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晴雯被王夫人撵走后,很快因病而死,她究竟得了什么病?

晴雯被王夫人撵走后,很快因病而死,她究竟得了什么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脑袋大历史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4/1/23 16:58:43

晴雯王夫人撵走后一病而死,让人难免扼腕叹息。更是好奇她究竟得了什么病,才会如此快速地死去。

原文中曹雪芹并没有真正交代晴雯得了什么病,又因何而死。却有一些伏笔,暗示了晴雯之病。

一,女儿痨说

晴雯被撵走后,王夫人向贾母汇报。

(第七十八回)“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份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

王夫人说晴雯得了女儿痨,话里话外影射林黛玉的久病不愈。

至于是否是大夫说的,王夫人肯定不会关注一个丫头得了什么病。

王夫人指晴雯是女儿痨,在她死后直接火化“挫骨扬灰”。是对晴雯和林黛玉恨意的宣泄。

但晴雯和林黛玉却都不是女儿痨。

女儿痨是指少女期的肺结核,都具有传染性。

事实上,怡红院和潇湘馆内却并无人因此被传染。

尤其贾宝玉和她们朝夕相处,要是女儿痨,他第一个跑不了。

二,伤感流感说

晴雯被撵走后,贾宝玉去看她,不但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更是咳嗽不止。

(第七十八回)当下晴雯又因着了风,又受了他哥嫂的歹话,病上加病,嗽了一日,才朦胧睡了。

晴雯原本有病,又受风添了风寒,加上哥嫂的闲话难听,病上加气导致病情越发严重,才一命呜呼。

晴雯的咳嗽,也是王夫人“女儿痨”的依据。

晴雯之前就是身体不舒服,被王夫人扬言要撵走她,击溃了精神和身体,如今又感染风寒加重了病情……

似乎晴雯治病,与伤感流感难逃干系。毕竟当时因伤寒流感致命的人不在少数。

但细读原文会发现,情况还要更复杂。

三,肺疾?肺炎?

真正致死晴雯的,应该是流感引发的肺疾。如果用现在的诊断,慢性肺炎引发的急症概率非常大。

之所以说晴雯肯定是肺疾而死不是感冒,当初病补雀金裘时就给出了线索。

(第五十二回)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地剔出绒毛来。麝月道:“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宝玉忙要了瞧瞧,说道:“真真一样了。”晴雯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像,我也再不能了!”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

晴雯因寒冬夜里穿少被冻感冒,当时就请太医过来诊治。

当时的感冒情况不严重,胡太医的药方也没什么问题。

结果贾宝玉非说用药太重,女儿禁不起。阻止用胡太医的重药,换了王太医的轻药。

虽说王太医的药也没问题,但药效减低对治疗重感冒的效果就减弱。全靠晴雯静养挺过去。难免意外情况伤及身体。

意外出在贾宝玉的雀金裘被烧坏,谁也补不了。不得已晴雯重病之下,挣命病补雀金裘,病情因此加重伤了根本。

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

晴雯补完雀金裘时,正好是凌晨四点为寅时。

寅时在中医论症上有“寅时病”的说法。就是指肺疾的日常并发症状。

有肺疾的人经常会于每日寅时表现出明显症状。经常在凌晨三到五点之间醒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有盗汗等症状。

晴雯补完雀金裘,正好四点钟为寅时。此时她咳嗽不止,就说明她的病,由重感冒转变为肺疾。

正是原文的这处细节区分开晴雯之死,绝非其他病,就是肺疾。

肺疾之中,女儿痨是长期慢性病,又传染。应该是龄官那种吐血之症更明显。

像晴雯由风寒再引发的肺疾急症,药石罔效而死的,大概率是肺炎无疑。

《红楼梦》时代,得了女儿痨还有一线希望。但重症肺炎则九死无生。

晴雯、香菱和林黛玉为金陵十二钗的三册之首,她们的死都是“荷枯藕败”,属于消耗性疾病。

晴雯是肺疾,香菱是血竭之症,而林黛玉则是先天禀赋不足的体弱。肯定都不是女儿痨。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更多文章

  • 一把不重要的扇子,为何引发宝玉大怒?险些害了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后遗症标签:宝玉,晴雯,扇子,袭人,贾宝玉,林妹妹

    《红楼梦》中晴雯和宝玉有一场著名的争吵,因为一把并不重要的扇子,引发了袭人带领众人跪地磕头求宝玉的“大型车祸现场”。如若当时不是袭人拦下宝玉,宝玉气头上找王夫人告状要赶走晴雯,晴雯的下场可想而知。(当然最终晴雯结局依旧是惨死,但这不是一回事)这场争吵的直接导火索,是晴雯服侍宝玉穿衣时,失手摔坏了扇子

  • 红楼梦:晴雯吹风着凉,得了风寒,太医们如何开药方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晴雯,贾宝玉,石头记,宝玉,麝月,红楼梦

    红楼梦:晴雯吹风着凉,得了风寒,太医们如何开药方?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为二

  • 《红楼梦》里晴雯和袭人真的是贾母身边的红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丫环,贾赦

    作者:韩雪丽贾母的丫环,都是各有所长,袭人的温柔细致,晴雯的美丽无双,紫鹃的明慧可人,鸳鸯的大气勇敢,都不是一般的丫环可比,凤姐说,自家的丫环,比人家的小姐都强,其实,这几个丫环,比贾府有的姑娘都强,(一)丫环比小姐都强贾母最看重和欣赏的还是鸳鸯,要不然,为了她和长子翻脸,其实吧,贾赦想要个母亲的丫

  • 红楼梦:晴雯死后,袭人、麝月和秋纹几人,会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袭人,麝月,贾宝玉,薛宝钗,香菱,晴雯

    晴雯在第七十七回被王夫人无情撵走,很快因病去世。贾宝玉为其作《芙蓉女儿诔》祭奠之,算是有始有终。晴雯死后,贾宝玉身边的大丫头中便只剩下袭人、麝月和秋纹三人。其他如碧痕、绮霰和檀云、紫绡等,已经淡出了怡红院。那么,到了八十回后,袭人、麝月和秋纹三个被贾宝玉称为“一伙儿”的丫头,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一,

  • 林黛玉夜访宝玉被拒,全怪晴雯吗?薛宝钗是否也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林黛玉,薛宝钗,宝玉,晴雯,宝钗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宝玉和黛玉又吵架了。这回,是由于读书引起的。我们知道,前阵子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记》,可以说感情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西厢记》仿佛成了一个红娘。但是两情相悦之时,他们的感情仍处于试探期、懵懂期,对爱情这个东西又期盼又害怕。特别是林黛玉。因为她的性格和处境,需要她时时留意,包括感

  • 红楼梦:晴雯和李嬷嬷联手,却在袭人跟前败下阵来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袭人,李嬷嬷,晴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题:正因为袭人手段高明,足以混淆视听,才配与黛玉同样生于花朝节!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

  • “多情公子空牵念”,宝玉对晴雯的牵念:你到底爱不爱我?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宝玉,晴雯,公子空,袭人,宝钗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晴雯离开怡红院没几天,就撒手人寰,生命终止在十七岁的花季。作者在晴雯的判词中,以“多情公子空牵念”收尾,意即晴雯的夭折同样让宝玉“意难平”,心中存着一份“牵念”。很多读者认为,宝玉的这种“牵念”,是对晴雯的不舍,说明爱得深沉。其实,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宝玉对晴雯的牵念

  • 晴雯是袭人害的吗?你可别听宝玉的!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晴雯,袭人,贾政,贾赦,贾琏,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晴雯,这样一个美丽、率真的女孩儿却抱恨而逝,确实是令人心痛的,也由此使诸多读者产生对王夫人的公愤——正是她,视晴雯为“狐狸精”,在她重病未愈的情况下将其赶出荣国府,甚至连基本的衣物都不让带走,直接导致晴雯在多重打击下很快就死了。应该说,尽管晴雯的确有不少叫人诟病的“硬伤”,王夫人也有多个依据证明

  • 晴雯:从丫头变成“富婆”,死后留下三四百金,是如何积攒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晴雯,贾宝玉,尤二姐,林黛玉,王熙凤

    趣侃红楼547:挫骨扬灰,风晴雯尸骨无存,不见易容,贾宝玉失魂落魄上一回讲到贾宝玉回来后,支开麝月和秋纹,带着两个小丫头在僻静处询问晴雯的情况。一个小丫头便照本宣科转述袭人派老宋妈去看望,回来说晴雯夜里直着脖子喊了一夜娘,早上就人事不知,显然是死了。贾宝玉不相信晴雯死前只喊了娘,便问还喊了谁。从贾宝

  • 《红楼梦》:贾母放弃晴雯,其实是为了敲打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贾赦,罗玉凤,红楼梦,邢夫人,丫环

    作者:韩雪丽贾母和王夫人这对婆媳,其实基本上算是婆媳相处不错,都遵守了贵族大家庭的礼仪,贾母基本上不过问管理上的事务,放权与儿媳妇王夫人和孙媳妇凤姐,她愿意安心地做个贵族老太太,这是贾母的睿智。1、晚辈的故意冒犯对于贾母来说,威严很重要,不要真的冲突,那就被动了,以下犯上,对上最尴尬,尤其是母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