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啥周世宗被称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看他“禁佛”的手段就知道了

为啥周世宗被称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看他“禁佛”的手段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今外史传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4/1/28 16:39:58

在中国古代史中,一共发生了四起毁灭佛法的事件,人们将其称之为“三武一宗之厄”,而其中最为明理性、最具有影响力的一次灭佛事件,就是由被称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的后周世宗柴荣所制定并推行的。

时代背景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两汉时传入中国起,在国家政策上一直享受着特别的优待,最特别的就是免去了僧人的劳役赋税,公贵族也经寺院“布施”些财物、土地。

但即使是这样优厚的待遇,依然满足不了人的贪心,为了更宏伟壮观的寺院,甚至是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些道貌岸然的“假”僧人还是把黑手伸向了普通百姓。

在极度暴涨的贪心驱使下,让这些“假”僧人浑然忘却之前“三武灭佛”的惨痛过去,选择了一条铤而走险寻求富贵的道路,最后势必会同国家统治政权间彻底决裂。

世宗柴荣,生在五代十国这样一个极其黑暗的时代,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在即位后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看其文治武功就绝对当得起这“第一明君”的称号。

对内他清吏治、选拔人才,劝农桑、改革赋税,修边防、限制佛教,兴水利、整顿军队,还有完善科举、复兴礼乐等等各个方面。对外他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在这区区数年时间里便威震华夷。

也正是后世人们对周世宗柴荣“三十年宏图”的期待,才会总是有人说:“如果柴荣多活几年......”这种话,才会遗憾着叹息道天妒英才。而柴荣也确实有这种能力和雄伟抱负,才会让他在那个黑暗时代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文明限佛

佛教制度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种种弊端,终于再一次被统治者感到不能容忍,加上因佛教寺院僧人剧增带来的铜矿短缺、经济下降、服役减少,在公元955年,后周世宗柴荣下诏整顿天下佛寺,这是他即位的第二个年头。

只不过这一次不同于“三武灭佛”那种完全禁绝的政策,后周世宗采取得更像是限制手段,有大概将近一半的寺院僧尼保留了下来,期间没杀一个人,没流一滴血,也没有毁坏佛寺、烧毁经文的现象。

在下达的诏令当中,后周世宗阐述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他说如今佛教界内存在着各种弊端,私自剃度为僧的人实在太多,建造的寺院数量也繁多累民,有一些人为了躲避兵役就出家为僧,其中更有一些人借佛寺掩人耳目,行奸盗之事。

可以看出后周世宗的目的,就是为了除去目前佛教界内存在的弊端,这就决定了此次只是“限佛”,而不是暴力地“灭佛”。许多历史文献内都记载了事件发生时的情况,全都表现出文明理性的一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后周世宗没有杜绝人民的宗教信仰,只是将佛教收来的钱财物归原主,在一些没有寺院的城镇,还赐下匾额建设寺院,满足人民生活当中精神上的宗教信仰,或者保留原先比较不错的寺院。

高明措施

在地方上,后周世宗严禁人们私下建设寺院,必须在经过朝廷的批准后才能进行建设。这一下就堵住了佛教势力极度膨胀的源头,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们,以前动不动就听到谁“布施”了田地,谁造了个佛寺来互相攀比。

在控制寺院数量的同时,僧人的数量也得到了正规的控制,并不是不让你当和尚。想要出家也可以,不过需要男子十五岁以上,女子十三以上,经过家人的同意,然后再经过一番考试才能成为僧尼。

这个考试也不是太难,男子能够背诵一百页经文、女子能背诵七十页经文,如此即可通过考试。而且以后想要出家受戒当真正的和尚,也得经过三次相应的考核,这就确定了僧人必须是具备相应的佛学知识,不然就不配为僧。

在分辨之前就剃度出家的和尚到底是“真”僧还是“假”僧时,也用到了这一种考核制度。你可以说你是剃度出家受过戒的僧人,不过咱也不知道,劳烦背几页经文证明一下,不然咱就认为你是假冒的僧人,要带你还俗娶媳妇了。

现在如今的社会想要出家为僧也得填表参加考试,真正的僧人出家人不受金钱,一般也不会去街上转悠。有些人他不知道,就以为街上穿黄衣四处晃悠的都是真和尚,太多的假和尚败坏了佛教的名声。佛是一种修行,本就没有过错,错的是那些借“佛”之名,行奸盗之事的心地不纯之人。

标签: 明君五代十国后周世宗

更多文章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花蕊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天堂标签:花蕊夫人,花蕊,牡丹园

    我赏花蕊牡丹园爱尝薯药月一盘惟叹国亡无男子雅女情笃祭张仙

  •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真的是花蕊夫人所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客馆历史官方标签:花蕊夫人,孟昶,皇帝,宋太祖,君王,宋朝,花蕊夫人(后蜀),小说家,五代十国,艺术家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如今儿童耳熟能详的《述国亡诗》,据传为后蜀皇帝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所作,意在表达自己对于后蜀军队面对北宋大将王全斌时不战而降的不耻与愤恨,更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恨。虽然此诗长久以来被认为是花蕊夫人所作,但从古至今,关于这首诗的作者究

  • 有这样一群女子,名字都叫花蕊夫人,美艳绝伦,却都惨死男人手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花蕊夫人,孟昶,宋太祖,王建,宋太宗

    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辉煌的汉帝国和唐帝国之间,有近八十年的岁月里,整个中国都处于大分裂大动荡时期。男人们群雄逐鹿,一个一个黄袍加身,登上金銮,又一个一个被更强大的男人取而代之。这是男人们的狩猎场,谁夺得了至高无上的霸主之位,谁就能去占有天底下最美艳的女人。这是个烽烟烈烈的时代,在残酷背景的映衬下,有这

  • 花蕊夫人这首诗骂人不带个脏字,短短的四句,把天下男儿骂了一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花蕊夫人,宋太祖,孟昶,深宫,蜀国

    那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花蕊夫人,后蜀国孟昶的妃子,她就是一位很独特的女性,她年轻漂亮,不仅能歌善舞,同时还能够写诗作赋,很得孟昶的宠爱,后来由于后蜀国被北宋灭亡之后,他被宋太祖赵匡胤俘虏后,她写下了一首亡国诗,那便是他最著名的《述国亡诗》。在这首诗中,她通篇都是在骂人,但是却通篇没有一个脏字,还把天下男

  • 她惹得两位皇帝互相残杀,其样貌倾国倾城,她就是著名的花蕊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皇帝,花蕊夫人,宋太祖,宋太宗,皇位,后宫

    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深不可测的,相信喜欢看历史文章的朋友们也在慢慢地了解这些古代的文化。我们也知道在古代的时候都是有皇帝的皇帝后宫的三千佳丽的,所以在后宫有才的女子不在少数,流传至今的才女却不是很多,但就是有这么一位才女,竟惹得为了她两个皇帝,互相残杀,由此可见这个女子的魅力有多大。这个女子就是著名

  • 后蜀后宫的那些八卦:花蕊夫人和她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孟昶,贵妃,花神,八卦,宋太祖,宋太宗,花蕊夫人,后蜀后宫

    徐氏,名不详,后蜀亡国君主孟昶的贵妃,深受皇帝孟昶的宠幸,先封她为贵妃,并称之为花蕊夫人,意思是比花还美丽。苏轼专门称赞过她的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使她的美扑朔迷离;亡国、美人,这双重的身份,让她整整横跨两朝三、四位帝王,,其有关她的传说也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八卦一:后蜀国主孟昶成了妇

  • 最懂生活的花蕊夫人,也来成都体验新铁人三项了

    历史解密编辑:成都发布标签:名人,芙蓉花,成都市,花蕊夫人,铁人三项

    把成都东南西北的商圈逛了个遍今天,我们“时尚达人”花蕊夫人故地重游曾经,她引领潮流让成都遍种芙蓉花现在,这里人人都能成为生活家人人都可以是美的创造者面对如今成都花样百出的生活方式她会爱上哪一种成都生活呢?历史名人重访成都系列长图- 花蕊夫人篇 -你还期待哪些名人朋友“重访”成都?关注并星标小布更多精

  • 狈论南唐(增六)花蕊夫人作《述国亡诗》,戳破了后蜀军阀的美梦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孟昶,宋军,后主,皇帝,南唐,诗人,小说家,述国亡诗,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花蕊夫人(后蜀)

    花蕊夫人在历史上名气很大,由于她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使她在民间留下了很多的传说。一般认为花蕊夫人有三位,一是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二是后蜀后主孟昶慧妃费氏,三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从众多的历史文献来看,这三位花蕊夫人中,留下民间传说最多的便是后蜀后主孟昶慧妃费氏。尤其是她和孟昶、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的各种

  • 花蕊夫人这首诗,骂人不带个脏字,短短四句却将天下男儿骂了一遍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孟昶,宫词,君王,深宫,宋太祖,花蕊夫人

    徐氏,青城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长于写诗,曾仿效唐代诗人王建,作《宫词》百余首,富独创性。历代宫词作者不少,但大多为外臣,常有失实之处。花蕊夫人以宫中人写宫中事,皆成信史,且语言工丽,清婉可掬,将宫女内心的孤寞、羞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描摹得细致入微, 自具风格。

  • 好色的赵光义为何会射死貌美的花蕊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宋太宗,花蕊夫人,孟昶,宋太祖,大宋

    某一天,赵匡胤在后苑设家宴招待诸位亲王。既然是家宴,一定是拖家带口参加,所以繁花似锦的后苑充满粉黛气息。赵家老二被香气刺激得荷尔蒙指数蹿升,他贼眼乱转,小心脏砰砰直跳,眼巴巴地盯着大哥即将出现的地方。别以为赵老二兄弟情深,其实他的心思全在大哥身边的那朵花上。果然,当赵匡胤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时,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