以后,他又感觉后怕不已,因为他这么做是在逼太上皇去死,那么太上皇会不会有反心呢?

于是唐肃宗思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就想了一个看起来很昏,但实际上却很聪明的一招。史书记载,唐肃宗给唐玄宗送了100名宫女。

这是正史中记载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可包含了太多的内容。首先,唐肃宗送的这100名宫女可不是普通的女人,大部分都是美女。其次,唐肃宗可是送了100个美女这个意思可不是让唐玄宗一味享受,而是要彻底替换他宫中的人员。

那么这么做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将唐玄宗彻底治愈,他的控制之下,而且还想要用这100名美女让唐玄宗彻底走向死亡。

要知道,唐玄宗当时已经76岁了,而76岁的老人哪里还经得起这种折腾?也有一些学者曾经恶意揣测,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一些太监故意在皇帝的宫中放一些迷香,这些迷香能够刺激人的情欲。

按照汉代皇帝英年早逝的惯例来看,唐肃宗有可能照搬了这一套,这100名女子就是送唐玄宗上路的软刀子。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唐玄宗不过两年时间就去世了,大唐帝国再也没有了两个中心的危险。老实说,这一招非常的狠毒,是对父亲的折磨,但是仔细想想,却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妙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有多狠?曾一日连杀三子,后却被唐肃宗疑忌圈禁,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玄宗,唐肃宗,李辅国,武惠妃,高力士

    前言 唐玄宗,亦称唐明皇,名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嫡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期间,文治武功可圈可点,唐王朝达于鼎盛期 ,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开元之治”;晚年的李隆基独宠杨贵妃,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倦于政事,遂酿成了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

  • 皇后与权宦勾结,当着唐肃宗的面被拖出宫,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李亨,宦官,皇帝,唐朝,唐肃宗,李辅国,张皇后,五代十国

    762年,唐肃宗李亨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宦官李辅国当着皇帝的面,将张皇后拖出宫去,李亨又气又急,却不敢吱声,当夜便去世。为何一个宦官能够无视皇帝的尊严,任意凌辱嫔妃?其实都是皇帝和张皇后之前种下的祸,咎由自取。天宝年间,太子李亨的两位妻妾韦氏、杜氏,皆因李林甫的参奏,被迫先后出家、离婚离开了东宫。于是

  • 平定安史之乱背后的经济战:唐肃宗如何拯救大唐的钱袋子?

    历史解密编辑:万有引力匠心社标签:唐肃宗,安史之乱,唐玄宗,安禄山,宰相,第五琦

    导语公元756年7月12日,太子李亨在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登基称帝,即唐肃宗。此时唐肃宗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一个由朔方军、河西陇右余部所拥立的临时政府。在这种背景下,摆在唐肃宗面前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收复失地和重建中央政府,而想要实现这个目的,自然离不开两样东西:枪杆子和钱袋子。当时的唐肃宗,并不缺枪杆

  • 唐肃宗李亨:安史之乱时开挂上位,独得玄宗恩宠自行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叫我大黑熊标签:李亨,唐朝,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李林甫,书法家,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杨贵妃,于马嵬坡香消玉殒,表面上看似陈玄礼是兵变的发动者,然而李亨才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肃宗李亨的一生。唐肃宗李亨,生于公元711年,初名李嗣生,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亲为元献皇后杨氏。公元727年,李亨被封为忠王,改名浚,后又改名为李玙。在武惠

  • 唐肃宗即位后,为何派兵干掉自己的弟弟?这是要怪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亨,皇帝,唐朝,唐肃宗,唐玄宗,节度使,书法家,五代十国

    757年二月,就在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在北方鏖战之时,南方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唐肃宗利用江淮当地的武装力量,干掉了自己的异母弟永王李璘。与此同时,李璘的亲信党羽也受到了惩处,不少人被杀,还有一些人被打入监狱,其中就包括诗人李白。唐肃宗是在756年七月即位的,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他为何这么急迫地干掉自己的弟

  • 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朝廷中枢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唐肃宗,灵武,唐玄宗,李辅国,郭子仪,李亨

    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他朝廷枢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马嵬坡兵变后和唐玄宗分道扬镳的太子党,主要有建宁王李倓、广平王李俶、大太监李辅国等人,包括后来追随过来的明相李泌。其中儿子建宁王是大唐最为英明神武的王子,一路身先士卒,率兵大小数十战,保护唐肃宗。李亨对登基犹豫不决,建宁王坚定的决心让李亨有勇气违

  • 李辅国和张皇后闹翻,张皇后被抓,唐肃宗不敢吭声

    历史解密编辑:飞云如水标签:李亨,李倓,李辅国,唐肃宗,唐玄宗,五代十国,女皇武则天,张皇后(唐朝)

    762年,宦官李辅国带人包围了唐肃宗的寝宫。他抓住皇后的头发直往外拖,皇后挣扎着,高声尖叫:“皇上救我!”唐肃宗躺在床上,哆哆嗦嗦却说不出话。李辅国如此胆大妄为,唐肃宗就治不了他?这一切,要从他的身世说起。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小时候家里穷,便净身入了宫。因为相貌丑陋,他被派到马厩养马。太子李亨有一匹宝

  • 由“昏君”变“明君”,唐代宗重用此人,如何为大唐续命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刘晏,玄宗,皇帝,昏君,明君,大唐,唐朝,唐代宗,官宦世家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永泰元年(765年)正月,经过日夜深思熟虑,唐代宗在《改元永泰赦文》中,罪己安民,以图永泰天下,稳固李唐统治的施政纲领。唐代宗罪己安民的出发点,是为解决面临的诸多历史难题,其着眼点是为了把再造的李唐江

  • 唐代宗李豫的真爱,是野史的沈氏,还是历史的独孤氏?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唐代宗,李豫,独孤氏,唐玄宗,沈氏

    作者:青灯编辑搜图盛唐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是活得太久的李隆基,晚年重用杨国忠,引发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大叛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三个月,最终在唐代宗李豫的手中结束。而唐代宗力挽狂澜,在历史上留下的,不仅仅是身为帝王的功绩,还有众人评说的情感。围绕李豫展开的感情,主要是两个女子,一个是沈氏,一个是独孤氏。

  • 唐代宗李豫:别在我面前狂,我不用你的时候你啥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唐代宗,李豫,李辅国,唐玄宗,唐肃宗,郭子仪

    一天夜里,一名刺客潜入博陆郡王府,将王府的主人刺杀。刺杀后并没有马上逃走,而是把死者的头割下,扔进了厕所...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刺客最后全身而退,还被升了官。其实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出戏就是皇帝自导自演的。这个皇帝就是唐代宗李豫。李豫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又好学又勤奋,不打架斗殴,没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