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香菱和贾迎春:不幸命运下的人性闪光

香菱和贾迎春:不幸命运下的人性闪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研究 访问量:3893 更新时间:2024/4/2 5:29:55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归途如虹

《红楼梦》里有太多让人心疼的薄命红颜,而最让我心疼的,莫过于香菱贾迎春了。

我心疼她们,因为她们都是缺失父母之爱的女儿。

香菱从小被拐,忘记了父母家乡。可是,她又何曾不想回到父母身边,又何曾不渴望简单纯朴,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温暖生活呢?

正是因为太向往这样的生活,所以香菱才会在跟着薛家上京的时候注意到岸上连云直上的碧青的炊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情景,却让香菱印象深刻,以至于她在读到王维的“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时仿佛回到了那一晚,又看到了那袅袅炊烟。可是,她只能在梦里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在梦里期待着团圆的日子,却再也等不到和亲人重逢的那一天。

贾迎春从小就没了娘,她的父亲贾赦是一个荒淫无耻且冷酷无情的人,她的继母邢夫人是一个刻薄吝啬且愚蠢盲从的人。这样的原生家庭给不了贾迎春任何温暖和安全感。

贾迎春在被孙绍祖虐待之后,并没有想过去找自己的父亲和继母哭诉,而是选择了找婶婶王夫人,因为她在王夫人那里才拥有过安心的日子。可是王夫人除了让她认命之外,也别无办法。在婆家备受欺凌,回到娘家后也没有父母亲人为自己做主,给自己安慰和支持,这让迎春那原本就柔弱的内心如何承受?父母之爱的缺失已经让她的童年充满了心酸,如今,她更是被自己的家族完全放弃了。她只能独自去面对孙绍祖那凶残的嘴脸,独自去承受一切折磨。

我心疼她们,是因为她们都是遇人不淑的女人。

香菱原本有机会嫁给真心爱她的冯渊,结果,却嫁给了“呆霸王”薛蟠。薛蟠为人粗鲁,不学无术还风流成性,不仅好女色,还好男风。香菱和薛蟠是肯定不会有任何共同语言的。在薛蟠身边,她只能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侍妾。薛蟠出门远行,她才有机会向林黛玉讨教诗歌。可是,薛蟠又怎么会懂得欣赏香菱的才情,怜惜香菱的自尊呢?

果然,夏金桂一进门,薛蟠喜新厌旧的毛病就让香菱受尽苦头。面对刁蛮强势的夏金桂和蛮不讲理的薛蟠,没有任何抗争资本的香菱只能苦苦哀求。当初在拐子那里,她早就被打怕了。生命的韧性让她熬过了那段痛苦的岁月,纯真的性格让她把一切苦难都视作自己的罪孽。天真的她,以为熬到有人买走自己,就可以迎来命运的转机,殊不知,却跌入了另一个深渊。

贾迎春的婚姻更加悲惨。贾赦不顾他人劝阻,将女儿嫁给了孙绍祖。孙绍祖“一味的骄奢荡贪还构”,是一个“中山狼”一般的恶人。

贾迎春原本是一个性格懦弱,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人。猜谜语猜不中、行酒令出错、奶妈赌博被罚、自己的首饰被偷,这些事情她都漠然置之。可是,面对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丑恶行径,她无法视而不见,无法隐忍不发,选择了劝谏夫君。结果,她被“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这样的折磨让与世无争,恬静淡泊的贾迎春也发出了“我不信我的命就这样不好”的呼喊。她是多么不愿意认命,可是又不得不认命。她如果可以自主选择婚姻,怎么会选择孙绍祖这样的“无情兽”呢?

我心疼她们,是因为不幸的命运没有让她们的人性变得黯淡无光。

拐子对香菱的折磨没有让香菱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卑微的身份也没有让香菱自甘平庸。她可以大胆地向薛宝钗讨教诗歌,薛宝钗说她是“得陇望蜀”,她便向林黛玉讨教。在林黛玉的鼓励和引导之下,香菱苦心孤诣地学诗,终有所成。一句“精华欲掩料应难”已经足够让她的生命富有诗意的光彩,让她的心灵得到安顿和升华。香菱没有辜负父母给予自己的美好天性,活出了生命中的精彩。

原生家庭的糟糕并没有让贾迎春心中充满戾气。她只要能够“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就心满意足了;一本《太上感应篇》就可以让她沉浸其中,在众人为她被偷的首饰而争执不休的时候寻求心灵的清净。她如同青苔一般,不需要璀璨的色彩,也不需要华丽的装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小的茉莉花就可以让贾迎春的生命片刻绽放。

可是,香菱和贾迎春毕竟只是《红楼梦》里虚拟的人物。现实中,太多的女性在被拐卖之后丧失对生活的信念,甚至自甘堕落;太多的孩子因为原生家庭的糟糕而变得性格暴虐,甚至走向罪恶。

希望天下无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被父母用心疼爱,希望受苦的心灵都能得到慰藉和救赎,希望大家即使面对人生的残缺,也能让人性闪烁出光芒。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标签: 香菱薛蟠贾赦贾迎春林黛玉薛宝钗

更多文章

  • 香菱咏月·其三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薛蟠,残月,月夜,曹雪芹,香菱咏月

    香菱咏月·其三曹雪芹〔清代〕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译文及注释译文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

  • 袭人送给香菱的石榴裙哪来的?宝钗会在她守孝期间送红裙吗?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香菱,袭人,薛蟠,宝玉,薛姨妈,石榴裙,薛宝钗

    显然,以宝钗的细心和周到,她是不会把红裙送给守孝期的袭人的。这条红裙,另有来历。据香菱说,她的红裙是“前儿琴姑娘带了来的”,送给宝钗香菱各一条。宝钗是堂姐,香菱是薛蟠的妾,而薛蟠还没娶正妻,所以香菱又可以看作是堂嫂。这样送礼没毛病。但,宝琴只带了两条红绫裙料子(不是现成的裙子,只是料子)吗?她就没有

  • 香菱,我家住江南,本名甄英莲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香菱,英莲,甄士隐,薛蟠,小妾

    香菱,是红楼梦里的苦命孩子。她原本是甄士隐夫妇的掌上明珠,是甄家娇生惯养的英莲小姐,可四岁那年的元宵节,因为下人霍启的一时大意,英莲从此被拐,此生与父母再也没有重逢。英莲再出场时,已经是八九年之后,她在拐子的打骂下长成了十二三岁的姑娘,是待价而沽的商品。想想被拐的那些年,暗无天日远离父母的生活,小小

  • 香菱要是做了黛玉的丫鬟,她俩会怎么相处?香菱能活长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香菱,紫鹃,宝钗,湘云,宝玉,薛蟠,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紫鹃是“慧紫鹃”,香菱是“呆香菱”。如果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慧”是聪明,而聪明人总是会替自己打算的。“呆”呢,多少有点傻的意思,往往没有自己的立场。但是在《红楼梦》的世界里,这两个字的含义,与今天完全不同。聪明的紫鹃会替黛玉打算,会替黛玉试探宝玉,会帮黛玉做很多事,会体贴黛玉的心思—

  • 红楼梦第62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为什么是“情解”?对谁有情?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香菱,宝玉,平儿,薛蟠,袭人,罗玉凤,红楼梦

    就是对宝玉有情——不是夫妻之情、恋人之情,但,的确是男女之情。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喜出望外平儿理妆”拿出来作对比:平儿是贾琏的侍妾,香菱是薛蟠的侍妾,都是宝玉的“细嫂”(这是香港小说里对哥哥的小老婆的公开叫法)。但平儿与香菱都是“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宝玉也一向为没有机会对她们“尽心”而

  • 夏金桂下毒害香菱,却毒死自己,符合曹雪芹原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香菱,宝钗,宝玉,平儿,诗人,曹雪芹,夏金桂,薛姨妈,小说家

    下毒害人,反害死自己,放在任何文学作品里,都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罢了。中国人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广泛意义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给人下毒,自己喝了,这么凑巧的事,也只有高鹗这种水平的人能写出来——不是贬低续书人,我的意思是说,续书人的水平,只是普通作家水平,比原著者差太远了。续书人为了接上原

  • 香菱被收房多年,为何没有怀孕?难道她也戴了什么红麝串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香菱,薛蟠,宝钗,宝玉,元春,晴雯,薛姨妈,红麝串

    呵呵,首先,红麝串绝对不是什么避孕用品。理由很简单,宝钗的红麝串是元春所赐,而元春一向知道宝玉喜欢和美丽的女孩子亲近。赐避孕物品给宝钗,不等于间接害宝玉绝后吗?在某些宫斗宅斗戏里,麝香是避孕灵药,民间也的确有类似的说法。但现代科学也否认麝香有此功效,而且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个。元春赐物里有

  • 香菱学诗为什么不找同样有才的宝钗,却非要找清高的林黛玉?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湘云,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香菱学诗

    提这个问题,有断章取义之嫌。我甚至怀疑题主是不是真的读了《红楼梦》作品,还是只看了影视剧的片段?香菱学诗,首先找的是宝钗,只是被宝钗拒绝了。香菱进大观园,路上就要求:“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但是宝钗拒绝:“我说你`得陇望蜀'呢。”然后安排了拜街坊一系列细节。其实香菱向黛玉学诗之前,

  • 香菱的教训: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香菱,薛蟠,林黛玉,贾琏,甄士隐,宝钗

    ‍‍‍‍我们知道,香菱在夏金桂手里受尽了欺负,差点死在她手里。但是夏金桂还没有进门的时候,香菱却是极盼着她早点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三点原因。一是为薛家好。香菱身世悲惨,虽出身于小城望族,却在五六岁时被拐,长到十二三岁后又遭遇“一女二卖”。被薛蟠连买带抢进了薛家后,又因薛蟠是众所周知的“呆霸王

  • 贾宝玉落魄后多凶险,香菱从不敢提起的一个人,印证他有生命之忧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香菱,黛玉,薛蟠,贾宝玉,贾雨村,中国古文献

    80回后文章的缺失,贾家败落后,很多人的结局都成了谜团。读者普遍认为,十二金钗及副册、又副册中的女子结局悲惨已成共识,但她们的护花使者贾宝玉相对来说结局不错,虽做了和尚,生活困顿,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也算得以善终。但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却有一段下大狱的情节,下狱的罪由是“在一首诗里学了皇