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雄主耶律德光,两度灭亡中原强大王朝,为何死后被制成木乃伊

一代雄主耶律德光,两度灭亡中原强大王朝,为何死后被制成木乃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鉴赏观 访问量:231 更新时间:2024/1/16 10:32:28

“木乃伊”多用来形容死后不腐化的尸体。而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死后被人为地做成了木乃伊,而这却不是他被后人所熟知的最重要的事,他就是被尊为辽太宗的耶律德光

说起耶律荣光,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是他的干儿子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

在中国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竟主动认耶律德光为父,还将北边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此举虽然让石敬瑭获得了辽太宗的支持,但给中原王朝造成了四百余年的痛。

而至于耶律德光来说,自己能够成为辽国之主则要归功于自己的母亲,为了儿子能登上帝位,述律平太后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诛杀契丹功臣百余人,这个从血海里走出的君王,注定会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龙凤之子

辽太宗耶律德光,字德谨,是辽国开国君主耶律阿保嫡次子,母亲为皇后述律平。耶律德光的母亲年轻时就曾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做事果断,心思缜密,对待敌人毫不手软,是有名的女中豪杰。

嫁给阿保机后,述律平在多次重要关头帮助阿保机渡过难关。在“诸弟之乱”中,述律平曾亲自上阵与敌人搏杀,夫妻二人齐心协力统一契丹部落。

在攻伐幽州时,在述律平的出谋划策下,阿保机以极少的骑兵侵扰便拿下了幽州城。夫妻二人的有勇有谋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孩子,二人的长子耶律倍能文能武,多次领兵出征,深受阿保机喜爱,因此被阿保机当做继承人来培养。

可述律平却对这个孩子提不起多大兴趣,认为他研究汉文学是忘祖的体现,她的宠爱逐渐转向了嫡次子耶律德光和嫡三子耶律李胡。

长大后的耶律德光相貌端正,秉性宽仁,虽然有父亲和大哥在没有多少出征的机会,但在国内随着母亲也培养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公元922年,耶律德光被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这一次他终于获得了出征的机会。在他率领下,辽军接连拿下平洲、定州,生擒后唐将领张崇等人,在战略上将后唐逼到转攻为守。

阿保机也开始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随后的于厥、党项、渤海战役中,阿保机都将耶律德光带在身边。公元926年,阿保机死在了回军途中,次日皇后述律平便暂理军国大事。

述律平对契丹诸臣的妻妾说,希望她们与自己一样守得住活寡。就在众人错愕之际,述律平便诏来了昔日阿保机的重臣,在大殿上述律平问道:“汝等,思先帝呼?”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陆陆续续地说道:“受先帝之恩,怎能不思?”只见述律平微微冷笑,向他们说:“若是真想,便见他去吧。”说罢便令左右将他们全部拖出斩首,满朝文武都被这位来自回鹘的女人震慑住了,无人再敢违逆她。

辽国大帝

述律平的残忍,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做是为自己次子上路做铺垫,这一次清洗长子耶律倍的亲信大臣悉数受到牵连。耶律倍自感大势已去,剩下的大臣也没有敢支持自己的,迫于无奈他只得上奏请二弟耶律德光继位。

公元927年,耶律德光即大辽皇帝位,尊述律平为太后。次年,耶律德光便开始了南征计划,亲率契丹万余铁骑南征后唐,却落得个大败而归。

遭此一劫的耶律德光深感契丹国力不足,于是便开始了对契丹内政、经济、军事的一系列改革。

契丹在阿保机的手中完成了从部落到国家的跨越,耶律德光根据父亲之前的制度结合中原王朝的体制,开始制定契丹自己的官制。

经过多年的改革,契丹军队建立起完善的制度,经过几次大战,辽军击溃了后唐军在北方的部署,燕云十六州唾手可得。耶律德光在占领区实行鼓励耕种政策,使得这一带的汉族人没有激起对契丹的仇恨,辽国的国力开始逐步向上。

可对于大哥耶律倍,耶律德光始终采取敌视的态度,最终在后唐皇帝李嗣源的离间之下,耶律倍率家眷逃往后唐。可好景不长,三年后李嗣源病死,后唐陷入了皇位争夺之中。

而耶律倍为保周全,便写信给弟弟耶律德光南下吞并后唐。正值此时,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做出一个令中华民族伤痛几百年的决定……

迟暮英雄

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反唐,为了获得辽国支持,他将雁门关到卢龙一道的一带州郡全部割让给辽国,不仅如此他还上书耶律德光称义父,为了让辽国尽快出兵石敬瑭还举全国之力向耶律德光上贡。

当年九月,耶律德光率军五万南下,与石敬瑭军联合进逼后唐都城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杀死耶律倍之后,自刎归天。耶律德光旋即册封石敬瑭为帝,建立后晋,幽云十六州由此割让给契丹。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以后晋皇帝石重贵不称臣为由南下,灭后晋,契丹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汴梁城。进入中原的耶律德光慢慢地腐化开来,他开始抛弃之前爱民如子的政策,以牧马为名对中原百姓大肆劫掠,民间怨声载道。

刘知远在晋阳城称帝,建立后汉,得到中原百姓归附,面对新晋对手耶律德光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开始萌生退意,他将汴梁城内的人力物资全部劫掠到辽国上京城。在退回北方的路上耶律德光身染重病,于栾城驾崩,时年四十五岁。

因为当时正值夏季,耶律德光的尸体很快便开始腐烂,此时又离辽国上京城较远,大臣们经过商议后,将耶律德光的尸体剖腹,在尸体中填满数斗食盐防腐,外面又用粗布裹之,就这样一代雄主耶律德光被做成木乃伊运回了自己的祖国。

灵柩回辽后,述律太后痛苦不已,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情绪,对辽国诸部落进行重新安置,在火神淀之乱中以强硬态度对抗耶律阮,直到次年八月,辽国政权才得以稳定,耶律德光被妥善安葬。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少年时辽国的皇位似乎和他并无关系,但他强硬的母亲把辽国的重担赋予他肩上,而他也不负辽国,对内狠抓经济,改革政治,对外开疆拓土,成就功名,辽国的发展在他当政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利用中原汉人之间的矛盾,巧取豪夺了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又被中原汉人的团结打败,悻悻退回北方。纵观其一生,虽有傲慢与失误,但也无愧于一个英明的君王。

更多文章

  • “腌肉”皇帝耶律德光

    历史解密编辑:甜腻小猫迷PLUS标签:皇帝,后唐,阿保机,石敬瑭,耶律德光

    辽国是大宋开国之后维持非常久的一个梦魇。本篇文章就讲讲辽国的前传,一个虎头蛇尾,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872年,一个将来聪慧过人,英勇无畏的豪杰在北方的一片草原中出生了,不过他并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他叫做耶律阿保机,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想要成功,首先得统一部落,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了!接着要统一整

  • 浅析残唐(增七)杜重威为耶律德光灭晋带路,为何刘知远将其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唐朝,杜重威,刘知远,石敬瑭,节度使,契丹人,耶律德光,五代十国

    残唐五代十国是古代有名的乱世,也是短命王朝频繁更迭的时期之一。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内,中原王朝经了五次政权更迭,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战乱之中,整个北方大地被打得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同时北方的契丹人利用中原的混乱期迅速崛起,并频繁南下入侵,成为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尤其是在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后,更是加大了入侵

  • 浅析残唐(增九)速律平阻止耶律德光南下中原,为何他仍执意南侵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德光,阿保机,耶律倍,契丹,耶律

    自从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开始,这个草原民族便成为中原的最大威胁。尤其是他一统中原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后,频频南下入侵,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等到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即位之后,契丹南下越发频繁,耶律德光甚至诞生了入主中原的野心。为了这个野心,他利用后唐内乱从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占据了南

  • 后晋第二次大胜契丹,白团卫村晋军殊死搏杀,耶律德光狼狈飙骆驼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晋军,德光,契丹,李守贞,骑兵,杜重威

    杜重威见村子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只苍蝇也飞进不来,不由得倒吸一口气,连忙下令将士们设鹿角、挖壕沟,加固防御工事。无粮无水,这仗如何打下去?没办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晋军开始在营中挖井取水。费老半天劲,眼看只差一点就可以取到水了。不料,当天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越刮越大,一副世界末日的景象。更悲催的

  • 浅析残唐(增三)耶律德光灭后晋占汴梁,为何没在中原站稳脚跟?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耶律德光,耶律德,石敬瑭,契丹人,刘知远,中原

    自南北朝之后,耶律德光率领契丹军队南下是北方少数民族最大的一次入侵中原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在军事上很成功,契丹军队攻破了后晋的都城东京汴梁,俘虏了后晋出帝石重贵,可以说达到了耶律德光骑兵之处的战略目标。然而当他忙着在汴梁城建立辽朝,打算成为入主中原的异族皇帝之时,在中原的契丹军队却找到藩镇军队的群起

  • 耶律德光虽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说过两句话,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耶律德光,德光,皇帝,阿保机,契丹人,辽太宗

    辽太宗耶律德光不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一直推行野蛮政策,甚至还对占领的区域实施残暴统治,遭到了历史的诟病。可是他曾经说过两句话,使得后人不禁为此进行深思。这两句话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

  • 耶律德光: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做成木乃伊皇帝,被戏称“帝耙”

    历史解密编辑:资深人士说文史标签:耶律德光,皇帝,耶律倍,石敬瑭,木乃伊,述律平

    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中,有着这样一个习惯,为了储存肉类,牧民们会把鲜肉沥干水分后,撒上咸盐做成腊肉。腊肉,又被称为“耙”。吃了几十年腊肉的耶律德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也会变成“耙”。耶律德光是辽朝开国皇帝的次子。老皇帝驾崩后,述律平太后并没有扶立太子耶律倍登基。耶律倍向来痴迷汉文化,这让述

  • 后晋末代皇帝石重贵为什么惹怒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搞得国破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需要我们标签:皇帝,契丹,后唐,冯道,后晋,石重贵,石敬瑭,耶律德光,五代十国

    作者:晋客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石重贵(914年-974年),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晋高祖石敬瑭养子,后晋末代皇帝(942年-946年)。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

  • 四个原因使得一直希望“混一天下”的耶律德光无法主政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耶律德光,中原,刘知远,节度使,赵延寿,契丹

    公元947年元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占领后晋,实现他“混一天下”的理想,可只在中原待了三个月,就被赶回了北方,有四个主要原因使得耶律德光无法真正建立王朝,主政中原。第一是辽国接手的后晋并没有能臣干吏。契丹是落后的游牧民族,辽太宗耶律德光建立大辽后,延续后晋的治国方式。可中原王朝运行方式需要大量能力很强的

  • 耶律德光:已经在中原称帝,为何又灰溜溜离开?只因犯了三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晴朗文史阁标签:后唐,石敬瑭,李从珂,耶律德光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辽国最厉害的一位皇帝,他称帝后,带领契丹军队征战南北,扩展疆土,使契丹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国家。最巅峰的时刻,他甚至直接灭掉后晋,在开封举行即位仪式,实现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梦想。但是,这样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仅仅在中原待了四个月,耶律德光就不得不灰溜溜地选择了逃离。耶律德光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