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细思极恐:贾敬的葬礼为何没有秦可卿隆重?贾母哭丧有何隐情?

细思极恐:贾敬的葬礼为何没有秦可卿隆重?贾母哭丧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安阳源易缘 访问量:2515 更新时间:2024/1/31 18:13:16

细思极恐:贾敬的葬礼为何没有秦可卿隆重?贾母哭丧让尤氏不堪

贾敬死了,儿子、孙子都忙着和新来的二尤调情,唯有八旬贾母哭得肝肠寸断。贾母为何哭贾敬?后世分析五花八门。

有人认为贾母对贾敬有气。贾家人才凋敝,好不容易出了个进士,他却两手一撒去炼丹,“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家族败类呀;

有人认为贾母痛哭是受了刺激,同是寿高之人,贾敬早死,让贾母有了大限将至的恐惧;

更有一种阴谋论者从惜春身世入手,认为焦大口中养小叔子的,是年老尊贵的贾母,让人不得不叹脑洞大出天际。

其实不怪后世解读毫无方向,曹公笔下的贾敬,根本就没正面出场过,你所知道的贾敬,全都是别人嘴里的他。

曹公著红楼,犹如杜鹃啼血,满满都是诚意,其笔力又如同刀锋,刻山是山魂,刻水是水魄,因此他全书侧面写宁国府之主,不仅是画皮之作,更是画魂之笔。

侧面描写,从别人口中了解一个人,犹如盲人摸象,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尘世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和立场,评价一个人就会删减、改编、添醋……

总之,你所看到的贾敬,全不是真正的他,真正的贾敬什么样?绝不是87版那个灰暗、干枯的老道。

真实的贾敬,只在贾母那一哭里:神采与如宝似玉的贾宝玉相比,毫不逊色。

挂印炼丹

进士在红楼梦里极其稀缺,贾敬考上了进士,又有爵位加身,完美人设啊对不对?

曹公分外钟爱林家,说“虽系钟鼎之家,却亦系书香之族”,脂砚斋侧批“钟鼎亦必有书香方至美”。

贾敬和林如海比,林如海虽是钟鼎之家,但传到他已经没有爵位了,他仅剩书香——进士而已,而贾敬却实实在在的书香加进士。如果说林家是至美之家,贾敬就是红楼里唯一的至美之人。

但这么好的前程,这位爷却挂印炼丹去了。

贾敬挂印炼丹,是绝尘之事,无缘无故谁会如此决绝?必定是红尘中有他无法忍受的痛苦。

关门训子

贾敬的痛苦是什么?贾敬寿辰前日贾珍去请安,贾敬决绝地教训儿子:

“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去闹去。你们必定说是我的生日,要叫我去受你们些头,莫过你把我从前注的《阴骘文》给我令人好好地写出来刻了,比叫我无故受众人的头还强百倍呢。”

这段是贾珍转述给尤氏的体己话,贾敬训话贾珍,也是关起门来教子,外界因素影响很小,按照史学家甄别筛选的原则,可以入贾敬传。

贾敬训子在贾珍看来不逊人情,儿子请父亲过生辰是人子之礼,贾敬非但不领情还教训了一顿,怎么说都是作父亲的老糊涂。

贾敬的话几近疯人疯语,疯子的特征是他和大众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如同两个结界,互相不能同呼吸,自然不能共命运。

贾家结界对他来说,如同空气中有毒,但他不能让儿孙都炼丹,所以希望儿子能悄悄改善生存环境,暗暗向他的结界靠拢,于是让他刻《阴骘文》。

能阴不能阳?

“阴骘”一词来源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行善做好事不要张扬,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日行一善,这样文昌帝君就会保佑你,赐给你福禄寿。

贾家破败萧条,福禄寿都几近断绝,子孙不肖不会有福,主子官越当越小,下人贪墨营私,自然钱财受损,呼啦啦似大厦倾,寿限不长,这三者是贾家迫在眉睫的危机,贾敬训子,是在给他指一条明路:不要张扬,悄悄行善。

无论是关起门来训子,还是悄悄行善,贾敬作为宁国府的太上皇,贾珍作为现任大boss,为何不能在阳光下行善,却要靠阴骘文求文昌帝君保佑?

在宁国府,还有谁比贾敬的权力更大?就是宁荣两府头上顶的那个“贾”。

阴骘文拜的是真文昌帝君,而贾家必须信奉的是假儒学——程朱理学。

你不宣誓姓贾,那就随着焚书坑儒化成灰,你要延续寿命,就得交出灵魂。贾敬很难呐!

是非场

贾敬生活在什么结界里?他称宁国府是“是非场”,相对的贾敬的炼丹房自然是清净地。

是非场和清净地相比,后者是纯粹前者是混杂。

是非场中必有是非人,首先看秦可卿,字“兼美”,太虚幻境里宝玉说她既有宝钗之鲜艳妩媚,又有黛玉之风流袅娜。

黛玉和宝钗除了都是美人外,三观、出身全都是反义词,怎么能兼美呢?“兼美”看上去很美好,其实是精神分裂。

两股力量掰手腕,谁劲儿大谁胜出。最后秦可卿死了,戴权普大喜奔登门送温暖。

戴权,脂砚斋侧批“大权也”,是大内太监,是皇权的代言人。

宁国府这场掰手腕,以皇权代表的程朱理学胜出,秦可卿超豪华的葬礼,不是给贾家站台,而是皇权占据文化高地的庆功宴。

秦可卿死了,贾敬已经成了掰手腕的looser,搭理不搭理的都不吃劲,所以贾敬地位虽然比秦可卿尊贵,死后的葬礼却相当潦草。

下人报丧,皇帝忽然得了失忆,这个人是谁,不认识:“诏问贾敬何职?”

等太监说了贾敬祖宗十八代,方才下旨:“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

这个恩旨是有多敷衍?盖棺定论贾敬没有尺寸之功,给你个五品全当打发叫花子,想走正门?没门儿,败军之将从“北门”进吧,败北的looser也只配走北门了。

百年孤独

贾敬的结界里很空旷,只装下了他一个人。

能懂他结界的人不多,贾母算一个。

对贾母来说,贾敬是一个孤勇者,有勇气打破皇权支持的贾家结界,另立山头。

但欣赏不等于有勇气投奔,贾敬生辰时,贾母以吃了桃闹肚子为由,拒绝出席。

“桃”为逃也,面对强大力量,面对宝玉等儿孙,贾母只能选择“逃”。

不过,贾敬告诫贾珍要刻《阴骘文》贾珍没放在心上,贾母却下了一盘大棋,在荣府广泛招揽女孩,培养了袭人等大丫头,悄悄教育阴骘文,分散荣府,希望文昌帝君保佑贾家福禄寿。

贾母哭贾敬,是同路人的兔死狐悲,是道路艰难的感同身受,贾敬之死,也为荣国府衰败奏响丧曲……自此之后,贾敬的结界里,百年孤独……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标签: 贾敬秦可卿贾珍太监贾家

更多文章

  • 林黛玉一向听贾母的话,为何公开挑战贾母的权威,惹贾母动气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读书标签: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在红楼梦中,贾母一直是非常疼爱林黛玉的,从她一进贾府初次见面,就抱着她哭起来“心肝儿肉的喊着”,实际上贾母确实也把林黛玉当成了小心肝,把对小女儿贾敏的疼爱,完全转移到了林黛玉的身上。这份疼爱甚至超过了她对三个嫡亲孙女的疼爱,就连贾宝玉也要搬出碧纱橱,给林黛玉腾地方。这份呵护显然成了日常,当贾母因为外

  • 请客人坐“脚踏”,贾母为何会弄出这样的笑料?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脚踏,贾琏,平儿,宝玉,黛玉,贾府,贾母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认为贾母一出场就有许多笑料——是的,作者用了“笑料”这个词,而不是“幽默”或者“欢乐”。举的例子呢,是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派男仆送礼,又派女仆请安,贾母让四名女仆坐在脚踏上。关于《红楼梦》的各种不靠谱的说法,我也看了不少了,但说贾母“笑料”的,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不想全面分析,

  • 林黛玉是贾母心头肉,为何黛玉去世当晚,贾母都不去看一眼?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贾府,贾母,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

    看完《红楼梦》,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会让人感动。时至今日,人们想起这个故事,依然为林黛玉感到悲痛和感叹。在这本书中,林黛玉后来病逝,这段话的描述也令人心碎。但是回过头来看这部分的剧情,就很扑朔迷离,有很多地方很恐怖。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家乡在苏州。她的父亲曾从事赏花工作,一直从事香炉工作。家庭条

  • 细思极恐!贾母为何从不安排鸳鸯未来?早就打算让鸳鸯殉葬吗?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贾赦,贾琏,宝玉,殉葬,张华,贾母,王熙凤,尤二姐,鸳鸯(红楼梦)

    在续书中,鸳鸯是为贾母殉葬,自缢而死。虽然原著未必一定安排鸳鸯上吊,但是她只能一死,别无出路——贾赦已经把她可能的出路都堵死了。贾赦是逼婚不成,气急败坏,无所不用其极。这也不必说他了。但是一向慈悲睿智的贾母,为什么不替鸳鸯考虑一下未来?她明明知道,自己死后,鸳鸯一定没有好下场,为什么在趁自己健在的时

  • 贾母为啥让声名狼藉的尤二姐进荣国府?不是慈悲,是轻蔑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贾琏,宝玉,贾赦,贾府,贾母,尤二姐,王熙凤,荣国府

    允许尤二姐进贾府,并不是贾母慈悲,而是轻蔑。不是对贾琏的轻蔑。贾母其实是比较宠爱贾琏的,仅次于从小在身边养大的宝玉。但是尤二姐进贾府,不过是做妾,地位相当于贾赦的嫣红,那是没什么要紧的。穿越剧、宅斗戏,动不动把侍妾分成什么“贵妾”“姨娘”“通房丫头”等等,似乎等级分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差距是有的,

  • 揭秘:贾母为什么和次子贾政住在正房,而不和长子贾赦一起住?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贾政,贾赦,贾环,黛玉,宝玉,贾母,罗玉凤,王熙凤,中国古文献

    这是研究《红楼梦》的一个老问题了。但是我就想问一句:谁说贾母和贾政一起住在正房了?从黛玉进贾府,先见了贾母,再去拜见两位舅舅的路线就可以看出来,贾政夫妻,住的是“正经正内室”;贾赦夫妻,住的是“花园隔断过来的”独立小院。长子住花园小院,次子却住正内房,似乎有点不合情理,我们先放一放,稍后再分析。先说

  • 读《红楼梦》:贾母真的不管林黛玉的婚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林黛玉,宝玉,黛玉,贾府

    作者:韩雪丽贾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些事,她能沉住气,这一点比王夫人要强得多,人至中年,孙子都上学的王夫人,却表现了她焦躁无脑的一面,冲动生事,王夫人为了宝玉的事,秒成了暴躁症。(一)王夫人一直在推金玉良缘,推得很明显薛家初进贾府时王夫人未必动了金玉良缘的心,只是后来贾母表现了双玉心,王夫人才考虑了

  • 如果没有贾赦逼婚,贾母原本打算如何安置鸳鸯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贾赦,贾琏,探春,平儿,宝玉,逼婚,贾母,罗玉凤,中国古文献,鸳鸯(红楼梦)

    《红楼梦》里没有独身主义者。傅秋芳二十三岁未嫁,已经是大龄剩女了。要不然就是妙玉,不管是主动被动、情愿不情愿,总之舍身佛门,算是终身归宿了。鸳鸯年纪也不小了。袭人比宝玉大两岁。王熙凤对平儿说袭人“送送你妹妹”,可见平儿比袭人还大。平儿袭人都叫鸳鸯“好姐姐”,她们又是从小玩大的闺蜜,不是客气,可见鸳鸯

  • 宝琴是贾母“认”的干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宝玉,黛玉,宝钗,贾母,薛宝琴,干女儿,薛姨妈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慌了个张这两天读欧丽娟教授《大观红楼》第四辑薛宝琴论,感觉上分歧不小,欧教授的分析和观点我难以认同。第一,明明是薛宝琴跟邢岫烟、李纹、李绮一起来的,可欧教授硬是从阶级的视角,把薛宝琴提升到一个突出的地位,成为“贵族阶层中最后一位登

  • 贾母随意将珍贵精致的茶杯送给刘姥姥喝,她是否故意恶心妙玉?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李纨,平儿,贾府,闺阁,贾母,栊翠庵,刘姥姥,恶心妙玉

    贾母带着刘姥姥逛栊翠庵,妙玉用珍贵的成窑茶杯给贾母喝茶,贾母喝了一半转给刘姥姥,导致妙玉事后将此茶杯弃置不用。贾母此举,是否是在故意恶心妙玉?贾母一向有把东西分给别人的习惯。抄检大观园之后,她给王熙凤半碗粥,给宝黛一盘笋和一盘风腌果子狸,给贾兰一碗肉,还留探春和尤氏在此吃饭(宝琴不算,她本来就是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