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难道做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是的,晴雯会跟着

《红楼梦》|“难道做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是的,晴雯会跟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应作如是观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4/2/19 13:23:08

“难道做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这是袭人对宝玉说过的一句话。宝玉心心念念想跟袭人一辈子相依相守,袭人却总是朝他泼冷水,明确表示:如果你不走正道,偏要去做贼,那我就不跟着你了。

但是,如果是晴雯,她会毫不犹豫地说:无论你去做什么,哪怕是去做强盗做贼,我也跟着你。

这就是晴雯和袭人最大的不同,也是很多读者喜欢晴雯的地方:爱一个人就死心塌地,无论他是好是坏。

晴雯对宝玉的爱是盲目的

晴雯是爱宝玉的,这从她临死前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晴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指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著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并指甲都与宝玉道:“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里独自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一样了。”

红绫袄是贴身之物,长指甲是精心养护的至爱之物,将此二者交托于宝玉,就相当于将自己交托于宝玉了。

这份爱,称得上至死不渝了。

但是,这份爱,也是盲目的。其盲目之处就在于太过卑微,双方的关系极为不对等。

不对等,指的不是身份,而是对彼此的付出。

很多人喜欢晴雯,就在于晴雯曾舍命为宝玉缝补雀金裘,这是一个特别让人感动的行为:为了所爱之人能光鲜亮丽地出现在社交场合,晴雯不顾自己重病在身,居然通宵补裘。

爱一个人,就愿意为他去死,这是很多人所推崇的爱,其舍身的精神,可谓感天动地。

但是,真正的爱,应该是相互的,晴雯愿意为了宝玉去死,宝玉又为晴雯做过什么呢?

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去之时,“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此时宝玉就在旁边,但他“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不敢就是怕,他怕什么?怕王夫人生气。

王夫人生气会有什么后果?无非是把宝玉骂一顿,或者让贾政知道了打一顿。宝玉怕打怕骂吗?

第三十四回,宝玉因蒋玉菡金钏儿被贾政打得半死,宝钗去送药时表现出了关切之情,当时的宝玉有这样的心理活动:

我不过捱了几下打,她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她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她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她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胡涂鬼祟矣!

另外,当黛玉要他“从此可都改了罢”时,他说: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这个心理活动和这句话都表明,宝玉愿意为了这些人去死。

可是,到了晴雯这儿,他却因为怕王夫人而“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了。

晴雯在他心里算什么?

另外,晴雯被撵出去后,宝玉去看她。明知她在病中,而且看到她在脏乱的环境里独自躺着,想喝水都喝不到,他却不问她难不难受,不想怎么能帮帮她,没有一句宽慰之语,开口只说:“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

一个愿意为爱赴死,一个在关键时刻连句话都没有,可见他们在这段关系里极不对等。

这也是作者给晴雯一个“勇”字的原因,一腔孤勇,看起来相当悲壮,同时也说明晴雯对宝玉的爱相当盲目。

晴雯缺乏是非观

为人在世,是需要是非观的。所谓是非观,即为明理,能认清是非对错,亲近对的,远离错的。

晴雯是个很聪明的人,但她缺乏是非观,尤其对待宝玉缺乏是非观。

“难道做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袭人的这句话,代表的就是她的是非观:无论她和宝玉的关系多么亲密,如果宝玉要去作奸犯科,要去违法犯罪,那她会坚决离开他,表示与这种坏划清界线。

晴雯就不一样了,只要是宝玉想做的,她就会坚决支持并协助,从不会去考虑是非对错。

最突出的事例就是第七十三回,宝玉为了应对贾政查功课,连夜温习。这是宝玉最头疼最烦恼的时刻,完全是硬着头皮往逼自己。

此情此景,晴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帮不上忙使不上力,“要替宝玉想出一个主意来脱此难”。正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突然天赐良机,芳官跑进来喊,“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脑子转得快的晴雯马上心生一计,建议宝玉“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唬着了”。

晴雯太懂贾府的人情世故了,只要宝玉有小病小痛,贾母马上会出面保护他,替他挡掉一切外来的压力,尤其能挡掉贾政给他的压力。说宝玉“唬着了”,受了惊吓,自然就能躲掉贾政查功课。

谎称生病逃避学业,无论说到哪里去,这都是不对的。宝玉正当少年,正是求学上进的年纪,就该“三更灯火五更鸡”,否则,“少年不知勤学苦,白头方悔读书迟”。正如作者在开篇所说的,“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

晴雯可不管这么多,她只考虑如何能让宝玉开心。

所以,有理由相信,如果宝玉去“做强盗贼”,晴雯也会跟着。

因为爱得盲目,所以不分是非对错,晴雯就是时下所称的恋爱脑,脑子里只有宝玉的喜怒哀乐,没有是非道德,也没有自己,这也注定了她将凄惨离世,“直着脖子叫了一夜”,在那样痛苦的时刻,身边一个关怀怜惜她的人都没有。

标签: 晴雯贾政袭人宝玉黛玉

更多文章

  • 《红楼梦》的内卷之王晴雯,病重也不忘加班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贾宝玉,袭人,坠儿,贾府

    作者:阿赖耶识(一)晴雯其人晴雯本是贾府赖嬷嬷从外面买来的丫鬟,因为长相灵巧,所以才被贾母看中,成了贾母的丫鬟。晴雯因为针线活好,所以在贾母身边,一直做些针线活,直到宝玉大了,需要人伺候,贾母才把手艺极好的晴雯给了贾宝玉,让晴雯成了贾宝玉的大丫鬟。在书中前半段,只是说了晴雯手艺好,却没有别的体现,毕

  • 从被训斥到被撵走,晴雯为何不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晴雯,宝玉,袭人,贾母,林黛玉,王熙凤

    抄检大观园之前,王夫人先“召见”了晴雯。虽然没抓到把柄,但仅仅是因为其长相气质“妖精似的”,王夫人就发话:“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当晚的抄检过程,一来没抓到晴雯“罪证”,二来王熙凤忽然发病,“撵”晴雯的事情就被耽搁下来。按照王夫人的脾气,这一耽搁,很可能就没有下文了(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向她进言

  • 红楼梦:晴雯撕扇,不是张狂,而是初心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晴雯,张狂,袭人,扇子,宝玉,麝月

    晴雯撕扇,似乎是很奢侈的事情,也成了晴雯张狂的证据。这和纵使与宝玉袭人哭闹,黛玉进来,便出去了的晴雯,似乎表里不一。晴雯撕扇,那么,晴雯到底撕了几把扇子?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

  • 抄检大观园后,袭人为什么骂晴雯不是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乐言悦读标签:晴雯,袭人,宝玉,黛玉,宝钗,真真,大观园

    其实袭人骂晴雯不是东西,我还能理解。此时宝玉一心觉得晴雯被撵出去后必死,心里十分难过。用怡红院里的海棠花比喻晴雯。同时用了很多历史上的名人和对应树木之间的荣枯关系。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

  • 晴雯,心比天高命似纸薄,你看不惯肮脏却最终死于太过纯粹!

    历史解密编辑:深林之歌标签:晴雯,扇子,陈晓旭,宝玉,怡红院

    晴雯是雨眠比较喜欢的角色,她的性格也是我总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种。是的,有很多像晴雯一样看不惯阴暗的人,他们想要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不论是否会因此而得罪了其他人;他们见有人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时,总是会第一时间出来制止甚至为此气坏了自己。这样的人傻,但这样的人很可贵!晴雯受王夫人的盘问第一次看红楼

  • 晴雯死的当晚,林黛玉为何不去怡红院安慰宝玉,而是去了宝钗家里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林黛玉,宝玉,晴雯,薛宝钗,贾宝玉

    查抄大观园给荣国府带来一场风暴。王熙凤当天晚上病情加重,卧床不起;王夫人撵走了晴雯、芳官、四儿和贾兰的奶妈;薛宝钗不听劝阻,坚持搬离大观园。晴雯被撵走之后很快病死,宝玉得知消息后偷偷前往送别,没想到去得太晚,晴雯的哥嫂早已将她身体火化。宝玉退堂垂头丧气回到房间后,心中不安,于是前去找林黛玉。林黛玉不

  • 在大观园里,在贾宝玉手下,美貌惊人的晴雯为什么能够保住清白?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晴雯,闺阁,贾宝玉,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在题主的眼中,贾宝玉是什么样的色中魔王,漂亮女孩子在他这里就难保清白?在《红楼梦》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的时候,警妃仙子就告诉宝玉:“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但是宝玉不同于这些“皮肤淫滥之蠢物”。他是“天分中生成一段

  • 晴雯自己睡熏笼, 为什么安排麝月挨着宝玉睡!

    历史解密编辑:蒙里日记标签:晴雯,麝月,袭人,黛玉,紫鹃,熏笼,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别胡说,晴雯没有安排麝月挨着宝玉睡觉,麝月也没有挨着宝玉睡觉。原文是:“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宝玉的卧室里有暖阁,这是最暖和的地方。后来“外国美人”一回,“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紫鹃倒坐在暖阁里”,这个“倒”字就说明暖阁里更暖和、更高档。所以宝玉睡暖阁,毫无争议。除了暖阁之外,熏笼也

  • “大观园”记|晴雯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晴雯,探春,许仙,贾赦,贾宝玉,大观园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杨树晴雯者,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史记》为老子作传时面临同样的困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苦县在哪里?安徽涡阳、河南鹿邑都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就是老子的故乡。太史公接下来勉强为老子凑了一篇传记,但皆属姑妄

  • 怡红院内袭人排第一,晴雯排第二,袭人做针线为何还会求晴雯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薛宝钗,宝玉,贾母

    《红楼梦》里,贾府是一个历经百年富贵的望族,在豪门里长大的贾宝玉从小养尊处优,他身上所穿衣物、鞋袜、香囊等都不是市井绣娘所做,而是由丫环们手工缝制。01贾宝玉的针线活很多,袭人根本忙不过来,她私下求助薛宝钗时曾经说过:“偏生我们那个牛心左性的小爷,凭着小的大的活计,一概不要家里这些活计上的人做。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