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可卿身份之谜:刘心武的“公主说”,为何不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秦可卿身份之谜:刘心武的“公主说”,为何不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红居士 访问量:2709 更新时间:2024/1/30 11:02:32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秦可卿的身份就成为众多读者争论辩驳的重点。

争论的核心点在于:秦可卿不过是小小的营缮郎之女,而且还是从养生堂抱回来的,却得以嫁进宁国府,成为人人称颂的蓉大奶奶,这实在不符合实际。

对此刘心武以索隐为线,创建了秦学,并提出猜测,认为秦可卿的影射乃是废太子的女儿。

刘心武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基于秦可卿身上存在的几种异样情况,比如她为何能得到贾母等长辈的喜爱?为什么秦可卿敢和贾珍偷情?为什么秦可卿卧室内的装饰,处处都透着皇家气息?为什么秦可卿丧礼举办得异常隆重?

这些疑点初读似乎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核心论据呈现出虚浮的状态,而且刘心武的“公主说”,最大的硬伤就在于:它以违背《红楼梦》原著文本为基础,且研究思路主观猜测居多,客观分析不足。

比如关于秦可卿的身世,原著有明确的解释: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第八回

实事求是地分析,曹雪芹这段描述确实有些和稀泥的嫌疑,仅仅用瓜葛二字,形容贾秦两家的关系,但两家到底有什么瓜葛,能让秦可卿直接嫁进宁国府当正妻?曹雪芹却是只字未提,难怪引起读者的猜疑。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原著情节上虽然有疏漏,但在广大读者心中的权威性,还是远远高于其他索隐猜测的,因为人家是原著。

刘心武认为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首先就违背了原著的设置,颇有把曹雪芹挪走,大家先听我说的嫌疑。

在这个基础上,刘心武提出的秦可卿身上的疑问,其实原著中基本都有回答,只是每个回答都不够严谨,以至于被刘心武挑出了毛病。

比如秦可卿为什么能得到贾家长辈们的喜欢?

原著第五回,贾母曾言秦可卿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再有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后,阖家悲恸,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她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慈爱,就连家中仆从老小,也想她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

这些解释已经足以回答上述问题,一言以蔽之:秦可卿非常优秀,所以获得了宁荣两府所有长辈的喜欢,甚至连宁国府的下人们都对她颇为推崇。

但这个答案有些空洞,尤其原著中没有正面描写秦可卿如何获得众人的青睐,几乎全都是侧面描写,通过他人之口,评价秦可卿如何如何优秀,也难怪刘心武心生怀疑。

再说秦可卿室内的装饰,刘心武将其理解成皇家暗示,我们先来看第五回秦可卿卧室的描写: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第五回

曹雪芹对秦可卿卧室内的描写相当细致,意象中提到了很多历史上的女子,如武则天、赵飞燕、杨贵妃、同昌公主等,都跟皇家相关,似乎和刘心武的公主说不谋而合。

但细论之下,“公主说”的解释太过简单粗暴,因为秦可卿卧室内的装饰,并不全都是皇家元素。

比如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以及秦太虚的对联,这显然和所谓的公主说没有强相关的联系。换言之:所谓的公主说,只是选择性挑选符合公主说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放大,得出一个从某种角度来看异常合理,但综合来看就格格不入的结论。

如果真的立足严谨的角度,我们必须把秦可卿卧室内的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从中得出一个符合宏观暗示的结论——事实上,红楼梦研究过程中,已经有前人学者提出过相对准确的答案了,那就是通过这些装饰,塑造秦可卿“情孽”的人设。

武则天、杨贵妃在野史中向被赋予艳史,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以及秦太虚的那句“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传达出的是一种暧昧氛围,既是在塑造秦可卿,也是为了让贾宝玉进太虚幻境作引子;

同昌公主的意象则有娇奢的暗示,唐懿宗为了满足女儿同昌公主的饮食需求,令人用喜鹊舌、羊心尖做成“灵消炙”,又让人采取清晨玫瑰花上的露水,名曰“玫瑰露”,耗尽人力才能取得少许,而同昌公主一饮而尽,这种娇奢的生活,足令人瞠目结舌。

把这些内容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它完全贴合秦可卿的判词和判曲。

秦可卿的判词乃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判词前两句暗含了“情孽”,即秦可卿、贾珍的爬灰,这对公公、儿媳之间的情是一种违背纲常伦理的“孽情”;后两句则讲出了贾家后代不学无术,沉迷声色,坐吃山空,最终灭亡的命运。

再有秦可卿的判曲: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细品之下,表达的也是跟判词相同的意思。

再有秦可卿的豪华丧礼,也完全可以弹性解释。脂砚斋评价“敬老悟元,以致珍、蓉辈无以管束,肆无忌惮。故此判归咎此公,自是正论。”

贾敬一门心思当道士,把整个宁国府交给了贾珍,导致贾珍无以束缚,和儿媳秦可卿、小姨子尤二姐尤三姐均有染。而贾珍也因此肆无忌惮,在秦可卿去世后,哭得如丧考妣,并称散尽家财也要给可卿办一个体面的丧礼,这就解释了秦可卿丧礼为何过度奢华?

再有秦可卿丧礼送殡,路上各家王公贵族都搭建祭棚,为的不是秦可卿,而是宁国府的蓉大奶奶,这份体面归结于宁国府的长媳。

我们发现,这样的解释也是行得通的,至少没有逻辑上的硬伤。

刘心武的观点在某些角度来看,是非常有道理的,但这种道理的可信度非常有限,我们并不否认秦可卿身上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细节性问题,但“公主说”绝不是唯一的答案。

对此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红楼梦》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期间有一次大幅度修改,便是将《风月宝鉴》的内容,移进了《红楼梦》里,原著中秦可卿、贾瑞、尤二姐、尤三姐、多姑娘等人,基本都出自《风月宝鉴》。

曹雪芹要把秦可卿的故事搬进《红楼梦》里,就要进行人物设置,于是将她定为蓉大奶奶,却未能考虑小小营缮郎之女,是否适合坐在这个位子。如果曹雪芹没有早逝,想必会多番修改,给秦可卿一个相对合理的人物设置。

同时,张爱玲曾详细考据“秦可卿托梦”的情节,认为也是多番删改的结果,因为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凤姐不过是小小二门内的管家,她没有权力在祖茔附近购置地产,也没有权力决定贾家的祭祀供给费用,《红楼梦》原稿中,是元春托梦给贾政王夫人,后来为了给秦可卿增加好感度,才将托梦的事,移到秦可卿身上。

其后,曹雪芹又在脂砚斋的建议下,删去了“遗簪”、“更衣”的文字,导致第十三回缺少了整整四五页,若是这段缺文能补上,或许其中就有秦可卿的详细文字,便能解释通上述细节性的困惑,也未可知。

这些都证明秦可卿这个人物,是反复修改的结果,直到曹雪芹去世,也没来及彻底完善,导致删改过程中出现情节疏漏,这既是一种可惜,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结果。

本文乃“红楼不红”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更多文章

  • 为何秦可卿不反抗贾珍?排除喜欢贾珍的因素,是无力也是情到深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贾珍,秦可卿,贾蓉,王熙凤,红楼梦,贾府

    秦可卿和贾珍的这段感情放在《红楼梦》中绝对是不被接受的,乃至于将这段感情放在封建大理教之下的社会背景之下,这段有碍伦理道德的感情也不会被接受。所以不管怎么说,二人之间的这段感情都是不被提倡和接受的,但贾珍却和秦可卿的这段感情延续了很长时间,如若不是秦可卿生命的过早凋零,或许贾珍会干出夺子所爱的丑事。

  • 秦可卿怎么突然就死了呢,不仅仅因为贾珍,你看贾瑞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读书标签:贾瑞,贾珍,秦可卿,王熙凤,贾蓉,焦大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扑朔迷离,谜团多多。各种说法纷纭,尤其是秦可卿的死,更是让人费解。在第十回中说秦可卿生病,贾珍万分着急,说与自己的朋友冯紫英,刚好冯紫英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此人“学问渊博,医理极深,还能断人生死”,让他来瞧病。张友士给秦可卿看完病之后,说秦可卿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给秦可卿开

  • 秦可卿葬礼为何如此隆重?除了和贾珍的关系,还隐藏着她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贾珍,秦可卿,贾宝玉,贾蓉,贾府,王熙凤

    秦可卿是《红楼梦》小说里的重要人物,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媳妇,秦业的养女。虽然秦可卿在红楼梦里描写的章节不多,但是她的身上却是迷影重重。秦可卿长相十分美丽,她像薛宝钗一样的娇艳妩媚,风流婀娜则像是林黛玉。在十二钗中,秦可卿是来自仙界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

  • 《红楼梦》:秦可卿的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珍,贾蓉,秦钟,贾政,秦可卿,尤二姐,红楼梦

    作者:阿赖耶识宁国府就是贾珍的一言堂,里面所有人都怕他。贾珍好色,连妻妹尤二姐和尤三姐都不放过。贾珍活得放纵恣意,可是贾珍头上还有两座大山,一个是贾母,一个亲爹,贾珍也不敢太过分。所以贾珍为什么敢对秦可卿下手,难道是秦可卿不安于室主动勾引?如果秦可卿真的是淫荡的女子,也不至于最后自尽而亡。秦可卿选择

  • 秦可卿究竟得的什么病,使她卧床期间,每日要换四五次衣裳?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秦可卿,贾宝玉,林黛玉,曹雪芹,薛宝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文学造诣是不可估量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许多专家倾尽一生都想读透它,却不得法门。其中,红楼梦中有一个格外神秘的人物,就是秦可卿。甚至,她最后去世的问题,也一直被人争论。秦可卿最后的疾病在《红楼梦》

  • 为何说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大的败笔?她的死很多人都没看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秦可卿,贾珍,曹雪芹,贾宝玉,曹頫,尤氏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其命运在贾宝玉神游太虚期间就已有所隐喻:“后面又画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在曹雪芹先生的早期手稿中,秦可卿与贾珍之间的奸情被撞破,这名女子于天香楼香消玉殒,是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贾宝玉神游

  • 秦可卿其实没病!她被贾珍父子联手逼死,三个重要知情人皆被灭口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贾珍,秦可卿,贾蓉,尤二姐,王熙凤,焦大

    “满纸荒唐有,一把辛酸泪”,《红楼梦》无疑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当中人物、情节、语言,无一不是让后人解读了一遍又一遍。因此,关于秦可卿之死,多年来有种种说法,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便是:秦可卿根本没有病,她是被贾珍父子联手逼死的,而知道秦可卿私事的三个人,也都被灭口了。自尽身亡秦可卿是《红楼梦

  • 秦可卿死前说了两件重要事,王熙凤为何一件也不做?试过了,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王熙凤,秦可卿,红楼梦,荣国府,贾家

    秦可卿死前给王熙凤托梦,从长远打算,让她做好两件事。第一件是在祖坟边上多多购买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第二件是将贾府家塾设于祖坟周边。祖坟周边购买的田地属于祭祀产业,即使将来贾家有罪,凡物可入官,祭祀产业也不会被没收。一旦贾家败落,子孙回家读书务农。做完两件事情之后,不仅祭祀可以永继,贾家子

  • 品红楼:秦可卿死得有多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秦可卿,贾珍,贾宝玉,贾蓉,薛宝钗,林黛玉

    品红楼:秦可卿死得有多丢人?红楼梦作为千古第一奇书,可谓是写尽了人世间的那些事儿,无论是贾府的由盛转衰,还是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沉浮,让人读罢不禁感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命运更是让所有读者揪心不已,她是唯一一个兼具薛宝钗和林黛玉特质的女性,不仅获得了贾府的高度评价,死后的葬礼也是罕

  • 红楼梦:真实还原“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脂砚斋批语给出重要线索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瞄的娱乐啊标签:秦可卿,贾宝玉,贾珍,林黛玉,曹雪芹,贾琏

    第十三回,秦可卿突然去世。时间并不是贾琏和林黛玉走后的年初,而是到了第二年的九月。张友士曾说秦可卿的病,挺过春分就不碍事,显然是好了的。那么,贾琏走后到秦可卿死前这九个多月的时间里,贾府发生了什么事?秦可卿为什么会像判词图画描绘的那样“上吊自尽”?根据秦可卿的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