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观园”记|晴雯列传

“大观园”记|晴雯列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研究 访问量:4086 更新时间:2024/1/16 19:47:37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杨树

晴雯者,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史记》为老子作传时面临同样的困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苦县在哪里?安徽涡阳、河南鹿邑都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就是老子的故乡。太史公接下来勉强为老子凑了一篇传记,但皆属姑妄言、姑妄听之语也。

晴雯只是书里一个丫头,关于她的确凿资料一定更少。这里设法替她作传,是因为她的人生故事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晴雯以为自己就是宝玉屋里的王。袭人、晴雯、秋纹、麝月,四个大丫头这个排序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但因宝玉对晴雯格外的宠溺,让她有时候会误以为自己的地位已经超过了袭人。

其实在宝玉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排序——天下女儿都要顾惜。那一次,王夫人大怒,晴雯被赶,宝玉方寸大乱,慌乱之中把晴雯离去这件事跟院里海棠枯了半边联系在了一起,认定晴雯这次也不会有好结果。

袭人对这样的联系非常警觉。她说: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海棠花萎要应也该应在她袭人身上,因为她才是怡红院的一姐。袭人一直都是个省事的人,她默默服侍主子,从不论人是非。她的警觉表明,在原则问题上她一样会抗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最大的是非就是谁是老大。在王夫人那里,善解人意的袭人自然是第一,在老太太眼里呢?或许袭晴是并列第一吧。袭晴二人都是老太太为宝玉安排的,她们一个负责宝玉的身体,一个负责灵魂——既要现世安稳,还要活色生香。

事实上,四个大丫头平日里就是关系极融洽的闺蜜。她们为了共同的主子——或者说是弟弟宝玉,大家分工合作,相互补台;怡红院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大部分时候,那里就是人间的极乐净土。袭人因母亲去世告假回家,怡红院里照顾宝玉的重任落在了晴雯和麝月身上。半夜宝玉习惯性呼叫袭人,麝月就故意不搭理他;麝月伺候完宝玉喝茶,也顺便“伺候”晴雯喝了茶,然后是麝月出门小解,晴雯就准备吓她,宝玉赶紧提醒麝月,晴雯挨冻后钻进宝玉被窝取暖……一大篇文章天真、活泼,俨然是幼儿园某个混乱的午后。

她们之外,那里还有四个中丫头,或者还有四个小丫头以及若干老嬷嬷,她们与袭晴不在同一个世界。蒹葭依玉树——对宝玉来说,所有的丫头都是芦苇,她们紧紧依附在宝玉身边,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插着一把彩色小伞——今后的日子似乎都是好日子。

宝玉屋里袭人是主要负责人,但晴雯在宝玉心里的分量最重——大部分时候,晴雯就是怡红院里的王。

宝玉才是怡红院的王。主子与奴才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贾府的基本问题,也是两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首要问题。

那一次,晴雯不小心跌折了扇股子,仗着自己嘴硬,故意顶撞宝玉,还借机寻趁袭人的不是。宝玉被气的浑身乱战,然后就说要打发晴雯出去。他们不是有共穴同灰之盟吗?虽说是气急之言,但晴雯那点小傲娇也碎了一地吧?

晴雯哭得伤心欲绝,后来得袭人跪下求情才了结了此案。世间有主子,也有奴才,奴才不论男女老少,都是给主子责打的。金钏儿说错一句话的代价是王夫人的一巴掌,以及性命。王善宝家的被探春扇过一巴掌后,她应该会向邢夫人报告,而作为主子的邢夫人这一次肯定会站在探春一边。

奴才与奴才的区别只是价钱不一样,有人值几百两银子,有人几两就能成交。眼大心空的小红原本是把心思放在宝玉身上的,当她发现宝玉身边那几个狐狸精都像有一千年的道行后,立即把视线转向了贾芸——贾芸自然不是宝二爷,但那也是爷。对她们来说,拉去配小厮才是最坏的结果。

奴才与奴才之间的差距可能是几百两银子,他们有的站在平地上,有的却在高山之巅。但主子与奴才之间永远是天隔着地……有时候这个距离可以比天地更远——赵姨娘可以为贾府生儿育女,但王夫人进门时她要负责掀门帘,因为她的身份只是奴才;赵国基觉得自己是贾探春的舅舅,探春说她的舅舅叫王子腾

正经主子贾宝玉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猫,但她生气的时候赶过晴雯,也踢伤过袭人。事实上,他就是一只货真价实的老虎——老虎有时候是要吃人的。

真正的王是王夫人。王夫人的身后是森严的礼法,礼法就是贾珍可以让小厮当面啐贾蓉,风流倜傥的贾琏被贾赦打到不能起床,而胡子花白的贾赦在贾母面前,依然要垂手而立——当王夫人雷嗔电怒的时候,作为儿子的宝玉就只能闭嘴。

宝玉不会真的赶走晴雯,他们之间早有契约,即生死与共——尽管这可能就是一场游戏中的约定。但在王夫人那里,晴雯只是一个几两银子卖来的毛丫头。

王夫人的暴怒只是爱子心切,凡是有可能伤害宝玉的人都是她的敌人。她爱宝玉肯定是事实,她也会看重跟宝玉有关的一切,但关键时候她就是贾府里说一不二的王。

而母子亲情大部分时候是要让位于礼法的。贾赦再不堪,但在贾母面前,他依然是一个乖儿子。在讲“职场红楼”的人看来,总经理王夫人的全部心思就是取代贾母当董事长;李纨嫁给贾珠冲的是王夫人那个位置……事实上,在一个大家庭里,父子、夫妇、兄弟上下尊卑秩序才是第一位的。

宝玉可以纠正、甚至顶撞王夫人吗?父母是永远不会错的,如果他们错了?你这样想问题会很危险。

此外,大房与二房、嫡出与庶出从来都是盘根错节、矛盾重重,但这些都被小心翼翼地收纳在了一个更牢固的框架内。

在这个框架内,我们的上下尊卑已经被完美地诠释了两千年,就算再过两百年,它依然会深潜于我们心底。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晴雯其实什么也不是。

晴雯终于变成了王——芙蓉花神。赖大家十岁时买的晴雯,如果是父母卖她,至少会留下姓氏吧?也有可能赖大家买的不是第一手,或者卖她的根本就不是父母——晴雯会是另一个香菱吗?

在晴雯全部的十六岁人生中,撕扇就是她的人生巅峰吧?那一天,在宝玉面前,晴雯撕扇子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她双手如花,两根二寸长葱管一样的红指甲就是宝玉最大的软肋。

撕扇子的晴雯大概又觉着自己是王了——而就在几个时辰前,宝玉还说要打发她出去的。为了她的千金一笑,几把扇子算什么?那一天,宝玉就像那个昏庸的周幽王,他烽火戏诸侯却发现真正的王是自己的母亲,他最终为晴雯惹来弥天大祸。

晴雯风流灵巧,心比天高,她的美丽总是像正午的阳光刺痛着人们的眼睛。她不懂得掩饰,这正是宝玉喜欢的地方,问题是宝玉并不是真正的王。

晴雯终于归到了警幻仙姑案下,她荷袂翩跹,羽衣飘舞,她姣若春花,媚如秋月……当晴雯最终成为芙蓉花神的时候,她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众生都只能仰视。

而在现世,当真正的王大发雷霆时,晴雯的结局就是那飘落一地的金凤仙花,没有人可以拯救她。

谁可以救晴雯?《白蛇传》是一个拯救与被拯救的故事。一条修炼成精的蛇,化身为美丽的白素贞来西湖游玩,她在巧遇书生许仙后,开始贪恋俗世的幸福。他与许仙很快过上了“好不爽快人也”的日子,但在法海看来,这样的情节违背了某种法则。

在法海的教唆下,许仙端阳节的一杯雄黄酒将白素贞打回了原型。柔情绸缪的爱人变成了一条冰冷的蛇……许仙在真相面前昏死过去后,白素贞化身为战斗天使,远赴天庭盗取仙草搭救许仙。为了爱人,她可以千里杀人,也可以毫不犹豫牺牲自己。

许仙被法海藏在金山寺,白娘子金山寺索夫,与法海斗法,然后就是水漫金山……千年蛇妖当然法术无边,但在众神灵面前依然不堪一击,她最后被镇压在雷峰塔下。

白素贞只是一个成精的妖怪,但她的感情完全是人的,只有许仙不明真相……问题是,我们真的那么在乎真相吗?法海生搬硬套,无事生非,成为规则的最大破坏者。作为佛门弟子,他难道不知道,无论白蛇,还是白娘子都只是一个幻象吗?娑婆世界唯一的真相可能就是两情相悦、天长地久,就像我们匍匐在佛陀的面前虔心亲吻他的脚趾。

而在整个故事中,我们见到了许仙的犹豫与懦弱,也见识了白娘子的坚定与勇敢——以及法海的冷酷。王夫人就是大观园里的法海,宝玉懦弱,晴雯就只能被牺牲。

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民族似乎有一种潜在的气质,即在关键时刻希望那些柔弱女子奋起保护男人——或者在那些孱弱的文人心里,他们一直在意淫被女性保护。

这种潜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像是老祖宗在《掰谎记》中揭露的那样:这些落魄文人总喜欢编一篇才子佳人的套话,他们要么是妒人富贵,要么就是思想佳人入了魔。

入了魔的宝玉,除了那篇词藻华丽的《芙蓉女儿诔》外,他还可以为晴雯做点什么吗?在王夫人处置晴雯的整个过程中,贾宝玉在做什么呢?他因为料到必不能挽回,所以就一言未发,一步未动。

晴雯被架走了,事情结束了,这位怡红公子能做的就是,开始疑心是不是袭人告的密……

天下所有芦苇的命运就是被牺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都觉得宝玉还可以做点什么——比如劝谏母亲,如果母亲不听呢?在传统的儒家价值中,父母的绝对权威不容挑战,孩子的选择就是:号泣而随……即便知道父母正在赴险,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流着眼泪跟在父母身后。

如果这一次被逐的是袭人,宝玉会做多一点吗?——在袭人另外一种可能的结局中,她主动献身于忠顺王府,并以此保全了落难的宝玉。但即便如此,我们相信宝玉会再一次选择沉默。

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千百年后,塔身开始摇摇欲坠了——人们相信,能够镇压白娘子的神塔已经具备了某种的威力。塔基的砖石一块块被附近民众拆回家“镇压”悍妻去了……

没有千年的修行,就无法拥有妖的神通。如果不能自救,就没有人能够救晴雯们——但我们都相信,他日宝玉们落难的时候,这些柔弱的女儿们一定会成为义无反顾的拯救者。

西湖边新修的雷峰塔金碧辉煌,夕阳中它固若泰山。活色生香的晴雯妹妹永远被压在了塔下,陪伴我们身边的只剩下低眉顺眼的袭人姐姐。

晴雯的前世也是一条蛇吗?这个在王夫人印象中长着一副水蛇腰的女孩子不可能是正经人——这条水蛇又没有白娘子的法力,但是,当她的爱人遭难时,她依然不会袖手旁观。

晴雯变成芙蓉花神了吗?那只是小丫头的一句鬼话,但宝玉立即就信了,因为只有信,他才可以得到救赎。

来路不明的晴雯终于回归了太虚幻境——左右我们视线的女人永远走了,留下来的是那个照顾我们世俗生活的袭人姐姐。

太史公会怎样评点晴雯……或曰:晴雯者,薄命佳人也。其运济,即为赵姨娘,不济则配小厮,辛劳而终矣。今弃金玉而遽化青燐,何也?寿夭穷通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标签: 晴雯探春许仙贾赦贾宝玉大观园

更多文章

  • 怡红院内袭人排第一,晴雯排第二,袭人做针线为何还会求晴雯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薛宝钗,宝玉,贾母

    《红楼梦》里,贾府是一个历经百年富贵的望族,在豪门里长大的贾宝玉从小养尊处优,他身上所穿衣物、鞋袜、香囊等都不是市井绣娘所做,而是由丫环们手工缝制。01贾宝玉的针线活很多,袭人根本忙不过来,她私下求助薛宝钗时曾经说过:“偏生我们那个牛心左性的小爷,凭着小的大的活计,一概不要家里这些活计上的人做。我又

  • 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招来匪类,为后来宝玉转向晴雯埋下了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晴雯,袭人,芳官,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招来匪类,为后来宝玉转向晴雯埋下了伏笔!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

  • 《红楼梦》|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曹公意在批判晴雯不守本分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袭人,宝玉,贾母,怡红院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晴雯判词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作者用强烈的对比,指出晴雯薄命的根源:不守本分。什么是本分?借用孔子的两句话可以完美诠释: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身为下贱:在其位,就该谋其政。“下贱”一词,现代多用于骂人,属于贬义词,但在这里并非贬义,而是指地位,也就是尊卑贵贱中

  • 袭人骂晴雯:她是个什么东西,是人心太凉还是懒得再伪装?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林黛玉,宝玉

    趣侃红楼534:多情无奈,袭人良言劝公子,空劳牵挂,宝玉苦语言悲谶上一回讲到晴雯被王夫人无情撵走,顺便曝光了怡红院埋伏有她心腹眼线的事实。贾宝玉第一时间将怀疑指向袭人、麝月和秋纹几个,回到怡红院后,言语中就带了出来。袭人听出贾宝玉的怀疑之意,也无法辩驳自证清白。只是袭人肯定不是王夫人的眼线,皆因以她

  • 《红楼梦》晴雯和袭人,原来曹公对她们的爱也分了比例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袭人,晴雯,曹雪芹,贾政,高鹗,宝玉

    《红楼梦》中的宝玉深得万千女人的宠爱,上有尤物钗黛的隐晦之争,下有卑微丫鬟间的明里争锋。有人说宝玉就是曹雪芹的缩影,宝玉一生得以实现和未曾实现的志向,曹公都打心底里受着,曹公外的很多人也一样受着。可以说,看宝玉也就不仅是看宝玉了。要说到跟宝玉走得最近的丫鬟,非宝玉的贴身丫鬟晴雯和袭人莫属。我在看剧版

  • 红楼梦:晴雯和袭人的的真实关系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林黛玉,紫鹃,芙蓉女儿诔

    吕海峰话说,只要我们提起晴雯和袭人这两个美丽的女人,凡是读过《红楼梦》的就会知道他们俩本是伺候贾宝玉的两个丫鬟。而且,还都是难得的佳人。一个风流灵巧、锋芒毕露;一个大智若愚、深藏不露。故而给宝玉带来无限的乐趣。那么,作为宝玉房里的“同事”,他们俩的真实关系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前往探究一番。首先,

  • 晴雯的结局为何会如此可悲?问题出在3个“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晴雯,袭人,李纨,林黛玉,宝玉,怡红院

    ‍‍晴雯是宝玉最宠爱的丫鬟。她作为怡红院二号丫鬟,可以养长指甲,可以与宝玉吵架,可以偷懒,在给她看病的医生看来,她分明就是一个大小姐。但是她的结局我们都看到了,被王夫人赶出了荣国府,没几天就悲惨地死去,年方一十六岁。那么晴雯的结局为什么会如此悲惨呢?我觉得有以下三方面原因,或者说,没有处理好三方面关

  • 晴雯之死与绣春囊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晴雯,宝玉,黛玉,平儿,贾赦,金钏,贾母,绣春囊

    文|于瑞桓如果让晴雯设想一下自己的死法,估计想一百零一夜,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十六岁的花季与“绣春囊”挂上钩。晴雯是宝玉的贴身丫鬟,虽身为下贱,心却比天高,宝玉形容其为“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可这个风流俊俏不屑以貌取悦于人的丫鬟,却死于因“绣春囊”引发的抄检大观园的事件中。【87版《红楼梦》

  • 晴雯每天怼宝玉,袭人当面数落二爷,为啥他从来不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晴雯,二爷,袭人,贾宝玉,怡红院,中国古文献

    题:晴雯每天怼宝玉,袭人当面数落二爷,为啥他从来不生气?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 红楼梦:晴雯的死,袭人脱不了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如玉公子标签:晴雯,宝玉,黛玉,袭人,宝钗,二爷,林妹妹,红楼梦

    宝玉的丫头之中,晴雯的容貌最好。她娇俏妩媚,女红也做得好,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贾母也看好她,打算将来留给宝玉作姨娘。晴雯自己也是这样的打算,觉得自己横竖是要跟宝玉一处的。可惜天不从人愿,风流灵巧的她却遭人诽谤,在青春正好的年华中黯然而逝。晴雯平时口直心快,有什么话都是直接说出来,难免会得罪一些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