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到林黛玉的潇湘馆参观时,薛姨妈匆匆忙忙赶来。
丫环们通报后,贾母等人站起来,薛姨妈进来后大家才各自落座。原文如下:
贾母听了方欲说话时,有人回说:“姨太太来了。”贾母等刚站起来,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坐,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年纪比薛姨妈要大的多,作为荣国府的老祖宗,薛姨妈进屋,她为何要站起来呢?
要知道薛姨妈送薛宝钗进京选秀时,贾母都没有出面迎接,此时为何要如此对待薛姨妈呢?
1.贾母此时近70岁,薛姨妈40多岁
贾母作为贾府里的老祖宗,不仅身份高辈分高,而且年纪比较大。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记载: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与她第一次见面时,两人互相打招呼,贾母问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从两人所说可知,贾母此时差不多70岁。薛姨妈此时多少岁呢?
《红楼梦》第四回记载:
薛姨妈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莹润,举止娴雅。
所以,贾母与薛姨妈之间差了20多岁。
封建社会,两人相差20多岁,相当于差出整整一代人。
2.刘姥姥的存在,是贾母站起来迎接薛姨妈的重要原因
贾母辈分高,年龄大,平时在自己房里,薛姨妈到访时,贾母从来不站起来迎接她,为何在林黛玉的潇湘馆里,她要站起来迎接薛姨妈呢?
主要是刘姥姥这个外人在场,贾母要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对薛姨妈的尊重。
刘姥姥是一个乡下老妪,贾母为何会因为她在潇湘馆而对薛姨妈格外尊重呢?
因为礼节。
《红楼梦》第四十回记载:
刘姥姥看着李纨和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
礼出大家,旧时指贵族大户讲究礼仪。
“礼”是制度、规则,“仪”就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
贾府发家依靠战场立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钟鸣鼎食人家,诗礼簪缨之族”。
在贾府里,最明显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晨昏定省。
《礼记·曲礼上》有言:“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读音为“庆”),昏定而晨省。”
《红楼梦》第三回记载,林黛玉进贾府第二天起来,省过贾母,才往王夫人这里来。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记载,贾贾家人平时起坐都有严格的规矩。
宝玉进大观园居住之前,贾政喊他前去训话。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
从这些细节中可知,贾家上下平时生活中要遵守很多规矩。
3.贾母迎接薛姨妈的举动,其实是按“规矩”办事
贾府里的规矩,不仅大多数人要严格遵守,贾母同样也要遵守。
《红楼梦》第十八回记载:
贾元春省亲前,贾母带着众人做好迎接准备。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龙蟠,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
贾元春正式回家时,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
贾元春到了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
其实,不仅迎接贾元春时如此,见太医时也是如此。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记载:
贾母陪同刘姥姥闲逛两三日后,感染风寒,贾珍请了王太医前来诊治时,老妈妈请贾母进幔子去坐。贾母道:“我也老了,那里养不出那阿物儿来,还怕他不成!不要放幔子,就这样瞧罢。”
从这两个细节中可知,贾母作为大家闺秀,在特殊场合里,非常注重礼仪规矩。
刘姥姥作为外人,第一次到大观园;薛姨妈作为亲戚,她到林黛玉房间,贾母站起来表示迎接,是自觉遵守礼仪的表现,更是浸透骨子里的教养。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