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佚|红粉朱楼: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妙玉结局

探佚|红粉朱楼: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妙玉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研究 访问量:2764 更新时间:2023/12/12 7:27:40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姚明

关于妙玉的结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堕入青楼、做了妓女。许多人认为,判词中的“玉陷淖泥”和红楼梦曲中的“风尘肮脏”,就是妙玉堕入青楼的证据。这种说法引发了一些负面评价。如冯其庸先生就曾题诗:

独抱孤芳自赏音,无端欲火梦中侵, 凡根未断情难断,大海汪洋尔洗心。

真的是这样吗?未必。仔细分析妙玉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红粉朱楼的多重信息

“红粉朱楼”,句出咏妙玉的《红楼梦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全句是: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前半句写的是修行:青灯古殿,年纪渐长。后半句写的是还俗:红粉朱楼,春色将阑。阑是将尽的意思,表明那时的妙玉年纪已经不小了,与前半句的人将老吻合。

这预示着妙玉将会还俗,同时证明了妙玉未入青楼。因为:

1、红粉不指尼姑,朱楼不是禅堂。红粉是女子所用的化妆品,用来借指美女。但绝没有以红粉指代尼姑的,因为出家之人不用脂粉。再说了,哪怕尼姑在用脂粉,也不会称红粉的。

朱楼是富丽华美之楼阁,禅堂是出世修行之场所,两者殊为不同。“青灯古殿人将老”中的“青灯古殿”,指的才是禅堂。所以既称红粉朱楼,肯定是指还俗。

2、朱楼更非青楼。青楼原本亦指豪贵之家,如《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

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或指女子居住之地,如北周·庾信《春日观早朝》诗: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青楼后来成了妓院的代称,如元·王冕《对景吟》:

如何五陵年少郎,卖田去买青楼娼。

因此,哪怕这个妓院描红画绿,也不会将其称为“朱楼”的。

3、近代有“红粉青楼”之说。如嘉庆间魏子安的《花月痕》:

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这里的“红粉青楼”,即指妓院女色。如果妙玉真入了青楼,那么红楼梦曲中应写作“辜负了红粉青楼春日阑”了。也就是说,既是“朱楼”,就一定不是“青楼”。

很清楚,这里的“红粉朱楼”应该理解为富贵之家中的美貌女子。

上述三点,表明妙玉后来还俗,但没有进入娼门,而且住在朱楼之中。

4、重要的印证——师父遗言。第十七回,林之孝家的告诉王夫人

“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问题来了,妙玉的师父既“极精演先天神数”,当然知道妙玉的结局,故而要她在京静居,不要回乡。妙玉入住栊翠庵后,环境幽深高雅,修行清静无扰,生活平安富足,说明她师父推演的“不宜回乡”是灵验的。但是,如果妙玉“不宜回乡”的结果是入了青楼,那还不如扶灵回乡,总不至于比做娼妓还要不堪吧?

5、另外还有二种解释,一种说,“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前半句写修行,后半句作强调:修行的时间越长,(今后)享受春色的辰光就越短。这种解释也说得通,但同样预示妙玉将有一段红粉朱楼的生活。

还有一种解释:假如妙玉不在青灯古殿修行,就能享受红粉朱楼的生活。这种解释不通。因为判词(红楼梦曲)本身是预言命运结局的,不可能去作一个假设、去描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再则,不出家也不一定能享受红粉朱楼的生活,说不定生大病了呢!而妙玉恰恰是因为久病不治,必须出家,才得以活下去的。

风尘肮脏的合理解读

有人会讲,你前面的解释和同一支曲子中的“风尘肮脏”相矛盾。风尘肮脏难道不是指为妓作娼吗?“风尘女子”“堕入风尘”,就是指女子入了娼门。

1、“风尘”“肮脏”都是多义词。“风尘”并非专指青楼,更可指“红尘俗世”。“肮脏”并非专指龌龊,亦有“强项挣扎”之意。红学家蔡义江先生说:

风尘肮脏,在污浊的尘世间挣扎。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如李白《鲁郡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 有如张 公子,肮脏在风尘。” 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

此外,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人民出版社,1985)亦作此解。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也有此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结合前面对“红粉朱楼”的解读,可以推定,这里的“风尘肮脏”并非指堕入青楼,而是在纷扰的浊世中顽强抗争的意思。也就是说,妙玉的还俗,并非她本人意愿,她甚至顽强抗争过,但没有成功。因此曲子里说“违心愿”。

2、妙玉有抗争的性格和经历吗?有的。第六十三回,邢岫烟对宝玉讲,她和妙玉有十年之交:

“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不合时宜”,表明妙玉性格孤高,有抗争的性格;“权势不容”,说明妙玉当年离苏赴京,有抗争的过程。虽然林之孝家的曾说,妙玉进京是因为“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第十七回)。但林之孝家的并不熟悉妙玉,而邢岫烟却和妙玉做过十年邻居。所以岫烟说的是亲见亲闻,真实可信。

3、同理,判词中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淖泥”,也不是指青楼而是指红尘俗世。佛家认为俗世就是不干净的。《四十二章经》说,人不过是裹着一堆血肉的臭皮囊而已,即所谓的“革囊盛秽”。因此,站在出家人妙玉的角度,红尘俗世就是“淖泥”。

或有人会问,那判词中的前二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又怎么解释?这不就是说妙玉的“洁”和“空”都是装出来的吗?

其实,这二句讲的是妙玉的“本愿”和“宿命”。欲洁,云空,讲的是妙玉的本愿。何曾洁,未必空,讲的是妙玉的宿命。出家修道是本愿,还俗去世是宿命。本愿终归拗不过宿命,所以是“违心愿”。说妙玉凡心炽盛,欲火侵身,实在是既解错了曹公的意,更会错了妙玉的意。

4、靖本批语中也有抗争描述。第四十一回,妙玉不收刘姥姥用过的成窑盖钟处,靖藏本有一条批语:

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各示劝惩,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岂不哀哉! 周汝昌校

“红颜屈从枯骨”,殊为费解,此处不论。但瓜洲渡,位于镇江北面的扬州,正是从北京南回之途(下图)。可见妙玉是在回乡途中,遭到了胁迫。屈从,意味着被迫,意味着抗争失败。同时也印证了她师父“不宜回乡”的遗命,所言不虚。

曲中说“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预示妙玉可能因性格孤高而遭致迫害。说不定还是身边的人干的。

公子无缘的悲剧意义

《世难容》中的最后一句是“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里的公子,指的是宝玉(判词及红楼梦曲中,写到公子的共有三处,均指宝玉)。无缘,就是不能在一起。这个缘,不是姻缘,而是因缘。不是结合之姻缘,而是相逢之因缘,也就是大家能在一起相处----妙玉入住贾府,在栊翠庵遥祝宝玉生辰,就是一种相处。

但造化弄人。宝玉出家,妙玉还俗,这就是无缘。更有甚者,这种无缘不但是生离,而且是死别。因为妙玉还俗后即去世了。

说妙玉去世,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前八十回有许多暗示。

1、《世难容》这个标题,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暗示:妙玉不为人世所容。

2、判词中有“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句,《世难容》中有“无瑕白玉遭泥陷”句。二处都提到陷泥,恐暗含入土之意。

3、“辜负了红粉朱楼春日阑”,亦暗示妙玉不久人世。此句意为妙玉“要辜负这红粉朱楼的生活了”。也就是说,妙玉享受不了红粉朱楼的俗世生活。

4、第十七回讲到,妙玉只有出家才能免死:

“自小多病,买了好多替身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只好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

这分明暗示妙玉如果还俗,病即归身,而且不治。

5、十二钗的排列亦有此暗示。十二钗是作六对排列的。我发现这六对有一个现象,就是一死一离。第一对,黛玉死(玉带林中挂),宝钗被离弃。第二对,元春死(虎兔相逢大梦归),探春离故国。第三对,妙玉死(终陷淖泥中),湘云与夫君离。第四对,迎春死(一载赴黄粱),惜春离俗世。第五对,凤姐死(哭向金陵事更哀),巧姐离侯门。第六对,可卿死(美人悬梁),贾兰李纨

有人说,李纨不是也去世了吗。其实不然,《红楼梦曲•晚韶华》中的“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讲的不是李纨,而是她儿子贾兰。当然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前面所列的证据、暗示和线索,单独看就是一根细丝,可视而不见;但结合在一起,即是一张蛛网,证据的力道就很强了。

综上所述,判词和红楼梦曲所预示的妙玉结局是:被迫还俗(但未入青楼),且不久去世。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覆巢之下,就算是出家的尼姑也不能幸免;哪怕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也难逃厄运。这就是雪芹笔下女儿薄命的悲剧意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更多文章

  • 从妙玉奉茶,到宝玉乞梅,为什么“有人跟着反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妙玉,黛玉,李纨,宝钗,大观园,贾宝玉,宝玉乞梅,中国古文献

    芦雪庭联诗,宝玉落第,李纨罚宝玉去栊翠庵取一枝梅花来插瓶。大家都评价“这罚的又雅又有趣”。李纨负有照顾小叔子小姑子的责任,最怕担干系。虽然取梅花只是到栊翠庵,根本不出大观园范围,但李纨还是下意识地吩咐下人“好生跟着”。于是黛玉“忙拦”,还说出“有了人反不得了”的话来。这话却又博得了李纨的首肯:“是”

  • 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佛门妙玉原来是江南甄家的小姐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妙玉,贾宝玉,大观园,甄家,王熙凤,康熙

    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市仕宦人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如邢岫烟所说,妙玉“为人孤僻,不合时宜”。她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秉承了一种雅洁之气;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后,

  • 《红楼梦》中妙玉2次请喝茶都请了林黛玉,这是何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粤北茶事标签:林黛玉,妙玉,何意,贾宝玉,红楼梦,薛宝钗

    偶然闲暇看了一期节目讲《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的,贾宝玉眼中的这些女子,其中贾宝玉尤其爱林黛玉。其中,提到了妙玉带发修行住在贾府。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妙玉有2次请喝茶都邀请了林黛玉,这是何意呢?小编就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妙玉2次请喝茶都请了林黛玉,这是何意第一次妙玉请林黛玉喝体己茶,醉翁之意不在酒小时候

  • 她曾是《红楼梦》中的妙玉,嫁给自己的初恋,儿子随母亲姓

    历史解密编辑:裂缝中的暖阳标签:妙玉,越剧,演员,余少群,何赛飞

    说到演艺圈里中国戏曲出生的知名演员,大伙儿第一个想起的到底是谁?是差点儿导致中国昆曲领域“闺门旦”断层的李沁,还是戏曲越剧都手拿把掐的余少群?实际上要真正谈起戏曲演员转型发展为演员的“第一人”那非“姨太太大户”何赛飞莫属。何赛飞,中国大陆女演员,1963年4月11日出生于浙江舟山市岱山县。她在家里排

  • 妙玉:迫在火中种青莲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妙玉,宝玉,宝钗,青莲,林黛玉,曹雪芹

    作者:廖伦涛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原始排名,妙玉仅在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之后。而作为一个“槛外人”,为什么还要排在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之前?这个“谜底”巳有三百年,兴许只有曹公才能答出来。一、出身高贵的妙玉妙玉的祖上也是仕宦人家,因从小有病,七岁便入苏州的蟠香寺带发修

  • 妙玉请宝玉喝茶,先后用了两种茶具,有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妙玉,宝玉,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宝钗

    上一篇拙文[注1]对宝钗和黛玉茶具之寓意作了探讨,本篇拙文将继续探讨宝玉和妙玉。3、宝玉的茶具一、“真”与“幻”以及宝玉与钗黛的关系妙玉最终都只给钗黛每人一种茶具,却给宝玉两种茶具一一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和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原因就在于宝玉有两个一一甄、贾宝玉。甄、贾宝

  • 妙玉究竟在讲究什么?嫌刘姥姥脏,笑林黛玉俗……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妙玉,林黛玉,大观园,贾母,黛玉

    《红楼梦》中,妙玉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六,但她的出身却语焉不详,仅通过贾府妇仆之口略作“传说式”的介绍: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多病,只好入了空门,带发修行。本来她是在蟠香寺修行,后来贾府大观园落成,就被请来栊翠庵修行了。也正因为地位之高与介绍之简的明

  • 妙玉的青楼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Tess外贸Club标签:妙玉,宝玉,宝钗,青楼,黛玉,湘云

    文 | Tess公众号:Tess外贸Club(Tess_2006)我不喜欢妙玉,但对她的同情更甚于宝钗。宝钗可怜,妙玉可悲,这种悲不是凄凄切切的悲,而是赤裸裸且带着惨烈色彩的悲。我们无法在前八十回看到她的结局,但若你熟读红楼,必然会知道她是金陵十二钗中下场最悲惨的一个。妙玉美且多才,“气质美如兰,才

  • 《红楼梦》妙玉结局:白玉泥陷,公子无缘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妙玉,李纨,贵妃,贾府,贾宝玉,史湘云,红楼梦

    作者:小螃蟹金陵十二钗中,其中是一位姑娘,都和贾府有着血缘婚姻的联系,也正是因为这份姻亲关系,把这些女儿们全部锁死在贾府,贾府的命运也是她们的命运。可是其中妙玉的出现,打破了这层关系。妙玉属于半路出家,如果不是贵妃省亲,妙玉和贾家就是两条平行线,根本不可能有所交集。因为贵妃省亲,妙玉才出现在贾府。妙

  • 妙玉真的令人讨厌吗?她有3点真实,值得你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妙玉,宝玉,李纨,林黛玉,薛宝钗

    ‍‍‍‍ 妙玉尽管也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里的重要人物,但出场的时间并不多,总体上这个形象不太讨喜,主要就是让人觉得比较矫情。 我在几篇涉及妙玉的文字当中,也有点偏向于拿她不太讨喜的事拿出来说。 特别是她在林黛玉、薛宝钗等姐妹跟着贾母陪刘姥姥游赏大观园,到妙玉的栊翠庵里吃茶时,嫌刘姥姥脏,笑林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