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妙玉是矫情还是作秀?喊停黛玉湘云联诗,竟然自己挥笔把诗续完

妙玉是矫情还是作秀?喊停黛玉湘云联诗,竟然自己挥笔把诗续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笺雅侃红楼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3/12/15 6:59:25

趣侃红楼520:笛声悠扬,妙尼出得栊翠庵,明月婵娟,佳作出于大观园

上一回讲到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大观园的凹晶馆联诗,又是得了“十三元”的韵。

当日贾探春提议成立大观园诗社,第一社的海棠诗就是十三元。如今又是十三元,可谓有始有终。

推测这次大观园即景联诗,是桃花诗社的收官之作无疑了。

林黛玉和史湘云的中秋诗,从中秋夜宴讲起,以各家团圆到豪门夜宴,再以贾家宴会上的勾心斗角到二人无父无母同是天涯沦落人……

等到曲终人散,大观园寂静中黛玉和湘云自身的离丧被展开。当史湘云作出“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回以“冷月葬花魂”时,将二人的人生伏笔推到顶点。

至此二人的诗可算是作无可作,强行续接将味同嚼蜡。

而且林黛玉的“冷月葬花魂”太过悲凉,史湘云认为不该作此悲伤不吉之调。二人正在说话时,没想到妙玉突然出场了。

(第七十八回)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二人不防,倒唬了一跳。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二人皆诧异,因问:“你如何到了这里?”妙玉笑道:“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那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同我来,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黛玉笑道:“谁知道就这个时侯了。”

妙玉是出家人,她的存在不能同平常人看待,而是作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的补充。

听她讲解史湘云和林黛玉的诗文,便知其中的“不祥之兆”。具体如何后文再说,

妙玉此时出场,只从中秋明月和笛音来看,也是她背井离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生出的一丝尘念。

而她止住二人联诗,邀请她们同去栊翠庵煮茶待客,也有话要说。

随后妙玉提笔续写诗文,则将林黛玉和史湘云的“强弩之末”接续起来。以她的视角,再一次讲了另外一番故事。

本文将简单解读一下妙玉的续诗,看看她在诗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

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之妙玉续篇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香炉中的香篆燃烧殆尽,蜡泪也在烛盘中凝聚满满,有如油脂冰玉,天就要亮了。

香篆是指专门制作的有刻度的香,能够燃烧一夜。宋·洪刍《香谐·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燃)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香篆符合妙玉栊翠庵的夜间焚香。烛泪凝结烛盘之中,也是佛前供奉。

妙玉的诗将黛玉和湘云的意境拉回到她的情境之中,“脂冰腻玉盆”,也有形容中秋月色之意。更影射贾家之末世,女儿之悲情。

“箫增嫠[lí]妇泣,衾倩侍儿温。”洞箫的悲音让孀居的寡妇在中秋团圆夜更加悲苦,只能命侍女温暖衾被。

女儿薄命,最苦就是年轻成为“未亡人”。

中秋团圆,贾母吩咐尤氏回家团圆,可寡妇李纨能怎样呢?贾母听着笛音哭的是家庭不和,未来叵测。李纨的悲苦更多是人生不幸。

不过此处之寡妇未必是李纨,而是[乐中悲]丈夫死去的史湘云。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高悬的文凤帐子里空空无人,屏风上的鸳鸯也被遮掩起来。

看似还说寡妇,其实却是“弃妇”。

此句容易误解为妙玉凡心,并不对。而是薛宝钗新婚不久,贾宝玉离去后的悲苦。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露水打湿的苔痕街路更加湿滑,后面还有严霜将要重袭青竹。

潇湘馆的路湿滑,刘姥姥曾经摔了一跤。如今林黛玉困扰在与贾宝玉的感情中无法解脱,殊不知未来还有更严重的打击在等着她。预示黛玉远嫁。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意兴浓厚,不但游历了迂回泥泞的沼泽,还要攀登寂寞无人的高原。

游兴正浓的旅人,拥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勇敢的心。

符合贾探春一往无前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她当初就曾当众讲过若是男儿,早都离家出去闯一番事业,到时候自有自己的道理。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夜色中假山仿佛互相搏斗的鬼怪,茂密的树木又仿佛虎狼蹲在其间。

词句写大观园夜景,却透露出紧张怪奇的氛围。

“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讲得就是“二木头”贾迎春未来嫁给中山狼孙绍祖的悲剧。

“赑屭[bì xì]朝光透,罘罳[fú sī]晓露屯。”清晨的日光透过花墙照射在石碑的底座之上。

赑屃为龙九子之一,罘罳指捕鸟的网。因砖砌的花墙类似鸟网而借喻。多为皇宫、富贵人家所有。

贾元春为皇帝贤德妃,入宫仿佛笼中鸟。

判词图画中的“弓”,也有鸟尽弓藏之意。预示贾家最后被抄家,是皇帝故意针对。正所谓“虎兕相逢”,君不仁臣不忠。

贾家已经在皇帝罗网之中。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树林之中一声弓鸣,惊散了栖息于树上的鸟儿,猿猴也在山谷中发出一声啼叫。

大观园有千树鸟儿,肯定没有猿猴。

这句形容贾家败亡后,族人做鸟兽散,是与今夜团圆比较。

关键“猿”是指心猿。最早源于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被作为佛门子弟修行的关键。

《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是心猿,白龙马就是意马。

贾家鸟兽散时,只有贾惜春淡然出家而去。此句当是惜春出家写照。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岔路虽多,熟悉路途就不怕迷路。知道泉水的源头就不怕口渴找不到水。

此句当是王熙凤和巧姐母女的写照。王熙凤给巧姐[留余庆],才有刘姥姥知恩图报收养巧姐。

而王熙凤身在富贵之中,却不懂得“亡羊补牢”,才有“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徒呼奈何。

“歧途焉忘径”典出《列子·说符》,本意是说牧羊人丢羊是因岔路多,读书人丧命则是学术不专。其实就是指“贪欲和忘本”。

脂砚斋评王熙凤杀贾瑞尤二姐腹中孩子为残害贾家宗庙血食,为贾宅第一罪人,好在给女儿留了唯一的余庆。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栊翠庵的钟声响起时,稻香村的鸡也叫了起来。天真的大亮了。

栊翠庵的钟声指妙玉自己,稻香村的鸡鸣指李纨。这两处一派山野田园世外之所,最是宁静平和。

日后真正有结果的就是出世的妙玉和[晚韶华]的李纨。

妙玉尽管在贾家抄家后,仍旧被迫入世,却只是红尘最后的历练。

李纨与贾兰最终重振了贾家,凭借的是“竹篱茅舍自甘心”的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才是功莫大焉。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兴致高昂的联诗庆祝中秋,不要沉迷在自伤感情中。没有愁烦就没有烦恼。

妙玉语句收回,点破人生悲苦源于自苦。表面看是对三人无父无母天涯沦落的解脱。实际也有点破秦可卿作茧自缚。

秦可卿嫁入宁国府后,犹如深陷泥潭,又怕名声有污,又怕被人说三道四,长辈不满意。

太过于自尊自爱不得解脱,致使别人一句话都要合计好几天。最终一场大病差点没要了命,到底死后还被泼了脏水。

妙玉认为,秦可卿就是“作茧自缚”。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女儿的情致之言,只是自我消遣,不需要被称颂和传世。

全诗收回,为女儿宣讲。虽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求声名传世。但女儿之薄命、志气和追求也少有人知,更无人理解。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通宵达旦联诗至此还没有困倦,一边品茶,一边讨论着诗词,兴致仍浓。

妙玉栊翠庵的中秋以三女联诗结束。如此雅致的中秋节,远比贾家的豪门盛宴更加有趣。

整首《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分为前后两部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讲的是贾府中秋夜宴的兴与亡。

第二段讲的是黛玉湘云的个人悲与喜。

第三段讲的是妙玉综述金陵十二钗之薄命……

关于整首联诗,其中还有很多值得一说的,后文将要重点解读一下其中的关键诗句。欲知后事如何,窃看下回分解。

《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标签: 妙玉黛玉史湘云李纨林黛玉湘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妙玉眷恋红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妙玉,红楼梦,大观园,宝玉,黛玉,贾府

    知道《红楼梦》这本书的由来吗?就是小说的男主角宝玉,他的前世是神瑛侍者,他为了体验红尘一梦,于是就主动放弃仙籍下凡历练。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因为受过宝玉的灌溉之恩,所以就准备下凡用一世的“眼泪”报答宝玉,所以他们两位一起下凡体验红尘,这才有了《红楼梦》一书。宝玉和黛玉为了体验红尘下凡,在人间妙玉也

  • 妙玉用自己的茶杯给宝玉喝茶,黛玉为啥不吃醋?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妙玉,宝钗,吃醋,郭靖,宝黛,晴雯,贾宝玉,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时间,时间很重要!黛玉吃宝钗的醋,最后一次,是什么时候?第三十四回:“姐姐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在此之后,你还看到黛玉有吃醋吗?没有了。接下来刘姥姥进大观园,行酒令,黛玉说了《牡丹亭》《西厢记》的内容,宝钗劝她,黛玉就“心下暗服”,而且公开向宝钗表白“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

  • 《红楼梦》妙玉:你们都说我高高在上,可我何曾不想回到地面?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妙玉,红楼梦,林黛玉,曹雪芹,何曾,宝玉

    于我本人而言,我不太喜欢清高的人,会觉得有距离感。要是那些肚子里压根没点墨水,又没什么可拿得出手的炫耀资本,却又还整日在人前作威作福,耀虎扬威,故作清高的,我就更笑而不语,避之不及了。清高是指人品德高尚纯洁,不同流合污。有时也指为人高傲,不合群。《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要说到谁能匹配得上清高这个词

  • 大观园结诗社,众人为什么不请“文墨极通”的妙玉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妙玉,黛玉,文墨,贾家,闺阁,大观园

    “极通文墨”是林之孝家的听说了,转述给王夫人的。当时众姐妹可能在王夫人,听到了有关转述,但是谁也不会留意。因为林之孝家的同时还提到:“采访聘买得十二个小尼姑、小道姑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四分道袍也有了”,妙玉只是一个有名望的尼姑,并不比其他二十四人高明多少。所以大家心里,也没把她当回事。起诗社是自己兄弟

  • 李纨为什么会讨厌妙玉,她们私下会发生什么不愉快?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李纨,妙玉,宝玉,晴雯,黛玉,湘云,大观园

    李纨和妙玉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作品中没有写,但也可以推想而知。李纨“如槁木死灰”,不是好事之人,不会主动去找妙玉;妙玉身份所限,在贾府半客半隐,很少离开栊翠庵,当然也不会去招惹李纨。她们二人,至多是偶然相遇,而不会是谁主动去找谁。偶然相遇也可以起冲突。像晴雯与小红路遇,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各自走开”后

  • 探佚|红粉朱楼: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妙玉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妙玉,红楼梦,宝玉,李纨,如兰,判词,红粉朱楼,红楼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姚明关于妙玉的结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堕入青楼、做了妓女。许多人认为,判词中的“玉陷淖泥”和红楼梦曲中的“风尘肮脏”,就是妙玉堕入青楼的证据。这种说法引发了一些负面评价。如冯其庸先生就曾题诗:独抱孤芳自赏音,无端欲火梦中侵, 凡根未

  • 从妙玉奉茶,到宝玉乞梅,为什么“有人跟着反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妙玉,黛玉,李纨,宝钗,大观园,贾宝玉,宝玉乞梅,中国古文献

    芦雪庭联诗,宝玉落第,李纨罚宝玉去栊翠庵取一枝梅花来插瓶。大家都评价“这罚的又雅又有趣”。李纨负有照顾小叔子小姑子的责任,最怕担干系。虽然取梅花只是到栊翠庵,根本不出大观园范围,但李纨还是下意识地吩咐下人“好生跟着”。于是黛玉“忙拦”,还说出“有了人反不得了”的话来。这话却又博得了李纨的首肯:“是”

  • 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佛门妙玉原来是江南甄家的小姐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妙玉,贾宝玉,大观园,甄家,王熙凤,康熙

    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市仕宦人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如邢岫烟所说,妙玉“为人孤僻,不合时宜”。她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秉承了一种雅洁之气;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后,

  • 《红楼梦》中妙玉2次请喝茶都请了林黛玉,这是何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粤北茶事标签:林黛玉,妙玉,何意,贾宝玉,红楼梦,薛宝钗

    偶然闲暇看了一期节目讲《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的,贾宝玉眼中的这些女子,其中贾宝玉尤其爱林黛玉。其中,提到了妙玉带发修行住在贾府。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妙玉有2次请喝茶都邀请了林黛玉,这是何意呢?小编就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妙玉2次请喝茶都请了林黛玉,这是何意第一次妙玉请林黛玉喝体己茶,醉翁之意不在酒小时候

  • 她曾是《红楼梦》中的妙玉,嫁给自己的初恋,儿子随母亲姓

    历史解密编辑:裂缝中的暖阳标签:妙玉,越剧,演员,余少群,何赛飞

    说到演艺圈里中国戏曲出生的知名演员,大伙儿第一个想起的到底是谁?是差点儿导致中国昆曲领域“闺门旦”断层的李沁,还是戏曲越剧都手拿把掐的余少群?实际上要真正谈起戏曲演员转型发展为演员的“第一人”那非“姨太太大户”何赛飞莫属。何赛飞,中国大陆女演员,1963年4月11日出生于浙江舟山市岱山县。她在家里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